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后不同换药方案对疼痛和Lund-Kennedy评分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刘俊秀 金兴 +3 位作者 丁玉静 李涛 于辉 朱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换药的时机和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5月~2015年12月175例慢性鼻-鼻窦炎行FESS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首次换药时间分成术后第1周换药...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换药的时机和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5月~2015年12月175例慢性鼻-鼻窦炎行FESS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首次换药时间分成术后第1周换药组(n=45),术后第2周换药组(n=50),术后第3周换药组(n=40)和术后第4周组(n=40);按换药频率分为每2周换药一次组(n=76)和每1个月换药一次组(n=99)。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对术后换药时机和频率进行主客观评估。结果术后首次换药时间不同的4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5±1.9)、(5.2±1.3)、(4.7±1.0)、(4.4±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2,P=0.000),两两比较显示术后第1周换药组与另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周换药组与术后第4周换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2周换药组与术后第3周换药组和术后第3周换药组与术后第4周换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2周换药一次组和每1个月换药一次组术后1、3、6个月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SS术后第2周适宜进行首次换药,此后每1个月换药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术后换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56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蔡其刚 赵永宏 +1 位作者 胡海涛 米修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779-780,共2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13~18岁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56例采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术后均随访半年以上。结果依据1997年海口标准评定,治愈131例(84.0%),好转13例(8.3%),无效12例(7.7%)。结...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13~18岁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56例采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术后均随访半年以上。结果依据1997年海口标准评定,治愈131例(84.0%),好转13例(8.3%),无效12例(7.7%)。结论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青少年鼻窦炎疗效可靠,在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选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慢性鼻窦 鼻窦内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手术后前鼻镜联合鼻内镜与传统全鼻内镜换药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宋昱 付嘉 +2 位作者 于辉 邱梓瀚 刘俊秀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后前鼻镜联合鼻内镜换药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19年8月~2020年10月40例ESS,分为2组:全鼻内镜下换药20例(传统模式组),即术后2周、术后1个月、2个月全鼻内镜下换药...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后前鼻镜联合鼻内镜换药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19年8月~2020年10月40例ESS,分为2组:全鼻内镜下换药20例(传统模式组),即术后2周、术后1个月、2个月全鼻内镜下换药;前鼻镜联合鼻内镜换药20例(新模式组),即术后2周行前鼻镜下换药,术后1、2个月行全鼻内镜下换药。比较2组术后1、2个月内镜下Lund-Kennedy评分、主观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内镜下Lund-Kennedy评分:术后1个月传统模式组(6.0±1.5)分,与新模式组(6.4±1.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6,P=0.516);术后2个月传统模式组(4.9±0.9)分,与新模式组(4.7±0.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1,P=0.411);2组内镜下Lund-Kennedy评分随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术后1个月鼻堵症状VAS评分传统模式组(2.2±0.7)分,明显低于新模式组(2.9±1.2)分(t=-2.062,P=0.046),其余症状VAS评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个月4个症状VAS评分均值的差值传统模式组(3.6±0.9)分,与新模式组(3.0±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5,P=0.074);术前与术后2个月4个症状VAS评分均值的差值传统模式组(3.9±1.2)分,与新模式组(3.7±1.5)分差异无显著性(t=0.529,P=0.600)。结论前鼻镜联合鼻内镜换药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内镜下Lund-Kennedy评分均无显著差异,主观症状VAS评分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可实现症状完全控制,可作为传统全鼻内镜换药的一种替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内镜手术 换药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与初次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安琪 王士礼 蔡昌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1-36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修正性鼻内镜鼻窦手术(RESS)与初次鼻内镜鼻窦手术(PESS)后的主客观疗效,了解既往鼻窦手术史是否会影响RESS的术后疗效,RESS是否能取得与PESS术同样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条(SNOT-20)... 