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唇沟皮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马莉 李小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95-1298,共4页
介绍传统的鼻唇沟皮瓣,包括任意皮瓣、以面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以副面动脉为蒂的鼻唇沟皮瓣、以上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以眶下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应用现状,并介绍近年来关于鼻唇沟穿支皮瓣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侧鼻动脉的提出及其相关... 介绍传统的鼻唇沟皮瓣,包括任意皮瓣、以面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以副面动脉为蒂的鼻唇沟皮瓣、以上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以眶下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应用现状,并介绍近年来关于鼻唇沟穿支皮瓣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侧鼻动脉的提出及其相关研究。鼻唇沟皮瓣用来修复面部缺损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外形满意、瘢痕不显等优点,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沟皮瓣 修复 轴型 任意 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鼻唇沟皮瓣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况明才 杨茂进 曹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带血管鼻唇沟皮瓣 应用 口腔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贯通性缺损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28例报告
3
作者 成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鼻唇沟皮瓣 缺损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唇沟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先伟 武媛 +3 位作者 潘剑 张壮 夏辉 李龙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查阅2004年1月~2009年10月因肿瘤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行手术治疗并使用过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的病历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9.2...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查阅2004年1月~2009年10月因肿瘤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行手术治疗并使用过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的病历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9.2岁。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38例。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术中情况(包括皮瓣设计、大小、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成活情况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等。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记录患者目前情况。统计分析鼻唇沟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及作用。结果:40例患者中39例一期愈合,1例二期愈合。随访发现36名患者肿瘤未见复发,皮瓣生存良好,色泽与周围组织基本一致或接近,外观形态满意,无面瘫、鼻通气功能及咀嚼功能障碍。结论:鼻唇沟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小范围软组织缺损疗效优良,美观,特别适合皮肤松弛的中老年患者,值得推广。另外,在鼻唇沟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术后,不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沟皮瓣 口腔颌面部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唇沟皮瓣修复邻近部位缺损143例报告
5
作者 冯彬 杨壮群 +2 位作者 杨小平 侯成群 郑信民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107-108,共2页
鼻唇沟皮瓣在修复颌面部的部分缺损时,其颜色、质地、弹性等方面较游离皮片移植或远位皮瓣转移的修复效果理想。作者总结了143例鼻唇沟皮瓣修复下睑、鼻、唇、颊部分缺损的经验,对鼻唇沟皮瓣在颌面部部分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手... 鼻唇沟皮瓣在修复颌面部的部分缺损时,其颜色、质地、弹性等方面较游离皮片移植或远位皮瓣转移的修复效果理想。作者总结了143例鼻唇沟皮瓣修复下睑、鼻、唇、颊部分缺损的经验,对鼻唇沟皮瓣在颌面部部分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手术中应注意事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缺损 鼻唇沟皮瓣 修复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动脉下端为蒂的鼻唇沟轴型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涛 赵国强 万林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54-1456,1473,共4页
目的 :总结以面动脉下端为蒂的鼻唇沟皮瓣转移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 :口腔鳞癌术后软组织缺损10例,其中口底6例,舌缘3例,下牙龈1例,采用以面动脉下端为蒂的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0例患者,口腔、面部等创口Ⅰ期... 目的 :总结以面动脉下端为蒂的鼻唇沟皮瓣转移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 :口腔鳞癌术后软组织缺损10例,其中口底6例,舌缘3例,下牙龈1例,采用以面动脉下端为蒂的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0例患者,口腔、面部等创口Ⅰ期愈合,皮瓣成活率100%。随访6个月~3年,无肿瘤复发或淋巴结转移,外观形态满意,语言与咀嚼等生理功能良好,面部取瓣区无明显畸形。结论:以面动脉下端为蒂的鼻唇沟皮瓣与口腔下部(口底、舌腹、下颌牙龈)缺损区邻近,皮瓣取材范围增大,移位距离延长,活动度更灵活,可用于修复大面积的口腔癌术后缺损。具有血供丰富、成活率高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年长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鼻唇沟皮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唇沟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军辉 邢新 +3 位作者 欧阳天祥 李萍 许洁 郭恩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介绍鼻唇沟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自1997年8月至2005年1月,以鼻唇沟区作皮瓣供区,设计推进和易位转移的两种以皮下组织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面部鼻唇沟周围的中等大小的皮肤缺损共23处,缺损... 目的:介绍鼻唇沟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自1997年8月至2005年1月,以鼻唇沟区作皮瓣供区,设计推进和易位转移的两种以皮下组织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面部鼻唇沟周围的中等大小的皮肤缺损共23处,缺损大小由2.0cm×1.9cm至5.0cm×4.5cm。结杲:皮瓣全部成活,切口I期愈合,随访时间1~40个月,面部形态满意;局部平整,没有“猫耳朵”形成;切口瘢痕隐藏于鼻唇沟皱褶内而不显;面部各器官没有扭曲和移位畸形。结论:鼻唇沟岛状皮瓣是修复面部中等大小皮肤缺损的较可靠和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 下组织蒂 面部 创伤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咬伤后鼻缺损的分类及手术方式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喆 戴霞 +3 位作者 李世荣 王珍祥 毋巨龙 陈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340-2342,共3页
目的探讨鼠咬伤后鼻缺损的分类标准,以指导临床修复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至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26例鼠咬伤后鼻缺损患者。依据鼻缺损的部位及范围对其进行分类。采用"鼻唇沟皮瓣"、"耳廓复合组织瓣"... 目的探讨鼠咬伤后鼻缺损的分类标准,以指导临床修复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至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26例鼠咬伤后鼻缺损患者。依据鼻缺损的部位及范围对其进行分类。采用"鼻唇沟皮瓣"、"耳廓复合组织瓣"、"上臂内侧管状皮瓣"、"前额扩张皮瓣"等术式修复鼻缺损。结果将本组26例鼠咬伤后鼻缺损分为四类:Ⅰ类,鼻尖缺损4例;Ⅱ类,单纯鼻翼缺损6例;Ⅲ类,鼻尖和部分鼻翼缺损2例;Ⅳ类,全鼻缺损14例。并根据分区修复的方法对其进行修复,经过临床6个月至3年随访,26例患者均获得满意修复效果。结论对鼠咬伤后鼻缺损进行科学分类有助于选择最佳手术方式,依据分区修复的方法对鼠咬伤后鼻缺损进行修复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鼻唇沟皮瓣 耳廓复合组织 上臂内侧管状 额部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