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锥齿轮加载齿面接触分析的半解析计算方法
1
作者 尹凤 杜文龙 +4 位作者 丁撼 邓雄耀 王智泉 容铠彬 唐进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1342,共12页
基于商业软件的传统模拟加载齿面接触分析(SLTCA)求解精度高,但耗时较长,为此,提出一种兼顾精度与效率的用于加载齿面接触分析(LTCA)的半解析计算方法。以基于齿面模型的齿轮有限元模型为对象,对加载接触点精确的局部边界条件进行求解... 基于商业软件的传统模拟加载齿面接触分析(SLTCA)求解精度高,但耗时较长,为此,提出一种兼顾精度与效率的用于加载齿面接触分析(LTCA)的半解析计算方法。以基于齿面模型的齿轮有限元模型为对象,对加载接触点精确的局部边界条件进行求解。考虑计算的精度和效率,使用局部Rayleigh-Ritz方法对啮合刚度进行半解析计算。考虑到时变啮合特性的影响,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对LTCA进行半解析求解。最后,以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的非正交弧齿锥齿轮为例,对所提出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由所提出的方法得到的齿面接触压力与由SLTCA得到的齿面接触压力相对误差均在3%以内,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这可为具有高精度和高性能要求的弧齿锥齿轮制造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齿面接触分析 半解析 有限元建模 接触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轮齿制造误差的螺旋锥齿轮加载接触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延忠 周云飞 +1 位作者 周济 蔡春源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4-227,共4页
从可靠性理论出发 ,对轮齿误差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用空间共轭曲面啮合理论 ,确定出螺旋锥齿轮齿面点矢函数 ,建立螺旋锥齿轮考虑误差的轮齿加载接触分析方法 ,在加载条件下对齿轮副的真实接触区、接触点迹、运动误差、某一瞬时同时... 从可靠性理论出发 ,对轮齿误差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用空间共轭曲面啮合理论 ,确定出螺旋锥齿轮齿面点矢函数 ,建立螺旋锥齿轮考虑误差的轮齿加载接触分析方法 ,在加载条件下对齿轮副的真实接触区、接触点迹、运动误差、某一瞬时同时啮合的对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锥齿轮 轮齿接触分析 制造误差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T准双曲面齿轮精确建模和加载接触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星 方宗德 +1 位作者 李声晋 崔艳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1-185,共5页
以加工方法 HGT为研究对象,根据格里森HGT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原理,并以摇台机床为基础,推导了理论工作齿面方程和齿根过渡曲面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维几何仿真模型,并对齿轮副进行了轮齿加载接触分析,得到齿轮副在拟真实工... 以加工方法 HGT为研究对象,根据格里森HGT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原理,并以摇台机床为基础,推导了理论工作齿面方程和齿根过渡曲面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维几何仿真模型,并对齿轮副进行了轮齿加载接触分析,得到齿轮副在拟真实工况下的齿面印痕、传动误差曲线和载荷分配系数。最后通过切齿试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1)齿轮重合度大,传动平稳;2)当大轮加载扭矩超过一定值(500 N·m)时,轮齿会出现边缘接触。该研究为齿轮的强度和振动分析等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T方法 准双曲面齿轮 工作齿面 齿根过渡曲面 轮齿接触分析 切齿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T准双曲面齿轮精确建模和加载接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汪颖 李成鑫 +1 位作者 李国栋 李锴科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1-187,共7页
