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伤寒沙门菌SL1344株侵袭性蛋白B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松彪 李静 +8 位作者 郁川 何雷 张春杰 程相朝 李银聚 颜云飞 金修哲 陈桂华 赵战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目的:为了研制更加安全的鼠伤寒沙门菌弱毒株,本研究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SL1344Δsip B基因缺失突变株。方法:首先构建含缺失585 bp sipB基因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sipB,利用重组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等位基因交换技术,两步法筛选出SL1344的s... 目的:为了研制更加安全的鼠伤寒沙门菌弱毒株,本研究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SL1344Δsip B基因缺失突变株。方法:首先构建含缺失585 bp sipB基因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sipB,利用重组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等位基因交换技术,两步法筛选出SL1344的sip B缺失株。结果:PCR及测序结果表明SL1344ΔsipB构建成功。进一步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缺失株SL1344ΔsipB保留了亲本菌株SL1344的血清型1,4,5,12:i:1,2,且能够稳定遗传缺失585 bp的sipB基因,生长速度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是,与亲本株SL1344相比,其毒力发生明显改变,缺失株SL1344ΔsipB口服感染6周龄BALB/c小鼠的LD50为1.70×108CFU,毒力较亲本株SL1344降低至1.4%,免疫保护效力实验显示,对6周龄BALB/c小鼠免疫后第17天,鼠伤寒沙门菌野生株攻毒有50%的保护率。在给小鼠免疫后第14天血清抗体IgG达到最高。结论:结果表明,SL1344ΔsipB基因缺失株构建成功,遗传稳定,毒力明显降低,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研究鼠伤寒沙门菌sipB基因与其致病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方法,并为研制安全有效的沙门菌疫苗弱毒株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sl1344 sipB基因 缺失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SL1344株sipB和crp基因缺失对其侵袭力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松彪 张春杰 +8 位作者 程相朝 李银聚 李静 何雷 郁川 张明亮 余祖华 贾艳艳 赵战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为探讨sip B和crp基因对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鼠伤寒沙门菌SL1344株sip B和crp缺失株为研究对象,进行生物学特性以及体内外侵袭力的研究。结果: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sip B缺失株生化特性和亲本菌株相比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crp... 目的:为探讨sip B和crp基因对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鼠伤寒沙门菌SL1344株sip B和crp缺失株为研究对象,进行生物学特性以及体内外侵袭力的研究。结果: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sip B缺失株生化特性和亲本菌株相比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crp缺失株失去了利用麦芽糖、乳糖、山梨醇等碳源的能力,并且生长速度较亲本菌株相比发生了显著的降低。体内侵袭力结果表明两个实验组小鼠肝脏和脾脏分离到的细菌数目均低于对照组,体外感染He La细胞结果显示sip B缺失菌株组的黏附率和侵入率较crp组和对照组均发生了显著的降低。结论:以上结果表明sip B基因在细菌侵染机体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 sl1344Δsip B sl1344Δcrp 侵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ompW基因缺失株与回补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3
作者 葛雷 仇汝龙 +7 位作者 范志宇 胡波 魏后军 陈萌萌 宋艳华 李一鸣 徐为中 王芳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5-1875,共11页
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是最为常见的沙门菌血清型,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及公共卫生安全。外膜蛋白OmpW是由ompW基因编码的营养物质特异性运输通道,发挥特殊的铁离子外排功能,与细菌耐药性、致病性等密切相关。但其在沙门... 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是最为常见的沙门菌血清型,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及公共卫生安全。外膜蛋白OmpW是由ompW基因编码的营养物质特异性运输通道,发挥特殊的铁离子外排功能,与细菌耐药性、致病性等密切相关。但其在沙门菌中的功能尚未见研究。