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地区光伏阵列下畦作栽培对鼠尾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郑中兵 杨宇 +5 位作者 兰超杰 刘峰 陈康生 周明程 李钜华 李长江 《现代园艺》 2025年第21期56-59,共4页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建立高产高效的光伏农业已经成为促进能源与农业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华南地区已建好的光伏阵列,探索光伏板下不同畦宽对鼠尾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鼠尾草在光伏阵列下栽培技术的完善提供依据...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建立高产高效的光伏农业已经成为促进能源与农业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华南地区已建好的光伏阵列,探索光伏板下不同畦宽对鼠尾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鼠尾草在光伏阵列下栽培技术的完善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光伏阵列下光照强度显著降低80.62%,且降雨量为0 mm,而日平均温度无显著差异。光伏板下各处理鼠尾草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鲜重和干重都低于光伏阵列外平作区域(CK)的鼠尾草,其中畦宽0.9 m(S0.9)和CK相比无显著差异,且在谢花收割期显著高于畦宽0.6 m(S0.6)和畦宽1.5 m(S1.5)。S0.9下鼠尾草的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高于S0.6和S1.5处理。因此,采用0.9 m的畦宽是华南地区光伏板下鼠尾草种植适宜的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鼠尾 栽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3种鼠尾草属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涛 辛建攀 +3 位作者 黄艳波 肖汉文 卫晨昱 田如男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1-660,共10页
为探讨鼠尾草属(Salvia)植物对土壤中镉(Cd)的修复潜力,以3种鼠尾草属植物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质量浓度Cd^(2+)单一胁迫对甘西鼠尾草(S.przewalskii)、佛光草(S.substolonifera)、荔枝草(S.plebei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采用主... 为探讨鼠尾草属(Salvia)植物对土壤中镉(Cd)的修复潜力,以3种鼠尾草属植物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质量浓度Cd^(2+)单一胁迫对甘西鼠尾草(S.przewalskii)、佛光草(S.substolonifera)、荔枝草(S.plebei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3种鼠尾草属植物种子耐重金属Cd胁迫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5~20 mg·L^(−1) Cd^(2+)胁迫下,甘西鼠尾草各项萌发指标与无胁迫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50 mg·L^(−1) Cd^(2+)胁迫下仅发芽率受到显著抑制(P<0.05),但依然高达63.33%。在5~20 mg·L^(−1) Cd^(2+)胁迫下,佛光草加快了萌发进程,发芽势显著提高;当Cd^(2+)浓度达到50 mg·L^(−1)时,佛光草种子刚萌发便丧失活力。在5 mg·L^(−1) Cd^(2+)胁迫下,荔枝草发芽率达到98.33%;在10 mg·L^(−1) Cd^(2+)胁迫下,荔枝草发芽率受到显著抑制,下降至65.00%;当Cd^(2+)浓度达到20 mg·L^(−1)时,荔枝草种子未萌发。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表明,3种鼠尾草属植物种子对Cd的耐受性强弱表现为甘西鼠尾草>佛光草>荔枝草。甘西鼠尾草Cd耐性较强,具有作为Cd污染严重地区土壤修复植物的潜力;荔枝草和佛光草Cd耐性较弱,但生长速度快,地区适应性好,可应用在Cd污染较低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属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鼠尾藻雌、雄藻体差异分析
3
作者 梁硕 陈军 +2 位作者 臧宇 薛颂 唐学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69,共8页
为深入探究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雌、雄藻体间的性别差异,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鼠尾藻不同性别藻体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测序共组装获得49948条非冗余基因序列(Unigenes)和1015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 为深入探究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雌、雄藻体间的性别差异,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鼠尾藻不同性别藻体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测序共组装获得49948条非冗余基因序列(Unigenes)和1015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雌性优势表达的有506个,雄性优势表达的有509个。