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普萘洛尔致银屑病样大鼠模型的剂量、时间及性别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萌萌 刘树民 +5 位作者 孙慧娟 高蕊 邓戈宇 张振东 黄琳 卢芳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1-359,372,共10页
目的:研究5%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剂在不同剂量、时间、性别下对银屑病样大鼠造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雌性空白及高(2.7 g/4 cm^(2))、低(1.2 g/4 cm^(2))剂量组、雄性空白及高(2.7 g/4 cm^(2))、低(1.2 g/4 cm^(2))剂量组,... 目的:研究5%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剂在不同剂量、时间、性别下对银屑病样大鼠造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雌性空白及高(2.7 g/4 cm^(2))、低(1.2 g/4 cm^(2))剂量组、雄性空白及高(2.7 g/4 cm^(2))、低(1.2 g/4 cm^(2))剂量组,将5%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剂均匀涂抹于大鼠背部皮肤上,每天1次,分别涂抹1周、2周,设立1个月恢复期。通过比较各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HE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17,CK-17)表达水平、ELISA及RT-qPCR法检测大鼠炎症细胞因子表达,评价皮损严重程度及造模效果。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1周和2周的雌雄高低剂量组大鼠出现明显红斑、鳞屑和肥厚,角化不全,表皮增厚,PCNA和CK-17表达增多,血清和皮损中的IL-1β、IL-17A、IL-22、IL-23和TNF-α表达量升高;与造模2周比较,造模1周表达明显,且雌鼠优于雄鼠;恢复1个月后,各组大鼠的表达较1周和2周造模时期下降。结论:5%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剂诱导银屑病样大鼠模型,重复性好,与造模2周相比造模1周效果好,雌鼠优于雄鼠,高剂量造模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普萘洛尔 银屑病样大鼠模型 造模药剂量 造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瘤小鼠模型”在研究生实验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2
作者 阎博 张健 路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7-670,共4页
研究生创新计划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联系科研前沿动态,以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更新研究生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实践环节,最终实现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通过前期调研并... 研究生创新计划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联系科研前沿动态,以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更新研究生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实践环节,最终实现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通过前期调研并结合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在我校研究生公共选修课中新增《荷瘤小鼠模型》实践教学模块,教学内容包括免疫缺陷小鼠荷瘤模型构建和免疫缺陷小鼠荷瘤活体成像分析。课程利用虚拟仿真、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模式,推动实现医学实验的“泛在学习”,同时在形成性考核中采用新的评价体系,如直接操作观察(DOPS)学生评分系统和小型实验评估活动(Mini-EEX)学员自评表。本课程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革新,还是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突破,都能显著增强学员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其科研创新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创新计划 实践课程改革 荷瘤小鼠模型 创新思维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补肾活血方补肾益精活血化瘀功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吕美豫 张建军 +7 位作者 刘金莲 侯新娟 姜砚馨 郑婷 乐娜 张宝旭 贾凤兰 周澜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43-1749,共7页
目的:通过建立肾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并基于方证相应研究补肾活血方的补肾益精、活血化瘀功效。方法: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0.72 g/kg)、补肾活血方中剂量组(1.44 g/kg)、补肾活血方... 目的:通过建立肾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并基于方证相应研究补肾活血方的补肾益精、活血化瘀功效。方法: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0.72 g/kg)、补肾活血方中剂量组(1.44 g/kg)、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2.89 g/kg),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从第1天开始,上午灌胃造模药羟基脲溶液(450 mg/kg),连续14 d,从第4天上午开始加用肾上腺素0.3 mg/(kg·d)皮下注射至第14天,制备大鼠肾虚血瘀模型。