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薛世民 王恒利 +1 位作者 李春瑜 董锦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收治的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收治的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指标、通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以及NLR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HI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最低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减少炎性反应,改善患者通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 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20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陆燕珍 何海燕 张明真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0期66-68,共3页
目的探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面罩吸氧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 目的探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面罩吸氧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0.0%,对照组为6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气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上,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改善时间更短,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小儿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塞鼻式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宏勋 《安徽医学》 2003年第4期35-36,共2页
目的 探讨简易塞鼻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 ,其中Ⅰ型呼衰 2 0例 ,Ⅱ型呼衰 12例 ,予CPAP治疗 ,观察患儿在CPAP前血气、CPAP后 4~ 6h、2 4h的临床和SaO2 的变化。结果  32例... 目的 探讨简易塞鼻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 ,其中Ⅰ型呼衰 2 0例 ,Ⅱ型呼衰 12例 ,予CPAP治疗 ,观察患儿在CPAP前血气、CPAP后 4~ 6h、2 4h的临床和SaO2 的变化。结果  32例患者CPAP后呼吸困难及缺氧征有不同程度好转 ,血气SaO2 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症状好转。结论 简易CPAP可以改善氧合和通气 ,对Ⅰ型、Ⅱ型新生儿呼衰均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新生儿 简易持续气道正压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进 沈凤祥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呼吸衰竭新生儿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呼吸衰竭新生儿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动脉血氧分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34%,比观察组89.3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PaCO2比观察组高,PaO2、SaO2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血氧分压,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衰竭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监护仪及简易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应用(附31例报告)
5
作者 吴琪 熊言佳 《淮海医药》 2005年第3期207-207,共1页
目的 观察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改善缺氧及预后。方法 使用简易鼻塞式CPAP对31例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进行治疗,结合心电监护仪对缺氧的监测,调整CPAP水压。结果 全部病例缺氧均可改善,生存率增加。结论 简易鼻塞式CPA... 目的 观察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改善缺氧及预后。方法 使用简易鼻塞式CPAP对31例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进行治疗,结合心电监护仪对缺氧的监测,调整CPAP水压。结果 全部病例缺氧均可改善,生存率增加。结论 简易鼻塞式CPAP是一种简便、有效、经济、可靠的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衰竭 持续气道正压 心电监护仪 简易CPAP 缺氧 治疗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双相气道正压通气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6
作者 谢晓苗 朱峰 +1 位作者 李莹莹 朱向宝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比较鼻塞式双相气道正压通气(N-Bi PAP)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9月收治住院的51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N-Bi PAP,... 目的:比较鼻塞式双相气道正压通气(N-Bi PAP)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9月收治住院的51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N-Bi PAP,对照组给予n CPAP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前(Ta)、治疗后2 h(Tb)、12 h(Tc)、36 h(Td)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_2)、pH、血氧分压(PaO_2)及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总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儿Ta时Pa CO2、PaO_2、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Tb、Tc、Td时间点pH、PaO_2高于对照组,Tb、Tc、Td时间点的Pa CO2、FiO_2低于对照组,但Tb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d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BPD发生率、IVH发生率及NEC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总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BPD发生率、IVH发生率及NEC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N-Bi PAP治疗NRDS较n CPAP可更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及缩短用氧时间,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率,且安全性优于n C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奇伟 陈金华 廖志隆 《现代医院》 2017年第5期735-736,739,共3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NIC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给予鼻塞式持...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NIC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变化、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PCO_2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PO_2无显著性差异(P>0.05),pH值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与对照组的67.65%比较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上机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合并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较常规机械通气而言,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上机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衰竭 常规机械通气 持续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呼吸暂停早产儿鼻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赵磊 田园园 +2 位作者 侯钰佩 张耀东 石彩晓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7期5-7,共3页
目的比较湿化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HHFNC)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过程中对鼻部的损伤程度。方法 65例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HHFNC组(n=32)和NCPAP组(n=33),2组均行常规护理,HHFNC组采用HHFNC治疗,NCPAP组采... 目的比较湿化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HHFNC)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过程中对鼻部的损伤程度。方法 65例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HHFNC组(n=32)和NCPAP组(n=33),2组均行常规护理,HHFNC组采用HHFNC治疗,NCPAP组采用NCPAP治疗。观察2组鼻部损伤情况。结果除人中部位,HHFNC组鼻内部左右侧、鼻外部左右侧及鼻中隔5个部位的损伤均显著低于NCPAP组(P<0.05或P<0.01)。结论 HHFNC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过程中对鼻部影响较少,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氧治疗 早产儿 高流量双导管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思红 文梦灵 黄友妮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56例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护理过程中,注意做好固尔苏用药前的准备,正确配制药液及注药,做好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保证营养和水份的摄入,预防感染,加... 目的总结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56例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护理过程中,注意做好固尔苏用药前的准备,正确配制药液及注药,做好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保证营养和水份的摄入,预防感染,加强基础护理。结果经治疗,患儿皮肤颜色转红、血氧饱和度值逐渐升高,除1例家属原因自动出院,其余55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是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和治愈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固尔苏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中隔矫正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建秋 徐珏 罗旭东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 CPAP)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3例OSAHS合并鼻中隔偏曲...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 CPAP)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3例OSAHS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采用鼻阻力仪、autoCPAP呼吸机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定鼻通气阻力、CPAP压力及n CPAP治疗耐受性。结果与术前相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的鼻气道阻力、CPAP压力显著降低(P<0.01),而VAS评分显著升高(P<0.01);CPAP压力与鼻气道阻力呈正相关(P=0.01),而VAS评分与CPAP压力呈负相关(P<0.01)。结论鼻中隔矫正术能有效降低OSAHS患者的鼻阻力,降低n CPAP治疗时的CPAP压力,提高n CPAP治疗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隔 外科手术 睡眠呼吸暂停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1期2017-2018,共2页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给予观察组肺泡...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给予观察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统计两组康复进程(机械通气时间、辅助呼吸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较对照组(71.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较对照组(23.8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辅助呼吸、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辅助呼吸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正秀 卢佑英 许开桂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2期10-11,共2页
