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调查
被引量:
6
1
作者
窦亮
曹书婷
+5 位作者
程香
杨彪
尚涛
何东
胡力
李叶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3-707,共5页
2017年4—9月在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采集到蝶类标本933号,隶属于10科55属98种。物种数上,蛱蝶科Nymphalidae最多(27种),其次是眼蝶科Satyridae (25种)、灰蝶科Lycaenidae(14种),最少的是珍蝶科Acraeidae(1种)和...
2017年4—9月在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采集到蝶类标本933号,隶属于10科55属98种。物种数上,蛱蝶科Nymphalidae最多(27种),其次是眼蝶科Satyridae (25种)、灰蝶科Lycaenidae(14种),最少的是珍蝶科Acraeidae(1种)和环蝶科Amathusiidae(1种);个体数量上,蛱蝶科最多(225只,占24. 12%),其次是粉蝶科Pieridae (224只,占24. 01%)、眼蝶科(153只,占16. 40%),最少的是斑蝶科Danaidae(5只,占0. 53%)和环蝶科(3只,占0. 32%)。其中,7月调查采集到的蝶类物种数(调查到70种,占71. 43%)和个体数量(284只,占30. 44%)均最多。保护区98种蝶类中,东洋种38种、古北种9种、广布种51种;若不计广布种,东洋种和古北种分别占80. 9%和19. 1%,可以看出,本地区蝶类以东洋种占优势,若计入广布种,则古北种仅占9.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蝴蝶
多样性
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估
被引量:
27
2
作者
刘立冰
熊康宁
任晓冬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210,共9页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护周边生物多样性有重要作用,2008年汶川地震使附近众多大熊猫栖息地出现严重的生态退化。基于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8、2007、2008和2017年4个时相的Landsat影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集成绿度(NDVI)、湿度(...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护周边生物多样性有重要作用,2008年汶川地震使附近众多大熊猫栖息地出现严重的生态退化。基于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8、2007、2008和2017年4个时相的Landsat影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集成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SI)和热度(LST)4项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综合评估模型,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1998、2007、2008和2017年的RSEI值分别为0.748 1、0.752 1、0.411 0和0.599 1,说明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先转好后变差再转好,但从整体来看出现了一定的退化。地震前后生态环境变化明显,海拔1 400~2 600 m的中山和亚高山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呈明显恶化趋势,主要原因是地震造成大量植被破坏、水域面积缩小以及出现大量裸露土地。绿度和湿度是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影响因素,对其具有正向作用,而干度和热度对生态环境状况起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状况
主成分分析
龙溪
—
虹口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调查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大海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113-117,共5页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孕育了包括一批国家级保护种在内的观赏植物类群。本文主要介绍了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并按照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将该地区主要的观赏植物作出初步统计,对这些植物种类与当地不同的...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孕育了包括一批国家级保护种在内的观赏植物类群。本文主要介绍了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并按照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将该地区主要的观赏植物作出初步统计,对这些植物种类与当地不同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组合进行比较。本文通过对保护区观赏植物的调查研究认为,在风景区的建设中应以当地的乡土植物为主,建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调查挖掘乡土观赏植物,也可以为景观植物的引种开发提供丰富的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溪
—
虹口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观赏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大海
赵志龙
+1 位作者
杜晓敏
尚涛
《四川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43-47,共5页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40科790属2 183种,地理分布区类型以温带分布植物为主,属于我国植物区系的温带成分。本地区区系古老,有不少的原始科属和孑遗种类;单型属和少型属较多,含10种以上的大科大属也十分丰富。科的分布...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40科790属2 183种,地理分布区类型以温带分布植物为主,属于我国植物区系的温带成分。本地区区系古老,有不少的原始科属和孑遗种类;单型属和少型属较多,含10种以上的大科大属也十分丰富。科的分布类型有明显的北温带性质,其属和种的分布类型反映出典型的温带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溪
-
虹口
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区系
统计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调查
被引量:
6
1
作者
窦亮
曹书婷
程香
杨彪
尚涛
何东
胡力
李叶
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成都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3-707,共5页
