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羌塘角木日地区中二叠统龙格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黄静 李琦 +3 位作者 胡俊杰 杨强强 葛东升 陈若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7,共9页
沉积岩物源分析对揭示盆地物质组成、储集岩性质及古环境恢复等研究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文中对藏北羌塘盆地角木日地区中二叠统龙格组的钙质泥岩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微量元素含量、特征比值及稀土元素配分... 沉积岩物源分析对揭示盆地物质组成、储集岩性质及古环境恢复等研究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文中对藏北羌塘盆地角木日地区中二叠统龙格组的钙质泥岩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微量元素含量、特征比值及稀土元素配分方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龙格组钙质泥岩样品具有中等轻稀土元素分异((La/Sm)N=2.50-5.41),重稀土元素比较平坦((Gd/Yb)N=1.32-2.47),具有微弱的Eu负异常;Sr/Ba,V/Cr,Ni/Co,Ceanom及δEu等相关参数综合显示,研究区中二叠纪时期整体表现为海相氧化环境;样品Rb/Sr比值及La/Th-Hf,La/Sc-Co/Th,Th/Sc-Zr/Sc关系图解综合说明龙格组钙质泥岩物源区风化作用较弱,源岩主要为安山岩;通过对沉积岩La/Sc-Ti/Zr,La-Th-Sc和Th-Sc-Zr/10等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分析,综合表明区钙质泥岩物源区的构造背景主要为大洋岛弧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中二叠统 龙格组 钙质泥岩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米CT和扫描电镜的碳酸盐岩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启燕 刘晓 +3 位作者 史维鑫 高卿楠 宋利强 杨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15043-15051,共9页
为了研究羌塘盆地二叠系龙格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通过微米CT扫描技术和大面积背散射高分辨率扫描电镜成像技术对龙格组典型岩心的三维孔隙结构、空间分布、连通性及孔隙类型等参数进行精细的表征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龙格组地... 为了研究羌塘盆地二叠系龙格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通过微米CT扫描技术和大面积背散射高分辨率扫描电镜成像技术对龙格组典型岩心的三维孔隙结构、空间分布、连通性及孔隙类型等参数进行精细的表征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龙格组地层整体属于低孔-特低孔、微-细喉道、特低渗-超低渗储层,裂缝以构造缝、压溶缝以及溶蚀缝为主,且多被各类高密度矿物及有机质充填,有效裂缝较少。储集空间以微米、纳米级孔隙为主,主要为粒间孔和溶蚀孔,孔隙半径小于20μm,喉道半径在0.08μm左右,孔隙度在0.01%~1.02%,渗透率在0.000041~0.0015 mD。该地层受沉积环境影响及后期多期次构造运动和成岩作用控制,矿物成分复杂,储层物性在空间上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具有多孔介质特征,储集空间结构多样、类型复杂。结合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特征分析,在以方解石为主的泥晶灰岩地层,微米级的粒间溶孔较为发育,其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高,且局部发育微裂缝,综合储层物性较好,可作为未来油气资源勘探重点关注的目标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微观结构 微米CT 扫描电镜 龙格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