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与鼓膜置管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韦涛 马跃中 +2 位作者 崔婷婷 刘燕 刘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与鼓膜置管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置管组与扩张组,各45例。给予置管组鼓膜置...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与鼓膜置管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置管组与扩张组,各45例。给予置管组鼓膜置管术治疗,给予扩张组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咽鼓管功能[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评分]、捏鼻鼓气难度[捏鼻鼓气法(Valsalva)评分],记录两组临床疗效,统计术前、术后6个月纯音听阈均值(PTA)。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ETDQ-7、Valsalva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扩张组ETDQ-7、Valsalva评分均低于置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扩张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置管组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扩张组PTA低于置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与鼓膜置管术相比,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咽鼓管功能,降低捏鼻鼓气难度及P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膜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文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沁阳市中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71耳)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统计分析手术前后咽鼓管评...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沁阳市中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71耳)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统计分析手术前后咽鼓管评分及咽鼓管测压情况。结果术后14耳咽鼓管压力不足,57耳压力恢复正常,经6个月随访,无病例脱落,6个月后患者咽鼓管压力均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患者耳闷、听觉朦胧感、耳痛、耳鸣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咽鼓管30 mbar、40 mbar、50 mbar压力下咽鼓管压力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延迟开放型咽鼓管患者,可有效恢复正常听觉及耳部不适,提高咽鼓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功能障碍 扩张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鼓室口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疗效及咽鼓管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谢先荣 付亚峰 刘伟清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鼓室口咽鼓管球囊扩张(balloon dilatati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联合腺样体消融术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CSOM)患儿的疗效及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间在中山市... 目的探讨经鼓室口咽鼓管球囊扩张(balloon dilatati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联合腺样体消融术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CSOM)患儿的疗效及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间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就诊的CSOM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腺样体消融术+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腺样体消融术+鼓膜切开置管术+BET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咽鼓管功能、临床疗效及随访6个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耳积液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鼓膜愈合时间、听力恢复时间均更短(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咽鼓管评分(Eustachian tube score,ETS)升高、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量表(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7,ETDQ-7)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ETS评分高于对照组,ETDQ-7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63%vs.9.76%,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复发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95%vs.2.44%,P<0.05)。结论经鼓室口BET联合腺样体消融术有助于提高CSOM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咽鼓管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复发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渗出液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管(Eustachian Tube) 扩张(Dilatation) 腺样体切除(Adenoidectomy) 管球扩张(balloon dilatation Eustachian tuboplasty) 室口(tympanic opening of Eustachian tu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4
作者 葛亮 朱顺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26-228,233,共4页
目的:分析药物治疗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3年3月弋矶山医院6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鼓膜置管术,对照组30例采用药物治疗,... 目的:分析药物治疗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3年3月弋矶山医院6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鼓膜置管术,对照组30例采用药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纯音听阈均值(PTA)、气骨导差(ABG)以及咽鼓管功能障碍7项评分问卷(ETDQ-7)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总体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70.00%)(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PTA、ABG、ETDQ-7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下降(P<0.05)。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球扩张 膜置管 纯音听阈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不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邓丽芳 李碧玉 +2 位作者 吴盖珍 吴剑 李军政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2期187-189,199,共4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ET)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0例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拟行BET治疗,比较分析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咽鼓管测压(T...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ET)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0例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拟行BET治疗,比较分析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咽鼓管测压(TMM)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3及6个月时耳闷塞感、听物朦胧感、耳内水泡声、耳鸣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及6个月TMM的R值恢复正常比率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本组出现1例(5%)鼻黏膜粘连,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BET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球扩张 放疗 管功能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与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43
