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6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地奈德两种局部给药方式对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患儿症状改善及疾病控制的影响
1
作者 石琳 杨琳红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就治的138例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喷雾组(n=69例)与雾化吸入组(n=69例),跟踪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鼻部症状、腺样体分度、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之间的... 目的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就治的138例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喷雾组(n=69例)与雾化吸入组(n=69例),跟踪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鼻部症状、腺样体分度、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鼻喷雾组患者治疗后的鼻部症状评分、腺样体分度、生活质量SNOT-5与OSA-18评分均高于雾化吸入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相比于鼻喷雾的给药方式能够更大程度改善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患儿的鼻部症状,促进病情的有效控制,改善生活质量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鼻喷雾 雾化吸入 腺样体肥大 慢性鼻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鼻腔鼻窦的Rosai-Dorfman病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郑铭 司马宇彤 +2 位作者 庄梦岩 王向东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4期236-241,共6页
目的探讨累及鼻腔鼻窦的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特征性表现。方法对2016年12月~2023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鼻科接受诊治的16例累及鼻腔鼻窦的RDD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比例1∶3,... 目的探讨累及鼻腔鼻窦的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特征性表现。方法对2016年12月~2023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鼻科接受诊治的16例累及鼻腔鼻窦的RDD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比例1∶3,平均年龄47.4岁,平均病程22.34个月。主诉鼻塞、鼻干、嗅觉减退、头面部痛和突眼/复视的患者,分别有14、3、5、6和1例,9例存在外鼻肿胀。14例至少累及鼻中隔,12例单纯鼻腔受累,3例累及鼻窦,1例为混合型。10例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8例结果误诊或漏诊。鼻内镜检查9例患者的鼻中隔呈现双侧膨隆,7例鼻底和下鼻甲表面有结节状隆起或者颗粒状新生物。鼻窦CT发现9例患者鼻中隔区域呈现类圆形均匀软组织影或对称性软组织增厚影,5例鼻底、下鼻甲呈现明显的软组织增厚影。结论累及鼻腔鼻窦的RDD在外鼻表现、内镜和影像学检查中有一定的典型特征,综合判断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RDD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疾病 诊断 计算机辅助 ROSAI-DORFMAN病 临床特征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误诊为鼻窦炎眶周蜂窝织炎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明婕 李骋 +1 位作者 孙炎 杨磊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3期193-194,196,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鼻堵脓涕1月余伴右眼红肿2周”于门诊就诊。患者1个月前在劳累饮酒后出现双侧持续性鼻堵、黄脓涕,伴双侧额部头痛、右眼眶重度胀痛,需口服止痛药缓解疼痛。2周前右眼疼痛加重,伴视物稍模糊,无复视,伴发热,体... 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鼻堵脓涕1月余伴右眼红肿2周”于门诊就诊。患者1个月前在劳累饮酒后出现双侧持续性鼻堵、黄脓涕,伴双侧额部头痛、右眼眶重度胀痛,需口服止痛药缓解疼痛。2周前右眼疼痛加重,伴视物稍模糊,无复视,伴发热,体温最高38.2℃。门诊初步疑诊“急性鼻窦炎眶周蜂窝织炎”收治入院。发病以来患者神清,精神可,食欲尚可,近6个月体重下降约30斤,夜间睡眠差,伴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蜂窝织炎 鼻窦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部分中鼻甲的鼻窦扩大开放术在2型炎症慢性鼻窦炎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张立杰 彭军 +2 位作者 张卫朋 柳淑洪 唐立滨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2期1497-1501,共5页
目的 探究保留部分中鼻甲的鼻窦扩大开放术(EESS)在2型炎症慢性鼻窦炎(CR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河北唐山市人民医院行EESS治疗的2型炎症CRS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 目的 探究保留部分中鼻甲的鼻窦扩大开放术(EESS)在2型炎症慢性鼻窦炎(CR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河北唐山市人民医院行EESS治疗的2型炎症CRS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EESS术中进行中鼻甲切除,观察组行EESS术中保留部分中鼻甲。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炎症指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5]、病情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Lund-Kennedy、Lund-Mackay评分]、鼻腔功能[鼻腔容积(NCV)、最小横截面积(NMCA)、气道阻力等]及嗅觉功能、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1年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EOS、IL-4及IL-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OS、IL-4及IL-5变化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VAS、Lund-Kennedy及Lund-Mackay评分及其变化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NCV、NMCA水平及NCV、NMCA气道阻力差值均高于对照组,气道阻力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加重病例,观察组术后6个月嗅觉功能好转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3.73%比17.65%)及术后复发率(23.53%比19.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部分中鼻甲的EESS利于2型炎症CRS患者鼻腔功能、嗅觉功能恢复,降低炎性应激反应,不增加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 2型炎症 鼻窦扩大开放术 保留 中鼻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溶解产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李欣 何健 +3 位作者 李聪 张玥钰 刘雪峰 吕芸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1期722-726,共5页