为探究外膜蛋白OmpW对鼠伤寒沙门菌的影响,本试验以鼠伤寒沙门菌ATCC 14028为野生株(WT14028),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ompW基因缺失株(14028ΔompW),同时构建回补株(14028ΔompW::ompW),通过检测生长特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环境耐受性、耐药性等方面探究鼠伤寒沙门菌ompW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小鼠感染试验探究该基因对沙门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失株与野生株菌落形态无显著差异;缺失株在对数生长期显著慢于野生株,但到达稳定期无显著差异;缺失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下降31.73%±6.43%;在酸性(pH=3)、碱性(pH=10)及高盐(1 mol·L^(-1)NaCl)环境下,缺失株存活率显著低于野生株;但在高铁(>0.625 g·L^(-1)FeCl_(3))环境下,缺失株存活率更高;缺失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的敏感性显著增强,对其他如氨苄西林、四环素等抗生素敏感性无显著变化;小鼠感染试验表明,与野生株相比,缺失株感染诱发的腹泻率更低、脾肿大及肠道损伤更轻微,且细菌移位能力也显著下降。综上,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ompW基因缺失株及回补株,试验表明该基因与菌株生长、环境耐受性、耐药性、致病性等方面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沙门菌的致病与耐药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 ompW基因 缺失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氏菌SL1344株△crp△cya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正 程相朝 +5 位作者 张春杰 李银聚 李静 张明亮 田芳华 杨宁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34-538,共5页
为研制更加安全并保持良好免疫原性的弱毒株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及疫苗活载体,本研究通过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细菌同源重组技术,将已缺失cya基因的SL1344株进一步缺失crp基因,构建S.typhi-murium SL1344△crp△cya双基因缺失突变... 为研制更加安全并保持良好免疫原性的弱毒株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及疫苗活载体,本研究通过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细菌同源重组技术,将已缺失cya基因的SL1344株进一步缺失crp基因,构建S.typhi-murium SL1344△crp△cya双基因缺失突变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是以含有重组自杀性质粒pRE△crp的大肠杆菌χ7213为供体菌,SL1344△cya为受体菌进行接合转移,两步法筛选crp/cya基因双缺失突变株,并通过PCR和测序鉴定。对双缺失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表明,SL1344△crp△cya血清型与亲本株SL1344△cya及野生株SL1344保持一致,并且能够稳定遗传缺失后的crp基因;其生化特性与亲本株基本相近,但与野毒株相比发生明显变化,生长速度也更为缓慢;对雏鸡致病性测定试验显示,双缺失株毒力比SL1344至少降低了约106倍。实验结果表明,S.typhimurium SL1344△crp△cya缺失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毒力明显降低,为深入研究以S.typhimurium为载体的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sl1344 crp/cya基因双缺失 重组自杀性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rpoN基因缺失株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苏洋洋 黄骏 +5 位作者 吴白 印云聪 刘珍 陈素娟 彭大新 刘秀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1-778,共8页
为了探索σ因子RpoN在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对两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强的鼠伤寒沙门菌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rpoN基因缺失株,利用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回复株;比较野生株、缺失株和回复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对环境应... 为了探索σ因子RpoN在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对两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强的鼠伤寒沙门菌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rpoN基因缺失株,利用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回复株;比较野生株、缺失株和回复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对环境应激抵抗力的差异,并通过建立的csgA和bcsA基因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编码生物被膜成分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rpoN缺失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增强,主要由卷曲菌毛表达量显著增加引起。回复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野生株相似。△rpoN缺失株在酸性应激和碱性应激条件下对外界环境应激的抵抗力均显著增强。