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建军 黄亮 +2 位作者 韩庆斌 李新志 阙祥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胫骨骨折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观察组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肌注NGF 200 ng/kg,1次/d,连用2周。对照组以相同的方法肌注等量生理盐...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胫骨骨折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观察组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肌注NGF 200 ng/kg,1次/d,连用2周。对照组以相同的方法肌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治疗后1周(T0)、2周(T1)、4周(T2)行胫骨X线检查,采用Perkins法计算骨痂体积;称量全长胫骨湿重,采用RT-PCR法检测骨痂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骨痂体积及全长胫骨湿重均逐渐增加。两组T0、T1时间点骨痂体积及全长胫骨湿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T2时间点骨痂体积及全长胫骨湿重明显高于对照组,T0、T1时间点骨痂组织IGF-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T2时间点骨痂组织IGF-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NGF可促进大鼠胫骨骨折的愈合,可能与其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IGF-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愈合 神经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神经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桑延智 刘心 +3 位作者 柳林 吴晋晖 张媛 潘东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通过观测实验性糖尿病动物的神经视网膜的超微结构变化,从视网膜的神经功能角度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以及相关药物干预后的影响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对照组(D... 目的:通过观测实验性糖尿病动物的神经视网膜的超微结构变化,从视网膜的神经功能角度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以及相关药物干预后的影响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D+N组)。分别于病程3,6,9,12mo取大鼠眼球制备石蜡切片,将视网膜组织行HE染色,并将上述标本制备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并分析。结果:从病程3mo开始,DM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及周细胞的核变形、线粒体肿胀变性、基底膜增厚。视神经节细胞水肿,胞器减少,线粒体变性。光感受器细胞(视锥、视杆)膜盘间隙扩大,线粒体及核也有病理改变。上述病变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经过NGF治疗后,上述DM改变有所减轻,主要表现在感光细胞外节膜盘间隙较DM组缩小,平行度好转;神经细胞突起水肿减轻,胞器水肿好转。各组DM大鼠的视网膜血管、神经网膜及视神经的糖尿病性病变之间未见明显的先后因果关系。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DM大鼠视网膜形态学上所见的视网膜血管、感光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有着明确的改善作用。在DR的发病过程中,视网膜血管的病变与视网膜神经组织的病变可能是同时存在、互相促进,共同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 神经视网膜 神经生长因子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红艳 姜涛 +3 位作者 刘文文 宋永玉 王云霄 赵善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54眼)视神经挫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24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强的松、甲钴胺片及维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内注射,1次... 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54眼)视神经挫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24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强的松、甲钴胺片及维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内注射,1次/d,21 d为1个疗程,共注射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平均缺损(MD),并统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BCVA较治疗前不同程度提高,1个疗程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41.67%,2个疗程后分别为93.33%、54.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均<0.05。1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D分别为12.72±5.04、15.73±5.21,两组比较,P<0.05;2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D分别为10.64±5.86、15.11±5.41,两组比较,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疗效确切,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挫伤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改丽 徐四俊 +4 位作者 肖云 范银波 练海东 解玉军 高晓唯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7-921,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2只和糖尿病组24只,糖尿病动物模型通过链脲佐菌素60mg.kg-1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诱导,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玻璃体腔...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2只和糖尿病组24只,糖尿病动物模型通过链脲佐菌素60mg.kg-1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诱导,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玻璃体腔生理盐水注射组(B组)12只和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组(C组)12只,B组玻璃体腔注射生理盐水每次4μL,每周1次;C组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每次4μL(0.5g.L-1),每周1次。A组、B组和C组分别在4周和8周时随机选取3只(6眼)处死摘除眼球做石蜡切片观察视网膜光镜结构及3只(6眼)做电镜标本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结果各组大鼠血糖值:4周时A组(6.42±0.43)mmol.L-1、B组(30.07±3.62)mmol.L-1、C组(29.34±4.56)mmol.L-1,A组与B、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A组(5.78±0.47)mmol.L-1、B组(29.81±5.58)mmol.L-1、C组(31.26±4.03)mmol.L-1,A组与B、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光镜观察结果:A组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排列整齐;B组4周时,视网膜结构改变不明显,8周时视网膜变薄,内外颗粒层变薄疏松,排列紊乱,神经节细胞减少;C组4周、8周时无明显改变。视网膜电镜观察结果:B组4周时视细胞外节膜盘模糊不清,膜盘间隙扩大,8周时视细胞膜盘间隙进一步扩大,排列紊乱,局部断裂,线粒体肿胀,并可见空泡变;C组较B组结构规则,4周时未见明显改变,8周时外节膜盘部分模糊,排列尚规则,间隙轻度扩大。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结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神经生长因子 糖尿病大 视网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2
5
