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气对屋尘螨诱导的鼻黏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王雨洁 李茜 +5 位作者 昂扬 龙云 张明燕 张婷 潘晗 陈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4,共7页
目的探讨氢气(H_(2))对屋尘螨提取物(HDM)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并推测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NEPC细胞随机分为4组:NC组(不做任何处理)、HDM组(10μg/m L HDM构建AR体外模型)、HDM+H_(2)组、H_(2)组。... 目的探讨氢气(H_(2))对屋尘螨提取物(HDM)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并推测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NEPC细胞随机分为4组:NC组(不做任何处理)、HDM组(10μg/m L HDM构建AR体外模型)、HDM+H_(2)组、H_(2)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Calcein/PI试剂盒法检测细胞活性与细胞毒性,ROS试剂盒法检测细胞氧化应激,RT-qPCR法检测细胞中TNF-α、IL-6、IL-1β的m RNA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NLRP3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活力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DM组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HDM+H_(2)组较HDM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1)。细胞活性与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DM组的红色荧光显著增加,标志细胞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HDM+H_(2)组与HDM组相比红色荧光显著减少,标志细胞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ROS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DM组绿色荧光显著增加(P<0.01),HDM+H_(2)组与HDM组相比绿色荧光显著减弱(P<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DM组中IL-6、IL-1β以及TNF-α的m RNA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HDM组相比,HDM+H_(2)组中IL-6、IL-1β以及TNF-α的m RNA含量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DM组NLRP3的表达明显增加(P<0.001);与HDM组相比,HDM+H_(2)组细胞中NLRP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H_(2)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少促炎因子释放来保护HDM诱导的HNEPC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 黏膜上皮细胞 氢气 氧化应激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K27乙酰化修饰促进lncRNA OIP5-AS1转录并通过上调TLR4诱导过敏性鼻炎鼻黏膜上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勇 佘志强 +3 位作者 李容华 吴荣华 王瑢 刘继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9-427,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3的27位赖氨酸(H3K27)乙酰化修饰对长链非编码RNA OPA相互作用蛋白5-反义RNA1(lncRNA OIP5-AS1)转录的促进作用,探讨其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4(TLR4)对过敏性鼻炎(AR)中鼻黏膜上皮细胞(NEC)凋亡的影响。方法白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3的27位赖氨酸(H3K27)乙酰化修饰对长链非编码RNA OPA相互作用蛋白5-反义RNA1(lncRNA OIP5-AS1)转录的促进作用,探讨其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4(TLR4)对过敏性鼻炎(AR)中鼻黏膜上皮细胞(NEC)凋亡的影响。方法白细胞介素13(IL-13)处理NEC以建立AR细胞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OIP5-AS1和TLR4在AR患者鼻黏膜组织和体外细胞模型中的表达。ELISA检测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eotaxin-1)和黏蛋白5AC(MUC5AC)的浓度。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法用于检测NEC的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用于验证OIP5-AS1和TLR4的关系。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分析用于验证OIP5-AS1启动子区组蛋白的H3K27乙酰化修饰。结果与健康对照和未处理的NEC相比,OIP5-AS1和TLR4在AR患者鼻黏膜组织和IL-13刺激的NEC中均表达升高。敲减OIP5-AS1可降低IL-13诱导的NEC的TLR4水平,而过表达OIP5-AS1可增加IL-13处理的NEC的TLR4水平。敲减OIP5-AS1可降低IL-13处理的NEC凋亡率及GM-CSF、eotaxin-1和MUC5AC的分泌,而过表达TLR4可部分逆转敲减OIP5-AS1对NEC凋亡及GM-CSF、eotaxin-1和MUC5AC表达的影响。此外,H3K27ac在OIP5-AS1的启动子区域显著富集,H3K27乙酰化可促进OIP5-AS1在IL-13诱导的NEC中的表达。结论H3K27乙酰化修饰促进OIP5-AS1转录并通过上调TLR4诱导AR中NE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K27 OIP5-AS1 TLR4 黏膜上皮细胞(n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正常鼻黏膜及鼻息肉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夏忠芳 孔维佳 +2 位作者 乐建新 王彦君 吴丽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人正常鼻黏膜及鼻息肉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以备后续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之用。方法取2006年-2007年行鼻窦内窥镜下摘除的鼻息肉及行鼻中隔手术切除的正常下鼻甲各5例。标本放入4℃无菌的PBS(配有双抗)溶液中,在超净... 目的探讨人正常鼻黏膜及鼻息肉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以备后续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之用。方法取2006年-2007年行鼻窦内窥镜下摘除的鼻息肉及行鼻中隔手术切除的正常下鼻甲各5例。标本放入4℃无菌的PBS(配有双抗)溶液中,在超净台中反复冲洗、浸泡,剪成米粒大后转入培养瓶中,用0.1%胶原酶Ⅳ消化过夜。次日取出,轻轻吹打,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液,置37℃饱和湿度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采用ABC贴壁法去除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的成纤维细胞和红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增殖及生长状况、有无污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纯度。