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华南龙潭组煤层中的瓦斯含量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尹国勋
张祖银
-
机构
焦作矿业学院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1987年第2期5-10,共6页
-
文摘
沉积环境决定着煤的聚积和分布,控制着含煤岩系的岩性和岩相组成,因而也就直接地影响着瓦斯形成的物质基础及其聚积和保存条件,这是我们在瓦斯地质工作中为什么要重视环境分析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华南龙潭组沉积环境及其煤层中瓦斯含量的分析。
-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滨海三角洲
地质环境
含煤岩系
滨海平原
三角洲沉积
古陆
龙潭组煤层
三角洲环境
薄煤层
碳酸盐岩台地
含煤性
瓦斯含量
华南
-
分类号
P6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老厂矿区煤体结构测井判识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张俊杰
赵俊龙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0-578,共9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6ZX05066-01-04)资助
-
文摘
煤体结构是制约煤储层可改造性的最重要地质因素之一。基于视电阻率、人工伽玛和自然伽玛射线测井响应,通过钻孔及煤层对比分析,建立了滇东老厂矿区晚二叠世龙潭组煤体结构的判识方法,并对9、13、19号三套主煤层的煤体结构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用测井响应曲线判识煤体结构时,采用对比的方法可以减少相应误差,从而更准确判识出结果。煤体结构变化与构造发育程度相关。平面上,一勘区构造较为简单,原生结构煤(Ⅰ类)较发育;白龙山井田受次级褶曲及断层发育的影响,构造煤(Ⅲ类)最发育;雨旺井田构造相对简单,主要发育过渡型(2类)煤。垂向上,随着煤层埋深增加,Ⅰ+Ⅱ类煤的厚度比例有增高趋势,且皆超过60%,揭示出深部煤层受构造破坏的影响程度较浅部低。
-
关键词
煤体结构
测井识别
可改造性
龙潭组煤层
老厂矿区
-
Keywords
coal body structure
logging identification
reformability
coal in Longtan Formation
Laochang mining area
-
分类号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