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检测子宫和卵巢脏器指数、卵泡数目、黄体数量,血清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抑制素B(INHB)、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血栓素(TXB-2)、内皮素(ET-1)的水平,血浆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子宫指数和卵巢指数均下降(P<0.001),卵泡数目下降(P<0.05),黄体数目上升(P<0.05),血清E_(2)、FSH含量均降低,INHB含量升高(P<0.001),RBC、HGB、HCT含量均降低(P<0.001),血浆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升高(P<0.01,P<0.001),血清ET-1、TXB-2含量均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卵巢指数均上升(P<0.01,P<0.001),而子宫指数除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其他给药组均上升(P<0.05);给药组卵泡数目均上升(P<0.05,P<0.01,P<0.001),补肾活血方各剂量组黄体数量降低(P<0.05);给药组血清E_(2)、FSH均升高(P<0.01,P<0.001)、INHB含量均降低(P<0.001),补肾活血方各剂量组RBC、HGB、HCT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药组血清ET-1、TXB-2含量均降低(P<0.001),血浆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P<0.001),红细胞变形指数除了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其余给药组均降低(P<0.05)。结论:首次通过灌胃羟基脲结合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建立大鼠肾虚血瘀证模型,补肾活血方可以改善卵巢功能和激素水平,具有补肾益精、补血功效,且通过改变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栓素,从而达到活血化瘀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虚血瘀证 鼠模型 方证相应 补肾活血方 功效 补肾益精 活血化瘀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常用压力性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与效果评价
4
作者 刘艺 李小雷 +6 位作者 梁新培 王娜 马姗 张新平 贾汝福 张素 李贤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1,共9页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压力性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探索更合适的压力性损伤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模型A组(n=6)和模型B组(n=6)。对照组对模拟造模部位脱毛后进行碘伏处理。模型A组采用单纯...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压力性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探索更合适的压力性损伤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模型A组(n=6)和模型B组(n=6)。对照组对模拟造模部位脱毛后进行碘伏处理。模型A组采用单纯深部组织异物植入法进行纵向加压;模型B组使用磁铁加压法进行横向加压,记录制备各组大鼠产生压力性损伤模型的全程时间及各分期时间,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并进行成模率、死亡率、感染率的比较。结果肉眼观察到模型A组和模型B组均逐渐出现受压部位红肿、溃烂,出现渗血、渗液并伴有坏死现象。模型A组与模型B组产生压力性损伤全程时间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A组与模型B组产生压力性损伤各期时间比较:Ⅰ期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精神、运动评分与模型A组、模型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A组大鼠与模型B组大鼠一般状态有明显区别,均出现毛色黯淡、活跃度下降的现象。模型A组大鼠与模型B组成模率为100%。模型A组死亡率、感染率高于模型B组,分别为33.34%、16.70%。结论两种方式均可成功制备压力性损伤Ⅳ期模型,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点,磁铁加压法用时短,大鼠一般状态良好,死亡率和感染率低,适合短时间内干预性研究;单纯深部组织异物植入法用时长,需要大鼠有一定耐受性,感染率高,死亡率高,可运用于长期的观察类压力性损伤大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鼠模型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研究
5
作者 乔诗清 王停 +10 位作者 闫永煌 杨九思 余钰玲 王砚敏 孙亚腾 吴宇杰 朱佩轩 李敏 陈聪 苏泽琦 张偲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5-975,共11页
目的建立符合临床特征的、稳定的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模型。方法采用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皮下注射法建立PCOS大鼠模型。将3周龄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6 mg/kg DHEA造模组... 目的建立符合临床特征的、稳定的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模型。方法采用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皮下注射法建立PCOS大鼠模型。将3周龄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6 mg/kg DHEA造模组、60 mg/kg DHEA造模组,造模组每日按照相应剂量进行DHEA皮下注射,正常组每日给予甘油皮下注射,连续21 d,以卵巢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进行模型评价,明确DHEA致PCOS大鼠模型的最佳造模剂量。