结果鼻黏膜上皮细胞生长良好,可见4种细胞: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无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基底细胞。透射电镜下鼻息肉黏膜上皮细胞膜表面纤毛较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数减少,纤毛倒伏,胞质内有空泡形成。经流式细胞仪检测鉴定上皮细胞占90.1%。结论此方法培养的鼻黏膜上皮细胞纯度高,是一种较好的获得原代鼻黏膜上皮细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 息肉 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p38MAPK/NF-κB信号转导通路体外调节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振霖 张云云 +1 位作者 韩新玲 张秋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拟通过体外研究初步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黏膜中GRα/GRβ降低的可能上游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以IL-1β体外诱导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构建GRα/GRβ降低的模型。以Western印记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L-1β诱导前后及p38MAPK和NF-κB... 目的:拟通过体外研究初步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黏膜中GRα/GRβ降低的可能上游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以IL-1β体外诱导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构建GRα/GRβ降低的模型。以Western印记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L-1β诱导前后及p38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干预前后GRα、GRβ和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关键酶在蛋白质及核酸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IL-1β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诱导HNE中GRα/GRβ降低,成功建立GRα/GRβ降低的细胞模型。相同梯度的IL-1β可呈相同规律诱导HNE中p38MAPK和NF-κB通路激活。p38MAPK和NF-κB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均可明显抑制各自通路,且同时出现GRα/GRβ增高。SB203580可明显降低NF-κBp50和NF-κBp65的表达,PDTC对p38MAPK的表达未见明显影响。结论:IL-1β通过先后激活p38MAPK和NF-κB信号通路诱导体外培养的HNE中GRα/GRβ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窦炎 黏膜上皮细胞 信号转导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核因子KAPPA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环喹溴铵对脂多糖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表达MUC5AC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敏 陆雪 +2 位作者 黄江菊 龙锐 李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3-788,共6页
目的探讨苯环喹溴铵(bencycloquidium bromide,BCQB)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uman nasal epithelial cells,HNECs)表达黏蛋白MUC5AC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原代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分成对照组(C,不予... 目的探讨苯环喹溴铵(bencycloquidium bromide,BCQB)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uman nasal epithelial cells,HNECs)表达黏蛋白MUC5AC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原代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分成对照组(C,不予任何处理)、LPS组(LPS,加入LPS1 mg·L^(-1))、BCQB低剂量组(BCQBL,加入LPS 1 mg·L^(-1)及BCQB 10-8mol·L^(-1))、BCQB中剂量组(BCQBM,加入LPS 1 mg·L^(-1)及BCQB 10^(-7)mol·L^(-1))、BCQB高剂量组(BCQBH,加入LPS 1 mg·L^(-1)及BCQB 10^(-6)mol·L^(-1))和异丙托溴铵组(ipratropium bromide,IB,加入LPS 1 mg·L^(-1)及IB 10^(-6)mol·L^(-1))。经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37℃,5%CO_2培养24 h后,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鼻黏膜上皮细胞中MUC5AC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鼻黏膜上皮细胞中MUC5AC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MUC5AC蛋白表达。结果 LPS组与对照组相比,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BCQB各剂量组与LPS组相比,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且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QB能够抑制LPS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黏蛋白MUC5AC表达,提示其可能成为鼻腔黏液高分泌性疾病治疗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环喹溴铵 脂多糖 黏膜 上皮细胞 黏液 MUC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颗粒物(PM2.5)降低人鼻黏膜上皮细胞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冯彦 蔺慧文 +3 位作者 朱蓉娜 雒红霞 皇甫辉 王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探讨细颗粒物(PM2.5)对人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间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及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0、 50、 100、 200、 400、 500、 800、 1000)μg/mL PM2.5处理体外培养的正常人HNEpC鼻黏膜上皮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 目的探讨细颗粒物(PM2.5)对人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间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及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0、 50、 100、 200、 400、 500、 800、 1000)μg/mL PM2.5处理体外培养的正常人HNEpC鼻黏膜上皮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最佳处理剂量;后续采用(200、 400、 500)μg/mL