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38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曾甦漪 刘海兵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8X期1021-1022,共2页
目的:提高临床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诊断和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38例NIP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均在全麻下经鼻内镜完整切除肿瘤,随访1~5 a,4例在随访期第3年复发,1例在第4年复发恶变,其余33例未见复发。结论... 目的:提高临床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诊断和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38例NIP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均在全麻下经鼻内镜完整切除肿瘤,随访1~5 a,4例在随访期第3年复发,1例在第4年复发恶变,其余33例未见复发。结论: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根据Krouse分级选择术式,鼻内镜手术是治疗NIP最有效,最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内翻 内镜手术 鼻腔 鼻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中耳乳头状瘤合并颞骨囊肿1例
2
作者 杨文飞 张娣 +1 位作者 陈伟峰 彭韶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年第1期61-62,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因“发现右侧耳后肿物,伴耳鸣、听力下降3个月”收治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耳后隆起,伴耳鸣、耳闷,呈持续性低调音,右耳听力下降明显,接听电话较困难,偶感头晕,偶有痰中带血。无耳痛,无鼻塞流涕、... 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因“发现右侧耳后肿物,伴耳鸣、听力下降3个月”收治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耳后隆起,伴耳鸣、耳闷,呈持续性低调音,右耳听力下降明显,接听电话较困难,偶感头晕,偶有痰中带血。无耳痛,无鼻塞流涕、嗅觉减退,无头痛眩晕。近1个月来患者感到症状加重,遂于2023-04-10至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查乳突CT平扫+增强示:右侧乳突软组织肿块、颞骨骨质破坏;右侧鼻腔占位;右侧上颌窦及蝶窦炎症。鼻部MRI平扫+增强示:右侧鼻腔占位,右侧上颌窦、蝶窦炎,颈部多发稍大淋巴结(图1A),故转至我院就诊。患者2022年6月曾在当地县人民医院行“鼻息肉切除手术”,术后鼻塞及流涕等症状改善,余无特殊既往史。入院查体:右侧外耳道狭窄,后壁隆起,耳道内未见分泌物,未窥及鼓膜;右侧乳突区广泛隆起,质地较韧,无触压痛,皮温不高。音叉试验:右耳林纳试验(-),韦伯试验(偏左)。双侧鼻腔外侧壁呈术后改变,右侧中鼻甲缺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Papilloma) 鼻腔(Nasal Cavity) 中耳(Ear Middle) 颞骨(Temporal Bone) 囊肿(Cy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眼部的晚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患者诱导化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曹莉莉 陈晓红 +3 位作者 白云龙 张树荣 李悦 周梦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9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对累及眼部的晚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2012年10月~2017年1月共11例诱导化疗治疗累及眼部的晚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11例患者中,男9例,女2例,年龄...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对累及眼部的晚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2012年10月~2017年1月共11例诱导化疗治疗累及眼部的晚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11例患者中,男9例,女2例,年龄42~62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9例原发,2例复发;中晚期局部肿瘤患者5例(T3-4aN0M0),非常晚期局部肿瘤(T4bN0M0)患者6例。肿瘤均侵及眶壁或眶内,6例患者出现眼眶部肿胀、溢泪、突眼、复视等眼部症状。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自入院随访至2018年3月,全部患者随访9~54个月,4例患者生存,7例患者死于肿瘤局部扩大或转移。诱导化疗对3例患者有效,眼部症状有明显改善,2例部分缓解,1例为完全缓解;8例患者疾病稳定。11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局部中晚期肿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局部非常晚期肿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所有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14.1%,诱导化疗有效患者的1、2年生存率为100%和50%。结论晚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患者的预后较差,局部中晚期患者的预后稍好于局部非常晚期患者。诱导化疗对部分晚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患者有效,对诱导化疗敏感的患者生存预后更好且眼部功能得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治疗结果 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 诱导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42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朱福明 冯玉芳 +2 位作者 陈美娟 刘冬香 王洪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6期111-111,共1页
2003年~2009年,我们对4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乳头 手术治疗 鼻内镜下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观贵 翟锦明 +1 位作者 廖礼兵 张建国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技巧及远期疗效。方法对2000年7月~2007年10月67例住院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范围及分期情况,采取标准式鼻内镜手术、扩大式鼻内镜手术或鼻...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技巧及远期疗效。方法对2000年7月~2007年10月67例住院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范围及分期情况,采取标准式鼻内镜手术、扩大式鼻内镜手术或鼻内镜联合鼻外进路手术,术后随访4~10年,并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术中可达到内镜直视下切除肿瘤,全部病例无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统计标准式鼻内镜手术病例35例,其中复发5例;扩大式鼻内镜手术17例,其中复发2例;联合进路15例,其中复发2例。总复发率为13.4%(9/67)。