在此基础上,选取DHEA最佳造模剂量,分别设立停止造模组和继续造模组,进行28 d的模型观察,考察模型维持情况,其中停止造模组不再继续给予DHEA,继续造模模型组每48 h给予60 mg/kg DHEA皮下注射。评价指标包含大鼠体重、动情周期、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6 mg/kg DHEA造模组与60 mg/kg DHEA造模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但二者动情周期均失去规律性,卵巢组织中可见较多囊状扩张的大卵泡,少见成熟卵泡,颗粒细胞层数减少且排列稀疏无序,黄体数量减少;且60 mg/kg DHEA造模组血清T、E_(2)水平显著升高(P<0.05)。(2)停止造模组:模型组(A_(2)组)与正常组(A1组)相比,两周后恢复规律的动情周期,卵巢组织中可见各级生长卵泡和黄体,囊性卵泡减少,颗粒细胞层数增加,可见成熟卵泡,卵母细胞局部形态完整,且E_(2)、AMH水平降低(P<0.05)。(3)继续造模组:模型组(B2组)与正常组(B1组)相比,长期处于动情后期,卵巢组织中可见较多囊状扩张的大卵泡,少见成熟卵泡,颗粒细胞层数减少且排列稀疏无序,黄体数量明显减少,血清LH、LH/FSH、T水平升高(P<0.05)。结论连续21 d皮下注射60 mg/kg DHEA,能够成功构建符合临床特征的非肥胖型PCOS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每48 h给予60 mg/kg DHEA皮下注射能够保持模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脱氢表雄酮 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糖代谢特征分析 被引量:132
6
作者 张芳林 李果 +6 位作者 刘优萍 丁伟 殷峻 许光武 张迪 周文中 罗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接近于人类普通型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方法  8周龄SD大鼠高热量饮食喂养 2个月后给予小剂量STZ建立 2型糖尿病模型 ,然后进行胰岛素 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免疫组化及其图像分析 ,并与大、小剂量STZ、单纯高热量饮食等... 目的 建立一种接近于人类普通型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方法  8周龄SD大鼠高热量饮食喂养 2个月后给予小剂量STZ建立 2型糖尿病模型 ,然后进行胰岛素 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免疫组化及其图像分析 ,并与大、小剂量STZ、单纯高热量饮食等各组大鼠相应指标比较。结果 高热量饮食一段时间后给予小剂量STZ的大鼠模型外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相对于单纯高热量饮食组大鼠降低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该模型大鼠具有外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仅轻微受损等特征 ,具有类似人类 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糖尿病 糖代谢 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血脂小鼠模型评价降血脂保健食品可行性的探讨 被引量:27
7
作者 文镜 张静 +2 位作者 桑婷婷 王燕伟 蒋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79-482,共4页
目的:建立高血脂小鼠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和在降血脂保健食品功能检测研究中的实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观察小鼠进食高脂饲料60d内血脂变化情况,从而评价高血脂小鼠模型在60d内的稳定性。将大鼠与小鼠在同一时间... 目的:建立高血脂小鼠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和在降血脂保健食品功能检测研究中的实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观察小鼠进食高脂饲料60d内血脂变化情况,从而评价高血脂小鼠模型在60d内的稳定性。将大鼠与小鼠在同一时间,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降血脂功能检测实验,观察两种保健食品对高血脂小鼠和高血脂大鼠血脂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给小鼠饲喂高脂饲料30d可以造成高血脂模型,在继续饲喂高脂饲料30d里,观察到此高血脂模型能够继续维持。两种不同的保健食品影响高血脂小鼠血脂三项指标的情况与对高血脂大鼠的影响结果相一致。结论:在降血脂保健食品功能评价实验中用小鼠代替大鼠基本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脂小鼠模型 保健食品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霉素建立人类普通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1
8
作者 杨架林 李果 +5 位作者 刘优萍 张芳林 崔九兰 张迪 周文中 罗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 建立类似人类普通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方法 采用长期高脂高能量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霉素 (STZ)腹腔注射的方法。结果 模型大鼠有高血糖 (18 78± 1 97)mmol L、高甘油三酯血症 (10 95 4± 5 5 4 )mmol L、高胆固醇... 目的 建立类似人类普通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方法 采用长期高脂高能量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霉素 (STZ)腹腔注射的方法。结果 模型大鼠有高血糖 (18 78± 1 97)mmol L、高甘油三酯血症 (10 95 4± 5 5 4 )mmol L、高胆固醇血症 (2 4 4 2± 0 74 )mmol L、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 (0 937± 0 2 6 )mmol L、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及不低于正常对照组的体重。