以加工方法 HGT为研究对象,根据格里森HGT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原理,并以摇台机床为基础,推导了理论工作齿面方程和齿根过渡曲面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维几何仿真模型,并对齿轮副进行了轮齿加载接触分析,得到齿轮副在拟真实工... 以加工方法 HGT为研究对象,根据格里森HGT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原理,并以摇台机床为基础,推导了理论工作齿面方程和齿根过渡曲面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维几何仿真模型,并对齿轮副进行了轮齿加载接触分析,得到齿轮副在拟真实工况下的齿面印痕、传动误差曲线和载荷分配系数。最后通过切齿试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1)齿轮重合度大,传动平稳;2)当大轮加载扭矩超过一定值(500 N·m)时,轮齿会出现边缘接触。该研究为齿轮的强度和振动分析等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T方法 准双曲面齿轮 工作齿面 齿根过渡曲面 轮齿接触分析 切齿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弧齿锥齿轮加载接触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延忠 鄂中凯 陈良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22,共3页
弧齿锥齿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飞机、舰船、汽车的齿轮传动,由于这种齿轮的齿面方程属于超越函数形式,因此为其切齿及机床调整带来极大困难。为了解决加载情况下弧齿锥齿轮设计和制造的问题,本文以某航空发动机弧齿锥齿轮为研究对象,... 弧齿锥齿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飞机、舰船、汽车的齿轮传动,由于这种齿轮的齿面方程属于超越函数形式,因此为其切齿及机床调整带来极大困难。为了解决加载情况下弧齿锥齿轮设计和制造的问题,本文以某航空发动机弧齿锥齿轮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对弧齿锥齿轮的工况条件,对该齿轮的加工方法、加工调整参数及载荷作用下的轮齿接触迹、接触区的确定、运动误差曲线的确定进行研究,并确定出轮齿间载荷分配情况.为齿轮进行有限元计算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齿轮 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构件浮动人字行星齿轮传动系承载接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蒋进科 李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61,共11页
针对单排人字行星齿轮的轴向自由窜动受太阳轮与齿圈限制及其齿面接触间隙、力的耦合特点,提出考虑构件浮动的齿面承载接触分析数值方法,为重要应用场合人字齿功率分支系统的齿面设计、分析提供理论参考。该方法以啮合理论、有限元及优... 针对单排人字行星齿轮的轴向自由窜动受太阳轮与齿圈限制及其齿面接触间隙、力的耦合特点,提出考虑构件浮动的齿面承载接触分析数值方法,为重要应用场合人字齿功率分支系统的齿面设计、分析提供理论参考。该方法以啮合理论、有限元及优化方法为基础,建立内、外齿轮副瞬时啮合齿对的变形协调、啮合总力平衡、构件径向和轴向浮动下行星轮的力学平衡等方程;将各齿轮副左、右齿面的精确几何与力学特性紧密融合,更能够反映齿面分布力系的相互耦合作用,仅需一次有限元数值计算可快速获得齿面载荷、承载变形、浮动位移和均载系数等。结果表明:中心轮的径向浮动保证行星轮之间载荷均匀,而行星轮左、右齿面的均载性与其轴向自由窜动位移相关,当行星轮轴向浮动前的内与外啮合副轴向力方向相反即行星轮整体轴向力被抵消大部分时,则浮动后的行星轮的轴向窜动位移较小,其左、右齿面均载性能无大的改善;反之,当行星轮轴向浮动前的两齿侧轴向力方向相同时,则其浮动后的轴向窜动位移相对较大,左与右齿面均载性有较大改善。浮动后的承载传动误差幅值及均值减小,且各内、外齿轮副的几何传误差或均载系数或轴向力数值规律基本相同。从结构上保证行星轮的轴向自由窜动是改善人字齿行星传动系左、右齿面偏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字行星齿轮 接触分析 径向浮动 轴向浮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的摆线锥齿轮动态加载接触分析方法(上)
7
作者 刘志峰 杨文通 +3 位作者 王蕾 王建华 彭映辉 吴喜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72,91,共3页
基于摆线齿锥齿轮轻载接触分析, 考虑齿轮副弹性变形、支承系统变形、制造安装误差及机床调整参数误差等因素, 建立起一套在载荷作用下考虑误差的针对摆线锥齿轮副的加载接触分析方法, 可以求解齿轮副承载传动时的真实接触区、运动误差... 基于摆线齿锥齿轮轻载接触分析, 考虑齿轮副弹性变形、支承系统变形、制造安装误差及机床调整参数误差等因素, 建立起一套在载荷作用下考虑误差的针对摆线锥齿轮副的加载接触分析方法, 可以求解齿轮副承载传动时的真实接触区、运动误差曲线、载荷分配等关键指标, 并进行了仿真实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齿螺旋锥齿轮 接触分析 动态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的摆线锥齿轮动态加载接触分析方法(下)
