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包启富
于欢
+6 位作者
董伟霞
肖卓豪
徐轶男
程志鹏
周健儿
陈猛
蔡仪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29,共8页
明代《遵生八笺》一文中提到"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近年来,随着杭州与龙泉两地出土考古资料不断丰富,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因外观特征相近而成为了当前古陶瓷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更好区分两地青瓷,本文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
明代《遵生八笺》一文中提到"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近年来,随着杭州与龙泉两地出土考古资料不断丰富,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因外观特征相近而成为了当前古陶瓷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更好区分两地青瓷,本文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对杭州郊坛下南宋官窑和龙泉大窑、溪口瓦窑垟特征瓷片的瓷胎进行测试表征,对比分析两地瓷胎在原料选取、化学组成、制瓷工艺与外观特征、显微结构、物理性能之间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化学组成上南宋官窑瓷胎的Fe_(2)O_(3)低于龙泉哥窑,但由于南宋官窑中存在一定量的TiO_(2)与Fe_(2)O_(3)混合呈色,使得两者瓷胎颜色相近;此外,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相比,胎质较为疏松且组成上呈现高硅低铝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官
窑
龙泉哥窑
对比分析
显微结构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釉面成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于欢
陈猛
+2 位作者
周健儿
董晓烽
程家太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2-1079,共8页
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对杭州郊坛下南宋官窑和龙泉大窑、溪口瓦窑垟特征瓷片的瓷釉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瓷釉L^(*)值、a^(*)值、b^(*)值及Fe_(2)O_(3)含量的相近是造成两者釉色相近...
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对杭州郊坛下南宋官窑和龙泉大窑、溪口瓦窑垟特征瓷片的瓷釉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瓷釉L^(*)值、a^(*)值、b^(*)值及Fe_(2)O_(3)含量的相近是造成两者釉色相近的主要原因。但南宋官窑釉中气泡密集分布,尺寸在10μm左右,结合釉中未熔细小石英晶体的叠加效应共同增强了釉层的漫反射效应,导致釉面处于半无光的范畴,均有效增强了釉面的玉质感;釉式中Al_(2)O_(3)与SiO_(2)大都处于0.40 mol~0.54 mol及3.70 mol~5.20 mol的较小范围内,用料考究。龙泉哥窑釉中气泡多处于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的较大尺寸范围而略显疏松,结合较佳的瓷釉玻化程度均导致釉面的光泽度较高;且因窑口众多,釉式中Al_(2)O_(3)与SiO_(2)多处于0.40 mol~0.63 mol及3.50 mol~6.00 mol较大范围内。同时,南宋官窑釉中MnO的含量比龙泉哥窑高约1000μg/g,差距较大,故Mn元素可以作为区分两者瓷釉的指纹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官
窑
龙泉哥窑
对比分析
显微结构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包启富
于欢
董伟霞
肖卓豪
徐轶男
程志鹏
周健儿
陈猛
蔡仪
机构
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学院
出处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29,共8页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JD180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62013,51762023)
+2 种基金
江西省科技厅项目(20192ACB80007,20192ACB20018)
江西省教育厅项目(GJJ 190707)
景德镇市科技项目(2017GYZD021-02)。
文摘
明代《遵生八笺》一文中提到"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近年来,随着杭州与龙泉两地出土考古资料不断丰富,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因外观特征相近而成为了当前古陶瓷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更好区分两地青瓷,本文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对杭州郊坛下南宋官窑和龙泉大窑、溪口瓦窑垟特征瓷片的瓷胎进行测试表征,对比分析两地瓷胎在原料选取、化学组成、制瓷工艺与外观特征、显微结构、物理性能之间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化学组成上南宋官窑瓷胎的Fe_(2)O_(3)低于龙泉哥窑,但由于南宋官窑中存在一定量的TiO_(2)与Fe_(2)O_(3)混合呈色,使得两者瓷胎颜色相近;此外,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相比,胎质较为疏松且组成上呈现高硅低铝的特点。
关键词
南宋官
窑
龙泉哥窑
对比分析
显微结构
化学组成
Keywords
Southern Song Guan Kiln
Longquan Ge Kiln
contrastive analysis
microstructure
chemical composition
分类号
TQ174.1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釉面成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于欢
陈猛
周健儿
董晓烽
程家太
机构
景德镇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宏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出处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2-107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62023)
江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92ACB20018,jxsq2019201036)
景德镇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GYZD021-03,2021ZDGG006)。
文摘
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对杭州郊坛下南宋官窑和龙泉大窑、溪口瓦窑垟特征瓷片的瓷釉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瓷釉L^(*)值、a^(*)值、b^(*)值及Fe_(2)O_(3)含量的相近是造成两者釉色相近的主要原因。但南宋官窑釉中气泡密集分布,尺寸在10μm左右,结合釉中未熔细小石英晶体的叠加效应共同增强了釉层的漫反射效应,导致釉面处于半无光的范畴,均有效增强了釉面的玉质感;釉式中Al_(2)O_(3)与SiO_(2)大都处于0.40 mol~0.54 mol及3.70 mol~5.20 mol的较小范围内,用料考究。龙泉哥窑釉中气泡多处于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的较大尺寸范围而略显疏松,结合较佳的瓷釉玻化程度均导致釉面的光泽度较高;且因窑口众多,釉式中Al_(2)O_(3)与SiO_(2)多处于0.40 mol~0.63 mol及3.50 mol~6.00 mol较大范围内。同时,南宋官窑釉中MnO的含量比龙泉哥窑高约1000μg/g,差距较大,故Mn元素可以作为区分两者瓷釉的指纹元素。
关键词
南宋官
窑
龙泉哥窑
对比分析
显微结构
化学组成
Keywords
Southern Song Guan Kiln
Longquan Ge Kiln
contrastive analysis
microstructure
chemical composition
分类号
TQ174.43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包启富
于欢
董伟霞
肖卓豪
徐轶男
程志鹏
周健儿
陈猛
蔡仪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釉面成分对比分析
于欢
陈猛
周健儿
董晓烽
程家太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