目的观察手术患者应用细菌溶解产物(bacterial lysates,BLs)联合鼻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CRS)的疗效。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和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病例,分为四组,CRSwNP应... 目的观察手术患者应用细菌溶解产物(bacterial lysates,BLs)联合鼻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CRS)的疗效。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和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病例,分为四组,CRSwNP应用BLs组、CRSwNP对照组、CRSsNP应用BLs组和CRSsNP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鼻用激素治疗,BLs组术后给予鼻用激素+BLs口服治疗。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嗜酸细胞(Eos)、IL-4、IgG、IgA、IgM和总IgE水平对四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进行评估。结果CRSwNP应用BLs组和CRSsNP应用BLs组间IgG、IgA、IL-4、Eo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CRSwNP应用BLs组和CRSsNP应用BLs组间VAS及SNOT-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CRSwNP应用BLs组和CRSsNP应用BLs组间Lund-Kennedy评分及Lund-Mackey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疾病控制有效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与治疗直接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BLs对CRS患者术后鼻漏、持续性炎症反应、黏膜恢复情况均有改善,可提高机体IgG、IgA水平,降低Eos及IL-4水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提高CRS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 鼻息肉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 细菌溶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化疗后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黄若葵 丁明虹 柴先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3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究鼻咽癌放化疗后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鼻咽癌放化疗后慢性鼻窦炎患者52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和观察组(鼻内镜手术治疗),各26例。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症状评分、并发... 目的 探究鼻咽癌放化疗后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鼻咽癌放化疗后慢性鼻窦炎患者52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和观察组(鼻内镜手术治疗),各26例。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症状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73.08%)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更高(P<0.05)。观察组鼻塞、头晕头痛、嗅觉减退、鼻黏膜充血肿胀、鼻窦开口区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分别为(2.41±0.78)、(2.32±0.69)、(2.95±0.73)、(3.25±0.92)、(2.41±0.80)d,短于对照组的(4.65±1.23)、(4.68±1.24)、(6.89±1.64)、(6.71±1.48)、(4.33±1.06)d(P<0.05)。观察组治疗后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量表(SNOT-22)中鼻症状、鼻外症状、睡眠障碍、耳/面部症状、心理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4.08±1.03)、(2.41±0.78)、(3.11±0.98)、(2.95±1.04)、(2.71±0.80)分,低于对照组的(8.59±1.26)、(4.25±1.06)、(5.49±1.22)、(5.80±1.37)、(5.64±1.43)分(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 针对鼻咽癌放化疗后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化疗 慢性鼻窦 鼻内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
7
作者 羡慕 庞磊 +2 位作者 李颖 王成硕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5期301-304,共4页
目的观察短疗程口服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上皮中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TJs)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招募拟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术前给予GCs口服连续7 d,分别留取治疗前、后的鼻息肉... 目的观察短疗程口服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上皮中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TJs)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招募拟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术前给予GCs口服连续7 d,分别留取治疗前、后的鼻息肉组织。选取因非炎性疾病而拟行相关鼻内镜手术的成年患者,留取术中所得到的钩突黏膜、中鼻甲黏膜或下鼻甲黏膜作为对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Js的表达情况。结果短疗程口服GCs治疗前,鼻息肉标本中claudin-3、claudin-4和occludin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鼻黏膜;治疗后,鼻息肉组织中TJ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结论鼻息肉组织中多种TJs表达下降,短期口服GCs治疗可以显著上调TJ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 鼻息肉 糖皮质激素类 紧密连接部 上皮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后神经切断术在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树华 姚婷 邓伟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分析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重要炎症指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54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 目的分析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重要炎症指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54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试验组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鼻后神经切断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和12个月总有效率、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SNOT-22)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和炎症因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6和12个月随访人数分别为25和23例,对照组术后6和12个月随访人数分别为26和25例;术后6和12个月试验组总有效率、SNOT-22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12个月试验组EOS、IgE、IL-4和IL-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联合鼻后神经切断术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更能抑制机体IgE分泌和黏膜炎症反应,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 鼻后神经 神经切断术 疗效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MRI鉴别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价值