DEGs富集结果显示,鼠尾藻雌、雄藻体在能量代谢相关途径存在显著差异,这些途径包括光合作用、氧化磷酸化、氮代谢和脂肪酸合成等。进一步分析发现,光合作用、氮代谢和氧化磷酸化关键基因在鼠尾藻雄性藻体中显著高表达,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在鼠尾藻雌性藻体中显著高表达,这表明鼠尾藻雄性藻体偏向于能量消耗,鼠尾藻雌性藻体偏向于能量储存。此外,鼠尾藻雌、雄藻体中精子游动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也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偏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 雌雄差异 转录组 碳氮代谢 脂肪酸合成 生殖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岩生鼠尾草的组培快繁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莹莹 余登利 +2 位作者 邱风进 晏融融 胡国雄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8-568,共11页
为建立濒危植物岩生鼠尾草(Salvia petrophila)的组培快繁体系,对岩生鼠尾草成熟种子消毒及萌发、基部带腋芽茎段继代增殖、无菌苗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不定芽生根、炼苗移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岩生鼠尾草种子的适宜消毒方法为... 为建立濒危植物岩生鼠尾草(Salvia petrophila)的组培快繁体系,对岩生鼠尾草成熟种子消毒及萌发、基部带腋芽茎段继代增殖、无菌苗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不定芽生根、炼苗移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岩生鼠尾草种子的适宜消毒方法为75%乙醇溶液处理30 s,5%次氯酸钠(NaClO)溶液消毒8 min,种子发芽率为40.83%。(2)种子萌发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1 mg·L^(-1)NAA,发芽率为71.12%。(3)基部带腋芽茎段继代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1 mg·L^(-1)NAA,增殖系数为5.5。(4)无菌苗茎段愈伤组织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1)6-BA+1.0 mg·L^(-1)2,4-D,诱导率高达97.10%;愈伤组织适宜分化培养基为MS+1.5 mg·L^(-1)6-BA+0.1 mg·L^(-1)NAA。(5)岩生鼠尾草不定芽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MS+1.0 mg·L^(-1)NAA,生根系数高达99.11%。(6)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体积比为1∶1∶1的混合基质为适宜栽培基质,移栽成活率高达85.5%。研究结果可为岩生鼠尾草的保护和利用奠定技术基础,同时也可为鼠尾草属其他植物的繁殖技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生鼠尾 濒危植物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尾草水醇提取物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5
作者 李雪菲 张浩 +1 位作者 石青浩 李书启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84-90,共7页
为了高效开发鼠尾草抗氧化成分并评价其活性,采用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超声协同萃取工艺,同时通过体外活性试验系统评估鼠尾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比较其与维生素C(VC)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对鼠... 为了高效开发鼠尾草抗氧化成分并评价其活性,采用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超声协同萃取工艺,同时通过体外活性试验系统评估鼠尾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比较其与维生素C(VC)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对鼠尾草水醇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鼠尾草提取物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60、提取时间9 min、提取功率400 W、乙醇浓度90%,该条件下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大值(98.8%)。体外活性试验显示,鼠尾草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VC接近(IC_(50)=0.057 mg·mL^(-1)),但对DPPH(IC_(50)=0.053 mg·mL^(-1))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IC_(50)=1.09 mg·mL^(-1))的清除能力远低于VC。综上,鼠尾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其抗氧化能力在不同自由基体系中表现各异;优化的提取工艺可高效提取其抗氧化成分,为鼠尾草在功能性抗氧化产品中的定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 水醇提取物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植物椴叶鼠尾草和归化植物朱唇对模拟取食的防御响应