目的通过比较修正性鼻内镜鼻窦手术(RESS)与初次鼻内镜鼻窦手术(PESS)后的主客观疗效,了解既往鼻窦手术史是否会影响RESS的术后疗效,RESS是否能取得与PESS术同样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条(SNOT-20)、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健康调查(SF-36)、慢性鼻-鼻窦炎(CRS)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以及Lund and Kennedy内镜评分系统对45例RESS患者和59例初次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进行主客观疗效评价,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SNOT-20评分和SF-36评分术后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手术有效率、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改善情况以及Lund and Kennedy内镜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确掌握适应证及充分合理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处理前提下,结合熟练正确的手术操作可消除既往鼻部手术史对RESS疗效的不良影响,RESS能够取得与PESS相似的主客观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 修正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初次鼻内镜鼻窦手术 生活质量 内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前后Ⅱ型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共鸣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海云 黄永望 +1 位作者 傅德慧 陈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共鸣特性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成人Ⅱ型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多通道语言分析系统”在FESS术前及术后三个月进行嗓音分析,采集发/i/时头、口、喉、胸四部位的...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共鸣特性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成人Ⅱ型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多通道语言分析系统”在FESS术前及术后三个月进行嗓音分析,采集发/i/时头、口、喉、胸四部位的嗓音共鸣频谱一能量,分别统计各部位0~999Hz(FR1)、1000~1999Hz(FR2)、2000~2999(FR3)、3000~4000Hz(FR4)频段的嗓音共鸣能量分布,并与5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与正常人相比,Ⅱ型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前头部的低频能量较高,高频能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三个月,头部的高频共鸣能量较术前提高,低频能量降低,但仍较正常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口腔的FR3、FR4,术后喉腔的FR4及术前胸部FR4外,其他各频段共鸣能量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FESS术后,嗓音的鼻腔共鸣低频能量降低,高频能量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共鸣 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在内镜鼻窦手术后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卢标清 李云英 +5 位作者 孙一帆 周小军 樊治军 彭宏彬 徐庆文 李少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4期893-895,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在内镜鼻窦手术后应用对疗效及症状改善的影响,为中医药在鼻内镜围手术期的应用提供依据与思路。方法:将104例行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于手术后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及西医治疗组,中医综合治疗组术后配...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在内镜鼻窦手术后应用对疗效及症状改善的影响,为中医药在鼻内镜围手术期的应用提供依据与思路。方法:将104例行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于手术后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及西医治疗组,中医综合治疗组术后配合辨证内服中药,并以中药制剂清利塞鼻洗液冲洗术腔,对照组采用应用抗生素及激素为主,以地塞米松+硫酸庆大霉素冲洗术腔,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的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在一年后临床疗效及术后症状改善中医综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在内镜鼻窦围手术后期应用能有效改善术后症状、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鼻窦手术 综合治疗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对慢性鼻窦炎男性患者鼻音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丹静静 陶树东 黄永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对慢性鼻窦炎男性患者鼻音的影响。方法60例行全组鼻窦开放术的慢性鼻窦炎男性患者(FESS组)分别在术前2天内、术后2周、术后3月通过鼻流计检测方法,客观评估其...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对慢性鼻窦炎男性患者鼻音的影响。方法60例行全组鼻窦开放术的慢性鼻窦炎男性患者(FESS组)分别在术前2天内、术后2周、术后3月通过鼻流计检测方法,客观评估其鼻腔共鸣功能;并以60例正常成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FESS组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3月非鼻音句的鼻音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SS组术前口鼻音句、鼻音句的鼻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时,FESS组鼻音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时,FESS组口鼻音句及鼻音句的鼻音率较术后2周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男性患者的鼻音功能低下,FESS手术能改善其鼻腔共鸣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鼻腔共鸣 鼻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剑 张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1期64-66,共3页
目的分析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及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予以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鼻中... 目的分析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及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予以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患者予以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3个月功能评价和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极其显著(P<0.01);试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和CT Lund-Macka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健康调查(SF-36)评分和中鼻道黏液纤毛清除速率(MT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极其显著(P<0.01);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74%),差异显著(P<0.05)。结论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息肉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鼻息肉 鼻中隔矫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长期鼻腔分泌物的细菌学研究和药敏观察