8
作者 刘志峰 杨文通 +3 位作者 彭映辉 王建华 吴喜文 王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16,39,共4页
基于摆线齿锥齿轮轻载接触分析,考虑齿轮副弹性变形、支承系统变形、制造安装误差及机床调整参数误差等 因素,建立起一套在载荷作用下考虑误差的针对摆线锥齿轮副的加载接触分析方法,可以求解齿轮副承载传动时的真实接 触区、运动误差... 基于摆线齿锥齿轮轻载接触分析,考虑齿轮副弹性变形、支承系统变形、制造安装误差及机床调整参数误差等 因素,建立起一套在载荷作用下考虑误差的针对摆线锥齿轮副的加载接触分析方法,可以求解齿轮副承载传动时的真实接 触区、运动误差曲线、载荷分配等关键指标,并进行了仿真实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齿螺旋锥齿轮 接触分析 动态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边缘松弛效应的直齿圆柱齿轮加载接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长亮 周驰 +1 位作者 王琪 范子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70-378,共9页
提出了一种考虑到边缘松弛效应的直齿圆柱齿轮加载接触分析(LTCA)方法,改进了传统分析方法。基于齿面公式计算齿面点坐标,根据啮合关系计算完整啮合周期内啮合印迹,基于NewtonRaphson法,求解齿轮副平衡状态下啮合状态。引入了边缘修正... 提出了一种考虑到边缘松弛效应的直齿圆柱齿轮加载接触分析(LTCA)方法,改进了传统分析方法。基于齿面公式计算齿面点坐标,根据啮合关系计算完整啮合周期内啮合印迹,基于NewtonRaphson法,求解齿轮副平衡状态下啮合状态。引入了边缘修正函数及边缘因子,考虑了边缘松弛效应的抛物线形式,提出了一种齿宽边缘接触刚度修正方法;用有限元方法(FEM),对完整啮合周期的载荷分配系数、接触应力分布、传动误差曲线、计算效率等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能够对等宽度线接触直齿圆柱齿轮进行加载接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齿圆柱齿轮 齿轮接触分析(ltca) 松弛效应 接触刚度 有限元方法(F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形直齿锥齿轮副加载接触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建霞 包广清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08-1016,共9页
针对修形直齿锥齿轮副的接触特征及接触形态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修形直齿锥齿轮副加载接触分析方法,对修形直齿锥齿轮副啮合特征计算过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首先,根据球面渐开线展成原理,生成了标准的直齿锥齿轮齿面,并根据... 针对修形直齿锥齿轮副的接触特征及接触形态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修形直齿锥齿轮副加载接触分析方法,对修形直齿锥齿轮副啮合特征计算过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首先,根据球面渐开线展成原理,生成了标准的直齿锥齿轮齿面,并根据齿根圆与球形渐开线相切的原理,构建了齿底倒圆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二元二次多项式对齿面进行了修形,并得到了相应的齿面离散点,在此基础上,应用样条曲面构造方法,重构了修形齿面方程;接着,依据齿轮啮合原理,进行了齿面接触分析(TCA),获得了瞬时共轭接触点以及整个啮合周期的啮合迹线;最后,应用赫兹接触修正模型,计算了受载状态下的接触椭圆、椭圆长短轴、最大接触应力以及应力分布,对共轭接触直齿锥齿轮副进行了加载接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采用加载接触特性计算方法,两者接触迹线和接触椭圆等啮合特征相符,接触力和最大接触应力误差在1%和2%以内;对比结果表明,加载接触特性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对修形直齿锥齿轮副进行加载接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齿面接触分析 接触分析 齿轮啮合原理 赫兹接触修正模型 接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螺旋锥齿轮接触轨迹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进元 蒲太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1-466,共6页