6
作者 方筱 张燕婷 +3 位作者 郭荣 曾盛琪 闫晓慧 胡世俊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4-1210,共7页
为了解入侵种椴叶鼠尾草(Salviatiliifolia)和归化种朱唇(S.coccinea)防御策略的差异,探讨椴叶鼠尾草入侵机制,对两种植物进行剪叶并喷施茉莉酸甲酯溶液来模拟昆虫取食,检测其防御反应。结果显示:1)较不处理对照,轻度模拟取食时,椴叶鼠... 为了解入侵种椴叶鼠尾草(Salviatiliifolia)和归化种朱唇(S.coccinea)防御策略的差异,探讨椴叶鼠尾草入侵机制,对两种植物进行剪叶并喷施茉莉酸甲酯溶液来模拟昆虫取食,检测其防御反应。结果显示:1)较不处理对照,轻度模拟取食时,椴叶鼠尾草单宁、黄酮含量比对照显著降低,朱唇黄酮、总酚含量显著升高(P<0.05);两种植物的茎干重、花数均增加。2)较轻度模拟取食,重度模拟取食时,椴叶鼠尾草防御物质含量下降,花数和茎、叶、花生物量增加;朱唇防御物质含量升高,生长、繁殖指标降低,但花数仍显著高于对照。椴叶鼠尾草在生长繁殖上比朱唇具更强的补偿能力,但在防御策略上与朱唇相反,被取食后,椴叶鼠尾草在生长、繁殖上超补偿而降低防御,增加叶、花数量,产生大量的子代,有助于入侵;而朱唇则加强生长、繁殖和防御,其防御策略有助于归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策略 补偿 模拟昆虫取食 入侵植物 归化植物 椴叶鼠尾 朱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尾草酸调节PKA-CREB信号通路对癫痫大鼠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梁晓燕 王海敏 +2 位作者 耿彪 满瑞雪 任广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8-1393,共6页
目的:探究鼠尾草酸(CA)对癫痫大鼠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调节PKA-CREB信号通路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50 mg/kg的PTZ制备癫痫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A低剂量组、CA高剂量组、CA高+PKA抑制剂组(CA... 目的:探究鼠尾草酸(CA)对癫痫大鼠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调节PKA-CREB信号通路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50 mg/kg的PTZ制备癫痫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A低剂量组、CA高剂量组、CA高+PKA抑制剂组(CA高+H-89组),每组15只。评估各组大鼠的癫痫行为;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能力;HE染色和尼氏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及神经元的形态;ELISA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L-1β、TNF-α、MDA的含量及SOD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KA、p-PKA、CREB、p-CREB、BDNF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排列不规则,细胞核固缩,神经元数量减少,癫痫频率和Racine分级升高,逃避潜伏期延长,第一次穿越平台的时间增加,IL-1β、TNF-α和MDA的含量均增加,穿越平台的次数减少,SOD活性、p-PKA/PKA、p-CREB/CREB及BDNF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CA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排列逐渐有序,核固缩逐渐减轻,神经元数量增多,癫痫频率和Racine分级降低,逃避潜伏期缩短,第一次穿越平台的时间减少,IL-1β、TNF-α和MDA的含量均降低,穿越平台的次数增多,SOD活性、p-PKA/PKA、p-CREB/CREB及BDNF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进一步在高剂量CA治疗的基础上注射PKA抑制剂,结果显示高剂量CA对癫痫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元损伤及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被逆转(P<0.05)。结论:CA能够通过激活PKA-CREB信号通路来提高癫痫大鼠的学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酸 癫痫 蛋白激酶A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学习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丰台区宿根鼠尾草栽培技术要点
8
作者 宋浩洁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4期71-74,共4页
