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段晨初 甄立娜 张中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684-685,共2页
目的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比较:方法:随机将80例小儿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两组患儿比较差... 目的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比较:方法:随机将80例小儿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临床中在治疗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时,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治疗效果和BiPAP的治疗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 小儿肺炎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吴杰斌 黄启凌 +2 位作者 李传景 许红 李莹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9-881,共3页
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79例,随机分为nSIMV组和nCPAP组,治疗后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气分析结果、无... 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79例,随机分为nSIMV组和nCPAP组,治疗后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气分析结果、无创通气方式失败例数及呼吸暂停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SIMV组新生儿治疗后血气分析与nCPAP组相比有明显改善;nSIMV组患儿使用无创通气方式失败例数、发生呼吸暂停例数较nCPAP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nSIMV治疗HMD比nCPAP更能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同时对于早产儿呼吸暂停可能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后早期鼻塞式间歇与持续正压通气的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高薇薇 柳国胜 +5 位作者 许芳 杜岚岚 李伟涛 张晓玲 陈佳 林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1-236,共6页
【目的】比较在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早产儿中早期使用鼻塞式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出生胎龄26+0~32+0,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患儿生后随机分入NIPPV组或NCPA... 【目的】比较在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早产儿中早期使用鼻塞式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出生胎龄26+0~32+0,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患儿生后随机分入NIPPV组或NCPAP组。比较两组的呼吸支持治疗数据和临床转归情况。【结果】共200例患儿完成实验,至纠正胎龄36周时比较,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9%vs 45%,P〉0.05);NIPPV组患儿生后3 d时有创机械辅助通气使用率较NCPAP组低,(23%vs 41%,P〈0.05);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较NCPAP组少(33%vs 48%,P〈0.05)。NIPPV组患儿有创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均低于NCPAP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他临床并发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NCPAP比较,VLBW早产儿早期使用NIPPV治疗虽未能减少BPD的发生,但仍是可供临床选择的另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 早产儿 间歇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对早产儿防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丽娟 田兆方 +2 位作者 刘娟 祁海啸 王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的临床防治作用。方法:将100例胎龄<30周且在出生后0.5 h内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的临床防治作用。方法:将100例胎龄<30周且在出生后0.5 h内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入院后即予气管插管滴入固尔苏。治疗组拔管后,继之NCPAP辅助呼吸,而对照组拔管后则根据患儿病情变化采取规范性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儿固尔苏使用剂量、气管插管率、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发生率及其程度、慢性肺部病变(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CPD)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等为疗效指标。结果:治疗组固尔苏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时间、RDS发生率及其程度以及慢性肺部病变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对胎龄<30周的早产儿能降低气管插管率,减少固尔苏用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新生儿RDS发生率及其程度,减少CPD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 被引量:6
5
作者 吴跃进 刘正娟 曲云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082-4084,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确诊为AOP早产儿65例,其中对照组31例,AOP时托背、弹足底、鼻导管吸氧,治疗组34例,AOP时应用新型NCPAP辅助呼吸,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34例患... 目的:探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确诊为AOP早产儿65例,其中对照组31例,AOP时托背、弹足底、鼻导管吸氧,治疗组34例,AOP时应用新型NCPAP辅助呼吸,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34例患儿除1例死亡,1例治疗无效改为呼吸机治疗外,余32例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6%和94.1%,对照组分别为38.7%和6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新型N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效果好,并且无创、简便,是一种辅助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有效、实用的呼吸支持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暂停 早产儿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应用泡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8cmH_2O和5cmH_2O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国娟 郭蕾 +2 位作者 肖作源 唐新意 张雪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泡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NCPAP)8cmH2O(1cmH2O=0.098kPa)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B-NCPAP 5cmH2O防治NRDS的疗效差异。方法B-NCPAP 8组选取2007年4月30日至2008年8月30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分娩且生后30min内收入...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泡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NCPAP)8cmH2O(1cmH2O=0.098kPa)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B-NCPAP 5cmH2O防治NRDS的疗效差异。方法B-NCPAP 8组选取2007年4月30日至2008年8月30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分娩且生后30min内收入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胎龄27~37周、羊水泡沫实验(-)~(+),生后30min内应用B-NCPAP 8cmH2O,分为B-NCPAP 8预防(治疗前未出现呼吸窘迫)和B-NCPAP 8治疗亚组(治疗前出现呼吸窘迫,胸部X线检查提示存在不同程度NRDS改变)。PS+B-NCPAP 5组选取为胎龄27~37周、羊水泡沫实验(-)~(+)的早产儿,生后6h内气管内注入PS并给予B-NCPAP 5cmH2O,分为PS+B-NCPAP 5预防及PS+B-NCPAP 5治疗亚组。结果研究期间,B-NCPAP 8预防和治疗亚组分别纳入48和25例;PS+B-NCPAP 5预防和治疗亚组分别纳入36和22例。