PM2.5处理HNEpC细胞,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occludin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ccludin的mRNA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occludin蛋白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0μg/mL PM2.5)相比,各剂量PM2.5处理鼻黏膜上皮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活性均降低,且细胞活性与PM2.5剂量呈负相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200μg/mL PM2.5组,细胞形态及细胞间occludin蛋白分布表达无明显改变; 400μg/mL PM2.5组,细胞形态变为梭形,细胞间隙增宽; 500μg/mL PM2.5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形态变为长梭形,细胞间隙增宽明显;除200μg/mL PM2.5处理细胞24 h外,其余各组细胞occludin mRNA及蛋白水平均下调,且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PM2.5可降低正常人HNEpC鼻黏膜上皮细胞活性、降低occludin的表达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上皮细胞 细颗粒物(PM2.5) 闭合蛋白(occludin) 细胞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在鼻咽癌时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何金龙 罗志飞 +3 位作者 王东明 苏炳泽 王永存 李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493-1497,共5页
目的:研究鼻咽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mucosa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mIEL)在鼻咽癌时的变化,初步探讨局部上皮增生活跃程度对mIEL的影响。方法:(1)收集可见黏膜上皮的51例鼻咽慢性炎症(NPi)和90例鼻咽癌(NPC)石蜡标本。(2)在HE切片... 目的:研究鼻咽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mucosa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mIEL)在鼻咽癌时的变化,初步探讨局部上皮增生活跃程度对mIEL的影响。方法:(1)收集可见黏膜上皮的51例鼻咽慢性炎症(NPi)和90例鼻咽癌(NPC)石蜡标本。(2)在HE切片上计数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癌巢内淋巴细胞,判定巢间淋巴细胞浸润程度。(3)对部分病例用CD3、CD4、CD8(Npi20例,NPC33例)和PCNA抗体(Npi48例,NPC80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NPC组mIEL数量明显少于NPi组[(4.53±3.87)vs(6.33±7.20),P=0.017],但其在NPC各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变化不明显(P>0.05)。(2)NPC组mIEL与其巢内、癌巢间淋巴细胞数量(P=0.011,P=0.018)和组织中T细胞数量变化(P=0.037)均呈正相关。(3)NPC组黏膜上皮PCNA表达强度与mIEL数量变化呈正相关(P=0.007)。结论:(1)NPC组mIEL明显减少,但在其肿瘤进展过程中变化不显著;(2)NPC组mIEL变化与其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和T淋巴细胞变化一致;(3)NPC组mIEL数量随黏膜上皮增生活跃程度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上皮 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 咽肿瘤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黏膜上皮细胞中pAkt与PTE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孟珣 张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调查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 NP)患者鼻黏膜上皮细胞中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p Akt表达与健康人群的不同及PTEN与p Akt之间联系,从而为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选取CRSs NP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鼻黏... 目的:调查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 NP)患者鼻黏膜上皮细胞中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p Akt表达与健康人群的不同及PTEN与p Akt之间联系,从而为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选取CRSs NP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鼻黏膜上皮进行细胞培养,给予香烟烟雾(CSE)提取物和人类鼻病毒(RV-1B)转染刺激后,测定细胞中p Akt及PTEN表达水平.结果: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在CRSs NP患者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比健康人的表达水平高(P<0.001),同时,CRSs NP患者鼻黏膜上皮细胞中p Akt的表达水平也比健康人高(P<0.001).结论:鼻-鼻窦炎患者鼻黏膜中p Akt和PTEN的表达水平基准线均高于健康人群,两者不成拮抗关系.这提示:PI3K/PTEN/Akt信号通路中可能存在未知的调节蛋白可在特定条件下调节PTEN及PI3K/Akt的表达;PTEN与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有交叉作用的两条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上皮细胞 p AKT 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 香烟烟雾提取物 人类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酸氟替卡松对体外培养鼻黏膜上皮细胞和体内鼻息肉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倪杰 俞晨杰 +1 位作者 倪荣生 高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5-819,共5页
目的:通过丙酸氟替卡松(FP)对体外原代培养的鼻黏膜上皮细胞和体内鼻息肉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AQP5在鼻息肉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鼻黏膜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14天,传代后FP组细胞加入丙酸氟替卡... 目的:通过丙酸氟替卡松(FP)对体外原代培养的鼻黏膜上皮细胞和体内鼻息肉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AQP5在鼻息肉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鼻黏膜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14天,传代后FP组细胞加入丙酸氟替卡松浓度为0.2%的完全培养液,非FP组细胞加入不含丙酸氟替卡松的培养液继续培养,7天后爬片固定,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中AQP5的表达。并测定阳性细胞的光密度值和灰度值。将1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为初发型),3个月内无局部及全身激素使用史,取其鼻息肉组织,术前应用FP喷雾剂喷鼻7天,治疗7天后术中再次取其鼻息肉组织,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鼻息肉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鼻息肉组织中AQP5的表达和分布。