宿根鼠尾草是北京市丰台区园林绿化工作中常用的植物种类之一,其具有丰富的花色、独特的花型及适宜的植株高度,能够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层次感与美感,在区域园林景观构建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宿根鼠尾草生长情况与园林应用效果受栽培技... 宿根鼠尾草是北京市丰台区园林绿化工作中常用的植物种类之一,其具有丰富的花色、独特的花型及适宜的植株高度,能够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层次感与美感,在区域园林景观构建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宿根鼠尾草生长情况与园林应用效果受栽培技术水平制约较大。为提升宿根鼠尾草栽培技术水平,从育苗、苗木定植、养护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北京市丰台区宿根鼠尾草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根鼠尾 育苗 苗木定植 养护管理 北京市丰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西鼠尾草中三个新的萜类化合物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阳 吴志军 +3 位作者 杨颖博 来威 孙连娜 陈万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8-1322,共5页
采用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反相硅胶及MC I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了甘西鼠尾草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由甘西鼠尾草的根和根茎的50%乙醇提取物中得到了2个新的二萜化合物,命名为甘西... 采用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反相硅胶及MC I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了甘西鼠尾草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由甘西鼠尾草的根和根茎的50%乙醇提取物中得到了2个新的二萜化合物,命名为甘西鼠尾三醇A(1)和甘西鼠尾三醇B(2),同时得到了一个新的单萜苷化合物,命名为甘西鼠尾甲苷(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西鼠尾 化学成分 甘西鼠尾三醇A 甘西鼠尾三醇B 甘西鼠尾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尾草属植物资源的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艳波 林楚航 刘凤栾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94,共12页
鼠尾草属(Salvia L.)全球约有1000个种,国外许多种已在药用、观赏、食用、精油和保健等诸多方面开发其价值。我国已发现84个种24个变种,资源丰富,但广泛栽培和应用的种质仅有供以药用的丹参(S.miltiorrhiza Bunge)。为促进该属植物在我... 鼠尾草属(Salvia L.)全球约有1000个种,国外许多种已在药用、观赏、食用、精油和保健等诸多方面开发其价值。我国已发现84个种24个变种,资源丰富,但广泛栽培和应用的种质仅有供以药用的丹参(S.miltiorrhiza Bunge)。为促进该属植物在我国的高效开发和推广,本文在经典植物分类学基础上,依托本课题组10余年野外调查与栽培观测的扎实数据,重点针对鼠尾草的园艺学特性进行归纳分类与特点描述,包含用途、花期、花色、花大小、茎特征以及园林造型等6个方面。根据花期可分为春花(4-6月)、夏花(7-8月)和秋花类型(9-11月),花色包含紫色、蓝色、红色、粉色、黄色和白色系列。按照花朵大小分为小型(<1.5 cm)、中型(1.5~3.0 cm)、中大型(3.0~4.5 cm)和大型花种类(>4.5 cm)。株型主要为蔓生、丛生和直立类型,部分种质在园林造型方面的可塑性强。国内鼠尾草资源以春季花期、紫色和蓝色以及中(大)型花朵的丛生草本类型为主。本研究完善了鼠尾草属植物的应用分类体系,为我国鼠尾草属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 唇形科 园林植物 药用植物 植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尾草酸对热加工菜籽油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栾跃婷 朱莹丹 +5 位作者 段章群 柴成梁 赵英男 刘妍妍 薛雅琳 王宪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5-55,共11页
本研究以菜籽油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0、200、400、700 mg/kg)鼠尾草酸和200 mg/kg特丁基对苯二酚对比分析,系统研究菜籽油热加工过程中(180℃,0、8、16、24、32 h)的色度、酸价、过氧化值、生育酚、黏度、脂肪酸组成与极性组分... 本研究以菜籽油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0、200、400、700 mg/kg)鼠尾草酸和200 mg/kg特丁基对苯二酚对比分析,系统研究菜籽油热加工过程中(180℃,0、8、16、24、32 h)的色度、酸价、过氧化值、生育酚、黏度、脂肪酸组成与极性组分等的变化规律,以揭示鼠尾草酸对热加工菜籽油品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鼠尾草酸添加量为700 mg/kg时表现出最优作用:延缓了菜籽油色度的劣变和抑制了油脂黏度的增大;热加工32 h后,酸价增幅最小,由0.280±0.030 mg/g升至0.757±0.020 mg/g,过氧化值较其余添加量低,为0.138 g/100 g;在热加工过程中α-生育酚损耗率与γ-生育酚损耗率均最低,分别为95.51%±0.96%与83.37%±0.39%;在热加工32 h时的极性组分含量为26.62%±0.03%,使菜籽油的热加工寿命得到延长。鼠尾草酸在热加工菜籽油中的使用可更好地实现对风险因子的控制,减少油脂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酸 菜籽油 热加工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工程改造热带假丝酵母生产鼠尾草酸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达 陈献忠 +1 位作者 杨海泉 曹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1,I0002,I0003,共9页