目的 探讨简易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 (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 ,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要点 ,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将 1 6 8例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1 1 0例采用简易鼻塞式CPAP ,对照组 ... 目的 探讨简易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 (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 ,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要点 ,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将 1 6 8例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1 1 0例采用简易鼻塞式CPAP ,对照组 5 8例采用传统头罩吸氧 ,使用 2h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脉搏氧饱和度。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 90 .91 % ,对照组 74 .1 4 %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呼吸正压给氧 治疗 新生儿呼吸衰竭 CPAP RF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糖尿病肾病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VEGF及ICAM-1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刚 姚丽君 +1 位作者 王小溶 陈望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7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 pressure,nCPAP)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syndrome,OSAS)患者VEGF及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临...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 pressure,nCPAP)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syndrome,OSAS)患者VEGF及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DN伴中度鼾症患者36例,年龄35岁~6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血糖、血压以及血脂等药物,治疗组系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nCPAP治疗3个月,检测指标:(1)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血脂及24h尿蛋白定量等。(2)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VEGF、ICAM-1水平。(3)常规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结果:经过3月的nCPAP治疗,两组治疗后患者血压、血肌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氧饱和度、以及AHI未见明显差异;经nCPAP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AHI显著下降(P<0.05),夜间MSaO2以及LSaO2大幅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ICAM-1以及24h尿蛋白均有减少,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nCPAP治疗可能通过调节OSAS合并DN患者VEGF以及ICAM-1表达水平,从而达到减少尿蛋白,减轻肾脏损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糖尿病肾病 VEGF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磷脂注射液辅助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尚莹 娄莹 可秋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5期4649-4651,共3页
目的分析猪肺磷脂注射液辅助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7例HMD患儿,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联合治疗组(44例)和正压通气组(43例)。正压通气组接受鼻塞式持... 目的分析猪肺磷脂注射液辅助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7例HMD患儿,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联合治疗组(44例)和正压通气组(43例)。正压通气组接受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联合治疗组接受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 2)、二氧化碳分压(PaCO 2)、血液酸碱度(pH)],记录病情改善时间(吸氧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根据患者症状、呼吸改善情况评估疗效,记录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PaO 2、pH均高于正压通气组,PaCO 2低于正压通气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吸氧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正压通气组,治疗总有效率(90.90%)高于正压通气组(72.09%)(均P<0.05)。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6.81%)和正压通气组(13.9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HMD患儿效果显著,可促进症状缓解,改善血气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猪肺磷脂注射液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蛋白尿3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淑香 郑西卫 +1 位作者 苑秀梅 张锦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4期1115-1116,共2页
关键词 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并发症 蛋白尿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鼻塞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吉海燕 尹同进 +1 位作者 尹萍 韩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4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stephenCPAP呼吸机配合改良鼻塞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按入院后诊断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6例采用stephen CPAP呼吸机配合改良鼻塞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st... 目的观察stephenCPAP呼吸机配合改良鼻塞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按入院后诊断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6例采用stephen CPAP呼吸机配合改良鼻塞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stephenCPAP原配的鼻塞进行CPAP通气,记录各患儿的血气指标及通气情况的数据。结果观察组在鼻塞的滑脱次数、维持最佳通气时间及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鼻塞配合CPAP呼吸机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优于原配鼻塞,同时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原发性呼吸暂停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小凤 田斌斌 李洁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9期1667-1669,共3页
目的:主要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患儿... 目的:主要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2)。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上所述,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够提高患儿治愈率,改善肺功能和弥散功能,促进氧合,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 盐酸氨溴索 肺表面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海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3期60-61,共2页
目的:探究常频机械通气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7月-2018年2月收治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10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行常频机械通气,乙组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究常频机械通气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7月-2018年2月收治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10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行常频机械通气,乙组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比较,乙组治疗后PaCO_(2)水平更低,PaO_(2)、pH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常频机械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常频机械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尔苏联合鼻塞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7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固尔苏联合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新生儿科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8例)... 目的观察固尔苏联合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新生儿科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小剂量固尔苏气管内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血氧合指数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PaO2、PaCO2及PaO2/Fi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出现肺炎、肺出血、颅内出血及动脉导管未闭等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53.5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固尔苏联合鼻塞型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尔苏 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英姿 汪祝萍 +1 位作者 程海瑛 林蕴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4期488-488,共1页
关键词 正压通气治疗 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 持续气道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急慢性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危重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