6
作者 张鹏 周慧芳 许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93-94,共2页
目的比较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和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5例(37耳),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照组接受鼓膜置管术治疗。术前及术后6、12、18个月时测试两组纯音听阈、鼓室导抗... 目的比较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和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5例(37耳),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照组接受鼓膜置管术治疗。术前及术后6、12、18个月时测试两组纯音听阈、鼓室导抗图,并采用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问卷(ETDQ-7)进行评分。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术后6个月ETDQ-7评分分别为(2.42±0.51)、(2.78±0.43)分,术后12个月分别为(2.05±0.53)、(3.44±0.71)分,术后18个月分别为(1.95±0.41)、(3.61±0.61)分,两组比较,P均<0.05。试验组、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78.9%、72.2%,术后12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89.5%、55.6%,术后18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4.7%、44.4%,两组术后12个月、术后18个月比较,P均<0.05。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较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管球扩张 膜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症状性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短期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熊浩 梁茂金 +5 位作者 张志钢 许耀东 区永康 陈穗俊 杨海弟 郑亿庆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10期531-533,共3页
目的评价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症状性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短期效果。方法对40例诊断为症状性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患者纳入标准包括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症状(主要为耳闷,伴或不伴耳痛、听觉模糊和耳鸣)、正常鼓膜、A型或... 目的评价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症状性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短期效果。方法对40例诊断为症状性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患者纳入标准包括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症状(主要为耳闷,伴或不伴耳痛、听觉模糊和耳鸣)、正常鼓膜、A型或C型鼓室压图以及无任何中耳病史。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主观症状改善、耳内镜检查、纯音听力测试、声阻抗及咽鼓管测压。结果所有患者成功接受手术。术后1周及6个月主客观检查结果均显示咽鼓管功能明显改善。只有1例(耳)主观症状无明显改善。手术总有效率为98%。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能使对药物反应差的症状性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短期获益,症状性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能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最佳适应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耳疾病 管球扩张 症状性管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加鼓膜置管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 被引量:24
8
作者 关兵 王莹 +2 位作者 徐丽 曹武 戴炳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11期645-646,共2页
目的探讨局麻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加鼓膜置管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例(24耳),于门诊局麻下,结合鼻内镜经鼻腔径路行咽鼓管咽口球囊扩张,并行鼓膜置管。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拔出T型管... 目的探讨局麻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加鼓膜置管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例(24耳),于门诊局麻下,结合鼻内镜经鼻腔径路行咽鼓管咽口球囊扩张,并行鼓膜置管。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拔出T型管。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8例患者耳闷塞感、听物朦胧感症状明显减轻,未再出现鼓室内积液。2例术后仍有耳内闷胀及听力下降,耳内镜检查示鼓室积液未吸收,再次置入T型通气管后症状改善。结论局麻下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加鼓膜置管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对于改善咽鼓管功能方法安全可行,并发症极小,是一种微创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伴渗出液 内窥镜检查 管球扩张 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置管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钦武 高敏倩 杨海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6期393-394,共2页
目的探讨中耳置管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eplasty,BET)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8年12月确诊为OME的患者90例,随机予以中耳置管联合BET或单纯中耳置管,观察并比较术前及术后9个... 目的探讨中耳置管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eplasty,BET)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8年12月确诊为OME的患者90例,随机予以中耳置管联合BET或单纯中耳置管,观察并比较术前及术后9个月的平均气导阈值(PTA)、平均气-骨导差(A-B Gap)。结果(1)45例中耳置管联合BET前PTA为(41.90±18.04)dB HL,术后9个月为(25.84±15.36)dB HL(t=8.771,P<0.05);术前平均A-B Gap为(23.99±9.67)dB HL,术后9个月为(8.75±7.52)dB HL(t=14.072,P<0.05);(2)45例单纯中耳置管术前PTA为(39.99±15.54)dB HL,术后9个月为(29.79±16.14)dB HL(t=10.536,P<0.05);术前平均A-B Gap为(22.70±8.73)dB HL,术后9个月为(15.71±11.39)dB HL(t=7.337,P<0.05);(3)术后9个月中耳置管联合BET组的PTA改善值(t=2.827,P<0.05)、平均A-B Gap改善值(t=-4.253,P<0.05)显著优于单纯中耳置管组;(4)中耳置管联合BET组总有效率为86.7%,单纯中耳置管组总有效率为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耳置管联合BET对OME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中耳置管,可作为治疗OME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 中耳通气 伴渗出液中耳炎 管球扩张 管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下经鼓室口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伴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谊 胡浩磊 邢培梅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2期82-88,共7页