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CA)是一种酚类二萜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鼠尾草等唇科类植物中。CA具有抗肿瘤等多种生理以及药理活性,在日化、食品、医疗领域应用价值巨大。热带假丝酵母具有鲁棒性强、耐高温、产油脂等特性,因而在萜类化合物高... 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CA)是一种酚类二萜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鼠尾草等唇科类植物中。CA具有抗肿瘤等多种生理以及药理活性,在日化、食品、医疗领域应用价值巨大。热带假丝酵母具有鲁棒性强、耐高温、产油脂等特性,因而在萜类化合物高效生产方面极具潜力。该研究根据热带假丝酵母密码子偏好性对来源于鼠尾草的铁锈醇合酶基因CYP76AH24和鼠尾草酸合酶基因CYP76AK6、来源于拟南芥的细胞色素还原酶基因ATR1进行全序列密码子优化以及基因合成。以生产鼠尾草酸前体次丹参酮二烯热带假丝酵母1C2PM04作为出发菌株,将上述基因整合到其基因组中成功合成鼠尾草酸。利用模块化工程与酵母不同亚细胞区室的空间组合,将上述3条基因以模块化的方式导入胞质和过氧化物酶体中进行表达,鼠尾草酸产量分别为10.25 mg/L和4.64 mg/L。通过下调角鲨烯合酶基因ERG9,降低法尼基焦磷酸池的消耗进而改变代谢通量进一步提高鼠尾草酸产量,效价达到26.3 mg/L。将细胞色素P450酶和细胞色素还原酶进行融合表达,测试以刚性linker(E3AK,E3AK×2,E3AK×3)和柔性linker(G4S,G4S×2,G4S×3)为连接肽,融合表达CYP76AH24和ATR1,鼠尾草酸产量提高1.54倍。该文通过增加CPR拷贝数,增加电子供体,进一步提高鼠尾草酸表达水平,产量达到78.24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假丝酵母 鼠尾草酸 细胞色素P450 融合蛋白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鼠尾草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秦剑 李惠兰 +1 位作者 张荣平 胡建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本文研究了云南产鼠尾草属药物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与丹参进行对比其疗效的相似性。结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 ,30分钟后剪断结扎线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经股静脉给药。测定再灌注 6 ... 本文研究了云南产鼠尾草属药物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与丹参进行对比其疗效的相似性。结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 ,30分钟后剪断结扎线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经股静脉给药。测定再灌注 6 0分钟后血清中CK、LDH、SOD、GSH -Px和MDA含量。结果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可以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CK、LDH和MDA含量 ,升高血清SOD和GSH -Px活力 (P <0 0 1,P <0 0 5 ) ,与丹参有相似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 注射液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滇丹参 甘西鼠尾 褐毛甘西鼠尾 唇形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鼠尾藻抗高温逆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晓炜 吕芳 +1 位作者 周革非 吴海一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1-807,共7页
为探明鼠尾藻对高温胁迫的响应以及水杨酸对其抗高温逆性的影响,将4株野生藻体置于1000mL的锥形瓶中,在15℃(对照组)下培养及30℃(处理组)下分别加入0、1、5、50mg/L水杨酸培养3d,分析高温及水杨酸对鼠尾藻的生长速率、光合色素含量、... 为探明鼠尾藻对高温胁迫的响应以及水杨酸对其抗高温逆性的影响,将4株野生藻体置于1000mL的锥形瓶中,在15℃(对照组)下培养及30℃(处理组)下分别加入0、1、5、50mg/L水杨酸培养3d,分析高温及水杨酸对鼠尾藻的生长速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系统和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水杨酸处理可显著促进高温下鼠尾藻的生长,比生长速率,叶绿素a、叶绿素c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随水杨酸质量浓度的升高先升后降,5mg/L水杨酸对生长的促进最为明显,比生长速率较高温胁迫组增加了589%,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有所升高,非光化学淬灭显著回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强;HSP70基因的表达量在高温下显著升高,1mg/L水杨酸处理进一步促进了HSP70基因的表达,而5mg/L和50mg/L的水杨酸处理则抑制了高温下HSP70基因的表达。试验结果可为鼠尾藻的规模化人工繁育与抗逆机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 水杨酸 高温胁迫 叶绿素荧光 抗氧化系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滇产鼠尾草注射液抗大鼠心肌缺血及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惠兰 张荣平 阎彩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鼠尾 注射液 心肌缺血 细胞凋亡 滇丹参 甘西鼠尾 褐毛甘西鼠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鼠尾草属2种外来植物资源分配的影响