并测定阳性细胞的光密度值和灰度值。结果:在体外培养的上皮细胞FP组的AQP5表达的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光度值则升高(P<0.05),在体内鼻息肉组织中,患者使用FP后鼻息肉体积明显缩小,,用药后AQP5在腺体细胞和淋巴细胞中表达的灰度值明显升高(P<0.05),光密度值则明显低于使用前(P<0.05)。结论:在FP作用下培养的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的AQP5表达增加,可能解释在体情况下有利于组织间液的排除,减轻中鼻甲和下鼻甲的水肿,而在鼻息肉组织中,应用FP后,鼻息肉体积缩小,水肿减轻,可能与AQP5在腺体和淋巴细胞中表达减少有关,说明AQP5在鼻息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 黏膜 水孔蛋白类 息肉 丙酸氟替卡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子化学成分及其对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灵敏 李静波 +1 位作者 蔡纪堂 郑琳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研究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i Miq.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甘露子9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鼻黏膜上皮细胞相对存... 目的研究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i Miq.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甘露子9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鼻黏膜上皮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oelonin (1)、1-(2-hydroxy-4-methylphe-nyl)propan-1,2-dione (2)、3-羟基对甲氧基苯甲醛(3)、2-desoxy-4-epi-pulchellin (4)、aquilegiolide (5)、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6)、3-epi-diosgenin-3-β-D-glucopyranoside (7)、4′,8′-二羟基苯乙酮-8-O-阿魏酸酯(8)、3,4-二羟基苯乙酸甲酯(9)、5,7-dihydroxychromone-7-O-neohesperido-side (10)、phenylβ-D-glucopyranoside (11)、8-甲氧基山萘酚(12)、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13)、7-β-D-glucosyloxy-5-hydroxy-chromone (14)、isocupressic acid (15)。化合物1、5可提高鼻黏膜上皮细胞的相对存活率。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甘露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对鼻黏膜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子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黏膜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素对脂多糖处理的鼻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香萍 彭红星 吴金如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8-861,共4页
目的:研究虫草素对脂多糖(LPS)处理的鼻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鼻黏膜上皮细胞,用0、1、2、4、8 mg/L的虫草素处理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处理)、LPS组(100 mg/L LPS处理4... 目的:研究虫草素对脂多糖(LPS)处理的鼻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鼻黏膜上皮细胞,用0、1、2、4、8 mg/L的虫草素处理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处理)、LPS组(100 mg/L LPS处理48 h)和LPS+虫草素组(100 mg/L LPS处理48 h后加入4 mg/L虫草素作用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qRT-PCR法检测细胞中IL-1β、TNF-α、ICAM-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IκBα、p-P65蛋白的表达。结果:虫草素可促进鼻黏膜上皮细胞增殖,4 mg/L虫草素对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IL-1β、TNF-α、ICAM-1 mRNA和p-IκBα、p-P65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LPS+虫草素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IL-1β、TNF-α、ICAM-1 mRNA和p-IκBα、p-P65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虫草素可以促进鼻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下游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脂多糖 黏膜上皮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Z基因启动子部分位点在成人哮喘中的差异性甲基化表达及意义
12
作者 张黎莎 杨贤苗 钱粉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Z基因(CTSZ)启动子区位点(cg01623438,cg02744249)在哮喘患者中的差异性甲基化表达及其与哮喘控制状态和肺功能的相关性,并探讨在成人哮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哮喘患者30例为哮喘组,根据哮喘控制...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Z基因(CTSZ)启动子区位点(cg01623438,cg02744249)在哮喘患者中的差异性甲基化表达及其与哮喘控制状态和肺功能的相关性,并探讨在成人哮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哮喘患者30例为哮喘组,根据哮喘控制评分将其分为三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成人30例为对照组。采集鼻黏膜上皮细胞,检测两位点甲基化水平并进行肺功能相关性分析,绘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应用价值。结果哮喘组两位点甲基化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哮喘未控制组中甲基化水平最低,部分控制组次之,控制组最高。甲基化水平与肺功能改变呈负相关。单位点cg01623438的ROC曲线分析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95%CI:0.683~0.896),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0%(P <0.000 1);单位点cg02744249分析示AUC为0.749(95%CI:0.620~0.852),敏感性为43.3%,特异性为100%(P=0.000 1);两位点联合分析示AUC为0.827(95%CI:0.707~0.912),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83.3%(P <0.000 1)。结论哮喘患者CTSZ启动子区出现明显低甲基化修饰,且与哮喘控制情况及肺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提示可能对成人哮喘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黏膜上皮细胞 组织蛋白酶Z基因 DNA甲基化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