目的对伴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ETD)患者,在实施中耳乳突手术的基础上联合行耳内镜下咽鼓管鼓室口球囊扩张术,以探讨耳内镜下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1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伴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延... 目的对伴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ETD)患者,在实施中耳乳突手术的基础上联合行耳内镜下咽鼓管鼓室口球囊扩张术,以探讨耳内镜下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1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伴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延迟开放型ETD患者50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中耳乳突手术联合耳内镜下咽鼓管鼓室口球囊扩张术,对照组采用中耳乳突手术联合鼻内镜下咽鼓管咽口球囊扩张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ETDQ-7)及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组内术前与术后1年ETDQ-7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乳突腔引流通畅,未出现脓性渗出液。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延迟开放型ETD患者,在实施中耳乳突手术的基础上,行耳内镜下咽鼓管鼓室口球囊扩张术,较行鼻内镜下咽鼓管咽口球囊扩张术更加安全,且术后复发率低,效果更好。故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伴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延迟开放型ETD患者行中耳乳突手术联合耳内镜下咽鼓管鼓室口球囊扩张术,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室口和 管球扩张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管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和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雯雯 张红蕾 +4 位作者 邓洁 濮彧 霍小秀 魏之涵 郭睿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8期540-544,共5页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dilati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和鼓膜置管术(tympanostomy tube insertion,TTI)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CSOM)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dilati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和鼓膜置管术(tympanostomy tube insertion,TTI)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CSOM)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发表的关于CSOM的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3月,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计纳入8篇文献,共500例(504耳)患者,其中BET组250例(253耳)和TTI组250例(251耳),BET组治疗有效率较高[OR=3.4,95%CI(2.04,5.64)]。根据研究类型亚组分析,BET治疗CSOM有效率均高于TTI组(P<0.05)。根据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7-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aire,ETDQ-7)亚组分析,术后6、12、18个月,BET组评分均低于TTI组(P>0.05)。根据PTA亚组分析,术后12个月,BET组PTA低于TTI组(P<0.05)。根据Valsava评分亚组分析,术后6个月,BET组Valsava评分低于TTI组(P<0.05)。根据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进行亚组分析,TTI组(7.79%,20%)均高于BET组(1.72%,0%)。结论 在考虑治疗有效率、PTA、Valsava评分、并发症和复发率方面,BET治疗CSOM的短期疗效优于T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渗出液中耳炎 Meta分析(主题) 管球扩张 膜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2
作者 吕艳慧 杨秀海 +4 位作者 赵睿 梁秋林 冯超 曹长兴 周奇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8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78例(100耳)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78例(100耳)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比较耳闷塞感、听物朦胧感VAS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耳闷塞感、听物朦胧感、耳内水泡声等主观症状的VAS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比较咽鼓管测压(TMM)出现正常R值的比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结论对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耳闷塞感、听物朦胧感等主观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球扩张 管功能障碍 耳闷塞感 管测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牛全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8期3306-3307,共2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8月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8月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测试患者的纯音听阈均值,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纯音听阈均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听力水平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高于鼓膜置管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管球扩张 听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短、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822-824,共3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复发性SO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复发性SO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行单纯鼓膜切开置管术,研究组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使用ETDQ-7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ETDQ-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和12个月研究组ETDQ-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情复发率(7.32%)低于对照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慢性复发性SOM临床效果较好,且不增加手术风险,可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 管球扩张 膜切开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术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武 张香香 +1 位作者 王培芸 李进宁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16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在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中联合采用标准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与鼓膜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0,仅采用鼓膜置管术)... 目的:探讨在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中联合采用标准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与鼓膜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0,仅采用鼓膜置管术)与研究组(n=40,在鼓膜置管术的同时联合标准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比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气骨导差值、纯音听阈水平、总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ETQD-7评分、气骨导差值、纯音听阈均值均较低,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及复发率均较低,P<0.05。结论:采用标准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可改善咽鼓管功能障碍,提高听力,减少复发率,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 膜置管 标准化管球扩张 管功能障碍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后不同诊断工具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郦海能 楼志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8期1156-1158,共3页