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安全、有效的方法,根据病变范围及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保证肿瘤在明视下切除是临床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乳头 鼻腔鼻窦 内镜检查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的手术进路选择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涛 张革化 +3 位作者 刘贤 杨钦泰 叶进 罗荣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进路的选择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2008年2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Krouse分类法分为4级:Ⅰ级18例,Ⅱ级45例,Ⅲ级2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进路的选择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2008年2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Krouse分类法分为4级:Ⅰ级18例,Ⅱ级45例,Ⅲ级25例,Ⅳ级3例。其中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组(A组)Ⅰ级18例、Ⅱ级33例、Ⅲ级13例;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术式手术组(B组)Ⅱ级12例、Ⅲ级12例;鼻内镜联合鼻外进路手术组(C组)Ⅳ级3例。结果术后随访18~90个月,平均37个月,有15.4%(14/91)复发,其中A组Ⅰ级5.6%(1/18)、Ⅱ级6.1%(2/33)、Ⅲ级53.8%(7/13);B组Ⅱ级16.7%(2/12),Ⅲ级8.3%(1/12);C组Ⅳ级33.3%(1/3),统计结果提示Ⅱ级病例,A组和B组复发率无差异,而Ⅲ级病例,A组和B组复发率有差异,A组复发率高。复发病例行再次手术,均随访24个月未再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安全有效方法,大部分可以通过单纯鼻内镜径路术式完成,但对于肿瘤涉及上颌窦、额窦等病变广泛的Ⅲ、Ⅳ级患者,采用联合进路可以避免手术盲区,减少肿瘤残留,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 乳头 内翻 内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砚玲 陈月洁 +4 位作者 赵天琪 闫艾慧 卢涛 李松柏 徐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3例SNIP患者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3例SNIP中,起源于鼻腔18例,筛窦3例,上颌窦2例;其中2例伴局部细胞异型增生,1例...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3例SNIP患者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3例SNIP中,起源于鼻腔18例,筛窦3例,上颌窦2例;其中2例伴局部细胞异型增生,1例恶变为中分化鳞癌。22例(95.7%)可见高低信号相间的卷曲脑回状(CCP)条纹影,其中19例(86.4%)呈弯曲状,3例(13.6%)平行走行状如垄沟。增强扫描肿瘤影像及信号与T2WI相似。1例恶变鳞癌者无CCP且肿块中心有不规则坏死区。18例鼻腔SNIP矢状面上6例边缘可见"贝壳征",且增强扫描肿瘤内见放射状CCP,术后证实其中心为肿瘤起源处。结论 MRI能清晰地显示鼻腔鼻窦SNIP的影像特点,CCP、矢状面肿瘤边缘"贝壳征"及增强扫描肿瘤内放射状CCP有助于诊断及帮助确定肿瘤的起源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 鼻窦 乳头 内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被引量:61
8
作者 张罗 韩德民 +1 位作者 张盛忠 周兵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99-604,共6页
内翻性乳头状瘤约占乳头状瘤的70%,约占全部鼻腔鼻窦肿瘤的0.5%~4%,其临麻特征是有复发倾向、破坏周围解剖结构和骨质重塑、以及与鳞状细胞癌相关。单侧鼻堵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肿瘤分期依据病变在CT上的侵及范围。累及鼻腔外侧壁、... 内翻性乳头状瘤约占乳头状瘤的70%,约占全部鼻腔鼻窦肿瘤的0.5%~4%,其临麻特征是有复发倾向、破坏周围解剖结构和骨质重塑、以及与鳞状细胞癌相关。单侧鼻堵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肿瘤分期依据病变在CT上的侵及范围。累及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和筛窦多见。既往治疗的经典方式是鼻侧切开术和鼻腔外侧壁(上颔窦内侧壁)切除术。伴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国内、外有关应用内镜技术切除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报道渐多。考虑到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生物学特点,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应用精细手术解剖技术,将病变黏膜在骨膜下层彻底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内翻(Papilloma Inverted) 鼻窦(Paranasal SINUS Neopla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被引量:24
9
作者 丁元吉 王红 张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249-250,255,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可行性,观察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57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均行鼻内镜下切除手术。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选择经典式鼻内镜手术,鼻内镜...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可行性,观察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57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均行鼻内镜下切除手术。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选择经典式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中鼻道、下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c手术。观察术后复发率。结果随访1~3年,(23±9)月。复发率10.5%(6/57),其中经典式鼻内镜手术9.7%(3/31),鼻内镜中鼻道、下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10.0%(2/20),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e手术16.7%(1/6)。复发6例均行二次鼻内镜手术,随访6—12个月,平均7.5月,无再次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损伤小,术后复发率低,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乳头 鼻内镜手术 鼻腔鼻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磁共振成像特征的病理学基础 被引量:9
10
作者 羡慕 马思远 +2 位作者 王阳 王成硕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8期445-448,共4页
目的比较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外周部和根蒂部的组织病理学差异,为根据MRI影像脑回征(convoluted cerebriform patterns,CCP)评估肿瘤起源位置提供依据。方法 27例原发SNIP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并通... 目的比较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外周部和根蒂部的组织病理学差异,为根据MRI影像脑回征(convoluted cerebriform patterns,CCP)评估肿瘤起源位置提供依据。方法 27例原发SNIP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并通过CCP回溯法预判肿瘤起源部位。术中取肿瘤的外周部和根蒂部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学染色,评估基质评分、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前预判的肿瘤起源部位均在术中得到证实。肿瘤外周部的基质评分和MVD显著高于根蒂部(P<0.001),而根蒂部的claudin-5表达明显高于外周部(P<0.05)。