结论 这是一种类似人普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链脲佐霉素 糖尿病 鼠模型 非胰岛素依赖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子心及Nef对实验性糖尿病及肥胖大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潘扬 尚文斌 +2 位作者 王天山 曹亮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观察莲子心及甲基莲心碱 (neferine ,Nef)对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和高糖高脂制作的大鼠糖尿病及肥胖模型的影响 ,并与二甲双胍 (metformin ,Met)作对照。方法 STZ(30mg/kg)一次性ip后给予高糖高脂饮食 8周造模 ,莲... 目的 观察莲子心及甲基莲心碱 (neferine ,Nef)对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和高糖高脂制作的大鼠糖尿病及肥胖模型的影响 ,并与二甲双胍 (metformin ,Met)作对照。方法 STZ(30mg/kg)一次性ip后给予高糖高脂饮食 8周造模 ,莲子心乙醇提取物 5 0 0mg(生药 ) /kg、Nef 10mg/kg灌胃给药 1个月。结果 Nef用药后空腹血糖 (FBG)显著低于给药前及模型组 (P <0 .0 1) ,与Met组相当 ,莲子心空腹血糖 (FBG)低于模型组 (P <0 .0 5 ) ;莲子心的总胆固醇 (TCHO)、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 (LDL -C)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 .0 5 ,P <0 .0 1) ,而Nef的TCHO、TG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提示莲子心及Nef对实验性糖尿病及肥胖大鼠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及调节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心 甲基莲心碱 糖尿病 肥胖 鼠模型 空腹血糖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敏感性评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唐洪梅 李得堂 +1 位作者 黄樱华 闫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3-695,共3页
目的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模型并对模型的肠道敏感性进行评估。方法将出生8~21d的大鼠乳鼠给予连续性的直肠内炎症性刺激(直肠注入0.087mol·L^-1醋酸0.5ml),建立IBS内脏感觉过敏的动物模型,通过观察模型大鼠... 目的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模型并对模型的肠道敏感性进行评估。方法将出生8~21d的大鼠乳鼠给予连续性的直肠内炎症性刺激(直肠注入0.087mol·L^-1醋酸0.5ml),建立IBS内脏感觉过敏的动物模型,通过观察模型大鼠在直结肠扩张时痛觉阈值的变化以及致痉剂对模型大鼠的离体肠管舒缩运动的影响,研究IBS大鼠模型内脏敏感性的变化。结果第6周和第8周模型组抬腹和拱背的压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离体肠管运动实验中,加致痉剂后模型组升高比值均大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鼠的新生期肠道内的慢性炎症刺激,可以在成年后引起慢性内脏敏感性增高,是一个符合IBS基本特征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 IBS 鼠模型 肠道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35
11
作者 董世芬 洪缨 +2 位作者 樊江波 于海食 何瑞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45-251,共7页
目的建立和评价2型糖尿病心肌病(DC)大鼠模型,探究高糖脂饮食在模型建立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高糖脂饮食组和高糖脂负荷小剂量STZ组。高糖高脂膳食诱导11周负荷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 目的建立和评价2型糖尿病心肌病(DC)大鼠模型,探究高糖脂饮食在模型建立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高糖脂饮食组和高糖脂负荷小剂量STZ组。高糖高脂膳食诱导11周负荷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建立DC模型,并观察糖代谢、脂代谢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①大鼠经高糖高脂饲料诱导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胆固醇(TCH)和甘油三酯(TG)均显著增高(P<0.05),血糖值没有明显变化(P>0.05)。②大鼠注射30 mg/kg STZ后72 h,血糖水平开始升高,继续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脂饮食组和高糖脂负荷小剂量STZ组大鼠TG、TCH维持高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糖脂负荷小剂量STZ组大鼠血糖值持续高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③心功能测量结果显示,高糖脂饮食组大鼠出现温和的心脏功能异常(左心室收缩压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高糖脂负荷小剂量STZ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出现异常(LVSP、每搏输出量、心排量降低,LVEDP、左心室最大舒张速率升高),但以舒张功能异常为主。结论大鼠高糖脂饮食诱导负荷小剂量STZ可建立类似临床症状的2型DC模型,高糖脂饮食在糖脂代谢紊乱和心脏功能损伤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结合糖、脂代谢指标和心脏功能指标可以有效简便评价糖尿病心肌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心肌病 鼠模型 高糖脂饮食 链脲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结合熏烟法和单纯熏烟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80