作者 景阳 张文 +3 位作者 王宇娟 刘晖 杨晓蓉 韩想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5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经鼓膜穿刺给予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共14 d。...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经鼓膜穿刺给予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共14 d。随后检查两组患者的纯音测听(PTA),分析两组患者的言语分辨率(SD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听阈值降低值[(28.64±11.45)d B]高于对照组[(21.26±10.11)d 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A及SDS均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耳内给药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突发性耳聋 鼓室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双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元芳芳 陈惠军 +6 位作者 康天 李芳 田金富 赵卫东 付惠玲 刘娴 宋舜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双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80例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双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80例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30min/次,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mNGF,每穴0.5mL,隔日注射1次。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析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乳酸(La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盖泽尔发育量表(GDS)评分、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评分及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36/40),对照组为62.50%(25/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Lac、TNF-α水平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Lac、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GMFM、ADL、GDS、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升高,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评分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GMFM、ADL、GDS、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NGF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双瘫疗效显著,可降低患儿LaC、TNF-α水平,改善患儿运动能力,降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穴位注射 小儿脑瘫痉挛型双瘫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 被引量:15
7
作者 韩敬力 刘天荣 易湘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2-834,共3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76例(88眼),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42眼),采用传统治疗加NGF肌肉注射...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76例(88眼),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42眼),采用传统治疗加NGF肌肉注射;观察组40例(46眼),在传统治疗加NGF肌肉注射基础上联合使用高压氧治疗,比较分析2组疗效、治疗前后视力、视野改变及荧光充盈迟缓时间、视觉诱发电位(VEP)P100潜伏期等。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6.2%,观察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0,P=0.04),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2)。病程≤2周的患者中,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6,P=0.028),但病程〉2周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同病因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视力、视野、眼底荧光充盈迟缓时间、VEPP100潜伏期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提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均有效。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的视力、视野、眼底荧光充盈迟缓时间、VEPP100潜伏期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但在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NGF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确切,可促进视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高压氧 神经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吴瑞 董治燕 李海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5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制剂。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水平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价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有效率(97.14%比74.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IL-8炎症因子水平及NSE、S100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SIS量表各项评比较,观察组力气、手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移动能力、交流能力、记忆与思维、社会参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依达拉奉 脑出血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强 伍亚民 +1 位作者 申屠刚 李民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4期220-223,共4页
目的:利用新型神经再生小室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协同性作用。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只,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 目的:利用新型神经再生小室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协同性作用。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只,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坐骨神经10mm缺损。A组,2支管内均注入几丁糖凝胶(100μl);B组,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100μl)+NGF(5μl)+生理盐水(5μl),另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100μl)+NGF(5μl)+CNTF(5μl);C组,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100μl)+CNTF(5μl)+生理盐水(5μl),另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100μl)+NGF(5μl)+CNTF(5μl)。术后8、16周对再生神经的大体形态、常规病理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用核黄逆行示踪评估再生神经的轴浆运输功能。结果:NGF+CNTF侧再生神经呈淡黄色,质韧,弹性佳,优于对照侧,形态学观察见再生神经纤维数目多,粗细均匀,排列整齐,有髓纤维髓鞘厚,轴突直径大。其轴浆运输功能也明显优于对照侧。结论:NGF与CNTF对促进周围神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均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视神经夹伤保护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唐秀武 刘金华 +1 位作者 王瑛 邓秋琼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在视神经损伤后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和实验治疗组。制作实验性视神经夹伤模型,用头部宽1mm的微型血管夹夹伤大鼠右眼视神经后,实验治疗组向伤眼玻璃体腔内... 目的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在视神经损伤后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和实验治疗组。制作实验性视神经夹伤模型,用头部宽1mm的微型血管夹夹伤大鼠右眼视神经后,实验治疗组向伤眼玻璃体腔内注入蛇毒神经生长因子100BU(0.025mL)。实验对照组向伤眼玻璃体腔内注入0.025mL平衡盐液。于损伤后第3d、7d、14d、30d、60d取材,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各组视网膜形态学变化。结果电镜下大鼠视网膜改变:实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电镜下均可见坏死和凋亡。伤后14d,实验治疗组视网膜微管数目比实验对照组较多,排列比较整齐。