结论 SNIP外周部疏松水肿的基质层微血管增生且伴有血管上皮屏障功能缺陷,上述病理学改变使得瘤体末端的上皮和上皮下基质层在T2WI和对比强化的T1WI上呈现等、高信号相间的栅格状CCP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 乳头 内翻 磁共振成像 紧密连接蛋白 微血管 微血管密度 脑回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梁健刚 黄郁林 +2 位作者 冯锦标 黎志辉 陈少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9期92-93,95,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和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13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中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10例,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鼻腔鼻窦内翻性乳...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和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13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中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10例,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3例。结果术后随访13~61个月,平均21个月,13例中12例未复发,治愈率92.3%,1例术后复发,病理检查证实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给予放射治疗。结论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适用于较局限的病变;而对广泛病变则应采用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术。术后鼻内镜定期复查可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 内翻乳头 内镜检查 外科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东海 李桂玲 +3 位作者 王春花 李海春 李翔宇 罗宏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6期367-368,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复发的防治。方法16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术中、术后局部用抗肿瘤药5-氟脲嘧啶(5-Fu)冲洗及贴敷。结果16例病人随访8个月 ̄42个月,1例术后30个...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复发的防治。方法16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术中、术后局部用抗肿瘤药5-氟脲嘧啶(5-Fu)冲洗及贴敷。结果16例病人随访8个月 ̄42个月,1例术后30个月复发,其他15例未见复发,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效果好、复发率低、面部不留瘢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内乳头 鼻腔 复发率 手术治疗 鼻内镜 并发症 术后 贴敷 内镜下 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期中CT的作用 被引量:34
13
作者 李健 文卫平 +1 位作者 杨智云 苏振忠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期中CT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影像资料及手术资料。结果按照Krouse分期标准,将本组病例分为四期(四组)。在每组中将CT分期与手术所见分期比较,结果如下(相... 目的探讨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期中CT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影像资料及手术资料。结果按照Krouse分期标准,将本组病例分为四期(四组)。在每组中将CT分期与手术所见分期比较,结果如下(相符/不相符):T1期1/0,T2期22/2,T3期3/3,T4期2/0,总共28/5。结论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虽无特异CT表现,但CT影像与手术所见对比显示,它能较准确判断肿瘤的侵及范围,是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分期中不可缺少的资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内乳头 临床分期 鼻腔 手术所见 回顾性分析 应用价值 手术资料 影像资料 分期标准 CT分期 CT表现 CT影像 T1期 不相符 T2期 T3期 T4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PELLER Duo DW-MRI鉴别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与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的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青华 王新艳 +7 位作者 张宗锐 张艳彬 赵波 郝晖 吴建兴 李书玲 燕飞 鲜军舫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7期382-385,共4页
目的通过周期性旋转重叠平行线采集和增强处理重组(PROPELLER)Duo DW-MRI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与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MR定量分析,评估表面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鉴... 目的通过周期性旋转重叠平行线采集和增强处理重组(PROPELLER)Duo DW-MRI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与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MR定量分析,评估表面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鉴别二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NIP 61例、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41例患者的脂肪抑制PROPELLER Duo DW-MRI资料(b值0、1000 s/mm^2),采用病变最大层面感兴趣区(ROI)和局部ROI(ADC值最小区域,圆形,面积30 mm2)两种方法分别测量ADC值(简称最大层面ADC值、最小ADC值)。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两种肿瘤ADC值有无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ADC值对鉴别二者的能力。结果两种测量方法获取的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的最大层面ADC值、最小ADC值均低于SNIP(P 均=0.000),最大层面ADC值大于最小ADC值(P =0.000)。以1.46×10^-3mm^2/s为临界值,最大层面ADC值鉴别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与SNI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以1.40×10^-3mm^2/s为临界值,最小ADC值鉴别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与SNI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最大层面ADC值鉴别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与SNIP的能力高于最小ADC值(P =0.018)。结论 PROPELLER Duo DW-MRI在SNIP与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 乳头 内翻 细胞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5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邵渊 李宏慧 +1 位作者 权芳 贾永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 对2005-02~2010-02收治的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范围及病变分期,采取不同范围的鼻内镜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切...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 对2005-02~2010-02收治的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范围及病变分期,采取不同范围的鼻内镜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切除术,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疗效. 结果 35例患者均在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肿瘤,无眶内及颅内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术后随访12-36个月,4例患者复发,总复发率11.4%. 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有效、安全的方法,具有微创、视野清楚、出血量少等优点,术后定期随访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乳头 鼻内镜手术 鼻腔鼻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1