9
作者 王媛 于文玲 +1 位作者 李婷 杨本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7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MRI多参数在鉴别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ONB)和鼻腔鼻窦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ion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的价值。方法34例鼻腔鼻窦ONB和29例DLBCL患者治疗前行MRI检查。MRI评估指标包括常规征像... 目的探讨MRI多参数在鉴别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ONB)和鼻腔鼻窦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ion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的价值。方法34例鼻腔鼻窦ONB和29例DLBCL患者治疗前行MRI检查。MRI评估指标包括常规征像和半定量参数。连续变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类变量比较采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用于识别最有诊断能力的MRI指标。结果ONB T2WI呈等稍高信号,累及嗅裂,易形成颅内肿块(P=0.004);DLBCL T2WI呈等略低信号(P<0.001),常累及上颌窦、眼眶(P<0.001,P=0.024)。ONB的鼻甲外移、边缘分叶征较DLBCL多见(P=0.001,P=0.004)。ONB的ADC_(ave)值更高(P<0.001),CI_(max)、WR更大(P<0.001、P=0.011),TTP小(P=0.003),TIC曲线流出型更多(P=0.022)。Logistic回归显示部位(累及嗅裂或上颌窦)、T2WI信号、ADC0.82值及以TTP52是鉴别ONB和DLBCL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RI的多参数联合有助于鉴别鼻腔鼻窦ONB和DL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磁共振成像 嗅神经母细胞瘤 鼻腔鼻窦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单侧良性鼻腔鼻窦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10
作者 董怿 崔顺九 +2 位作者 黄谦 王向东 王新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5期311-316,共6页
目的回顾常见单侧良性鼻腔鼻窦病变的CT和增强MRI的影像学特征,总结与恶性病变的鉴别要点。方法共134例单侧良性鼻腔鼻窦病变纳入本研究,术前进行鼻窦CT及增强MRI检查。记录总结各病种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病变范围、病变周围骨质和结... 目的回顾常见单侧良性鼻腔鼻窦病变的CT和增强MRI的影像学特征,总结与恶性病变的鉴别要点。方法共134例单侧良性鼻腔鼻窦病变纳入本研究,术前进行鼻窦CT及增强MRI检查。记录总结各病种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病变范围、病变周围骨质和结构的侵犯和破坏情况。结果单侧病变CT表现为大致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受累鼻窦骨质表现为内部钙化、窦壁局部骨质增生、窦壁广泛均匀的向心性骨质增生肥厚、窦壁骨质膨胀性破坏、窦壁骨质虫蚀状破坏的,分别有33、13、29、9、5例。MRI T1WI表现为大致均匀的等信号影。增强T1像呈现轻度、中度和明显强化的病例分别有3、10、108例,表现为混杂信号的有55例。结论单侧良性病变影像学表现各异。CT可对单侧病变内钙化等高密度阴影及周围骨质变化呈现较为清晰的影像。鼻窦增强MRI则能够对病变内部的不同成分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应结合鼻窦CT及增强MRI影像学特点对单侧病变进行仔细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单侧病变 鼻窦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等渗盐水冲洗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陈千红 陈阿浮 +3 位作者 盛丽娜 许玉 吴英平 庄丽萍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0期790-793,共4页
目的:探讨碱性等渗盐水冲洗应用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10月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95例,按照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术后给予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术后给予碱性等... 目的:探讨碱性等渗盐水冲洗应用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10月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95例,按照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术后给予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术后给予碱性等渗盐水冲洗。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鼻部功能[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气道阻力(NAR)、嗅觉功能评分]、健康质量[鼻腔鼻窦结局20量表(SNOT-20)、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OSE)、视觉模拟量表(VA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更快,纤毛清除率更高,鼻腔通气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CV,NMCA,NAR,SNOT-20,NOSE,VAS及嗅觉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NCV和NMCA高于对照组,NAR,SNOT-20,NOSE,VAS及嗅觉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6.3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相比,使用碱性等渗盐水冲洗可促进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鼻部功能和健康质量评分,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 鼻内镜 碱性等渗盐水 生理盐水 鼻腔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定床旁交接模式的沟通流程对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术后患者的效果
12
作者 丁晓丽 徐改萍 +1 位作者 雷丽红 刘宏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290-2293,共4页
目的 探究基于固定床旁交接模式的沟通流程对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科室113例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56例)常规交接班模式,给予观察组(57例)基于固定床旁交接模... 目的 探究基于固定床旁交接模式的沟通流程对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科室113例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56例)常规交接班模式,给予观察组(57例)基于固定床旁交接模式的沟通流程,对比两组患者交接班效果、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心境状态。结果 观察组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ASR)评分、干预后观察组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交接班缺陷率、简明心境问卷(POM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交接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固定床旁交接模式的沟通流程对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术后患者干预,可有效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交接班效果,改善患者自护能力,降低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旁交接模式 沟通流程 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炎并发硬膜下脓肿1例
