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Ⅱ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制备方法和结构表征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育朋 施松善 +3 位作者 步盈萱 龚欢 王辉俊 王顺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2-442,共11页
Ⅱ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RG-Ⅱ)是果胶结构域中的一种,其结构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RG-Ⅱ的主链由约9个半乳糖醛酸经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并被6个(A–F)明确定义的侧链取代。其中二糖侧链C、D和单糖侧链E、F的结构在不同来... Ⅱ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RG-Ⅱ)是果胶结构域中的一种,其结构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RG-Ⅱ的主链由约9个半乳糖醛酸经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并被6个(A–F)明确定义的侧链取代。其中二糖侧链C、D和单糖侧链E、F的结构在不同来源的RG-Ⅱ中基本保持相同。寡糖侧链A和B则存在轻微的变异性。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和质谱分析等手段可实现RG-Ⅱ的结构表征。中药中含有RG-Ⅱ结构域的多糖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使用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和草酸青霉可将RG-Ⅱ从中药中分离并对其在多糖中的含量进行测定。从葡萄酒中可快速制备大量RG-Ⅱ标准品用于新定量方法的开发,实现对中药活性多糖的质量控制,推动中药多糖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Ⅱ型乳糖 RG-Ⅱ 内切多乳糖 青霉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Ⅰ的结构特性及分离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虞诚潇 陈健乐 +1 位作者 叶兴乾 陈士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63,共13页
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Ⅰ(rhamnogalacturonanⅠ,RG-Ⅰ)是植物果胶的主要结构域之一,其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受到广泛关注。当前,对RG-Ⅰ的界定及分离检测体系仍不完善,制约了RG-Ⅰ的活性研究和功能产品开发,限制了其产业化应用。基于此,通... 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Ⅰ(rhamnogalacturonanⅠ,RG-Ⅰ)是植物果胶的主要结构域之一,其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受到广泛关注。当前,对RG-Ⅰ的界定及分离检测体系仍不完善,制约了RG-Ⅰ的活性研究和功能产品开发,限制了其产业化应用。基于此,通过系统归纳和总结RG-Ⅰ的定义、分子结构、生物活性、提取纯化方法及检测手段,明确了RG-Ⅰ是一类主链由鼠李糖和半乳糖醛酸以α-1,4糖苷键依次相连的酸性果胶样多糖,其鼠李糖残基可连接中性糖侧链;提出偏碱性条件的顺序提取是RG-Ⅰ较为理想的提取方法,而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级结合凝胶柱层析法是较为适宜的RG-Ⅰ分离纯化方式;指出以单糖组成为主要检测依据,结合核磁、质谱、抗体等手段进行验证,能够更全面地揭示RG-Ⅰ结构和特征。通过对RG-Ⅰ进行总结、归纳和展望,以期为RG-Ⅰ果胶多糖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 结构特性 提取纯化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葫芦杂聚果胶的制备及其降血糖活性初探
3
作者 夏冰 焦旭 +4 位作者 张捷 齐悦 王小斐 李全宏 赵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4-90,共7页
为了促进西葫芦的深度开发,本研究对西葫芦杂聚果胶进行了分析和降血糖活性初探。采用酸碱联合处理提取分离西葫芦果胶,分别得到酸提果胶(ZPA)和残渣碱提果胶(ZPB)两个组分,分析了两个组分的得率、组成和结构性质。构建了熊蜂高脂饮食... 为了促进西葫芦的深度开发,本研究对西葫芦杂聚果胶进行了分析和降血糖活性初探。采用酸碱联合处理提取分离西葫芦果胶,分别得到酸提果胶(ZPA)和残渣碱提果胶(ZPB)两个组分,分析了两个组分的得率、组成和结构性质。构建了熊蜂高脂饮食导致的糖尿病模型,初步探究西葫芦杂聚果胶ZPA和ZPB的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ZPB的得率是ZPA的2.45倍,ZPA的平均分子量为70297Da,多分散系数为1.149,ZPB的平均分子量为126170Da,多分散系数为1.677,表明ZPB的分子分布范围较大,组成更为复杂。ZPA和ZPB的单糖组成均含有阿拉伯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鼠李糖、甘露糖6种单糖,ZPB还含有葡萄糖、核糖2种单糖,可推测ZPA和ZPB均属于含有RG-I结构的杂聚果胶。经计算ZPA的RG-I结构较少但侧链长度较长,ZPB的RG-I结构多但侧链长度较短。利用熊蜂糖尿病模型发现ZPA和ZPB均能显著降低熊蜂血液葡萄糖和海藻糖水平,初步表明西葫芦杂聚果胶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果胶 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i 降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金娘果实多糖的构造研究(I) 被引量:13
4
作者 秦小明 隋亚君 宁恩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9-82,共4页
对新鲜和自然干燥后桃金娘的果实中的水溶性多糖进行了分离和化学构造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桃金娘多糖是木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AG)或者阿拉伯半乳聚糖糖蛋白(AGP)和果胶等构成的混合多糖。通过鲜果与干果实验数据的比较,其水溶性多糖的... 对新鲜和自然干燥后桃金娘的果实中的水溶性多糖进行了分离和化学构造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桃金娘多糖是木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AG)或者阿拉伯半乳聚糖糖蛋白(AGP)和果胶等构成的混合多糖。通过鲜果与干果实验数据的比较,其水溶性多糖的构成以及各组分含量均有明显变化。水溶性多糖分离纯化所得到的H3和H4组分的构成单糖分析表明,它们可能是含有较多毛发区域(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为主链)的果胶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金娘 阿拉伯兰乳蛋白 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RRT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聂聪 龙小琴 +4 位作者 何基泽 孙语钒 赵欣宇 王万军 朱乾坤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05-1614,共10页
多糖是药用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的主要成分之一。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Ⅰ鼠李糖转移酶(rhamnogalacturonⅠrhamnosyltransferase,RRT)在Ⅰ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出4... 多糖是药用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的主要成分之一。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Ⅰ鼠李糖转移酶(rhamnogalacturonⅠrhamnosyltransferase,RRT)在Ⅰ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出4个铁皮石斛RRT家族基因(DoRRT1、DoRRT2、DoRRT3、DoRRT4),通过逆转录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和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系统发育上DoRRT1、DoRRT3被聚为一组,DoRRT2、DoRRT4被聚为一组;DoRRT蛋白均为亲水蛋白质,可定位于高尔基体;DoRRT蛋白的α-螺旋和无规卷曲较多;4个DoRRT蛋白均有O-FucT保守结构域;组织表达显示DoRRT1、DoRRT2、DoRRT4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且在地上部的转录水平较高;胁迫表达表明DoRRT2、DoRRT4在高温胁迫下表达显著下调,DoRRT2在PEG模拟干旱条件下表达显著下调,说明DoRRT2、DoRRT4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以上结果为深入研究DoRRT的生物学功能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乳糖转移酶RRT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