B-NCPAP 8预防亚组41/48例(85.4%)未出现呼吸窘迫;7例在应用B-NCPAP 4~6h后出现呼吸窘迫,其中5例为轻度NRDS,继续治疗8h后症状逐渐改善,2例为重度NRDS,在生后8~10h行气管插管注入PS并改用机械通气后存活;应用成功率为95.8%(46/48例)。PS+B-NCPAP 5预防亚组32/36例(88.9%)未出现呼吸窘迫;4例在应用B-NCPAP 4~6h后出现呼吸窘迫,其中3例为轻度NRDS,继续治疗后症状逐渐改善,应用成功率为97.2%(35/36例);1/36例(2.8%)为中度NRDS,改用机械通气后死亡。B-NCPAP 8治疗亚组24/25例(96.0%)治疗2h后血气分析指标改善,1例改用机械通气。PS+B-NCPAP 5治疗亚组18/22例(81.8%)治疗8h后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均改善,1/22例(4.5%)死亡。B-NCPAP 8与PS+B-NCPAP 5预防及治疗亚组在防治NRDS的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NCPAP 8预防及治疗亚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较低(P均<0.05)。结论早期应用B-NCPAP 8cmH2O与PS+B-NCPAP 5cmH2O预防及治疗NRDS的疗效相近,但前者能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减压法预防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致早产儿鼻损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师菊 秦秀群 +1 位作者 李伟珍 梁雪冰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7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间歇减压法预防鼻塞式持续吸氧致早产儿鼻损伤的效果。方法将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鼻塞持续正压吸氧,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每2小时松解鼻塞5~10 min,减压前调高氧浓度10... 目的探讨采用间歇减压法预防鼻塞式持续吸氧致早产儿鼻损伤的效果。方法将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鼻塞持续正压吸氧,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每2小时松解鼻塞5~10 min,减压前调高氧浓度10%~20%,减压期间密切观察,如SpO2低于0.90,立即停止减压。比较两组患儿鼻损伤情况及血氧饱和度指标。结果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指标无差异(P>0.05),但对照组鼻部潮红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间歇减压法可以有效预防鼻塞式持续吸氧致早产儿鼻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持续正压通气 间歇减压法 损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实施InSurE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宇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0-572,共3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机械通气治疗RDS可使早产儿的存活率增加,但易诱导产生肺损伤,尤其对发育不成熟的早产儿,成为存活早产儿后期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机械通气治疗RDS可使早产儿的存活率增加,但易诱导产生肺损伤,尤其对发育不成熟的早产儿,成为存活早产儿后期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1-2]。近20a来,大量的临床试验[1,3-9]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撤机后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晋兴 杨慧 +3 位作者 刘晓红 林英 李腾 齐利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081-2082,共2页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后撤机的临床应用。方法:2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撤机后采用头罩吸氧(对照组),3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撤机后采用NCP...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后撤机的临床应用。方法:2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撤机后采用头罩吸氧(对照组),3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撤机后采用NCPAP(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撤机失败例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慢性肺疾病、腹胀、早产儿视网膜病、动脉导管未闭、脑室旁白质软化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撤机失败例数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明显减少(P﹤0.05),腹胀、早产儿视网膜病、动脉导管未闭、脑室旁白质软化等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极低体重儿机械通气撤机后使用NCPAP,可以显著降低撤机失败可能,减少肺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通气机撤除法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鼻塞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吉海燕 尹同进 +1 位作者 尹萍 韩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4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stephenCPAP呼吸机配合改良鼻塞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按入院后诊断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6例采用stephen CPAP呼吸机配合改良鼻塞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st... 目的观察stephenCPAP呼吸机配合改良鼻塞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按入院后诊断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6例采用stephen CPAP呼吸机配合改良鼻塞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stephenCPAP原配的鼻塞进行CPAP通气,记录各患儿的血气指标及通气情况的数据。结果观察组在鼻塞的滑脱次数、维持最佳通气时间及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鼻塞配合CPAP呼吸机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优于原配鼻塞,同时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原发性呼吸暂停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清开灵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艳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33-1134,共2页
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清开灵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清开灵联合鼻塞CPAP治疗,观察组采用低流量给氧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的... 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清开灵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清开灵联合鼻塞CPAP治疗,观察组采用低流量给氧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治疗1h后患儿喘憋、紫绀、三凹征及呼吸困难缓解,心率、呼吸、氧饱和度、PaO2、PaCO2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清开灵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能有效改善患儿肺氧合和通气功能,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设备简便,操作容易,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重症肺炎 清开灵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管理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澄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9A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prongs-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患儿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在31例运用N-CPAP治疗的患儿临床护理过程中,引入细节管理理念,进行流程再造、措施落实、质量监控等... 目的探讨提高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prongs-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患儿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在31例运用N-CPAP治疗的患儿临床护理过程中,引入细节管理理念,进行流程再造、措施落实、质量监控等环节的细节管理。结果除2例患儿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外,29例患儿使用N-CPAP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无并发症发生,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得到提高。结论细节管理可有效保证N-CPAP呼吸治疗的疗效,防止并发症,有利于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管理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脐带保护包在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
