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累及鼻腔鼻窦的Rosai-Dorfman病临床特征分析
1
作者 郑铭 司马宇彤 +2 位作者 庄梦岩 王向东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4期236-241,共6页
目的探讨累及鼻腔鼻窦的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特征性表现。方法对2016年12月~2023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鼻科接受诊治的16例累及鼻腔鼻窦的RDD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比例1∶3,... 目的探讨累及鼻腔鼻窦的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特征性表现。方法对2016年12月~2023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鼻科接受诊治的16例累及鼻腔鼻窦的RDD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比例1∶3,平均年龄47.4岁,平均病程22.34个月。主诉鼻塞、鼻干、嗅觉减退、头面部痛和突眼/复视的患者,分别有14、3、5、6和1例,9例存在外鼻肿胀。14例至少累及鼻中隔,12例单纯鼻腔受累,3例累及鼻窦,1例为混合型。10例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8例结果误诊或漏诊。鼻内镜检查9例患者的鼻中隔呈现双侧膨隆,7例鼻底和下鼻甲表面有结节状隆起或者颗粒状新生物。鼻窦CT发现9例患者鼻中隔区域呈现类圆形均匀软组织影或对称性软组织增厚影,5例鼻底、下鼻甲呈现明显的软组织增厚影。结论累及鼻腔鼻窦的RDD在外鼻表现、内镜和影像学检查中有一定的典型特征,综合判断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RDD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疾病 诊断 计算机辅助 ROSAI-DORFMAN病 临床特征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单侧良性鼻腔鼻窦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2
作者 董怿 崔顺九 +2 位作者 黄谦 王向东 王新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5期311-316,共6页
目的回顾常见单侧良性鼻腔鼻窦病变的CT和增强MRI的影像学特征,总结与恶性病变的鉴别要点。方法共134例单侧良性鼻腔鼻窦病变纳入本研究,术前进行鼻窦CT及增强MRI检查。记录总结各病种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病变范围、病变周围骨质和结... 目的回顾常见单侧良性鼻腔鼻窦病变的CT和增强MRI的影像学特征,总结与恶性病变的鉴别要点。方法共134例单侧良性鼻腔鼻窦病变纳入本研究,术前进行鼻窦CT及增强MRI检查。记录总结各病种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病变范围、病变周围骨质和结构的侵犯和破坏情况。结果单侧病变CT表现为大致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受累鼻窦骨质表现为内部钙化、窦壁局部骨质增生、窦壁广泛均匀的向心性骨质增生肥厚、窦壁骨质膨胀性破坏、窦壁骨质虫蚀状破坏的,分别有33、13、29、9、5例。MRI T1WI表现为大致均匀的等信号影。增强T1像呈现轻度、中度和明显强化的病例分别有3、10、108例,表现为混杂信号的有55例。结论单侧良性病变影像学表现各异。CT可对单侧病变内钙化等高密度阴影及周围骨质变化呈现较为清晰的影像。鼻窦增强MRI则能够对病变内部的不同成分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应结合鼻窦CT及增强MRI影像学特点对单侧病变进行仔细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单侧病变 鼻窦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病变螺旋CT扫描与临床对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盛季平 王燕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6期123-123,共1页
目的比较鼻窦螺旋CT扫描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分析螺旋CT扫描对鼻腔鼻窦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诊断依据。方法收集120例鼻窦螺旋CT扫描并得到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鼻炎82例,鼻窦炎96例,鼻息肉12例,霉菌性鼻窦炎... 目的比较鼻窦螺旋CT扫描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分析螺旋CT扫描对鼻腔鼻窦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诊断依据。方法收集120例鼻窦螺旋CT扫描并得到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鼻炎82例,鼻窦炎96例,鼻息肉12例,霉菌性鼻窦炎4例,粘液囊肿3例,鼻窦癌2例,鼻窦恶性淋巴瘤2例,骨瘤3例,鼻内翻乳头状瘤1例,血管瘤1例。结论螺旋CT扫描诊断鼻窦鼻腔病变准确率达96.6%,CT值对软组织密度的组织学鉴别诊断价值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计算机体层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及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CT和MRI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4
作者 叶勇军 周利民 +1 位作者 张文伟 冯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8期1384-1386,共3页
目的探讨CT和MR诊断鼻腔及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鼻腔及鼻窦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本组11例病变短径均>1.5cm,CT检查11例,11例均行CT平扫;MRI扫描9例,均行平扫+DWI+增强... 目的探讨CT和MR诊断鼻腔及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鼻腔及鼻窦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本组11例病变短径均>1.5cm,CT检查11例,11例均行CT平扫;MRI扫描9例,均行平扫+DWI+增强扫描。重点观察病灶的数目、位置、形态、对周围结构侵犯及影像学特征。结果11例中,CT、MRI能准确反映病灶的位置、形态及邻近结构的累及情况。CT表现为单侧5例,双侧6例;肿瘤形态不规则,呈软组织密度,其内未见钙化及囊变,11例均侵犯周围组织;11例均有周围骨质破坏;9例患者主要MRI表现为9例形态均不规则;单侧5例,双侧4例;表现为混杂信号,T_1WI以等、低信号为主,其内可见斑片状高信号;T_2WI 5例以等低信号为主,4例以稍高信号为主,DWI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邻近周围组织均有侵犯。结论鼻腔及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CT表现无特异性;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CT和MRI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及邻近骨质破坏情况,为临床分期及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鼻腔 鼻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数据的鼻腔鼻窦三维模拟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段文超 鲁通 +1 位作者 陈雷 许腾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CT扫描数据的鼻窦、颈内动脉、眶壁及病变组织三维(3D)重建模型指导鼻内镜手术的可行性及实用性。