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礼”性技术:《考工记》与齐尔塞尔论题 被引量:4
1
作者 潘天波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5-21,共7页
作为体系性的技术文本,《考工记》意味着东周齐国工匠文化思想正式出场,也标志着侯国官方合"礼"性技术渐趋成熟。《考工记》详记齐国6种官营手工行业及其30类工种,或率先创构了侯国官营工匠文化体系,这包括诸类工种的行业结... 作为体系性的技术文本,《考工记》意味着东周齐国工匠文化思想正式出场,也标志着侯国官方合"礼"性技术渐趋成熟。《考工记》详记齐国6种官营手工行业及其30类工种,或率先创构了侯国官营工匠文化体系,这包括诸类工种的行业结构、社会职能、造物技术、生产规范、营建制度以及考核评价等早期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元。连同《考工记》的技术体系本身一同成熟的还有东周文化或士大夫思考这种合"礼"性技术体系的为文化逻辑。《考工记》既涵盖了中国式"齐尔塞尔论题"的最初模型与要义,又显露出齐国士大夫与百工的互动行为潜伏着彼此区隔化偏向及其后遗效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尔塞尔论题 东周 学者 工匠 互动 区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天文学传统与欧洲科学革命——对其隐秘关联的探索
2
作者 亚伦.巴拉 郝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120,共7页
亚洲天文学理论奠基于颇为不同的天体运行观——阿拉伯传统将地球视为天体运行的中心,中国传统将北极星视为天体运行的中心,而印度传统支持以地球与太阳为中心的理论,其中,行星环绕着太阳,太阳则依次环绕着地球。普遍得到承认的是,这些... 亚洲天文学理论奠基于颇为不同的天体运行观——阿拉伯传统将地球视为天体运行的中心,中国传统将北极星视为天体运行的中心,而印度传统支持以地球与太阳为中心的理论,其中,行星环绕着太阳,太阳则依次环绕着地球。普遍得到承认的是,这些亚洲传统在数学、天文学与宇宙论中预见到了后来归功于近代早期欧洲科学革命的大量观念。我们将探究这个有争议的问题:这些传统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科学革命,而工匠在天文学知识的交流媒介中可能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革命 阿拉伯天文学 中国天文学 印度天文学 齐尔塞尔论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