13
作者 孙静 杨准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2期815-816,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主因“头痛2周,发热1周,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2 d”就诊于康复大学青岛医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晨起轻,午后重,曾于外院行颅脑CT检查无异常。最近1周来,患者出现反复高热并于外院静滴抗生素治疗,... 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主因“头痛2周,发热1周,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2 d”就诊于康复大学青岛医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晨起轻,午后重,曾于外院行颅脑CT检查无异常。最近1周来,患者出现反复高热并于外院静滴抗生素治疗,2 d前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伴大小便失禁,考虑“高热惊厥”,给予肌肉注射“安定”,癫痫约持续5 min后缓解,后又多次癫痫发作。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急诊神经内科,给予腰穿脑脊液化验未提示颅内感染。考虑患者既往有鼻炎病史且未规范诊治,给予鼻窦CT,示鼻窦炎且右侧额窦炎症明显(图1A~C),以“急性鼻窦炎”收治我科。发病以来,患者食欲睡眠差,张口呼吸,有大小便失禁史,体重较前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Rhinosinusitis) 积脓 硬膜下(Empyema Subdur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强化式护理干预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周昆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4016-4020,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强化式护理干预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2023年1—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5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采集2023年7—12月于医院接受手术室强化式护理干... 目的探讨手术室强化式护理干预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2023年1—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5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采集2023年7—12月于医院接受手术室强化式护理干预的5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患者疾病资料、手术资料、干预资料等资料均保存完整。整理患者资料,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Richmond镇静躁动评估量表(RASS)评估]、术后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室停留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且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室停留时间均较短(P<0.05)。结论为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强化式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鼻窦手术 手术室护理 强化护理 躁动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鼻阻力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的关系
15
作者 李明全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161-316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前鼻阻力与其内窥镜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内窥镜手术治疗的127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检测...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前鼻阻力与其内窥镜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内窥镜手术治疗的127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检测患者鼻阻力,常规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 a,统计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分析患者术前鼻阻力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鼻阻力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127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前鼻阻力平均为(1.88±0.46)Pa·cm^(-3)·s^(-1),术后随访发现复发45例,占比35.43%。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术后感染及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术前鼻阻力大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感染、吸烟、术前鼻阻力大是影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P<0.05)。经过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术前鼻阻力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呈正相关关系(r>0,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鼻阻力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0.7,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前鼻阻力越大,术后复发风险越高,可以将术前鼻阻力水平作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 鼻息肉 鼻阻力 内窥镜手术 复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术前应用枸地氯雷他定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16
作者 杨慎友 张佩佩 田长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48-52,共5页
目的 探讨鼻内镜术前应用枸地氯雷他定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2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10例。两组均实施鼻内镜手术,研究组术前应用枸地氯雷他定,对照组术前未应用枸地氯雷他定。对比两组疗效... 目的 探讨鼻内镜术前应用枸地氯雷他定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2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10例。两组均实施鼻内镜手术,研究组术前应用枸地氯雷他定,对照组术前未应用枸地氯雷他定。对比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鼻腔黏膜上皮化、鼻腔恢复通气及住院时间]、鼻腔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指标[鼻腔黏液纤毛清除速度、鼻腔黏液纤毛清除率、糖精清除时间]、血清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9.09%比对照组的92.73%高(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2%比对照组的9.09%低(P<0.05)。