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齿轮四杆机构连杆轨迹的尺度综合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彦斌 吴鑫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44,共4页
建立了带有预定时标齿轮四杆机构连杆轨迹的数学模型 ;导出了计算机构实际尺寸和安装位置尺寸的数学公式 ;提出了通过对连架杆摆角算子进行快速Fourier变换 (简称FFT) ,建立其数值图谱库 ,经过模糊识别进行连杆轨迹尺度综合的方法 ;
关键词 齿轮四杆机构 尺度综合 数值图谱 摆角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预定时标齿轮四杆刚体导引机构的生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彦斌 吴鑫 宋磊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6-668,共3页
对带有预定时标齿轮四杆刚体导引机构生成进行了数学描述。分析了齿轮四杆机构连架杆摆角算子与连杆转角的内在联系 ,建立了包含 4 16 0 1组机构基本尺寸型的连架杆摆角算子数值图谱 ,推导出确定机构实际尺寸、连杆上标线的位置及安装... 对带有预定时标齿轮四杆刚体导引机构生成进行了数学描述。分析了齿轮四杆机构连架杆摆角算子与连杆转角的内在联系 ,建立了包含 4 16 0 1组机构基本尺寸型的连架杆摆角算子数值图谱 ,推导出确定机构实际尺寸、连杆上标线的位置及安装尺寸等参数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 ,利用模糊识别方法进行刚体导引机构的尺度综合。运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多个不同的机构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四杆机构 刚体导引机构 数值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四杆刚体导引机构的尺度综合及运动仿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彦斌 吴鑫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34-36,46,共4页
分析了齿轮四杆机构连杆转角与连架杆摆角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机构连架杆摆角函数的数值图谱;通过模糊识别方法从建立的数值图谱中找出能够近似实现给定刚体导引的多组机构基本尺寸型,根据推导出的理论公式算出机构的各个实际参... 分析了齿轮四杆机构连杆转角与连架杆摆角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机构连架杆摆角函数的数值图谱;通过模糊识别方法从建立的数值图谱中找出能够近似实现给定刚体导引的多组机构基本尺寸型,根据推导出的理论公式算出机构的各个实际参数。所给出的齿轮四杆刚体导引机构的尺度综合算例和运动仿真表明该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刚体导引机构 连架 摆角函数 模糊识别 数值图谱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四连杆机构迭加方式研究
4
作者 戴岩 陆钟吕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74-80,共7页
本文给出了齿轮-四杆机构迭加方式的分类和分型的方法,并把每一类型的齿轮-四杆机构用一种数字链i-j_1'-j_2'-…-j_n'来表示.这种数字链建立了数字和图形的对应关系,以及和输出通用公式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对实现用计... 本文给出了齿轮-四杆机构迭加方式的分类和分型的方法,并把每一类型的齿轮-四杆机构用一种数字链i-j_1'-j_2'-…-j_n'来表示.这种数字链建立了数字和图形的对应关系,以及和输出通用公式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对实现用计算机进行型综合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亦为今后进行全面的齿轮-四杆机构运动特性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机构 迭加方式 数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连续法与数值图谱法的刚体导引尺度综合 被引量:1
5
作者 芦丹 吴鑫 张彦斌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13-16,共4页
由连续法得到满足刚体导引综合要求的齿轮四杆机构,利用该机构连架杆摆角函数的谐波成分(由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通过模糊识别的方法,从已建立的齿轮四杆机构的连架杆摆角函数谐波特征参数的"数值图谱库"中找到更多组满足设... 由连续法得到满足刚体导引综合要求的齿轮四杆机构,利用该机构连架杆摆角函数的谐波成分(由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通过模糊识别的方法,从已建立的齿轮四杆机构的连架杆摆角函数谐波特征参数的"数值图谱库"中找到更多组满足设计要求的机构。文中给出的算例验证表明,该方法解决了有限点位连杆机构尺度综合的多解问题,为连杆机构的尺度综合研究拓宽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综合 刚体导引 数值图谱 齿轮四杆机构 连架 机构 摆角 函数 多解问题 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two types of twin-rotor piston engine mechanisms 被引量:6
6
作者 邓豪 潘存云 +2 位作者 王晓聪 张雷 邓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363-371,共9页
A novel twin-rotor piston engine (TRPE) mechanism with high volumetric output and power density was introduced. This new engine comprises an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and a differential velocity drive mechanism (DVD... A novel twin-rotor piston engine (TRPE) mechanism with high volumetric output and power density was introduced. This new engine comprises an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and a differential velocity drive mechanism (DVDM). Two special geared four-bar mechanisms, DVDM-1 and DVDM-2, were utilized and compared. Based on the closed loop vector method,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position,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two mechanisms was established. Numerical examples illustrate that the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were presented. Expression of the displacement and compression ratio of the two engine mechanisms were derived and compared. It is concluded that both DVDM-1 and DVDM-2 adopted in the proposed TRPE with six vane pistons create thirty-six power strokes per revolution of the output shaft, and the summation of two angles covered by each rocker is always 2x/N as the output shaft rotates an angle of x/N. In DVDM-1, the span angle of a vane piston should be designed to be 10.2°, and the compression ratio should be equal to 10; in DVDM-2, the span angle of a vane piston should be designed to be 10.6°, and the compression ratio should be equal to 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OR piston engine CRANK ROCKER power den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