12
作者 宋小莲 王昌惠 白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比较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法和单纯熏香烟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的效果。方法8周龄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其中1组作健康对照,另2组分别进行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LPS和单纯熏香烟处理建立COPD模... 目的比较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法和单纯熏香烟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的效果。方法8周龄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其中1组作健康对照,另2组分别进行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LPS和单纯熏香烟处理建立COPD模型。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和肺组织病理学,测定肺组织平均内衬间隔(MLI)和平均肺泡数(MAN);检测外周血常规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常规。结果两个模型组大鼠消瘦,伴有间歇咳嗽和气促,外周血和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肺组织H-E染色显示两个模型组大鼠均具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典型病变,ML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MAN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但两个模型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LPS组比单纯熏香烟组气道及肺组织的炎症浸润更明显,单纯熏香烟组主要表现为肺泡过度扩张。结论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LPS和单纯熏香烟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制备大鼠COPD模型,其病理生理改变与人类COPD类似,前者比后者更符合COPD自然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动物模型 炎症 脂多糖 烟草暴露 慢性阻塞性肺病 鼠模型 白细胞总数 模型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抗鼻咽癌单克隆抗体在荷瘤裸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长征 肖锡宾 +2 位作者 李春亿 张昌卿 高锦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67-169,共3页
抗低分化的鼻咽癌单克隆抗体(BAS_s),经~125Ⅰ标记后,注入荷瘤裸鼠体内,于不同时间进行放射免疫显象(Rll),并测定实验裸鼠的肝脏等10种脏器组织与肿瘤组织的单位重量放射性比值(T/NT)及各个组织的摄取百分比,即每克组织摄取的放射性占... 抗低分化的鼻咽癌单克隆抗体(BAS_s),经~125Ⅰ标记后,注入荷瘤裸鼠体内,于不同时间进行放射免疫显象(Rll),并测定实验裸鼠的肝脏等10种脏器组织与肿瘤组织的单位重量放射性比值(T/NT)及各个组织的摄取百分比,即每克组织摄取的放射性占注入总量的百分数(%ID/g)。结果表明,~125Ⅰ-BAC_s在24h后开始在肿瘤部位浓集,2~3 d后,肿瘤部位越来越呈现高度特异性的浓集。γ照相机照相结果和体内分布测定结果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 鼻咽癌 单克隆抗体 荷瘤裸 鼠模型 肿瘤部位 摄取 性比 分化 B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引红 李美宁 +3 位作者 王春芳 郭民 张锐虎 陈朝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II型胶原诱导的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DBA/1J小鼠,利用牛II型胶原诱导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补骨脂素(PSO)、甲氨蝶呤(MTX)和模型对照(vehic...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II型胶原诱导的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DBA/1J小鼠,利用牛II型胶原诱导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补骨脂素(PSO)、甲氨蝶呤(MTX)和模型对照(vehicle)三组,灌胃给药,观察关节改变情况并评分。称重并计算脾指数;流式细胞术测定脾淋巴细胞中Th1、Th2细胞数;ELISA检测血清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量变化。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PSO组足踝肿胀、活动受限程度明显减轻;PSO组脾指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Th1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亦较Vehicle组显著下降,Th2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ELISA结果显示PSO组血清TNF-α、IL-6和IL-1β显著低于Vehicle组。各项结果 PSO组与MTX组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补骨脂素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及抑制TNF-α、IL-6和IL-1β起到免疫调节作用,从而缓解RA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 炎症因子 TH1/TH2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颗粒剂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陆艳 张亚杰 +6 位作者 阮杰 周芙琼 朱维娜 陈畅 唐莉莉 梁艳 赵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27-2931,I0028,I0029,共7页
