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ER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郭衍冰 侯绪森 +8 位作者 孙兴忠 王军富 王改丽 郝良玉 董航 王雪磊 刘杰 王楠 曹利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5,共7页
为建立可视化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酶促恒温扩增-侧向流动试纸(ERA-LFD)方法,根据IBRV gB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并筛选最佳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IBRV ERA-LFD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 为建立可视化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酶促恒温扩增-侧向流动试纸(ERA-LFD)方法,根据IBRV gB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并筛选最佳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IBRV ERA-LFD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冠状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弓形虫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建立方法最低检出IBRV阳性质粒的量为1.63×10^(1) copies/μL,比PCR方法高100倍,敏感性高;对相同样品进行批间和批内检测,结果均一致,重复性好;ERA-LFD与PCR方法检出的符合率为96%,且测序证实ERA-LFD检测结果无误。IBRV ERA-LFD的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为2.08%,与PCR方法的结果相一致,说明IBRV ERA-LFD方法适于临床样品检测,为IBRV的临床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酶促恒温扩增 侧向流动试纸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E和gB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王慧荣 刘艺 +4 位作者 刘文俊 杨丽华 董春光 韩文儒 武守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79,共6页
为了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根据IBRV gE和gB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经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了IBRV gE和gB基因的SYBR GreenⅡ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 为了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根据IBRV gE和gB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经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了IBRV gE和gB基因的SYBR GreenⅡ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重组质粒标准品pUC57-gE、pUC57-gB,结果显示浓度在10^(8)~10^(4)拷贝/μL时与Ct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7、0.996;该方法对重组质粒标准品pUC57-gE、pUC57-gB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4.74×10^(2)拷贝/μL、2.60×10^(2)拷贝/μL,敏感性较高;利用该方法检测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伪狂犬病病毒(PRV)、牛冠状病毒(BCoV)、巴氏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只有IBRV检测为阳性,说明该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5%,稳定性高。利用该方法和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分别对58份牛鼻拭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符合率达98.3%。该方法具有强稳定性和高敏感性的特点,能为IBRV的检测和鉴别IBRV野毒株与gE基因缺失苗株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荧光定量PCR gB和gE基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HeNan01-2021株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3
作者 李毅毅 张海洋 +3 位作者 郭玲花 杨倩 逄文强 张云静 《甘肃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了探明河南某牛场内牛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及其遗传进化特征。采集病牛的鼻拭子样品进行qPCR检测、病毒分离鉴定及gC基因扩增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鼻拭子样品中检测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核酸呈阳性。从阳性样品中分... 为了探明河南某牛场内牛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及其遗传进化特征。采集病牛的鼻拭子样品进行qPCR检测、病毒分离鉴定及gC基因扩增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鼻拭子样品中检测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核酸呈阳性。从阳性样品中分离获得一株IBRV,并将其命名为He Nan01-2021。进一步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He Nan01-2021属于BHV-1.2基因型。本研究成功分离出BHV-1.2型的IBRV毒株,为IBRV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关键材料,有助于深入研究IBRV的分子进化规律及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分离 鉴定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青叶水提物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体外增殖抑制活性评价
4
作者 冯琦 刘义钢 +8 位作者 何琴 李泽龙 马英才 易鹏飞 李娜 孙亚伟 陈如龙 姚刚 马雪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87-5298,共12页