9
作者 傅敏仪 陈桂山 +1 位作者 黄桂球 马永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61-562,共2页
目的 :研究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部分病人鼻腔长期存在黏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情况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 :对 3 6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后 4个月以上 ,鼻腔仍长期存在黏脓性分泌物的病人在鼻内镜下抽出上颌窦的分泌物 ,作细菌培养及药... 目的 :研究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部分病人鼻腔长期存在黏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情况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 :对 3 6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后 4个月以上 ,鼻腔仍长期存在黏脓性分泌物的病人在鼻内镜下抽出上颌窦的分泌物 ,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细菌培养结果示 5 0 %标本有细菌生长 ,主要为G+ 球菌和G-杆菌 ,5 0 % ( 18/ 3 6)分离出需氧菌 ,5 5 6% ( 2 / 3 6)合并厌氧菌 ,11 1% ( 4 / 3 6)分离出 2种细菌 ,分离出的G+ 球菌对万古霉素都敏感 ,G-杆菌对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氨基糖甙类阿米卡星及头孢三代头孢他啶及亚胺培南、氨曲南敏感性较高。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长期存在鼻腔分泌物的病人 ,细菌感染种类有所改变 ,厌氧菌感染可能已不占重要地位 ,可通过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环丙沙星等抗生素能较好地控制大部分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鼻窦手术 鼻腔分泌物 抗生素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风通窍汤内服及冲洗对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黏膜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学慧 梁彬 +4 位作者 顾兴智 张兰聪 郭敬福 梁生棵 李志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31-1735,共5页
目的:探究疏风通窍汤内服及冲洗对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黏膜恢复的影响,旨在提升患者术后疗效,促进术腔黏膜早日恢复。方法:研究选取20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内镜鼻窦手术治疗,且患者自愿参与研究,采取随... 目的:探究疏风通窍汤内服及冲洗对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黏膜恢复的影响,旨在提升患者术后疗效,促进术腔黏膜早日恢复。方法:研究选取20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内镜鼻窦手术治疗,且患者自愿参与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者(101例)均术后采取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研究组所有患者(101例)则术后采取疏风通窍汤内服及冲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经不同治疗后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术后2周、6周、12周患者症状分布情况、术前及术后患者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MTR)、患者治疗后窦腔黏膜上皮化时间,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估)情况,随访1年观察患者复发情况,并评估患者对术后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①研究组患者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5.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为0.99%,低于对照组6.9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术后2周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为少量血痂、黏浓涕、黏膜水肿肥厚,可见少量粘连,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窦口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周两组患者黏浓涕、血痂、黏膜水肿肥厚均大量减少,P〉0.05,术后粘连及窦口狭窄增多,研究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研究组患者所有症状均消失,对照组患者存在少数患者症状,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术前两组患者MTR相当,P〉0.05,术后各组患者MTR均改善,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MTR改善更为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⑤研究组患者术后黏膜上皮化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1年复发率为0.00%,低于对照组4.9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⑥术后1周,两组患者SF-36评分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为(90.74±4.44)分,高于对照组(80.54±5.55)分,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⑦研究组术后治疗满意率为98.02%,高于对照组89.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风通窍汤内服及冲洗对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具有积极影响,患者术后效果佳,症状改善明显,术腔黏膜恢复好,并发症率低,安全性高,且患者生活质量佳,复发率低,满意率高,值得广泛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内镜鼻窦手术 疏风通窍汤 术腔黏膜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对病人嗓音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渊涛 尤慧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777-2781,共5页