螺旋锥齿轮的接触轨迹直接反映传动质量,基于加载接触有限元分析原理,给出螺旋锥齿轮有限元加载接触分析模型的构建方法,取一对三齿螺旋锥齿轮模型,研究在轻载和重载情况下轮齿的接触力变化情况,得到载荷对接触轨迹及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 螺旋锥齿轮的接触轨迹直接反映传动质量,基于加载接触有限元分析原理,给出螺旋锥齿轮有限元加载接触分析模型的构建方法,取一对三齿螺旋锥齿轮模型,研究在轻载和重载情况下轮齿的接触力变化情况,得到载荷对接触轨迹及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为高质量弧齿锥齿轮传动提供了一种设计方法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接触分析 有限元方法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轭修形的大模数摆线齿锥齿轮齿面建模及承载性能分析
12
作者 陈金玉 聂少武 李大庆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8,共8页
针对大模数摆线齿锥齿轮在专用铣齿机上难以加工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加工中心的摆线齿锥齿轮齿面模型构建方法。基于摆线齿锥齿轮加工原理,根据刀具与大轮之间的几何位置关系,建立大轮切齿参数计算方法;根据大轮切齿加工数学模型,推导... 针对大模数摆线齿锥齿轮在专用铣齿机上难以加工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加工中心的摆线齿锥齿轮齿面模型构建方法。基于摆线齿锥齿轮加工原理,根据刀具与大轮之间的几何位置关系,建立大轮切齿参数计算方法;根据大轮切齿加工数学模型,推导大轮理论齿面,并通过齿面离散方法获得大轮数值齿面;基于齿轮啮合数学模型推导出与大轮完全共轭的小轮齿面,通过在完全共轭小轮齿面法线方向上构建二阶修形差曲面并进行叠加,获得与大轮齿面呈局部共轭的小轮数值齿面。最后,建立有限元齿面加载接触分析流程,以一对矿用减速器大模数摆线齿锥齿轮副为例,利用ABAQUS软件进行齿轮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加载接触仿真。结果表明:在实际加载工况下,通过共轭修形构建的小轮齿面与大轮齿面呈局部内对角接触,并且加载接触区受啮合错位影响在大轮齿面内部移动,未脱离齿面产生边缘接触,齿面接触区满足工程需要。仿真结果验证了共轭齿面修形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数摆线齿锥齿轮 切齿数学模型 齿面建模 共轭修形 有限元接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啮合错位的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加载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赖长发 聂少武 +3 位作者 万雄飞 张学冉 徐国祥 唐思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52-156,199,共6页
为了掌握汽车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在实际工况下的齿面啮合性能,基于Masta软件对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进行了加载啮合性能分析。通过建立驱动桥有限元模型,利用Masta软件的系统变形分析功能计算出实际工况下齿轮啮合错位量。通过对啮合错位... 为了掌握汽车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在实际工况下的齿面啮合性能,基于Masta软件对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进行了加载啮合性能分析。通过建立驱动桥有限元模型,利用Masta软件的系统变形分析功能计算出实际工况下齿轮啮合错位量。通过对啮合错位下准双曲面齿轮进行加载接触分析,获得齿面加载接触区、加载传动误差及齿面接触应力随载荷的变化趋势。最后在传动试验台上进行了驱动桥台架加载试验,实际加载接触区与软件仿真接触区一致,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这为准双曲面齿轮的齿面设计及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模型 准双曲面齿轮 啮合错位量 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误差对双圆弧齿轮啮合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树峰 王峰 +2 位作者 张伟杰 车江宁 徐文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0-155,共6页
为深入研究安装误差对双圆弧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建立齿轮加载分析模型,研究啮合过程中单齿凸、凹齿廓的接触性能,对比分析安装误差对接触性能以及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啮合周期内,双圆弧齿轮的凹齿廓先接触且... 为深入研究安装误差对双圆弧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建立齿轮加载分析模型,研究啮合过程中单齿凸、凹齿廓的接触性能,对比分析安装误差对接触性能以及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啮合周期内,双圆弧齿轮的凹齿廓先接触且承担较大的法向接触力,但凸齿廓的啮入端接触应力最大,凸、凹齿面接触压力差与转矩成正比;安装误差对齿面接触性能影响较大,其中中心距误差容易引起齿轮分阶处应力集中,轴线平面的安装误差会引起齿面接触偏载,且对安装误差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齿轮 安装误差 齿轮接触分析 啮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字齿轮均载特性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成 方宗德 贾海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7,共4页