旨在探究大青叶水提物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体外增殖抑制活性,为临床治疗IBRV感染提供新的参考依据。通过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和噻唑蓝(MTT)法,结合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 旨在探究大青叶水提物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体外增殖抑制活性,为临床治疗IBRV感染提供新的参考依据。通过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和噻唑蓝(MTT)法,结合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法确定大青叶水提物对牛肾细胞(Madin-Darby bovine kidney cells,MDBK)的毒性作用,测得药物对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将药物最大安全浓度以二倍稀释法稀释3个梯度,通过MTT法和CCK-8法检测大青叶水提物在不同给药方式下对IBRV的抑制活性;计算细胞存活率、药物有效抑制率、药物半数中毒浓度(50%cytotoxic concentration,CC50)和药物半数有效浓度(50%effective drug concentration,EC50),并以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病毒滴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进一步确定大青叶水提物对IBRV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大青叶水提物对MDBK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为0.8μg·μL^(-1),半数中毒浓度(CC50)为1.937μg·μL^(-1),在最大安全浓度范围内药物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大青叶水提物在不同给药方式对IBRV均有抑制作用,中药和病毒预先作用、先接种病毒后加中药及先加中药后接种病毒三种给药方式的EC50分别为0.2928、0.3501、0.4161μg·μL^(-1),相应的TI分别为6.6154、5.5327、4.6551;通过病毒滴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在中药和病毒预先混合作用下,病毒感染36 h药物对病毒抑制作用最显著。大青叶水提物有较好的抗IBRV活性,研究结果可为大青叶水提物在兽医临床应用和深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水提物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体外抗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荧光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研制和评价
5
作者 刘文晓 张坤 +1 位作者 程晶 李永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0-76,共7页
为建立快速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病原学检测方法,本试验采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IBRV单克隆抗体,以其作为检测原,优化反应条件并组装IBRV胶体金检测试纸条,验证该试纸条的特异性、灵敏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并与实时荧光定... 为建立快速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病原学检测方法,本试验采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IBRV单克隆抗体,以其作为检测原,优化反应条件并组装IBRV胶体金检测试纸条,验证该试纸条的特异性、灵敏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共制备7株针对IBRV的单克隆抗体,其中以胶体金标记的单克隆抗体2B7作为捕获抗体、1B9作为检测抗体,建立的胶体金检测试纸条能够检测样品中的IBRV;该试纸条与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牛冠状病毒和大肠杆菌无交叉反应,检测限为4.04×10~4TCID50/0.1 mL,敏感性为86.7%;在室温条件下保存12个月仍能够有效检测IBRV,说明该试纸条稳定性良好。与qPCR比较结果显示,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2.85%,说明该胶体金检测试纸条能够用于IBRV的临床诊断。结果表明,本试验利用IBRV的单克隆抗体建立的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好,为IBRV抗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 胶体金检测试纸条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病的病原学及诊断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丽荣 董永军 姚四新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3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C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马辉 边传周 +3 位作者 王永芬 王鲜萍 郑宝亮 赵绪永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37-1644,共8页
为制备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gC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分析其免疫学特性,以原核表达并纯化的重组gC蛋白为免疫原注射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建立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分泌gC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获得... 为制备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gC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分析其免疫学特性,以原核表达并纯化的重组gC蛋白为免疫原注射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建立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分泌gC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gC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3D6。3D6的亚类为IgG1型,轻链为κ链;上清、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6.4×103、1.28×105;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该单克隆抗体能识别牛gC蛋白。利用3D6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IBRV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结果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为快速诊断IBRV和研究gC蛋白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gC蛋白 单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E基因的截短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海燕 朱远茂 +4 位作者 薛飞 童光志 赵立平 相文华 韩文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9-293,共5页