总结嗓音变化的客观评价工具及主观评价工具,综述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对嗓音的影响及其机制,论述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专业护理与康复对鼻音及嗓音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慢性鼻窦 鼻息肉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嗓音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rbalgon藻酸钙敷料应用于鼻窦内窥手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文光 曹磊 +1 位作者 廖涛 胡亿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3-754,共2页
目的研究Sorbalgon藻酸钙敷料用于鼻窦内镜手术后鼻腔填塞止血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50例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同体比较鼻窦内镜手术后Sorbalgon藻酸钙敷料(治疗侧)与凡士林纱条(对照侧)鼻腔填塞止血效果和填塞后鼻腔反应情况... 目的研究Sorbalgon藻酸钙敷料用于鼻窦内镜手术后鼻腔填塞止血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50例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同体比较鼻窦内镜手术后Sorbalgon藻酸钙敷料(治疗侧)与凡士林纱条(对照侧)鼻腔填塞止血效果和填塞后鼻腔反应情况。结果治疗侧鼻胀痛少见且程度轻,鼻腔无明显出血;抽出填塞物后鼻腔粘膜反应轻,恢复快,鼻腔恢复通气所需时间短。而对照侧多数出现疼痛反应,且程度重,大多有不同程度出血;抽纱条后鼻腔粘膜反应重,恢复慢,鼻腔恢复通气所需时间长。治疗侧和对照侧术后3个月的术腔上皮化情况基本相同。结论应用Sorbalgon藻酸钙敷料止血效果好,在鼻窦内镜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RBALGON藻酸钙敷料 鼻窦内镜手术 鼻腔填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鼻窦内镜术后对鼻腔鼻窦气流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熊观霞 詹杰民 +3 位作者 江广理 黎建峰 容亮湾 许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5-210,共6页
【目的】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后鼻腔-鼻窦的气场参数特点。【方法】从30例健康青年人中,通过鼻内镜、鼻声反射测定仪及CT检查,严格筛选出一例研究对象,根据该入选对象的鼻腔CT影像资料,利用Fluent 6.1.22软件重... 【目的】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后鼻腔-鼻窦的气场参数特点。【方法】从30例健康青年人中,通过鼻内镜、鼻声反射测定仪及CT检查,严格筛选出一例研究对象,根据该入选对象的鼻腔CT影像资料,利用Fluent 6.1.22软件重建出正常鼻腔的数字模型,同时根据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的要求(切除钩突,开放筛窦、上颌窦和蝶窦)模拟出鼻内镜术后的鼻腔数字模型,再用Navier-Stokes方程对手术前后鼻腔气流的粘性运动进行数值计算,比较内镜手术前后鼻腔的气流速度、分布和压力的差异。【结果】功能性鼻内镜术后模型的总鼻道流量明显减少,中鼻道和开放的筛窦区域的气流量增加在13%以上;气流在上颌窦、筛窦、蝶窦前方部分区域的气流速度均大于0.01m/s;上颌窦中、上部的气流速度大于0.1m/s,并形成明显环状流场;术后模型鼻腔内部阻力减小,以术腔中后部阻力减少为主。【结论】鼻内镜术后的鼻腔气流力学参数发生了变化,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改变了鼻腔一些原有的生理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鼻腔 气流 计算流体力学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梦璐 阎艾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鼻窦球囊扩张术的21例(42侧额窦)慢性额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组和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组,对2组术前...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鼻窦球囊扩张术的21例(42侧额窦)慢性额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组和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组,对2组术前及术后2、6、12周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成功开放额窦。术后2、6及12周时CRSsNP组额窦口直径改善率分别为37.50%、43.75%、62.50%,CRSwNP组额窦口直径改善率分别为46.15%、30.77%、53.84%,总改善率为42.86%、35.71%、57.14%,2组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后2、6、12周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无额窦口膜闭、眼眶青肿、大出血及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无患者需再次修正手术。结论鼻窦球囊扩张术作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补充技术具有有效、准确、微创等优势,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窦光导探子 鼻窦球囊扩张术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菊胶囊辅助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洪锋 翁柏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261-2262,共2页
目的:探讨香菊胶囊辅助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术后的治疗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II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行内镜鼻窦手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香菊胶囊口服,并以60... 目的:探讨香菊胶囊辅助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术后的治疗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II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行内镜鼻窦手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香菊胶囊口服,并以60例II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以及体征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和术后复发率。结果:(1)对照组60例患者中,痊愈的18例,显效的患者13例,有效9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60例患者中,痊愈25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164,P=0.004<0.01)。(2)治疗后观察组Lund-Kennedy评分和Lund-Mack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术后术腔平均上皮化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4)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3.9%,明显少于对照组8.3%(χ2=25.497,P=0.000<0.01)。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手术后,行香菊胶囊辅助治疗能够缩短术腔上皮化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内镜鼻窦手术 香菊胶囊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鼻窦炎病人术后治疗依从性状况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季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S2期3-4,共2页