资料与方法采集11例住院患者的鼻窦CT薄层扫描图像,利用自主研发的三维重建软件FitMe DICOM viewer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图像分... 目的研究基于CT扫描数据的鼻窦、颈内动脉、眶壁及病变组织三维(3D)重建模型指导鼻内镜手术的可行性及实用性。资料与方法采集11例住院患者的鼻窦CT薄层扫描图像,利用自主研发的三维重建软件FitMe DICOM viewer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图像分割和三维可视化重建,并评估重建质量及对手术的应用价值。结果选择CT薄层扫描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和重建,分割后的图像边界清晰、完整,数据无丢失。重建的结构清晰、连续,可以真实反映鼻窦、颈内动脉、眶壁及病变组织结构的实际情况,为术者提供符合空间想象的图像,以指导鼻内镜手术。结论利用FitMe DICO Mviewer软件对二维CT图像进行分割,方法简单实用,分割效果理想,重建后的3D模型三维效果逼真,立体感强,既能够显示鼻腔内部各结构的情况,又能准确反映鼻窦及病变组织与周围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为临床和教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计算机模拟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鼻腔 鼻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宋乐 侯小艳 +1 位作者 张安南 张卫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74-778,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诊断、分期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确诊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PET/CT及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肿瘤部位、骨质破坏、密度、FDG摄取等特点,比较病变最大标准化...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诊断、分期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确诊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PET/CT及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肿瘤部位、骨质破坏、密度、FDG摄取等特点,比较病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结果36例患者中,NK/T细胞淋巴瘤1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鳞状细胞癌各8例,黑色素瘤、软骨肉瘤各3例,肉瘤样癌、梭形细胞肉瘤、嗅神经母细胞瘤各1例。8例NK/T细胞淋巴瘤、7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5例鳞状细胞癌FDG代谢均匀,SUVmax中位数分别为14.1、14.2和10.4,SUVmax、发生部位、骨质破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黑色素瘤、软骨肉瘤、肉瘤样癌、梭形细胞肉瘤、嗅神经母细胞瘤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PET/CT诊断NK/T细胞淋巴瘤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鼻外受累各3例,鼻腔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肺鳞癌鼻腔转移1例,肿瘤复发3例。结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PET/CT有助于其分期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鼻窦肿瘤 鼻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表现(附15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靳兆军 张祖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CT表现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春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663-1665,共3页
目的 分析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特征,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t0月期间诊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作为确诊依据,对... 目的 分析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特征,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t0月期间诊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作为确诊依据,对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真菌性鼻窦炎发病部位主要是上颌窦,其中有53名患者均存在上颌窦病变,包括32例单侧发病和21例双侧发病;在53名患者中有13例合并有筛窦病变,CT影像主要表现为腔内充满肿块样或絮状软组织阴影,窦腔粘膜增厚,另外是存在数量不等的砂粒状、斑点状等呈钙化高密度影.有11名患者为侵袭型鼻窦炎,CT诊断表现为存在邻近眶底骨质的缺损,其中有4名患者甚至侵及眶内;CT影像学检查显示窦腔内存在线状钙化或者团块影,部分患者合并有局部邻近骨质的破坏.结论 真菌性鼻窦炎通过CT检查具有很强的特征性,因此利用CT影像检查能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断率,但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还需要借助于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鼻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突状瘤CT诊断
9
作者 冯锟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1期68-68,共1页
目的探讨及总结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突状瘤CT表现特征。方法对21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检查显示多数病灶起源于单侧中鼻甲或中鼻道,可侵犯筛窦和上颌窦,引起骨质受压、吸收破坏和增... 目的探讨及总结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突状瘤CT表现特征。方法对21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检查显示多数病灶起源于单侧中鼻甲或中鼻道,可侵犯筛窦和上颌窦,引起骨质受压、吸收破坏和增生硬化等良性改变。结论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一定的CT表现特点,CT不但能够对其进行较准确诊断,而且可明确判断肿瘤的解剖位置及其与邻近解剖结构的影响及毗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 内翻性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