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润滑下齿轮啮合温度场仿真及其参数影响规律分析
1
作者 张千喜 肖正明 +2 位作者 周川 谭红明 王浩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2-1763,共12页
考虑到齿轮在传动过程中通常处于混合润滑状态,采用边界润滑和弹流润滑摩擦系数的计算方法,结合粗糙峰承担理论,建立混合润滑状态下摩擦系数计算模型.以啮入点处最小油膜厚度为依据计算膜厚比,研究不同工况下齿轮所处的润滑状态.根据齿... 考虑到齿轮在传动过程中通常处于混合润滑状态,采用边界润滑和弹流润滑摩擦系数的计算方法,结合粗糙峰承担理论,建立混合润滑状态下摩擦系数计算模型.以啮入点处最小油膜厚度为依据计算膜厚比,研究不同工况下齿轮所处的润滑状态.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和传热学理论,得到啮合线上摩擦热流量及不同齿面上对流换热系数.运用微分思想对啮合面进行条形区域划分,并构建单齿温度场模型,揭示不同条形数量、转速、转矩、粗糙度和齿廓修形对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运行工况及齿轮参数变化会引起润滑状态的改变;最小油膜厚度在啮合线上分布不均匀,主动轮啮入点以及单齿啮合区油膜厚度较小,润滑相对不良;齿面温度随着转速和转矩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平均温度增长率则随着转速和转矩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主动轮温升变化要大于从动轮,与转速相比转矩对齿面温升影响较大;齿廓修形可以削弱啮入啮出时的载荷冲击并使齿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采用齿廓修形和降低齿面粗糙度的方法可以适当降低齿面温度.研究结果可为齿轮传动摩擦磨损及齿面失效机理探索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润滑 油膜承载比例 摩擦系数 膜厚比 齿面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