在考虑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的基础上,针对人字齿轮传动的特点,从人字齿轮轮齿接触分析(TCA)和承载接触分析(LTCA)入手,提出了人字齿轮均载特性的理论计算方法。以一对试验人字齿轮为例,根据检测得到的大、小轮左右端齿面齿距累积误差,计... 在考虑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的基础上,针对人字齿轮传动的特点,从人字齿轮轮齿接触分析(TCA)和承载接触分析(LTCA)入手,提出了人字齿轮均载特性的理论计算方法。以一对试验人字齿轮为例,根据检测得到的大、小轮左右端齿面齿距累积误差,计算得到人字齿轮的轴向位移,与检测得到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为进一步人字齿轮动力学分析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人字齿轮 轮齿接触分析 接触分析 轴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斜齿轮的最恶加载精确处理与优化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立敏 王洪臣 尹海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18-1723,共6页
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代替传统的机械计算方法,研究了圆柱斜齿轮的轮齿接触应力和载荷分布.在使用UG精确建模的基础上,将模型导入到Patran&Nastran中;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和力平衡关系建立轮齿面接触分析模型;之后依据实际情况,采用面-... 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代替传统的机械计算方法,研究了圆柱斜齿轮的轮齿接触应力和载荷分布.在使用UG精确建模的基础上,将模型导入到Patran&Nastran中;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和力平衡关系建立轮齿面接触分析模型;之后依据实际情况,采用面-面接触的仿真模拟模式,确定危险截面和最恶加载线的位置;在施加300MPa面载荷的情况下,得到斜齿轮的最大弯曲应力出现在最恶加载线所在轮齿的齿根附近,应力值为208MPa.最后对齿轮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轻量化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其降低了最恶加载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圆柱齿轮 最恶线 结构优化 有限元法 接触应力 荷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里森制摆线齿锥齿轮齿面失配分析与轮齿接触仿真 被引量:1
17
作者 聂少武 刘少杭 耿龙龙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55-161,共7页
为了能够对格里森制摆线齿锥齿轮啮合性能进行综合评判,提出集齿面失配分析、齿面接触仿真和齿面加载接触仿真于一体的系统性评价方法。构建刀盘数学模型和刀倾法切齿加工数学模型,获得理论齿面。研究与大轮齿面完全共轭的小轮基准齿面... 为了能够对格里森制摆线齿锥齿轮啮合性能进行综合评判,提出集齿面失配分析、齿面接触仿真和齿面加载接触仿真于一体的系统性评价方法。构建刀盘数学模型和刀倾法切齿加工数学模型,获得理论齿面。研究与大轮齿面完全共轭的小轮基准齿面及齿面Ease off拓扑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齿轮啮合数学模型,研究齿面接触分析解析计算方法,构建齿面加载接触分析有限元仿真流程。最后以一对格里森制摆线齿锥齿轮为例进行了齿面失配分析和轮齿接触仿真,算例仿真结果与格里森软件一致,验证了齿面接触仿真算法的正确性,同时也表明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齿面加载接触分析在啮合性能评价方面具有较大的直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里森制摆线齿锥齿轮 切齿数学模型 齿面失配分析 齿面接触仿真 接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基础接触条件对复合加载模式下地基承载力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赵少飞 栾茂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33-339,共7页
