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虫剂对龙眼角颊木虱与天敌瓢虫的毒力及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占志雄 邱良妙 +2 位作者 吴玮 赵建伟 魏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35-39,共5页
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龙眼角颊木虱及其捕食性天敌瓢虫的毒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吡虫啉、噻虫嗪对龙眼角颊木虱与天敌瓢虫的选择性最高,对龟纹瓢虫选择指数分别为11.10、10.36,对四斑月瓢虫的选择指数分别为10.05、7.06;氟虫腈、阿维菌素... 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龙眼角颊木虱及其捕食性天敌瓢虫的毒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吡虫啉、噻虫嗪对龙眼角颊木虱与天敌瓢虫的选择性最高,对龟纹瓢虫选择指数分别为11.10、10.36,对四斑月瓢虫的选择指数分别为10.05、7.06;氟虫腈、阿维菌素对天敌瓢虫的选择性均较高;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高效氯氰菊酯对天敌瓢虫的选择性最高,对龟纹瓢虫和四斑月瓢虫的选择指数分别为1.83和1.43,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毒力最高,但对天敌瓢虫的选择性较低;毒死蜱对2种天敌瓢虫的选择性最低,选择指数分别为0.42和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角颊木虱 龟纹瓢虫 四斑月瓢虫 选择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纹瓢虫和四斑月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17
2
作者 邱良妙 刘新 占志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结果表明:龟纹瓢虫和四斑月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其对相同虫态下的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量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对不同虫态下猎物的日捕食量和寻找效率随虫龄的增加而降低,处置时间均延长;四斑月瓢... 结果表明:龟纹瓢虫和四斑月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其对相同虫态下的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量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对不同虫态下猎物的日捕食量和寻找效率随虫龄的增加而降低,处置时间均延长;四斑月瓢虫对相同虫态和密度的龙眼角颊木虱的日捕食量和寻找效率大于龟纹瓢虫,而处置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纹瓢虫 四斑月瓢虫 龙眼角颊木虱 捕食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角颊木虱田间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占志雄 邱良妙 +2 位作者 赵建伟 吴玮 魏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2-347,共6页
采用浸渍法测定杀虫剂对龙眼角颊木虱毒力,并对龙眼角颊木虱体内相关酶系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氟氯氰菊酯的毒力最高,其对福州田间种群龙眼角颊1龄、2龄、3-4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0.5044、0.8635、1.3934 mg.L-1,对仙游种群的LC50... 采用浸渍法测定杀虫剂对龙眼角颊木虱毒力,并对龙眼角颊木虱体内相关酶系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氟氯氰菊酯的毒力最高,其对福州田间种群龙眼角颊1龄、2龄、3-4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0.5044、0.8635、1.3934 mg.L-1,对仙游种群的LC50分别为0.8557、1.2956、2.1453 mg.L-1;噻嗪酮的毒力最低,对福州种群各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53.0060、103.5494、231.6822 mg.L-1,对仙游种群的LC50分别为90.8686、121.2680、243.1726 mg.L-1.同一种群的龙眼角颊木虱若虫对药剂的敏感性随虫龄的增加而降低,不同虫龄若虫对药剂敏感性差异与AChE、CarE、GSTs活性差异呈正相关;龙眼角颊木虱田间种群对药剂敏感性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地理种群药剂敏感性差异与AChE、CarE活性差异呈显著相关,与GSTs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角颊木虱 田间种群 敏感性 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果大赤螨的种群动态及其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邱良妙 占志雄 吴玮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系统调查了圆果大赤螨与龙眼角颊木虱的田间种群动态关系,并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圆果大赤螨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圆果大赤螨对龙眼角颊木虱的田间种群具有明显的动态跟随效应和控制作用;捕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圆果大赤... 系统调查了圆果大赤螨与龙眼角颊木虱的田间种群动态关系,并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圆果大赤螨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圆果大赤螨对龙眼角颊木虱的田间种群具有明显的动态跟随效应和控制作用;捕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圆果大赤螨成螨对龙眼角颊木虱的卵、1龄、2龄、3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捕食量都是随着猎物密度增加而增大,圆果大赤螨对龙眼角颊木虱的瞬时攻击率(a)按1龄若虫、卵、2龄若虫、3龄若虫依次降低,处置时间(Th)依次延长。圆果大赤螨成螨对龙眼角颊木虱不同虫态的取食选择性具有显著性差异,在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取食量大小顺序依次为1龄若虫、卵、2龄和3龄若虫,对4龄若虫表现为不取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果大赤螨 龙眼角颊木虱 种群动态 捕食作用 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角颊木虱的为害及防治 被引量:3
5
作者 冼继东 彭埃天 姜子德 《中国热带农业》 2011年第5期71-72,共2页