RpoN为鼠伤寒沙门菌中生物被膜形成相关σ因子之一,为进一步研究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 生物被膜 rpoN基因 突变 环境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人源产ESBLs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的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穆玉姣 宋威蓉 +5 位作者 胡晓 张白帆 赵嘉咏 马红霞 黄学勇 郭万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腹泻病例粪便标本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耐药情况,并研究其分子学特征。方法对河南省腹泻粪便中分离的124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沙门菌,通过肉汤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并筛选产ES... 目的分析河南省腹泻病例粪便标本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耐药情况,并研究其分子学特征。方法对河南省腹泻粪便中分离的124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沙门菌,通过肉汤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并筛选产ESBLs菌株;PCR方法检测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携带情况,采用质粒接合试验分析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情况,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124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沙门菌耐药严重,其中有16株为产ESBLs菌株。16株产ESBLs菌株均携带CTX-M型耐药基因,并检测出OXA型和TEM型耐药基因;其中9株菌可将CTX-M基因通过质粒转移到大肠埃希菌J53,药敏分析发现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可以发生共转移。16株产ESBLs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沙门菌经XbaⅠ酶切后共分为14种带型,无明显的优势带型。结论检出产ESBLs的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沙门菌基因型具有多样性,耐药基因可通过接合性质粒在不同菌属间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单相变异沙门 ESBLS PFGE 水平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stn基因突变株的构建与毒力检测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建华 徐心晶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9-221,共3页
作者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肠毒素 (stn)基因插入失活型与缺失型突变的重组自杀载体质粒 ,通过重组自杀质粒中的突变stn基因与鼠伤寒沙门菌株 2 0 0 0染色体上野生型stn基因发生同源交换 ,筛选获得stn基因突变的同源突变菌株。在小鼠体内... 作者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肠毒素 (stn)基因插入失活型与缺失型突变的重组自杀载体质粒 ,通过重组自杀质粒中的突变stn基因与鼠伤寒沙门菌株 2 0 0 0染色体上野生型stn基因发生同源交换 ,筛选获得stn基因突变的同源突变菌株。在小鼠体内检测菌株stn基因产物生物活性的结果表明 ,突变菌株诱发小鼠肠液分泌的能力较野生菌株明显减弱 ,而小鼠口服突变菌株的半致死剂量较野生株明显增高 ,提示stn基因是鼠伤寒沙门菌致病机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毒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 伤寒 stn基因 突变 毒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的CRISPR基因型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白贵欢 游旅 +8 位作者 龙利 牟鸿江 韦小瑜 李世军 王铭 刘英 刘淳婷 王丹 汪俊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62-868,873,共8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规律的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的基因型及遗传多样性,为贵州省沙门菌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自2013—2018年贵州省7个市(州)的71株疑似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进行系统生化鉴定... 目的了解贵州省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规律的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的基因型及遗传多样性,为贵州省沙门菌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自2013—2018年贵州省7个市(州)的71株疑似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进行系统生化鉴定及血清分型,结合双重PCR法确定疑似菌株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提取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的DNA作为模板,进行CRISPR1和CRISPR2的PCR扩增,将阳性扩增产物进一步测序,获得菌株的CRISPR1和CRISPR2间隔序列,根据间隔序列的组成,确定CRISPR基因型,并使用Bionumerics软件对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71株疑似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菌株经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及双重PCR法鉴定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经CRISPR1和CRISPR2两个位点的PCR扩增和产物测序,71株菌共检测到163个间隔序列,其中CRISPR1有102个,CRISPR2有61个。