16
作者 郭虹 张丹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6期566-568,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NIP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2年术后跟踪随访,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1例患者无一例...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NIP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2年术后跟踪随访,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1例患者无一例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复视、斜视及其它并发症。48例治愈,治愈率94.1%;3例复发,复发率5.9%。结论鼻内镜下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手术临床效果好,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NIP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准确的术前评估、手术技巧、术后定期随访和综合治疗是减少复发,提高疗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鼻腔 鼻窦 内翻乳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邹剑 张勤修 +3 位作者 刘世喜 安会明 梁传余 周光耀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总结28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结果28例随访7个月~5年,仅6例术后复发(21%),其中2例累及筛窦与蝶窦,4例累及上颌窦。结论鼻内镜下行鼻腔及鼻...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总结28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结果28例随访7个月~5年,仅6例术后复发(21%),其中2例累及筛窦与蝶窦,4例累及上颌窦。结论鼻内镜下行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乳头 内翻 外科手术 鼻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和生存素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莉晖 单春光 +4 位作者 黄红梅 孙怡君 贾文学 王利军 赵颖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5期255-257,共3页
目的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生存素(Survivin)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发生、发展及恶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NIP 45例,正常鼻腔黏膜(nasal cavity muco... 目的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生存素(Survivin)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发生、发展及恶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NIP 45例,正常鼻腔黏膜(nasal cavity mucosae,NM)10例,NIP组按不同病理分级分为三组,即无不典型增生组25例,伴有不典型增生组11例,恶变组9例,通过免疫组化SP法进行XIAP和Survivin检测。结果 XIAP、Survivin在NM、NIP组间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UXIAP=76.000,PXIAP<0.001;Usurvivin=150.000,Psurvivin=0.036),在NIP不同病理分级中,组织分化程度越低,XIAP与Survivin阳性表达强度越高,无不典型增生组及恶变组间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XIAP与Survivin表达正相关(rs=0.375,P=0.011)。结论XIAP和Survivin与NIP的发病及恶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内翻 鼻腔 鼻窦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俊星 张永杰 刘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7期3160-3162,共3页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2例NIP患者,均为单侧,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鼻内镜鼻腔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2例NIP患者,均为单侧,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鼻内镜鼻腔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指标及手术前后两侧鼻腔鼻塞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两侧鼻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NIP效果显著,能改善手术指标,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乳头 鼻内镜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和MRI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9
20
作者 房高丽 王成硕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8期422-425,共4页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37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和MRI影像,并与术中所见、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比较。结果 37例中,起源于上颌窦10例,筛窦8例,额窦6例,鼻甲6例,窦口...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37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和MRI影像,并与术中所见、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比较。结果 37例中,起源于上颌窦10例,筛窦8例,额窦6例,鼻甲6例,窦口鼻道复合体3例,蝶窦1例,不能确认起源3例。CT表现:单侧鼻腔鼻窦软组织病变,骨炎征的出现率为62.16%,与起源部位一致的72.00%,3例出现眶纸板或前颅底骨质破坏,与恶变相关。MRI表现:36例出现脑回征,根据脑回征逆向回溯法,32例准确预测起源部位。结论 CT与MRI相结合,对于判断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起源、范围及是否合并恶变更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内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起源 恶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