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arthaNu/67株的DNA作为模板,用PCR扩增gE基因并克隆至pGEM-TEasy载体,再以此质粒作为模板将gE基因分成6个片段,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蛋白电泳结果表明6个片段中有2个片段以可... 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arthaNu/67株的DNA作为模板,用PCR扩增gE基因并克隆至pGEM-TEasy载体,再以此质粒作为模板将gE基因分成6个片段,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蛋白电泳结果表明6个片段中有2个片段以可溶形式表达,1个片段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另外3个片段没有表达。采用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法在非变性条件下对两个可溶性片段进行了纯化。经免疫印迹试验,间接ELISA和交叉试验证明,两个纯化的重组蛋白均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血清样品发生反应,而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阴性血清无任何反应,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gE-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GE基因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7
9
作者 唐泰山 邓碧华 +2 位作者 王凯民 张常印 雷治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6,共3页
根据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保守基因gB和gE序列,分别设计两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建立、优化反应体系后,利用10倍稀释的病毒进行扩增以检测其灵敏度,同时对伪狂犬病病毒(PRV)、马立克病病毒(MDV)、鸭瘟病毒(DPV)进行特异性... 根据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保守基因gB和gE序列,分别设计两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建立、优化反应体系后,利用10倍稀释的病毒进行扩增以检测其灵敏度,同时对伪狂犬病病毒(PRV)、马立克病病毒(MDV)、鸭瘟病毒(DPV)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扩增gB和gE基因的荧光PCR可用于检测IBRV,其灵敏度为0.02 TCID50,而与PRV等非IBRV无交叉反应。本研究所建立的荧光PCR具有快速、灵敏、准确、低污染等优点,可用于IBRV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特异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副流感3型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牛支原体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帆 徐娜 +3 位作者 雷宇 郝瑞峰 李平安 关平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1-415,共5页
为建立检测牛副流感3型病毒(BPIV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支原体(M.bovis)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BPIV3的HN基因、IBRV的g C基因、BVDV的5'UTR和M.bovis的oppD/F基因序列... 为建立检测牛副流感3型病毒(BPIV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支原体(M.bovis)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BPIV3的HN基因、IBRV的g C基因、BVDV的5'UTR和M.bovis的oppD/F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检测以上4种病原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布鲁氏菌、羊布鲁氏菌、牛源多杀巴氏杆菌A型和B型无特异性扩增,对BPIV3和BVDV的cDNA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00 pg和1 ng,对IBRV和M.bovis的DNA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0 pg和100 pg,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对临床33份鼻拭子样品和12份牛肺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已发表文献中PCR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可同时对BPIV3、IBRV、BVDV和M.bovis进行检测,为这4种病原的诊断和检测提供了一种实用、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副流感3型病毒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支原体 多重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鼻气管炎病毒、杯状病毒、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分离及其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六金 李成 +6 位作者 姜焕宏 吴钟灵 胡淑贤 师长宏 张志培 李学忠 刘晓荣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1-345,共5页
根据病毒的理化特性 ,从猫三联活疫苗中分离出猫鼻气管炎、猫杯状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筛选出每种病毒敏感的细胞 ,并将该 3种病毒分别在其中传代与扩增 ;通过电镜观察此 3种病毒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在宿主细胞内增殖部位、分布情况等 ... 根据病毒的理化特性 ,从猫三联活疫苗中分离出猫鼻气管炎、猫杯状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筛选出每种病毒敏感的细胞 ,并将该 3种病毒分别在其中传代与扩增 ;通过电镜观察此 3种病毒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在宿主细胞内增殖部位、分布情况等 ,并以此对猫 3种病毒进行了初步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气管炎病毒 猫杯状病毒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电镜技术 病毒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药物的体外筛选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健 杨显超 +6 位作者 李凯航 李鑫 徐锋 杨德全 葛杰 鞠厚斌 周锦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85-3390,共6页