基金
国家标本平台教学标本子平台项目(http://mnh.scu.edu.on/)
四川龙溪一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蝶类专项调查项目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文摘
2017年4—9月在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采集到蝶类标本933号,隶属于10科55属98种。物种数上,蛱蝶科Nymphalidae最多(27种),其次是眼蝶科Satyridae (25种)、灰蝶科Lycaenidae(14种),最少的是珍蝶科Acraeidae(1种)和环蝶科Amathusiidae(1种);个体数量上,蛱蝶科最多(225只,占24. 12%),其次是粉蝶科Pieridae (224只,占24. 01%)、眼蝶科(153只,占16. 40%),最少的是斑蝶科Danaidae(5只,占0. 53%)和环蝶科(3只,占0. 32%)。其中,7月调查采集到的蝶类物种数(调查到70种,占71. 43%)和个体数量(284只,占30. 44%)均最多。保护区98种蝶类中,东洋种38种、古北种9种、广布种51种;若不计广布种,东洋种和古北种分别占80. 9%和19. 1%,可以看出,本地区蝶类以东洋种占优势,若计入广布种,则古北种仅占9. 2%。
关键词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蝴蝶
多样性
名录
Keywords
Longxi
-
Hongko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butterfly
diversity
directory
分类号
Q969.42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估
被引量:
27
2
作者
刘立冰
熊康宁
任晓冬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210,共9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411号)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2607)
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课题
文摘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护周边生物多样性有重要作用,2008年汶川地震使附近众多大熊猫栖息地出现严重的生态退化。基于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8、2007、2008和2017年4个时相的Landsat影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集成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SI)和热度(LST)4项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综合评估模型,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1998、2007、2008和2017年的RSEI值分别为0.748 1、0.752 1、0.411 0和0.599 1,说明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先转好后变差再转好,但从整体来看出现了一定的退化。地震前后生态环境变化明显,海拔1 400~2 600 m的中山和亚高山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呈明显恶化趋势,主要原因是地震造成大量植被破坏、水域面积缩小以及出现大量裸露土地。绿度和湿度是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影响因素,对其具有正向作用,而干度和热度对生态环境状况起负向作用。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状况
主成分分析
龙溪
—
虹口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tatu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Longxi
-
Hongko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调查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大海
机构
四川都江堰市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113-117,共5页
文摘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孕育了包括一批国家级保护种在内的观赏植物类群。本文主要介绍了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并按照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将该地区主要的观赏植物作出初步统计,对这些植物种类与当地不同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组合进行比较。本文通过对保护区观赏植物的调查研究认为,在风景区的建设中应以当地的乡土植物为主,建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调查挖掘乡土观赏植物,也可以为景观植物的引种开发提供丰富的素材。
关键词
龙溪
—
虹口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观赏植物
Keywords
Longxi
-
Hongko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rnamental plants
Plant diversity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大海
赵志龙
杜晓敏
尚涛
机构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43-47,共5页
文摘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40科790属2 183种,地理分布区类型以温带分布植物为主,属于我国植物区系的温带成分。本地区区系古老,有不少的原始科属和孑遗种类;单型属和少型属较多,含10种以上的大科大属也十分丰富。科的分布类型有明显的北温带性质,其属和种的分布类型反映出典型的温带属性。
关键词
龙溪
-
虹口
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区系
统计与分析
Keywords
Longxi
-
Hongko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Seed plant flora,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调查
窦亮
曹书婷
程香
杨彪
尚涛
何东
胡力
李叶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估
刘立冰
熊康宁
任晓冬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调查研究
朱大海
《四川林业科技》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朱大海
赵志龙
杜晓敏
尚涛
《四川林业科技》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