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冉龙 勾雪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9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NIP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鼻腔入路组(n=30)和泪前隐窝入路组(n=30)。对泪前隐窝入路组患者与... 目的:研究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NIP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鼻腔入路组(n=30)和泪前隐窝入路组(n=30)。对泪前隐窝入路组患者与鼻腔入路组患者分别进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与常规的鼻内镜下鼻腔入路手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鼻腔入路组患者相比,泪前隐窝入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手术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NIP患者进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能显著缓解其病情,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 腔-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入路与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复发情况
2
作者 孙晓飞 刘斌 +3 位作者 刘诗敏 郑文雯 查志鸿 胡国勤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8期60-66,共7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入路与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64例AC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 目的观察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入路与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64例AC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对照组采用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入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手术前后Lund-Mackay鼻内镜评分和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以及术后5个月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Lund-Mackay鼻内镜评分和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较术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ACP的临床疗效好,能全面地清理病灶,且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较低,较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入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上颌窦自然开口 上颌窦后孔息肉(ACP) 临床效果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前隐窝入路的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效果探讨
3
作者 林波 胡怀军 +1 位作者 朱信彤 王善泉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8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用泪前隐窝入路的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东海县人民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的57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n=27例)和观察组(n=30例)。... 目的:探讨用泪前隐窝入路的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东海县人民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的57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n=27例)和观察组(n=30例)。采用传统入路对参照组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采用开放上颌窦口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结果:与参照组患者中上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中上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手术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均较低,P<0.05。与参照组患者中上额窦囊肿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上额窦囊肿患者手术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均较低,P<0.05。结论:用泪前隐窝入路的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手术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手术 上颌窦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清除上颌窦内病变的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英 颜永毅 +1 位作者 季青 叶小静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经中鼻道开窗+泪前隐窝入路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的必要性。方法对30例54侧上颌窦病变,70°鼻内镜直视下经中鼻道开窗,查找并清除病变后,再行泪前隐窝入路,彻底清除上颌窦内残留病变。结果 (1)经中鼻道开窗可以窥及,但无法... 目的探讨经中鼻道开窗+泪前隐窝入路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的必要性。方法对30例54侧上颌窦病变,70°鼻内镜直视下经中鼻道开窗,查找并清除病变后,再行泪前隐窝入路,彻底清除上颌窦内残留病变。结果 (1)经中鼻道开窗可以窥及,但无法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9例14侧,约占总侧数的25.93%。而且经泪前隐窝入路窥及病变较之经中鼻道开窗所见更为广泛;(2)经中鼻道开窗清除上颌窦内病变,未窥及残留后,再行泪前隐窝入路,仍然发现18例32侧存有病变,约占总侧数的59.26%。结论 70°鼻内镜下经中鼻道开窗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不仅困难,而且存在视觉死角,经泪前隐窝入路既能看清上颌窦内各壁,又能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因此,在可能出现上颌窦病变残留时,有必要采用"中鼻道开窗+泪前隐窝入路"的双径路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手术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经鼻底开窗入路、上颌窦自然口入路、泪前隐窝入路行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斌 王健 +2 位作者 胡晓东 江雪 刘卫卫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83-85,共3页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经鼻底开窗入路、上颌窦自然口入路、泪前隐窝入路行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鼻内镜下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上颌骨囊肿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A组(鼻底开窗入路)、B组(上颌窦自然口入路)...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经鼻底开窗入路、上颌窦自然口入路、泪前隐窝入路行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鼻内镜下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上颌骨囊肿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A组(鼻底开窗入路)、B组(上颌窦自然口入路)、C组(泪前隐窝入路),每组50例。比较三组围手术期一般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6、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12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6、24 h的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三组术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降低(P均<0.05);三组术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伤口局部感染1例、鼻翼塌陷0例、鼻唇麻木不适0例、双目溢泪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B组分别为1、0、0、1例及4.00%,C组分别为0、0、1、0例及2.00%;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后复发0、0、1例,复发率分别为0、0、2.00%,三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鼻底开窗入路、上颌窦自然口入路、泪前隐窝入路行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相近,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手术 底开窗 上颌窦自然口 上颌骨囊肿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58例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郁明 李湘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2期88-89,共2页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5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程顺利,疗效满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全部为良性病变。随访半年以上无...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5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程顺利,疗效满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全部为良性病变。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手术 上颌窦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马莉 吕世霞 王弦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9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手术治... 目的分析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1.74±5.36)min、住院时间(2.53±0.23)d均短于对照组的(61.83±6.29)min、(4.89±0.27)d,术中出血量(30.21±2.85)ml少于对照组的(39.09±2.7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采用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手术治疗后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仅能缩短患者的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改善患者的病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手术 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闫欣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0期63-65,共3页
