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纳米材料对鼠科动物的生殖毒性及致毒机理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来子阳
胡献刚
周启星
-
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4,共11页
-
基金
国家水专项(2012ZX07501002-001)
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IRT13024)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7070
21307061)
中国博士后基金(2014M550138
2015T80215)
-
文摘
纳米材料是近几年应用越来越多的一种新型材料,因此国内外科研单位对其毒性的研究也逐年增加。但是目前对鼠科动物生殖毒性及其机理的了解还相对较少,亟需大量研究填补此领域的空白。本文主要从亲代和子代2个方面阐述了纳米材料对鼠科动物的生殖毒性,从不同生物水平等方面概述了纳米材料对亲子两代鼠科动物的损伤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最后,试探性地提出了今后在纳米材料领域对鼠科动物生殖毒性的研究重点。
-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鼠科动物
亲代
子代
生殖毒性
致毒机理
-
Keywords
nanomaterials
murine
parent
offspring
reproductive effects
toxic mechanisms
-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陕西蓝田晚中新世灞河组鼠科化石(英文)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邱铸鼎
郑绍华
张兆群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出处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6,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编号 :G2 0 0 0 7770 0 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40 2 72 0 0 9)
TheAcademyofFinlandGrand (nr.440 2 6)资助
-
文摘
详细描述了陕西蓝田晚中新世灞河组发现的两种鼠科化石 :中华原裔鼠Progonomyssinensissp .nov .和Muridaegen .etsp .indet.。新种的特征是 :个体通常比ProgonomyscathalaiSchaub ,1 938大 ;下臼齿的唇侧齿带和附属尖很弱 ;三分之二的m1具有一很小的中间前边尖(tma) ;M1的t1和t3偶见后刺 ,在个别的m1中有一短的中间脊 ;臼齿的尺寸落入P .woelferi的变异范围 ,但t6~t9间的连接没有该种那样常见 ,而t1 2较为明显。新种产于灞河组下部层位 ,其牙齿的大小和形态特征介于ProgonomyscathalaiSchaub ,1 938与P .woelferiBachmayeretWilson ,1 970之间。据此可证实 ,把灞河组下部层位的时代置于晚中新世早期 ,相当欧洲瓦里士期晚期或MN1 0的时代比较恰当。新种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具有狭义Progonomys属的特征 ,而且是我国现知鼠科动物最古老的一种。未定种产于灞河组较上部层位 ,牙齿形态与Progonomyssinensis的相似 ,很可能与其有较接近的亲缘关系。
-
关键词
晚中新世
陕西蓝田
灞河组
化石
WILSON
形态特征
鼠科动物
亲缘关系
sp.
NOV
新种
层位
中间
下部
牙齿
-
Keywords
Lantian,Shaanxi, late Miocene, Bahe Formation, Muridae
-
分类号
Q915.87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5.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中华竹根鼠的犬瘟热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宇科
屠迪
陈铁桥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出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7-78,共2页
-
-
关键词
鼠科动物
犬瘟热
治疗
热诊断
中华
东非地区
野生动物
南部山区
-
分类号
S858.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毛丝鼠的饲养管理技术
- 4
-
-
作者
王卓龙
于亚艳
孙广忠
-
机构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动物检疫站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0年第2期66-68,共3页
-
文摘
毛丝鼠(拉丁名:Chinchillidae)学名南美洲栗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豪猪亚目美洲栗鼠科动物,因其酷似宫崎俊创作的电影TOTORO中的卡通龙猫,所以后来被香港人改名叫“龙猫”。毛丝鼠(别名琴其拉),目前人工饲养的有长尾毛丝鼠和短尾毛丝鼠两种。20世纪30年代美国,加拿大便开始了毛丝鼠的饲养业。
-
关键词
毛丝鼠
饲养管理技术
鼠科动物
人工饲养
南美洲
啮齿目
哺乳纲
拉丁名
-
分类号
S865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
-
题名麝鼠的饲养管理
- 5
-
-
作者
李义才
-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14年第2期29-30,共2页
-
文摘
麝鼠俗称麝香鼠、水耗子,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仓鼠科动物,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原产北美洲,先后在我国黑龙江、新疆、山东、青海、江苏、广东、贵州等地饲养。雄性麝鼠在4~9月繁殖期间能通过生殖系统的麝鼠腺分泌出麝鼠香,具有浓烈的芳香味。麝鼠香既可以代替麝香作为名贵中药材,又是制作高级香水的原料,价格昂贵。麝鼠可作为一种新的动物药材,解决香料资源日益紧缺的难题,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养殖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将其饲养技术介绍如下。
-
关键词
饲养管理
麝鼠香
脊索动物门
名贵中药材
经济增长点
鼠科动物
两栖动物
生殖系统
-
分类号
Q958.2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龙猫魏氏梭菌感染的诊治
- 6
-
-
作者
王新
吴洪涛
金辉
陈晨
赵玉军
-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辽宁省动物防疫站
辽宁省动物防疫监督检验所
-
出处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6年第3期85-85,共1页
-
-
关键词
魏氏梭菌
感染
猫
诊治
鼠科动物
19世纪
安第斯山脉
防水性能
保护动物
人工饲养
-
分类号
S858.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旱獭人工养殖技术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王山西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06年第4期56-57,共2页
-
-
关键词
人工养殖技术
旱獭
鼠科动物
饲养管理技术
经济动物
蛋白食品
保温性
化妆品
关节炎
毛皮
-
分类号
S865.29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
-
题名龙猫的饲养管理技术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周瑞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08年第11期52-54,共3页
-
文摘
龙猫学名毛丝鼠(Chinchilla lanigera),又称绒鼠,属啮齿目豪猪亚目毛丝鼠科动物。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因其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现已被许多国家人工饲养。
-
关键词
饲养管理技术
猫
鼠科动物
经济效益
人工饲养
毛丝鼠
啮齿目
南美洲
-
分类号
S831.4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58.29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