目的:探讨肉苁蓉颗粒剂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单侧双靶点颅内定向注射法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3周后据阿朴吗啡诱导的不自主运动,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 目的:探讨肉苁蓉颗粒剂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单侧双靶点颅内定向注射法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3周后据阿朴吗啡诱导的不自主运动,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肉苁蓉颗粒剂低剂量组(1 g·kg-1·d-1)和肉苁蓉颗粒剂高剂量组(3 g·kg-1·d-1),灌胃相应药物共4周。记录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向健侧旋转的圈数;采用免疫组化研究观察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和免疫印迹法检测(Western-blot)观察纹状体内α-突出核蛋白(α-synuclein)、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检测定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用药4周后,肉苁蓉组向健侧旋转的圈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黑质内TH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增多,纹状体内α-synuclein表达下调、TH、DAT表达上调。纹状体DA、DOPAC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结论:肉苁蓉颗粒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和纹状体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颗粒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性贫血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实验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波 李静 +2 位作者 王小中 张玲玲 章海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3-705,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操作简便、建模周期短、成功率高的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动物模型,为开展HA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材料。方法:随机取10只SD大鼠,采用腹腔内注射乙酰苯肼的方法制作模型,同时设立假处理组作为对照。实验... 目的:探讨建立操作简便、建模周期短、成功率高的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动物模型,为开展HA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材料。方法:随机取10只SD大鼠,采用腹腔内注射乙酰苯肼的方法制作模型,同时设立假处理组作为对照。实验处理8d后以血液分析、网织红细胞计数、骨髓象检验等实验室检查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第8d实验组大鼠外周血RBC、HGB、PLT、Ret%分别为(2.98±0.623)×1012个/L、(100±14.2)g/L、(320±358.8)×109个/L、90.7%±4.23%,另外间接胆红素浓度为(10.3±3.30)μmol/L、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为(1248±282.1)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骨髓象中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结论:腹腔内注射乙酰苯肼的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方便地制作出符合临床特征的HA动物模型,是建立HA动物模型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贫血 鼠模型 实验室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内毒素剂量的优选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琳 汪轩 +2 位作者 张成龙 尹华 章建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62-2465,共4页
目的确定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模型最佳内毒素剂量。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大肠杆菌脂多糖10、20、40μg/kg组,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2 d后,臀肌注射甲基强的松龙20 mg/kg 3 d以建立SANFH模型,观察造模后大鼠体质量... 目的确定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模型最佳内毒素剂量。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大肠杆菌脂多糖10、20、40μg/kg组,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2 d后,臀肌注射甲基强的松龙20 mg/kg 3 d以建立SANFH模型,观察造模后大鼠体质量变化,分别于造模4、8、12周检测骨组织形态学、骨组织病理学、股骨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骨钙、磷含有量。结果内毒素剂量增至40μg/kg时,对大鼠股骨骨组织形态、骨小梁排列结构的破坏,骨小梁面积的减少更为明显,股骨骨密度及大鼠骨钙、磷含有量的降低更显著。结论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最佳内毒素剂量为40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鼠模型 内毒素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后肢缺血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被引量:9