结论在视神经损伤早期,蛇毒神经生长因子能减轻视神经夹伤后微管的损坏,提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数量,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喘汤对哮喘大鼠肺组织和胸腺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杰 伍参荣 +3 位作者 陈伶利 李继红 姜晓 陈北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定喘汤对哮喘大鼠肺组织及胸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定喘汤组、必可酮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制备哮喘模型,并分别用药,共15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目的探讨定喘汤对哮喘大鼠肺组织及胸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定喘汤组、必可酮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制备哮喘模型,并分别用药,共15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肺和胸腺NGF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NGF在肺组织和胸腺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定喘汤组则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NGF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定喘汤抑制哮喘大鼠NGF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喘汤 神经生长因子 胸腺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高眼压兔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申晓丽 樊宁 +2 位作者 赵军 李强 黄丽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对高眼压兔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A组)、高眼压模型组(B组)、高眼压模型+玻璃体内注射mNGF组(C组... 目的观察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对高眼压兔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A组)、高眼压模型组(B组)、高眼压模型+玻璃体内注射mNGF组(C组)、高眼压模型+玻璃体内注射mNGF联合超声组(D组)、高眼压模型+玻璃体内注射mNGF联合超声微泡组(E组)。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检测,记录P100波潜伏期及振幅;取各组兔视网膜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透射电镜观察兔视神经超微结构。结果 B组眼压在造模后1周、2周、4周分别为(33.4±2.8)mmHg(1 kPa=7.5 mmHg)、(34.1±2.5)mmHg和(34.8±2.2)mmHg,与A组眼压(13.6±1.8)mmHg、(13.4±1.7)mmHg和(13.3±1.4)mmHg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B组的P100潜伏期(125.00±18.70)ms和振幅(5.50±3.03)nV较A组的P100潜伏期(46.20±6.90)ms和振幅(15.90±2.48)nV明显延长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的P100潜伏期(63.80±8.35)ms和振幅(11.37±2.84)nV较B、C、D组明显缩短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计数(14.97±1.30)个明显少于A组(26.04±0.7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RGC计数(23.97±0.90)个明显高于B、C、D组,但仍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兔视网膜各层结构较B、C、D组完整,分层较清晰。E组兔视神经髓鞘结构尚完整,轴突内微管、微丝结构可见,较B、C、D组视神经超微结构明显改善。结论超声微泡造影剂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使用可增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高眼压兔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泡 神经生长因子 高眼压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药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挫伤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莉 李鹏 郭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61-2163,共3页
目的:观察外伤性视神经挫伤后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疗效,评价该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01/2016-01收治的外伤性视神经挫伤患者48例50眼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24眼,对照组24例26眼;治疗组主要应用鼠神经生长因... 目的:观察外伤性视神经挫伤后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疗效,评价该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01/2016-01收治的外伤性视神经挫伤患者48例50眼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24眼,对照组24例26眼;治疗组主要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每日1次,肌肉注射,用药6wk,同时给以高压氧舱、糖皮质激素类及维生素类药物;对照组除不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在用药后6wk复查视力、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平均光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结果:用药6wk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EP P100波潜伏期为98.76±6.93ms、振幅5.22±1.64μV,对照组分别为116.52±8.82ms、4.28±1.75μV,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MS、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后,有更为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挫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维辰 王旭慧 李新燕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2期1795-1797,1802,共4页
鼠神经生长因子(m NGF)是一种神经营养剂、神经保护剂,也是神经损伤修复、再生剂。作为一种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些年m NGF在国内的应用研究也有进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m NGF对糖尿病... 鼠神经生长因子(m NGF)是一种神经营养剂、神经保护剂,也是神经损伤修复、再生剂。作为一种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些年m NGF在国内的应用研究也有进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m NGF对糖尿病相关的视网膜神经与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老年痴呆等有着较好疗效。机制研究表明,高血糖导致靶组织NGF的合成减少及降低受体亲和力,是糖尿病引起多种并发症原因之一。m NGF在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中主要通过胞膜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与轴突末梢介导的膜内吞信号转导发挥作用。笔者将主要从近年来国内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作用机制、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mngf) 糖尿病并发症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神经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燕 于向民 +1 位作者 李玲 潘晓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97-700,I0001,共5页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修复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用于治疗神经损伤。文中通过制备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观察地塞米松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修复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用于治疗神经损伤。文中通过制备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观察地塞米松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bFGF的影响。方法:56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神经损伤组:大鼠右侧股外侧切口,钳夹右侧坐骨神经造成神经损伤;地塞米松组:神经损伤后即刻局部肌肉间隙内注射地塞米松0.5 mg/(kg.d);等渗盐水组:在神经损伤后等时间点注射等量等渗盐水;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bFGF的变化。结果:地塞米松明显提高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bFGF的表达。结论:地塞米松通过增强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bFGF的表达,促进受损神经元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地塞米松 运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挫伤患者经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前后视觉诱发电位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文文 姜涛 +2 位作者 刘桂波 王红艳 姜丽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612-1614,共3页