目的 评价常规工具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ET)术后效果的敏感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单侧或双侧BET治疗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SOM)患者34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随访时,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咽鼓管测压(TMM)测量R值、声导抗测试... 目的 评价常规工具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ET)术后效果的敏感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单侧或双侧BET治疗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SOM)患者34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随访时,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咽鼓管测压(TMM)测量R值、声导抗测试、咽鼓管评分(ETS)法和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评价球囊扩张术的疗效.结果 在所有常规工具中,ETS和TMM测量R值变化最快.术前ETS为(3.65±1.60)分,术后2周的ETS为(4.38±1.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的ETS分别为(7.00±1.39)分、(7.41±1.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ETDQ-7评分和声阻抗测试结果均有改善.术前ETDQ-7评分为(35.89±5.40)分,术后2周的ETDQ-7评分为(34.47±5.25)分,统计分析显示无改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的ETDQ-7评分分别降至(26.03±5.58)分、(14.85±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图显示,术后2周改善率为8.8%(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的改善率分别为29.4%、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M是诊断ET功能障碍的一种客观、准确且可重复的检测方法.ETS是评价患者术后症状最敏感的指标,但不建议将其作为术后效果评估的唯一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球扩张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管功能障碍 管测压 管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CT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咽鼓管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栓庄 叶梦晓 +3 位作者 邓锡汤 晏子旭 梁碧莹 李希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通过4DCT(four-dimensional CT)动态评估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ction,ETD)患者Valsava动作时的咽鼓管(Eustachian tube,ET)功能。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3月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ETD患者15例,无... 目的通过4DCT(four-dimensional CT)动态评估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ction,ETD)患者Valsava动作时的咽鼓管(Eustachian tube,ET)功能。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3月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ETD患者15例,无中耳疾病的志愿者15名。使用咽鼓管测压(tubomanometry,TMM),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量表(the seven-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和咽鼓管评分量表-7(the Eustachian tube score-7,ETS-7)等方法对所有对象咽鼓管功能做初步评价。嘱患者做Valsava动作,行ADCT动态扫描,记录ET开放过程,重建图像。测量ET数值,判断阻塞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可观察到ET全长,ETD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阻塞。ETD组ET长度和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44.41±2.21)mm vs(40.60±2.20)mm,P<0.01;(168.73±4.66)mm vs(162.88±5.44)mm,P<0.01],前鼓室部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3.5±0.8)mm vs(5.3±1.1)mm,P<0.001]。结论ET长度越长、角度越大,越容易发生ETD。ADCT动态扫描可准确评估ETD患者ET阻塞部位,对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适应证具有指导意义,辐射剂量低,可作为ET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功能障碍 管测压 管评分量表 管球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过敏性咽喉炎的咽鼓管闭塞患者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谊 董伟 +2 位作者 李璇 邢培梅 胡浩磊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对伴有过敏性咽喉炎的咽鼓管闭塞患者综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治疗的60例(80侧)伴有过敏性咽喉炎的咽鼓管闭塞患者纳入本研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 目的探讨对伴有过敏性咽喉炎的咽鼓管闭塞患者综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治疗的60例(80侧)伴有过敏性咽喉炎的咽鼓管闭塞患者纳入本研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20例单侧,8例双侧)单纯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组32例(20例单侧,12例双侧)术前30 d口服中药方剂治疗过敏性咽喉炎+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术后30 d口服中药方剂治疗过敏性咽喉炎。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他基础治疗相同(术前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片等)。比较两组疗效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2年后随访,过敏性咽喉炎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治愈16例(50.00%),显效10例(31.25%),有效4例(12.50%),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4例(14.29%),显效5例(17.86%),有效7例(25.00%),无效12例(42.86%),总有效率为57.1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P<0.05)。治疗组术后咽鼓管咽口肿胀恢复情况、术后耳闷胀感恢复情况、术后听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不适症状消退时间及听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伴过敏性咽喉炎的咽鼓管闭塞,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喉炎 管闭塞 管球扩张 中药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