目的:探究用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探究用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用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常规的鼻内镜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其治疗的优良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更短,其治疗的优良率更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一年内病情的复发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缩短其术后康复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手术 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郭照萌 赵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3期192-194,共3页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窦腔内均存在密度较高软组织影或斑片状钙化影或密度不均...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窦腔内均存在密度较高软组织影或斑片状钙化影或密度不均点状影。将上述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上颌窦根治术。术后两组患者均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窦腔。观察统计所有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病理检查,实验组曲霉菌感染率(83.33%),毛霉菌感染率(10.00%),假丝酵母菌感染率(6.67%)与对照组曲霉菌感染率(90.00%),毛霉菌感染率(3.33%),假丝酵母菌感染率(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无显著手术后遗症等优点,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上颌窦开放 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
10
作者 王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9期56-58,共3页
目的:探究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NIFRS)的效果。方法:将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NIFRS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 目的:探究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NIFRS)的效果。方法:将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NIFRS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进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对联合组患者进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术后6个月内其病情的复发率更低,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多,手术时间更长,P<0.05。结论:与对NIFRS患者单纯进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相比,对其进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虽然会增加其术中的出血量,延长其手术时间,但能提高其疗效,降低其术后病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 切除术 非侵袭性真菌性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巍巍 张兆焕 陆波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2期31-36,共6页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该院诊治的80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上颌窦根...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该院诊治的80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上颌窦根治术,B组采用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后,再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和Lund-Kennedy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B组明显低于A组,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总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后,再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根治术 上颌窦良性病变 不同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上颌骨囊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斌 王健 +2 位作者 胡晓东 江雪 刘卫卫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0期94-95,共2页
目的:分析用鼻内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上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0例上颌骨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鼻底开窗组、上颌窦自然口组和泪前隐窝组。采... 目的:分析用鼻内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上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0例上颌骨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鼻底开窗组、上颌窦自然口组和泪前隐窝组。采用鼻内镜下鼻底开窗上颌骨囊肿摘除术对鼻底开窗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入路上颌骨囊肿摘除术对上颌窦自然口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骨囊肿摘除术对泪前隐窝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三组患者手术相关的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情的复发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伤口愈合的时间相比,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血清IL-6及IL-8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清IL-6及IL-8的水平相比,P>0.05。术后,三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比,P>0.05。术后6个月,三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相比,P>0.05。结论:用鼻内镜下鼻底开窗上颌骨囊肿摘除术、上颌窦自然口入路上颌骨囊肿摘除术及泪前隐窝入路上颌骨囊肿摘除术治疗上颌骨囊肿的创伤性、术后患者康复的速度、发生炎症反应的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在采用鼻内镜下手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可根据其具体病情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底开窗 上颌窦自然口 上颌骨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方式在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露 郑振宇 徐战将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8期5245-5248,共4页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方式在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阳路院区接受诊疗的82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41例。对A组采用...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方式在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阳路院区接受诊疗的82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41例。对A组采用经泪前隐窝入路,对B组采用经下鼻甲反转扩大下鼻道入路。观察两组手术临床指标、术后病情控制情况,对比两组术前、手术3个月后窦腔黏膜状态(Lund-Kennedy评分),并统计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A组,出血量少于A组(P<0.05)。B组术后病情控制情况优于A组(P<0.05)。手术3个月后,两组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术前,且B组Lund-Kennedy评分低于A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下鼻甲反转扩大下鼻道入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改善窦腔黏膜状态,有效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上颌窦炎 甲反转 扩大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中下双鼻道联合入路对真菌性上颌窦炎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黄瑞娟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中下双鼻道联合入路对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试验组行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中下双鼻道联合入路对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试验组行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中下双鼻道联合入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上颌窦炎 内镜下中下双道联合 内镜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代键 马俊 赵丹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73-374,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鼻内镜径路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共32例,依据手术径路的不同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单纯鼻内镜径路,乙组为鼻内镜下泪前... 目的:探讨单纯鼻内镜径路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共32例,依据手术径路的不同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单纯鼻内镜径路,乙组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复发率。结果:甲组20例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复发例数为3例,复发率为15%,乙组12例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无复发例数,两组复发率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显著,具有术后复发率低、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性乳头状瘤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