16
作者 张燕婷 方筱 +3 位作者 郭荣 曾盛琪 闫晓慧 胡世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5-1401,共7页
【目的】比较鼠尾草属2种外来植物一串红和椴叶鼠尾草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生长、繁殖、防御方面资源分配策略,了解椴叶鼠尾草的入侵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以2种外来植物为材料,设置对照(0 g)、低肥(2 g)和高肥(4 g)3个营养梯度,测... 【目的】比较鼠尾草属2种外来植物一串红和椴叶鼠尾草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生长、繁殖、防御方面资源分配策略,了解椴叶鼠尾草的入侵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以2种外来植物为材料,设置对照(0 g)、低肥(2 g)和高肥(4 g)3个营养梯度,测定生长、繁殖指标,物理防御、化学防御指标和营养物质含量。【结果】(1)2种植物的生物量、营养物质含量和花的化学防御能力均为高肥处理>低肥处理>对照,叶的物理和化学防御能力为高肥处理<低肥处理<对照。(2)在相同条件下,椴叶鼠尾草的株高、叶片数、花数、总生物量高于一串红,将43%~52%的总生物量分配给有性生殖,叶的物理和化学防御指标也高于一串红,但花的化学防御指标和营养物质含量比一串红低。椴叶鼠尾草叶的化学防御物质含量比花高,一串红则相反。【结论】2种植物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下会减少叶防御投入,增加生长繁殖的投入。椴叶鼠尾草侧重叶的防御,一串红侧重花的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植物 椴叶鼠尾 一串红 资源分配 土壤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椴叶鼠尾草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成分研究
17
作者 王子夫 闫俊伊 +3 位作者 刘洋 吴江梅 闫晓慧 胡世俊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为寻找新型植物病毒抑制剂,以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供试病毒,研究发现入侵植物椴叶鼠尾草提取物具有抗TMV活性。通过半叶枯斑法不同施药方式筛选发现,在质量浓度为1 mg/mL时,石油醚萃取物的保护作用和钝化作用最强,抑制率为40.95%和52.8... 为寻找新型植物病毒抑制剂,以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供试病毒,研究发现入侵植物椴叶鼠尾草提取物具有抗TMV活性。通过半叶枯斑法不同施药方式筛选发现,在质量浓度为1 mg/mL时,石油醚萃取物的保护作用和钝化作用最强,抑制率为40.95%和52.85%;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治疗作用最强,抑制率为52.85%,与阳性对照药剂宁南霉素无显著差异。石油醚萃取物各馏分中,Fr7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最好,抑制率为40.51%和45.52%,Fr6的钝化作用最好,抑制率为74.63%。乙酸乙酯萃取物各馏分中,Fr1′的保护作用最强,抑制率为61.77%,Fr3′的治疗作用最强,抑制率为55.02%,Fr4′的钝化作用最强,抑制率为60.22%。运用现代色谱波谱技术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tilifodiolide、eupatoric acid、熊果酸、齐墩果酸和2-甲基-5,7-二羟基色原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椴叶鼠尾 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烟草花叶病毒(TMV) 抗TMV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尾草属植物的市场需求分析
18
作者 林楚航 王琦 黄艳波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6期131-138,共8页
为了解国内鼠尾草属植物的市场前景及人们对鼠尾草的具体需求,针对鼠尾草属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和功能特点等设计问卷,开展线上和线下调查。共收集2328份有效问卷,线上和线下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女性(73.1%)参与人数远高于... 为了解国内鼠尾草属植物的市场前景及人们对鼠尾草的具体需求,针对鼠尾草属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和功能特点等设计问卷,开展线上和线下调查。共收集2328份有效问卷,线上和线下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女性(73.1%)参与人数远高于男性(26.9%),29—45岁青年人为主要答卷人群(62.7%)。70.6%的消费者愿意购买鼠尾草,主要用于家居生活,表明鼠尾草属植物在我国花卉市场上有一定的消费前景。整体上,人们更偏爱观赏性好(花期长、花朵数量多)、常规型株高(30—100 cm)、多年生草本且适宜于盆栽的鼠尾草种类。具体性状上,人们更偏好蓝、紫色花,并期望复色花朵,对红、银、紫等叶色也很青睐。但是,“养护难易程度”“不知道栽培方法”和“是否会招蚊虫”是人们购买和家庭栽培鼠尾草最顾虑的因素。这些信息可为今后鼠尾草属植物的新品种选育和文化科普宣传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属 问卷调查 市场需求 育种方向 观赏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尾藻生殖托不同生长阶段的附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19