18
作者 齐一侠 张超 +5 位作者 崔世军 罗涛 谷涌泉 李建新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6-590,596,共6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肢体缺血模型的建立方法,为糖尿病下肢缺血和糖尿病足研究提供试验方法。方法取25只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诱发糖尿病,血糖达16.8 mmol/L模型成功。糖尿病造模成功... 目的研究糖尿病肢体缺血模型的建立方法,为糖尿病下肢缺血和糖尿病足研究提供试验方法。方法取25只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诱发糖尿病,血糖达16.8 mmol/L模型成功。糖尿病造模成功后,手术结扎大鼠左侧股动脉、剪断周围动脉分支,建立左后肢缺血模型。术后激光多普勒监测动态监测双后肢血流,同时观察血糖、体重及尿量变化。术后21 d取后肢腓肠肌行肌肉HE染色,取结扎处股动脉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管平滑肌增殖情况,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后肢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结果在治疗后21 d时,无论是最大膀胱容量、漏尿点压力还是收缩力/肌重比,IGF-1组、电刺激组治疗效果更佳;而IGF-1组与电刺激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成功建立有效、简便易行的糖尿病后肢缺血模型,可用于糖尿病肢体缺血及糖尿病足的药物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肢体缺血 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松片对应激大鼠模型海马Glu、Asp、GAB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春虎 胡随瑜 陈昌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83-386,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白松片对应激大鼠海马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大鼠 4 8只 ,随机分为 :正常对照、模型对照、氟西汀对照及白松片 3个剂量 6组 ,每组 8只 ,通过强迫游泳建立应激大鼠模型。采用预... 目的 :探讨中药白松片对应激大鼠海马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大鼠 4 8只 ,随机分为 :正常对照、模型对照、氟西汀对照及白松片 3个剂量 6组 ,每组 8只 ,通过强迫游泳建立应激大鼠模型。采用预防加治疗给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 -荧光检测法检测大鼠海马 Glu、 Asp及 GABA含量。结果 :应激 7天后 ,模型对照组海马 Asp、Glu含量 (分别为 :1.5 2 2± 0 .2 94、5 .12 3± 0 .4 91μmol/g) ,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白松片等效、 3倍、 5倍剂量组海马 Asp、 Glu含量 [Asp分别为 :(1.2 6 8± 0 .2 37)μmol/ g,(1.2 5 3± 0 .2 4 0 )μmol/ g,(1.16 8± 0 .135 )μmol/ g,Glu分别为 (4 .0 5 1±0 .75 2 )μmol/ g,(3.5 6 5± 0 .6 71)μmol/ g (3.4 35± 0 .4 4 3)μmol/ g]均低于模型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P<0 .0 1)。结论 :白松片能降低应激大鼠海马 Asp、Glu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松片 应激大 海马 含量 对照组 鼠模型 GABA 结论 显著性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中医病因所致脾气虚、脾阳虚大鼠模型的证候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颖 郑小伟 李秀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以多因素复合法分别建立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大鼠模型,对两组模型大鼠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脾气虚、脾阳虚的证候实质与差异。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以相应造模方法进行模型复制,并以四君子汤和理中汤进行药... 目的:以多因素复合法分别建立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大鼠模型,对两组模型大鼠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脾气虚、脾阳虚的证候实质与差异。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以相应造模方法进行模型复制,并以四君子汤和理中汤进行药物反证。结果:脾气虚和脾阳虚大鼠宏观证候计分高于正常组(P<0.01),且以脾阳虚组为著(P<0.01);两组血清GAS均低于正常组(P<0.01);脾气虚组的血浆MTL低于正常组(P<0.01),而脾阳虚组高于正常组(P<0.01);经健脾中药干预后,各项脾虚症状和体征逐渐缓解或消失;血清GAS、血浆MTL紊乱回复。结论:多因素复合法复制的脾气虚、脾阳虚证大鼠模型符合证候的生物学特征,稳定性良好,且经得起药物反证;脾气虚、脾阳虚大鼠的脾虚宏观证候呈递进关系;血浆MTL在脾气虚和脾阳虚中变化趋势不一致,可作为鉴别两证的微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 脾气虚证 脾阳虚证 鼠模型 血清GAS 血浆M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