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一次性使用鼻胃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诗扬 王太阳 +1 位作者 秦金梅 崔晓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5期2774-2777,共4页
目的观察经一次性使用鼻胃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接收的20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经一次性使用鼻胃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分为对照组(100例,行经... 目的观察经一次性使用鼻胃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接收的20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经一次性使用鼻胃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分为对照组(100例,行经口进食辅以肠外营养干预)与试验组(100例,经一次性使用鼻胃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腹泻、腹胀、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6.00%)(P<0.05)。结论经一次性使用鼻胃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优于行经口进食辅以肠外营养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经一次性使用鼻胃肠管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胃肠管置入行肠内营养治疗胃食管吻合口瘘5例报告
2
作者 董经光 程思强 +3 位作者 卢金修 李景涛 荣林 高德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胃食管吻合口瘘 肠内营养治疗 鼻胃肠管 置入 胸腔闭式引流 冲洗治疗 效果满意 肠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鼻胃肠管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3
作者 尹立国 卢兆桐 +1 位作者 寇仁业 邹志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3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鼻胃肠管 制作 临床应用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胃肠管置管方法在90例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为 《罕少疾病杂志》 2010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鼻胃肠管置管方法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90例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治疗组给予改良后的鼻胃肠管置管方法进行置管,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置管,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与分析鼻胃肠管置管方法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90例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治疗组给予改良后的鼻胃肠管置管方法进行置管,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置管,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插管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X2=8.6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人均插管所需时间为4.68±1.63min,对照组人均插管所需时间为14.73±2.12min。治疗组人均插管所需时间、痛苦表现及鼻粘膜受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意识障碍患者给予改良后的鼻胃肠管置管方法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置管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胃肠管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胃肠管治疗顽固性胃瘫21例
5
作者 赵心恺 王丽萍 《临床医药实践》 2006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顽固性胃瘫 鼻胃肠管 治疗 胃肠动力药物 肠切除术后 螺旋型肠管 十二指肠 根治术后 营养障碍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胃肠管胃肠减压术治疗结核性腹膜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19例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璐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108-109,共2页
结核性腹膜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治疗困难[1]。胃肠减压术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但常规的胃肠减压管只能到达胃内,对低位肠梗阻减压作用有限。鼻胃肠管能通过幽门进入小肠。2008年7月~2014年5月,我们采用鼻胃肠管行胃肠减压术治... 结核性腹膜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治疗困难[1]。胃肠减压术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但常规的胃肠减压管只能到达胃内,对低位肠梗阻减压作用有限。鼻胃肠管能通过幽门进入小肠。2008年7月~2014年5月,我们采用鼻胃肠管行胃肠减压术治疗结核性腹膜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结核性腹膜炎 胃肠减压术 鼻胃肠管 治疗 并发 胃肠减压管 低位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胃肠管在胆道术后行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史建琼 王莉梅 周娟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296-2298,共3页
关键词 胆汁回输 肠内营养 鼻胃肠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疏通装置在鼻胃肠管堵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桑昆峰 黄家丽 +5 位作者 钟先进 林文风 朱守俊 韦润 荣超 程浅 《安徽医学》 202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根据临床护理实际需要,《安徽医学》特开设了“护理札记”栏目,刊发一线护理人员在特殊病例的护理、新技术的应用、护理方法的改进、护理工作的创新等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可能“微不足道”,但切实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 根据临床护理实际需要,《安徽医学》特开设了“护理札记”栏目,刊发一线护理人员在特殊病例的护理、新技术的应用、护理方法的改进、护理工作的创新等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可能“微不足道”,但切实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欢迎广大护理人员投稿,在此也感谢安徽省护理学会对该栏目组稿的大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会 医患关系 特殊病例 就医体验 护理人员 临床护理 安徽医学 鼻胃肠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鼻胃肠双腔管两步置管法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杨斌 高宇飞 +4 位作者 武宝平 于雪 屈冲 秦治刚 赵航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改良的鼻胃肠双腔管置管两步法,可以床旁徒手完成置管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方法收集需行肠内营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鼻肠管组(对照组)和改良鼻肠双腔管组(改良组),各60例,分别记录入组时的A... 目的探索一种改良的鼻胃肠双腔管置管两步法,可以床旁徒手完成置管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方法收集需行肠内营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鼻肠管组(对照组)和改良鼻肠双腔管组(改良组),各60例,分别记录入组时的APACHEⅡ评分及GCS评分、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集每例患者鼻肠管置管操作时间,置管前心率及置管过程中的最高心率变化,置管前和置管后14 d的鼻窦CT、胸部CT及营养指标,判断是否出现鼻窦炎、吸入性肺炎、消化道出血、营养液潴留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果2组入组时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年龄,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598,1.2073,0.3104,0.9268;P=0.2914,0.2297,0.7568,0.3559,P均>0.05)。改良组置管时间(54.4±13)min,对照组置管时间(49.4±12.9)min,改良组置管时间略长于对照组(t=2.1334,P=0.035,P<0.05)。置管过程中,改良组和对照组在心率变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控制鼻窦炎(20.0%,12/60)方面优于对照组(36.7%,22/60)(P<0.05),改良组控制肺炎(26.7%,16/60)方面优于对照组(46.7%,28/60)(P<0.05),改良组控制胃液潴留(5.0%,3/60)方面优于对照组(16.7%,10/60)(P<0.05);2组胃肠道出血及心律失常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4 d的肠内营养治疗后,改良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均好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的鼻胃肠双腔管两步置管法可在床头徒手完成,与传统方法比较,尽管置管时间略有延长,但鼻窦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不增加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同时改良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该两步法安全、有效、便捷,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胃肠双腔管 置管方法 徒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不同肠内营养干预方式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杏珍 龚少逸 +1 位作者 罗华 叶燕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11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究早期不同肠内营养干预方式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方案,筛选出的60例患者按照肠内营养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早期不同肠内营养干预方式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方案,筛选出的60例患者按照肠内营养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经鼻胃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经鼻空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比较2组的营养和免疫状况、病情、消化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20 d时,2组的白蛋白、转铁蛋白、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和干预10 d时,CD8^(+)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和干预10 d时(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营养和免疫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20 d时,2组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干预期间首次通便和腹胀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经鼻胃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相比,经鼻空肠管的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能更好地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和免疫水平,促进其病情和消化功能的恢复,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 空肠管 鼻胃肠管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