本文调查了各龙眼主产区龙眼角颊木虱的发生情况及在广州地区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龙眼角颊木虱在广州1年发生7代;在各龙眼主产区均有发生为害,尤以春梢受害最为严重,为害率可高达100%,已成为龙眼上的主要害虫。本文还描述了龙眼角颊... 本文调查了各龙眼主产区龙眼角颊木虱的发生情况及在广州地区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龙眼角颊木虱在广州1年发生7代;在各龙眼主产区均有发生为害,尤以春梢受害最为严重,为害率可高达100%,已成为龙眼上的主要害虫。本文还描述了龙眼角颊木虱的形态特征,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角颊木虱 发生为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角颊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概述 被引量:1
6
作者 郑重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47,共7页
本文综述了龙眼角颊木虱Cornegenapsylla sinica Yang et Li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进展,包括其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种群动态、预测预报,以及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不同防治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以期能对生产上有... 本文综述了龙眼角颊木虱Cornegenapsylla sinica Yang et Li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进展,包括其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种群动态、预测预报,以及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不同防治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以期能对生产上有效防治龙眼角颊木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角颊木虱 生物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天敌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作用研究
7
作者 邱良妙 占志雄 《农学学报》 2015年第3期42-44,共3页
为研究天敌对龙眼害虫的控制作用,以龙眼角颊木虱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研究红星盘瓢虫和小毛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2种天敌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均属HollingⅡ型,对猎物的捕食量(Na)都是随着猎物... 为研究天敌对龙眼害虫的控制作用,以龙眼角颊木虱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研究红星盘瓢虫和小毛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2种天敌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均属HollingⅡ型,对猎物的捕食量(Na)都是随着猎物密度(N)的增加而增加,而对猎物的捕食量(Na)和寻找效率(a)均随着龙眼角颊木虱虫龄的增加而降低,处理时间(Th)延长;红星盘瓢虫的寻找效率大于小毛瓢虫,处置时间则更短,在同一虫态既定猎物密度下,红星盘瓢虫的捕食量显著大于小毛瓢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星盘瓢虫 小毛瓢虫 龙眼角颊木虱 捕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角颊木虱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冬木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年第4期50-51,共2页
龙眼角颊木虱是龙眼的主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为害龙眼新梢嫩叶。在厦门市同安区年发生十二万亩次,笔者于1988—2000年对该害虫进行专题研究,确定该虫在本地区年发生6代,主害代为第一代3月下旬至4月中旬和第五代的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报... 龙眼角颊木虱是龙眼的主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为害龙眼新梢嫩叶。在厦门市同安区年发生十二万亩次,笔者于1988—2000年对该害虫进行专题研究,确定该虫在本地区年发生6代,主害代为第一代3月下旬至4月中旬和第五代的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报道了该虫在不同温度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现各个世代若虫都有滞育的现象,研究分析了若虫滞育对越冬虫源、主害代虫源等种群动态的影响,并探讨了龙眼角颊木虱的药剂防治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角颊木虱 发生规律 主害代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角颊木虱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彭建立 陈冬木 +1 位作者 纪大南 王朝阳 《华东昆虫学报》 2000年第2期49-54,共6页
龙眼角颊木虱是龙眼的主要害虫 ,以成虫和若虫为害龙眼新梢嫩叶。在厦门市同安区一年发生六代 ,主害代为第一代于 3月下旬至 4月中旬和第五代于 9月中旬至 10月上旬。本文报道了该虫在不同温度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发现各个世代若虫都... 龙眼角颊木虱是龙眼的主要害虫 ,以成虫和若虫为害龙眼新梢嫩叶。在厦门市同安区一年发生六代 ,主害代为第一代于 3月下旬至 4月中旬和第五代于 9月中旬至 10月上旬。本文报道了该虫在不同温度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发现各个世代若虫都有滞育的现象 ,研究分析了若虫滞育对越冬虫源 ,主害代虫源等种群动态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角颊木虱 生物学 滞育 损失测定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角颊木虱的防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绍岗 《广西植保》 2000年第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龙眼角颊木虱 防治 管理 喷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防治东壁龙眼角颊木虱药效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作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175-175,179,共2页
