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ATR-FTIR研究脂质纳米粒的鼻黏液渗透性
1
作者 王健敏 李雪梅 +3 位作者 马士超 李志勇 唐华东 马凤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2-1060,共9页
鼻黏液是影响疫苗和药物经鼻吸收的首要屏障。由于干扰因素复杂多变,在体评价黏液渗透性较难实施,多采用体外评价。现有的药物鼻黏液渗透性检测方法如细胞模型法、多粒子示踪技术等,存在细胞培养周期长、操作繁琐、成本高、可获得信息... 鼻黏液是影响疫苗和药物经鼻吸收的首要屏障。由于干扰因素复杂多变,在体评价黏液渗透性较难实施,多采用体外评价。现有的药物鼻黏液渗透性检测方法如细胞模型法、多粒子示踪技术等,存在细胞培养周期长、操作繁琐、成本高、可获得信息少且需要进行荧光标记等不足,对鼻黏膜制剂的体外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鼻黏膜制剂黏液渗透性评价方法。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对药物结构以及粘蛋白二级结构变化的敏感性,利用其对不同性质(粒径与电荷)脂质体的鼻黏液渗透性进行研究,通过FTIR图谱分析不同脂质纳米粒与黏液中粘蛋白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鼻黏膜制剂黏液渗透性的体外评价方法。方法学研究表明,对于聚乙二醇10000(PEG10000)、壳聚糖、海藻酸钠脂质体,该方法线性关系分别为Y=2.3866X+2.154、Y=1.8703X+0.2789、Y=1.13014X+0.0609,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8、0.9945、0.9909,精密度RSD值分别为0.62%、0.73%、0.95%;重复性试验中RSD值分别为0.83%、0.97%、0.88%,说明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体外评价药物制剂在黏液中的渗透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ATR-FTIR在不同时间内扫描样品可得到不同脂质体制剂样品的强度增加的吸收带。对于不同粒径PEG脂质体而言,粒径越小其黏液渗透性越强;对于不同电荷脂质体而言,壳聚糖脂质体黏液渗透性最弱,海藻酸钠次之,PEG脂质体黏液渗透性最强。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电荷脂质体黏液渗透性的差异源于其与粘蛋白相互作用,该结论可通过分析粘蛋白酰胺Ⅰ带所包含的各二级结构信息得到。综上,基于ATR-FTIR所建立的体外评价方法灵敏简便,可作为多种不同制剂的鼻黏液渗透性的快速测定,经改进后还可用于药物制剂在其他黏液中的渗透性评价,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纳米粒 ATR-FTIR光谱 渗透 鼻黏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症状及鼻黏液纤毛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瑜 汪祖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13-114,共2页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症状及鼻黏液纤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症状及鼻黏液纤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效果及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头痛、面部疼痛、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38/39),高于对照组的79.5%(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96,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黏液纤毛清除率、鼻黏液纤毛清除速度均高于对照组,糖精消除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具有明显效果,可明显改善鼻黏液纤毛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窦炎 窦内窥镜 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新城疫的防治
3
作者 李雁萍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第2期149-150,共2页
鸡新城疫(ND)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浆膜出血。该病于1926年首次发现于印尼,同年在英国新城也发生流行,因此叫新城疫,与1935年前传... 鸡新城疫(ND)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浆膜出血。该病于1926年首次发现于印尼,同年在英国新城也发生流行,因此叫新城疫,与1935年前传入我国,民间俗称"鸡瘟"。本病目前没有可以治疗的药物,但可以做好平时预防,减少其发生的几率,减少患病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性传染病 机能紊乱 副黏病毒科 呼吸困难 下痢 油乳剂灭活苗 黏液 母源抗体 鸡病 慢性呼吸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