试验旨在检测抗病毒药物对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有效性。利用F81细胞建立抗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药物的体外筛选模型,采用MTT法检测,计算病毒的抑制率。结果显示,阿昔洛韦、利巴韦林、L-赖氨酸、板蓝根和黄芪多糖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 试验旨在检测抗病毒药物对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有效性。利用F81细胞建立抗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药物的体外筛选模型,采用MTT法检测,计算病毒的抑制率。结果显示,阿昔洛韦、利巴韦林、L-赖氨酸、板蓝根和黄芪多糖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9.5、3.3、3.4、161.0和4.7μg/mL,聚肌胞IC_50为6.0m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76.8、39.3、2 588.0、4.5、78.7和5.8。结果表明,L-赖氨酸和黄芪多糖为高效抗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MTT 筛选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LUX^(TM)新型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茹 毕英佐 +4 位作者 曹永长 林志雄 赵吟 罗琼 朱道中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3-307,共5页
本研究针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高度保守的gC基因设计单标记并具有自身荧光淬灭功能的LUX^(TM)引物,建立LUX^(TM)新型实时荧光PCR方法用于快速检测IBRV。该方法对四株IBRV细胞培养物的... 本研究针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高度保守的gC基因设计单标记并具有自身荧光淬灭功能的LUX^(TM)引物,建立LUX^(TM)新型实时荧光PCR方法用于快速检测IBRV。该方法对四株IBRV细胞培养物的检测均呈典型阳性反应,而对其它动物疱疹病毒以及健康牛组织DNA和细胞对照的检测结果为阴性,检测时间包括核酸提取仅需1h~2h。试验表明,LUX^(TM)荧光PCR法对IBRV细胞增殖病毒液的检测敏感性可达0.04 TCID_(50),比病毒分离敏感性至少提高10倍;对10倍系列稀释的纯化IBRV核酸样品,LUX^(TM)荧光PCR的检测敏感性比常规PCR可提高10~3倍。将病毒液添加到健康牛精液和血液样品中,该荧光PCR可检测到牛冻存精液中40 TCID_(50)、牛抗凝全血、血清和临床精液中0.04 TCID_(50)的病毒,说明对临床样品的检测有效。本研究所建立的LUX^(TM)荧光PCR方法快速敏感,适合应用于活牛及其遗传物质的进出口检疫、养牛业疾病防控等领域对IBR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LUX^TM引物 实时荧光PCR 牛疱疹病毒1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三重二温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范晴 谢芝勋 +10 位作者 谢志勤 谢丽基 黄莉 黄娇玲 张艳芳 曾婷婷 王盛 罗思思 邓显文 刘加波 庞耀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48,共6页
为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牛支原体(MB)、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RV)的三重二温式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MB、BVDV和IBRV的保守基因Uvrc基因、5′端非编码区(5′-UTR)和GB基因,分别设计了3对特异引物,将三温式... 为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牛支原体(MB)、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RV)的三重二温式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MB、BVDV和IBRV的保守基因Uvrc基因、5′端非编码区(5′-UTR)和GB基因,分别设计了3对特异引物,将三温式PCR扩增程序简化为两个温度梯度,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用于同时检测MB、BVDV以及IBRV 3种常见牛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的三重二温式PCR。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好,只对MB、BVDV和IBRV模板进行扩增,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分别为412、170、727bp,对其他牛病原体无特异性扩增;灵敏度高,最低能同时检测到10 000拷贝的目的核酸;干扰性小,能同时检测3个不同浓度的模板。研究所建立的MB、BVDV和IBRV三重二温式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方便快速等优点,可用于临床鉴别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二温式PCR 牛支原体 病毒性腹泻病毒 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蛋白的截短表达与活性检测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延辉 薛飞 +1 位作者 朱远茂 彭伍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65-869,共5页
经生物学软件DNAStar分析,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anha Nu/67)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gD基因943bp的片段,将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ET30a表达载体中,酶切及测序鉴定均正确后,转化BL21表达菌,经IPTG诱导得到部分可溶表达的重组蛋白。用N... 经生物学软件DNAStar分析,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anha Nu/67)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gD基因943bp的片段,将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ET30a表达载体中,酶切及测序鉴定均正确后,转化BL21表达菌,经IPTG诱导得到部分可溶表达的重组蛋白。用Ni柱亲和层析法在非变性的条件下纯化重组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浓度为0.852mg/mL,纯度为85.2%。Westem blot、间接ELISA检测证明纯化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gD糖蛋白 原核表达 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奶牛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16