目的:观察视觉诱发电位(VEP)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挫伤后的变化,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10/2015-02我院收治的患者,共34例34眼,经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22眼,主要采用... 目的:观察视觉诱发电位(VEP)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挫伤后的变化,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10/2015-02我院收治的患者,共34例34眼,经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22眼,主要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每日1次,用2.0m L注射用水溶解,肌肉注射,用药42d,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类及维生素类药物;对照组12例12眼,除不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外,其他用药同治疗组。所有2组患者均在用药第21、42d复查视力和VEP。结果:用药42d后,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EP P100波潜伏期为104.59±7.54ms,振幅5.12±1.48μV,对照组分别为113.25±9.21ms,4.69±1.89μV,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82%,对照组4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外伤性视神经挫伤有显著疗效,VEP变化能够客观准确的反映出临床效果,是评价临床疗效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挫伤 视觉诱发电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新生大鼠受损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的营养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任国山 赵长义 +3 位作者 张喜平 李效忠 葛水群 张荣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4-287,290,共5页
目的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对出生后早期大鼠受损面神经的神经营养作用。方法 :对生后 1d内的新生大鼠实施面神经切断 ,对其近侧断端施以HGF治疗 ,切片经甲紫染色 ,分别统计术后 2、4、7d面神经核内的生存... 目的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对出生后早期大鼠受损面神经的神经营养作用。方法 :对生后 1d内的新生大鼠实施面神经切断 ,对其近侧断端施以HGF治疗 ,切片经甲紫染色 ,分别统计术后 2、4、7d面神经核内的生存神经元数。结果 :术后 4、7dHGF治疗组的神经元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新生大 受损面神经 运动神经 HGF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练海东 李双 +3 位作者 杨俊洁 闫瑞嘉 杨炜 张奕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1-515,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NGF对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清洁级雄性2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糖尿病组和NGF组,每组20只,后两组制作糖尿病模型。...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NGF对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清洁级雄性2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糖尿病组和NGF组,每组20只,后两组制作糖尿病模型。NGF组给予NGF腹腔注射(1000 U·kg-1),每天1次,共注射10 d,正常组和糖尿病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组分别在注药后4周末和8周末随机选取10只大鼠处死,取视网膜组织,做电镜标本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制备视网膜石蜡切片,采用TUNEL法进行凋亡细胞原位标记,行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计数,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镜下正常组视网膜结构正常;糖尿病组膜盘局部模糊,线粒体肿胀,嵴消失,染色质边集;NGF组神经细胞无明显改变,仅见视杆细胞膜盘局部模糊不清,内核层和外核层染色质轻度密集,改变较糖尿病组轻。视网膜凋亡指数4周、8周时正常组分别为(3.30±1.52)%和(3.40±1.10)%,糖尿病组分别为(21.53±5.34)%和(31.40±10.15)%,NGF组分别为(12.36±5.26)%和(15.47±6.73)%,不同时间点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结论 NGF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对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神经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杨 马勇 +3 位作者 董维 潘娅岚 黄桂成 颜睿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损伤轴突再生微环境和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抽取15只... 目的观察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损伤轴突再生微环境和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抽取15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75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强的松组及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各治疗组予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记录期间各组大鼠活动及死亡情况,于干预后3、7、14 d处死大鼠,颈动脉采血,ELISA检测血清BDNF、NGF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后均出现典型的截瘫综合征。术后3 d,BDNF表达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治疗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术后7、14 d,各治疗组和模型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其中强的松组、脊髓康中剂量组高于模型组(P<0.05,P<0.01)。各治疗组和模型组NGF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术后3、7 d各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术后14 d与模型组比较,强的松组和脊髓康中、低剂量组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P<0.01)。结论脊髓康能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血清BDNF、NGF表达,并在14 d内维持较高水平,从而改善轴突再生微环境,促进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康 脊髓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波 李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8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维生素B1、中成药活血、戒酒和合理运动等常规治疗,肌注甲钴胺500μg、1...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维生素B1、中成药活血、戒酒和合理运动等常规治疗,肌注甲钴胺500μg、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注,1次/d,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分别为5、13、7例及7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肌注能改善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甲钴胺 慢性乙醇中毒 周围神经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