[目的]了解现阶段慢性鼻-鼻窦炎病人术后治疗依从性状况及对治疗疗效的影响,以寻找合适的护理干预手段。[方法]通过对87例慢性鼻-鼻窦炎病人术后的随访调查,了解慢性鼻-鼻窦炎病人术后治疗依从性状况,并通过术后1.0年~1.5年治疗疗效的... [目的]了解现阶段慢性鼻-鼻窦炎病人术后治疗依从性状况及对治疗疗效的影响,以寻找合适的护理干预手段。[方法]通过对87例慢性鼻-鼻窦炎病人术后的随访调查,了解慢性鼻-鼻窦炎病人术后治疗依从性状况,并通过术后1.0年~1.5年治疗疗效的随访观察,分析慢性鼻-鼻窦炎病人术后治疗依从性与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约有75.86%的病人有极好的治疗依从性,24.14%的病人治疗依从性差;Ⅱ型不同治疗依从性病人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依从性好,治疗疗效好。[结论]慢性鼻-鼻窦炎病人术后治疗依从性有待提高,提高慢性鼻-鼻窦炎病人术后治疗依从性是提高治疗疗效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 鼻窦内镜手术 治疗依从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中鼻甲内移术对嗅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闫素英 姚淋尹 +2 位作者 冯燕军 李希平 魏永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中鼻甲内移术对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比较2018年1~10月我科60例鼻内镜中鼻甲内移术(内移术组,n=30)或中鼻甲削薄(削薄术组,n=30)术后6个月嗅觉Sniffin’Sticks评分。内移术组内镜鼻窦手术完成后以胸腔引流管置于中... 目的探讨鼻内镜中鼻甲内移术对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比较2018年1~10月我科60例鼻内镜中鼻甲内移术(内移术组,n=30)或中鼻甲削薄(削薄术组,n=30)术后6个月嗅觉Sniffin’Sticks评分。内移术组内镜鼻窦手术完成后以胸腔引流管置于中鼻道前端固定72 h以完成中鼻甲内移术。削薄术组内镜鼻窦手术后切除中鼻甲外侧黏膜及骨质完成中鼻甲削薄术。结果2组术后Sniffin’Sticks、Lund-Mackay、症状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削薄术组术后Sniffin’Sticks评分(27.0±8.6)分,与内移术组术后(29.1±10.9)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177,P=0.242)。结论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中鼻甲内移术或中鼻用削薄术均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嗅觉功能,但2种术式的嗅觉改善效果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鼻窦手术 嗅觉 中鼻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驰宇 谢立锋 +8 位作者 朱丽 张迎宏 张华 王玉辉 白铭宇 安凤杨 来佑青 杜雅丽 胡伟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9-355,共7页
目的探讨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2月对82例慢性鼻-鼻窦炎行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用球囊扩张病变鼻窦的窦口,清除窦内病变,通畅鼻窦引流。术后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 目的探讨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2月对82例慢性鼻-鼻窦炎行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用球囊扩张病变鼻窦的窦口,清除窦内病变,通畅鼻窦引流。术后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量表(Sino-Nasal Outcome Test-22,SNOT-22)、鼻内镜检查、鼻窦CT检查等方法评估临床疗效。结果鼻窦球囊扩张134个鼻窦(上颌窦78个,蝶窦27个,额窦28个,筛窦1个)。82例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63例总体感觉VAS评分中位数由7(0~10)分降至1(0~8)分(Z=-6.411,P=0.000)。术后60例SNOT-22评分总分中位数由23(3~50)分降至4(0~40)分(Z=-6.180,P=0.000)。术后鼻内镜检查133个手术窦口开放完好;术后67例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中位数由4(1~10)分降至1(0~10)分(Z=-6.771,P=0.000);术后6例Lund-Mackay鼻窦CT评分中位数由4(2~10)分降至0(0~3)分(Z=-1.997,P=0.046)。结论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扩张窦口,减轻鼻窦炎症,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球囊扩张术 慢性鼻-鼻窦 内镜鼻窦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球囊杂交技术治疗慢性鼻窦炎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杰 朱丽 +3 位作者 孙健斌 张迎宏 谢立锋 胡伟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探讨鼻窦球囊杂交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鼻窦球囊杂交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20例(54个鼻窦)资料。采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切除鼻息肉、肥大的... 目的探讨鼻窦球囊杂交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鼻窦球囊杂交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20例(54个鼻窦)资料。采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切除鼻息肉、肥大的钩突、结构异常的部分中鼻甲等,鼻窦球囊导管扩张术扩大病变鼻窦自然窦口,清除窦内病变。结果96%(23/24)上颌窦、86%(6/7)额窦、86%(6/7)蝶窦、0%(0/16)筛窦完成鼻窦球囊杂交手术。手术时间(67.3±17.1)min,术中出血量(22.0±11.2)ml,均在术后1~2 d取出鼻腔填塞,术后1~3 d出院。无大出血,无眼眶肿胀、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无术后感染、发热等。门诊随访6~9个月,术后脓涕、鼻塞、头痛等症状消失,内镜下未见息肉复发,无鼻腔粘连,无窦口闭合,CT检查见经手术治疗的鼻窦无明显软组织影。Lund-Kennedy内镜评分、Lund-Mackay鼻窦CT评分、SNOT-20调查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球囊杂交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鼻窦球囊扩张术 慢性鼻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正
20
作者 护理研究编辑部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77-1477,共1页
《护理研究》2023年第37卷第15期高渊涛等撰写的论文《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对病人嗓音影响的研究进展》中通讯作者尤慧华的工作单位更正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
关键词 浙江大学医学院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护理研究》 更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