为了有效控制东壁龙眼角颊木虱的危害,用2.5%溴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10%烟碱乳油、10%虱千灭可湿性粉剂等4种杀虫剂对角颊木虱进行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的4种杀虫剂对角颊木虱均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其中溴氰菊酯乳油对... 为了有效控制东壁龙眼角颊木虱的危害,用2.5%溴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10%烟碱乳油、10%虱千灭可湿性粉剂等4种杀虫剂对角颊木虱进行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的4种杀虫剂对角颊木虱均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其中溴氰菊酯乳油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毒力最高,复合药剂的防效明显高于单一药剂,最佳药剂组合为2.5%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6 000倍液+10%烟碱乳油6 000倍液,采用园间喷雾效果最佳,药后1、3、7、15 d的防效分别为85.28%、89.78%、93.82%、94.67%,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持效长,可有效地控制东壁龙眼角颊木虱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龙眼角颊木虱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防治龙眼角颊木虱若虫试验初报
12
作者 许黎龙 《生物灾害科学》 1999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龙眼角颊木虱 杀虫剂 防治效果 苦参碱 防效 田间试验 甲胺磷 虫试 有机磷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几种防治龙眼角颊木虱的新型杀虫剂
13
作者 许黎龙 《中国果业信息》 1999年第4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龙眼角颊木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颊木虱为害对龙眼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许秀淡 郑少泉 +3 位作者 黄金松 许家辉 陈菁瑛 刘惠玉 《福建农业学报》 2000年第3期60-63,共4页
生产上龙眼角颊木虱对龙眼秋梢造成严重危害。研究结果表明 ,龙眼叶片遭受角颊木虱严重为害后 ,体内清除活性氧的酶促系统活性下降幅度大于非酶促系统 ,酶促系统 SOD、POD、CAT活性分别降低 2 6.33%、2 8.58%和 2 7.86% ,达到极显著或... 生产上龙眼角颊木虱对龙眼秋梢造成严重危害。研究结果表明 ,龙眼叶片遭受角颊木虱严重为害后 ,体内清除活性氧的酶促系统活性下降幅度大于非酶促系统 ,酶促系统 SOD、POD、CAT活性分别降低 2 6.33%、2 8.58%和 2 7.86% ,达到极显著或显著差异 ;非酶促系统 GSH、As A含量下降 11.64%和 8.4 3%。表明体内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减弱 ,导致 H2 O2 等活性氧的积累 ,促进膜脂过氧化 ,造成膜的损伤 ,加速了叶片的衰老。表现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叶片 龙眼角颊木虱 活性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亥麦蛾的生物学特性及控制技术和策略
15
作者 郑霞林 杨永鹏 《果农之友》 2008年第11期38-38,45,共2页
龙眼属无患子科龙眼属.原产中国.是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亚热带果树,因其在8月成熟,8月又称桂月.而月亮又是圆的.所以又称桂圆。龙眼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南方的地理条件优越.所以龙眼的栽培面积也越来越广... 龙眼属无患子科龙眼属.原产中国.是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亚热带果树,因其在8月成熟,8月又称桂月.而月亮又是圆的.所以又称桂圆。龙眼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南方的地理条件优越.所以龙眼的栽培面积也越来越广.但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苗木引进.危害龙眼的害虫种类逐步增多,主要有:荔枝蝽、龙眼角颊木虱、荔枝蒂蛀虫、金龟子、白蛾蜡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亥麦蛾 生物学特性 控制技术 龙眼角颊木虱 亚热带果树 荔枝蒂蛀虫 药用价值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龙眼果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16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2年第11期27-27,共1页
荔枝、龙眼果期病虫害种类繁多,但以霜疫霉病、炭疽病、荔枝蝽象、蒂蛀虫、瘿螨、亥麦蛾、龙眼角颊木虱、金龟子等为主,而大部分集中于花期。
关键词 病虫害种类 龙眼角颊木虱 荔枝蝽象 蒂蛀虫 霜疫霉病 炭疽病 果实发育后期 化学防治 综合防治 瑞毒霉锰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龟纹瓢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邱良妙 占志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72-1876,共5页
测定5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龟纹瓢虫捕食作用的影响效应,在龙眼角颊木虱同一猎物密度条件下,亚致死剂量处理的龟纹瓢虫对猎物的捕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是其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结构没有改变,均属于HollingⅡ型,只是功能反应模型参数发生... 测定5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龟纹瓢虫捕食作用的影响效应,在龙眼角颊木虱同一猎物密度条件下,亚致死剂量处理的龟纹瓢虫对猎物的捕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是其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结构没有改变,均属于HollingⅡ型,只是功能反应模型参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捕食者对猎物的瞬间攻击率a下降,处理时间Th延长,最大理论捕食量下降。结果表明: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处理对龟纹瓢虫的捕食作用存在明显的不良影响,5种杀虫剂中以吡虫啉对龟纹瓢虫的捕食作用影响最小,氰戊菊酯的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致死剂量 龟纹瓢虫 龙眼角颊木虱 捕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