研究组术后鼻腔黏膜上皮化、鼻腔恢复通气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03±1.82)周、(6.15±1.08)d、(7.09±1.23)d,均比对照组的(10.74±2.31)周、(7.69±1.34)d、(9.31±1.89)d短(P<0.05)。治疗后,两组鼻腔黏液纤毛清除速度、鼻腔黏液纤毛清除率、糖精清除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的鼻腔黏液纤毛清除速度(7.30±1.28)mm/min、鼻腔黏液纤毛清除率(76.39±11.87)%均比对照组的(5.92±1.49)mm/min、(61.18±10.91)%高,糖精清除时间(20.64±4.10)min比对照组的(27.35±4.38)min短(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PCT、TNF-α对比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血清CRP(5.89±1.06)mg/L、PCT(0.46±0.15)ng/ml、TNF-α(10.83±2.07)ng/L均比对照组的(7.02±1.27)mg/L、(0.69±0.23)ng/ml、(13.49±2.46)ng/L低(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关系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增高,且研究组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关系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应用枸地氯雷他定,可增强疗效,促使鼻腔黏膜尽快上皮化,还可增强患者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减轻鼻腔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 鼻内镜手术 枸地氯雷他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预后不良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17
作者 高歌 刘晨晨 杜慧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704-3707,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58例CRSwN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内窥镜术...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58例CRSwN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内窥镜术后1 a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3例、预后良好组12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校准度。结果 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头/面疼痛评分、鼻窦CT评分、术后感染及白细胞介素-17(IL-17)、趋化因子4(CCL4)水平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预测术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95%CI:0.812~0.964),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85%、86.40%,且具有良好校准度。结论 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头/面疼痛评分、鼻窦CT评分、术后感染及IL-17、CCL4水平为CRSwNP患者术后预后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对预后不良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需重视上述影响因素并实施个体化干预,以降低预后不良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预后 LOGISTIC回归分析 预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化疗致慢性鼻窦炎患者症状困扰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秋婷 杨丽 +5 位作者 李家燕 叶夏兰 张妍欣 罗雨婷 韦淑 周芸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化疗致慢性鼻窦炎患者症状困扰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便利抽样法收集广西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放疗科门诊复查的鼻咽癌放化疗致慢性鼻窦炎患者1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化疗致慢性鼻窦炎患者症状困扰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便利抽样法收集广西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放疗科门诊复查的鼻咽癌放化疗致慢性鼻窦炎患者1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特异性量表、公众健康积极指数量表、中文版预后和治疗认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症状困扰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鼻咽癌放化疗致慢性鼻窦炎患者症状困扰得分为(27.05±6.3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鼻咽冲洗依从性、健康积极度得分、预后关注度得分为鼻咽癌放化疗致慢性鼻窦炎患者症状困扰的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鼻咽癌放化疗致慢性鼻窦炎患者症状困扰处于轻度水平,且普遍存在。医疗人员亟需对鼻咽癌放化疗致慢性鼻窦炎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症状负担,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化疗 慢性鼻窦 症状困扰 鼻腔冲洗 健康积极度 预后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胚胎型横纹肌肉瘤伴骨转移1例
19
作者 何敬文 李辉 +2 位作者 马玉坤 涂博 李晓露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8期541-542,544,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主诉因“发现鼻窦恶性肿瘤伴全身多发转移1周余”于2022-08-31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1个月前受轻微撞击后出现胸背部疼痛,持续不缓解,至当地医院诊疗后未见明显好转,且逐渐出现头面部胀痛,完善头颅+胸... 1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主诉因“发现鼻窦恶性肿瘤伴全身多发转移1周余”于2022-08-31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1个月前受轻微撞击后出现胸背部疼痛,持续不缓解,至当地医院诊疗后未见明显好转,且逐渐出现头面部胀痛,完善头颅+胸部+腹部CT,结果考虑鼻窦恶性肿瘤伴颈部多发淋巴结及胸6、8、9椎体骨转移;完善PET/CT,结果示双蝶窦、双筛窦、左上颌窦及左额窦不规则软组织充填伴不均匀代谢增高且骨质破坏,侵入左眼眶内,全身多发骨转移,其中T6、T8椎体病理性压缩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肿瘤 横纹肌肉瘤 胚胎型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中鼻黏膜上皮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亚娟 玄丽佳 王向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190-192,196,共4页
慢性鼻窦炎(CRS)发病广泛,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CRS的上皮功能成为世界范围内深入研究的焦点。对于CRS的病理生理学认识已经从窦腔的通气和引流障碍演变为鼻黏膜上皮的机械性屏障和免疫屏障的缺陷... 慢性鼻窦炎(CRS)发病广泛,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CRS的上皮功能成为世界范围内深入研究的焦点。对于CRS的病理生理学认识已经从窦腔的通气和引流障碍演变为鼻黏膜上皮的机械性屏障和免疫屏障的缺陷,其作用机制是上皮物理屏障损伤与通透性异常,利于外界物质向黏膜下层侵犯,从而促进抗原摄取,并激活上皮信号转导及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本文将围绕鼻黏膜上皮结构、功能,以及在CRS发病中存在上皮功能障碍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 上皮功能屏障 黏膜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