作者 孔繁德 徐淑菲 +6 位作者 周斌华 陈信忠 谢明星 龚艳清 王景明 郑征 陆承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进口奶牛 牛传染性气管炎 鉴定 分离 病毒性传染病 典型症状 病毒感染 临床症状 牛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许健 沈俊俊 +1 位作者 黄秀芬 李永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5-78,共4页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主要引起牛的呼吸道、生殖道等炎症反应,也可以引起呼吸困难及流产。IBRV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发现IBRV的非结构蛋白和结构糖蛋白与病毒毒力相关,不但影响病毒的复制及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同时也与病毒的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主要引起牛的呼吸道、生殖道等炎症反应,也可以引起呼吸困难及流产。IBRV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发现IBRV的非结构蛋白和结构糖蛋白与病毒毒力相关,不但影响病毒的复制及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同时也与病毒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除此之外,IBRV通过诱导宿主细胞凋亡造成持续性感染及激活炎症复合体诱导严重的炎症反应,造成宿主广泛病理反应的发生。因此,探索IBRV毒力蛋白结构功能、IBRV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及宿主炎性复合体激活的分子机制,将成为未来IBRV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毒力蛋白 细胞凋亡 炎症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E基因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8
作者 皇甫和平 石冬梅 +5 位作者 许文博 徐超 王军 王岩 沈永恕 史静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6,共3页
根据Gen Bank收录的BHV-I NM06株的gE基因序列,利用软件Primer Explorer V4设计2对LAMP引物,建立IBRV gE基因的LAMP检测方法;利用重组质粒进行了敏感性检测,利用IBRV、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轮状病毒等进行特异性试验,并对临床采... 根据Gen Bank收录的BHV-I NM06株的gE基因序列,利用软件Primer Explorer V4设计2对LAMP引物,建立IBRV gE基因的LAMP检测方法;利用重组质粒进行了敏感性检测,利用IBRV、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轮状病毒等进行特异性试验,并对临床采集的50份奶牛鼻腔拭子DN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LAMP方法能对重组质粒DNA产生阳性反应,在58℃-65℃8个温度进行反应,结果无肉眼可见差异,反应最短时间达90 min时可见到阳性结果;该方法的检测下限是1.68×10-4拷贝/μL,对6种其他微生物呈阴性反应;50份临床样品中检出2份阳性。表明本研究初步建立了IBRV gE基因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IBRV分离株的鉴定以及临床样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GE基因 LAMP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健 徐锋 +7 位作者 杨显超 李鑫 邓波 杨德全 鞠厚斌 葛杰 龚国华 周锦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2-1187,共6页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FIR)病毒是引起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属于猫疱疹病毒1型(FHV-1)。选择FHV-1 gD基因设计1对引物FHV-1F、FHV-1R和探针FHV-1Probe,建立FHV-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出FHV-1的DNA,敏...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FIR)病毒是引起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属于猫疱疹病毒1型(FHV-1)。选择FHV-1 gD基因设计1对引物FHV-1F、FHV-1R和探针FHV-1Probe,建立FHV-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出FHV-1的DNA,敏感性达到75fg/μL,反应效率达到107%,R2值为0.9965,Ct值的变异系数低于2%。FHV-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敏感性高于普通PCR,特异性好、稳定性好,适用于FHV-1的临床诊断、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利用该方法对上海地区宠物门诊送检的疑似FHV-1感染的样品进行检测,其阳性率达到27.78%,表明上海地区宠物猫FHV-1的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G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冰 张敏敏 +1 位作者 邹新峰 郭爱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4-98,共5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PCR技术,既能快速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又能区分同属病毒牛疱疹病毒5型和伪狂犬病病毒。根据基因库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G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参考毒株和阳性样本进行扩增,...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PCR技术,既能快速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又能区分同属病毒牛疱疹病毒5型和伪狂犬病病毒。根据基因库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G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参考毒株和阳性样本进行扩增,结果均能扩增出一条463bp的特异性条带;对同属的牛疱疹病毒5型进行扩增,获得651bp和431bp两条带;对同属伪狂犬病病毒进行扩增,获得493bp的条带;而非相关病毒(如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等),不能扩增出条带。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2×10-3 PFU/mL。鉴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将在牛疱疹病毒感染诊断和标记疫苗免疫后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PCR 牛疱疹病毒 gG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