13
作者 江春华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7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一次性使用 应用 保护 脐带 新生儿 护理工作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4
作者 赵小朋 宋燕燕 +3 位作者 张炼 陈艳艳 周媛莉 张庭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70-1274,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给予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治疗联合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BiPAP)对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影响,阐明BiPAP在早产儿NRDS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0月诊断为新生儿NRDS...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给予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治疗联合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BiPAP)对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影响,阐明BiPAP在早产儿NRDS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0月诊断为新生儿NRDS并给予InSurE治疗的早产儿95例。早产儿中2013年1月31日前入选的早产儿呼吸策略为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nCPAP),设为对照组;2013年2月1日后入院早产儿开始使用BiPAP,设为BiPAP组。比较2组InSurE失败率、InSurE失败后1周内需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比率、无创和有创呼吸机持续时间、常压氧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 2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BiPAP组间的InSurE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5),但BiPAP组1周内重新机械通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3秩和检验分析,BiPAP组的无创呼吸机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同时BiPAP组的有创呼吸机持续时间、总常压氧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4临床并发症,BiPAP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可明显减少InSurE失败后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的使用,从而减少氧中毒和气压伤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无创呼吸支持 呼吸窘迫综合征 InSurE治疗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PAP早产儿鼻塞与鼻罩交替间隔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凤 林婷 +3 位作者 丁文雯 林迦密 秦建芬 魏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塞与鼻罩2 h和4 h交替降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早产儿鼻部压力性损伤的效果,为预防早产儿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提供参考。方法将73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塞与鼻罩2 h交替组(37例)和4 h交替组(36例),比较两组NCPA... 目的探讨鼻塞与鼻罩2 h和4 h交替降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早产儿鼻部压力性损伤的效果,为预防早产儿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提供参考。方法将73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塞与鼻罩2 h交替组(37例)和4 h交替组(36例),比较两组NCPAP使用时间、用氧浓度、鼻部压力性损伤情况,以及护士工作量。结果两组鼻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NCPAP使用时间、用氧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鼻塞与鼻罩4 h交替组的护士工作量显著低于2 h交替组(P<0.05)。结论NCPAP使用期间鼻塞与鼻罩4 h交替在改善患儿鼻部压力性损伤的结局,提高患儿舒适度与安全性的同时,可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压力性损伤 交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应用BNCPAP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肖作源 陈国娟 +5 位作者 唐新意 张雪华 黄师菊 郭蕾 李晓峰 冯艳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1,8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压力为8cmH2O的气泡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BNCPAP)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56例胎龄27~37周、羊水泡沫实验(-~+)的早产儿,分为预防组31例(治疗前未出现呼吸窘迫);治疗组25例,(治疗前...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压力为8cmH2O的气泡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BNCPAP)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56例胎龄27~37周、羊水泡沫实验(-~+)的早产儿,分为预防组31例(治疗前未出现呼吸窘迫);治疗组25例,(治疗前出现呼吸窘迫症状,胸片提示有不同程度NRDS改变)。均于生后半小时内应用压力为8cmH2O的BNCPAP预防和治疗NRDS。【结果】预防组31例中有27例未出现呼吸窘迫症状,预防成功率为87.1%。4例患儿4~6h后出现呼吸窘迫症状,其中2例(胸片为Ⅰ~Ⅱ级)继续治疗8h后症状逐渐改善;2例(胸片为Ⅲ~Ⅳ级)于生后8h行气管插管注入PS并改用机械通气,存活1例,死亡1例(为27周,死于大面积硬肿和感染性休克),死亡率为3.3%。治疗组25例中有24例治疗2h后血气改善,治疗6~8h后临床症状改善,BNCPAP治疗成功率为96%。1例在8h后呼吸困难加重行气管插管注入PS并改用机械通气最终存活。【结论】生后早期(半小时内)应用压力为8cmH2O的BNCPAP对于预防及治疗胎龄28周或以上早产儿NRDS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泡持续正压通气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丽元 钟爱良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11期658-660,共3页
为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N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 ,对 3 2例呼吸衰竭患儿应用NCPAP治疗 ,并进行精心护理 ,持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 ( Sp O2 )、动脉血氧分压 ( Pa O2 )及二氧化碳分压 ( Pa CO2 )。结果 3 2例患儿完... 为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N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 ,对 3 2例呼吸衰竭患儿应用NCPAP治疗 ,并进行精心护理 ,持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 ( Sp O2 )、动脉血氧分压 ( Pa O2 )及二氧化碳分压 ( Pa CO2 )。结果 3 2例患儿完全缓解 2 6例 ( 81.2 % ) ,改善 4例 ( 12 .5 % ) ,无效 2例 ( 6.3 % ) ,总有效率 93 .7%。 NCPAP治疗后患儿 Sp O2 、Pa O2 明显上升 (治疗前后比较 ,均 P<0 .0 1) ,Pa CO2 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0 .0 5 )。提示精心护理、合理有效地调控 NCPAP参数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新生儿 ncpap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