为了研究地基-基础接触条件对复合加载模式下地基极限承载力及相应破坏机构的影响,在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法分析中,引入速度型刚性板单元及3结点三角形单元,分别模拟地基基础破坏时条形基础与地基的运动。根据地基-基础接触面承受法向拉... 为了研究地基-基础接触条件对复合加载模式下地基极限承载力及相应破坏机构的影响,在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法分析中,引入速度型刚性板单元及3结点三角形单元,分别模拟地基基础破坏时条形基础与地基的运动。根据地基-基础接触面承受法向拉应力特性,将地基-基础接触条件分成两类:能够承受一定的法向拉应力的接触条件I和不能承受任何拉应力的接触条件II,建立两类接触条件下地基与基础运动的约束列式及极限承载力数学规划计算模型,由此分析地基-基础接触条件对复合加载模式下地基承载力特性的影响,并在三维荷载空间(H,V,M)中得到相应的地基破坏包络面。计算结果表明,当竖向荷载分量值较小时两类接触条件下相应的力矩承载力及相应的地基破坏机构差异明显,而当超过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一半时,两类地基-基础接触条件下的承载力特性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模式 地基极限承 地基-基础接触条件 上限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胎-道路接触力动态加载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丰丰 赵显新 +1 位作者 周兴林 李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9-211,共3页
针对轮胎-道路接触面三轴应力分布的测量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轮胎-道路接触面三轴应力分布测量的接触力动态加载装置,采用液压加载与机械加载结合的设计理念,通过加载装置的原理设计、尺寸设计、三维建模、制造加工等工艺流程,得到所设... 针对轮胎-道路接触面三轴应力分布的测量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轮胎-道路接触面三轴应力分布测量的接触力动态加载装置,采用液压加载与机械加载结合的设计理念,通过加载装置的原理设计、尺寸设计、三维建模、制造加工等工艺流程,得到所设计的加载装置。最后通过在本装置上进行加载实验,对所设计的加载装置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加载装置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轮胎对路面的加载过程,因此,本加载装置可成为研究轮胎-道路接触面三轴应力分布测试的有效实验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应力分布 动态 装置 设计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体承载啮合斜齿行星齿轮动载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蒋进科 方宗德 刘红梅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1-167,共7页
斜齿行星传动在高速重载场合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动载特性研究对减振降噪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描述行星齿轮系统的啮合刚度和啮合误差是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前提。为此,紧密结合齿轮几何分析与力学分析,提出行星齿轮承载接触分析技术,获得... 斜齿行星传动在高速重载场合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动载特性研究对减振降噪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描述行星齿轮系统的啮合刚度和啮合误差是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前提。为此,紧密结合齿轮几何分析与力学分析,提出行星齿轮承载接触分析技术,获得各齿轮副的耦合时变啮合刚度,并计算其啮合冲击力,为行星齿轮动力学深入分析奠定基础;其次,应用集中参数法建立考虑齿轮副安装误差、刚度激励及啮合冲击激励的斜齿行星传动啮合型弯–扭–轴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法求解系统的动载特性。结果表明:考虑啮合冲击激励时,随转速的增加动载荷增加更为明显;共振转速附近,啮合冲击对动态啮合力的影响较小;安装误差特别是中心距误差是引起各齿轮副啮合刚度不同的主要原因,其进一步导致了系统的共振转速变多;行星轮浮动可以明显降低共振转速处的动载荷,由于各外(内)齿轮副刚度的不同,随转速的增加行星轮浮动使得部分齿轮副的动态啮合力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行星齿轮 接触分析 啮合冲击 啮合刚度 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