作者 秦子懿 陈军 +2 位作者 臧宇 杨智博 唐学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7,共10页
为探明雌雄异株大型海藻——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生殖组织附生细菌群落结构是否随生殖组织的生长而发生相应变化,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鼠尾藻生殖托不同生长时期的附生细菌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变形菌门(Proteobact... 为探明雌雄异株大型海藻——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生殖组织附生细菌群落结构是否随生殖组织的生长而发生相应变化,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鼠尾藻生殖托不同生长时期的附生细菌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其核心菌门,与其他大型海藻附生细菌的组成类似;α多样性分析显示鼠尾藻生殖托生长初期阶段的附生细菌群落均匀程度更高;β多样性分析显示鼠尾藻生殖托附生细菌群落在不同生长阶段存在显著差异,且性别可能是影响鼠尾藻生殖托附生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Line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 LEfSe)软件分析显示,鼠尾藻生殖托在生长初期、生长中期以及成熟期的附生微生物中分别包含11、15和4个可能与自身发育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鼠尾藻生殖托附生细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今后精细刻画鼠尾藻藻体与其附生微生物之间相关作用的网络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鼠尾藻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雄异株大型海藻 鼠尾 生殖托 附生细菌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鼠尾草和丹参对高温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20
作者 李欣 艾丽皎 +1 位作者 王欢 张银龙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9,共9页
为探究新疆鼠尾草(Salvia deserta Schang)和丹参(S.miltiorrhiza Bunge)对高温干旱胁迫的耐受性,设置常温(昼温27℃、夜温19℃)和高温(昼温42℃、夜温32℃)2个温度水平以及正常状态、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40%~45%、... 为探究新疆鼠尾草(Salvia deserta Schang)和丹参(S.miltiorrhiza Bunge)对高温干旱胁迫的耐受性,设置常温(昼温27℃、夜温19℃)和高温(昼温42℃、夜温32℃)2个温度水平以及正常状态、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40%~45%、20%~25%和5%~10%)3个土壤含水量水平,对高温和干旱单一及复合胁迫下2种植物的受害指数、光合生理指标和抗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随着胁迫时间延长,不同胁迫条件下2种植物的受害指数逐渐升高,总体来看,光合生理指标持续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持续升高。与对照(昼温27℃、夜温19℃、土壤相对含水量40%~45%)相比,不同胁迫条件下2种植物的受害指数基本上显著(p<0.05)升高,多数光合生理指标显著降低,而多数抗逆生理生化指标则总体上显著升高。胁迫6 d,重度干旱单一胁迫(昼温27℃、夜温19℃、土壤相对含水量5%~10%)和重度复合胁迫(昼温42℃、夜温32℃、土壤相对含水量5%~10%)下2种植物的受害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胁迫条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Chl a/b)总体上显著低于其他胁迫条件;重度复合胁迫下2种植物的SOD活性、MDA含量和Pro含量总体上显著高于其他胁迫条件。比较来看,不同胁迫条件下丹参的受害指数、胞间CO 2浓度、总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和Pro含量总体上低于新疆鼠尾草,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Chl a/b值、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体上高于新疆鼠尾草。研究表明:新疆鼠尾草和丹参对高温干旱胁迫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且丹参的耐受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鼠尾 丹参 高温干旱胁迫 受害指数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