联合CRISPR1和CRISPR2两个位点的间隔序列进行分析,发现71株菌被分为33个CRISPR基因型(TSTs),其中TST11和TST1为贵州省的优势基因型,分别占总菌株数的25.35%和12.68%。71株菌经Bionumerics软件聚类分析后被分为A、B、C、D 4个簇,A簇包含的菌株最多,B簇包含的基因型最多,不同来源的3株参考株独立成簇,D簇包含7个TSTs基因型。结论贵州省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具有优势的CRISPR基因型和遗传多样性的特点,可能有其他的感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单相变异 CRISPR 基因型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sseK3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9
作者 杜付玉 廖成水(指导) +3 位作者 郁川 张春杰(指导) 程相朝 杨亚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375-2380,共6页
目的:检测sseK3基因的缺失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探究该基因的功能及开发安全有效的鼠伤寒沙门菌活疫苗提供了新思路。方法:通过重组自杀性质粒介导,两步筛选法敲除sseK 3基因并成功构建缺失菌株的回复菌株,进而检测其生物... 目的:检测sseK3基因的缺失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探究该基因的功能及开发安全有效的鼠伤寒沙门菌活疫苗提供了新思路。方法:通过重组自杀性质粒介导,两步筛选法敲除sseK 3基因并成功构建缺失菌株的回复菌株,进而检测其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结果:PCR、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sseK3缺失株及其回复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sseK3缺失菌株和亲本株SL1344血清型均为1,4,5,12:i:1,2,生化特性和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且sseK3缺失株能够稳定遗传;sseK3缺失株口服感染6周龄BALB/c小鼠的LD 50为2.96×10^8 CFU,与亲本菌株SL1344相比,sseK3缺失株的LD 50值升高约1 035倍,毒力显著下降;免疫保护效力实验显示:sseK3缺失株免疫后第17天保护率为66.7%;在免疫小鼠后的第14天血清IgG达到最高水平;回复菌株与亲本亲株生物学特性无显著性差异,基本回复到野生型水平。结论:成功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sseK3基因缺失株,可稳定遗传,毒力显著降低,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推测sseK3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毒力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探究该基因的功能及将其开发为更加安全有效的沙门菌弱毒疫苗候选菌株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sl1344 sseK 3基因 缺失 回复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有机锌可减少蛋鸡饲料中鼠伤寒沙门菌株数量
10
作者 洪家祥 严毅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67,共1页
锌是大量家禽饲料中需要补充的微量元素。美国研究者研究表明,加锌后,沙门菌放慢生长或停止生长。研究者将1%的醋酸锌或丙酸锌加入蛋鸡饲料中,对照试验组加丙酸钠和醋酸钠,在试验蛋鸡饲料中接种鼠伤寒沙门氏标准菌株,室温(20... 锌是大量家禽饲料中需要补充的微量元素。美国研究者研究表明,加锌后,沙门菌放慢生长或停止生长。研究者将1%的醋酸锌或丙酸锌加入蛋鸡饲料中,对照试验组加丙酸钠和醋酸钠,在试验蛋鸡饲料中接种鼠伤寒沙门氏标准菌株,室温(20±1)℃状态保持9d,结果发现:在前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 蛋鸡饲料 有机锌 微量元素 家禽饲料 标准 试验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有机锌可减少蛋鸡饲料中鼠伤寒沙门菌株数量
11
《家禽科学》 2010年第4期53-53,共1页
锌是大量家禽饲料中需要补充的微量元素。美国研究者研究表明。加锌后,沙门菌放慢生长或停止生长。研究者将1%的醋酸锌或丙酸锌加入蛋鸡饲料中.对照试验组加丙酸钠和醋酸钠,在试验蛋鸡饲料中接种鼠伤寒沙门氏标准菌株,室温(20... 锌是大量家禽饲料中需要补充的微量元素。美国研究者研究表明。加锌后,沙门菌放慢生长或停止生长。研究者将1%的醋酸锌或丙酸锌加入蛋鸡饲料中.对照试验组加丙酸钠和醋酸钠,在试验蛋鸡饲料中接种鼠伤寒沙门氏标准菌株,室温(20±1)℃状态保持9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 蛋鸡饲料 有机锌 微量元素 家禽饲料 标准 试验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屎肠球菌菌株NCIMB 10415显示对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断奶仔猪无益处
12
作者 彭华(编译) 《中国猪业》 2012年第7期73-73,共1页
在欧洲鼠伤寒沙门氏菌是爆发沙门氏菌病的主要致病菌。该研究拟研究益生菌屎肠球菌NCIMB 10415能否预防或缓解沙门氏菌病。32头仔猪断奶后10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攻毒试验.
关键词 伤寒沙门 屎肠球 断奶仔猪 沙门 感染 显示 攻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菌外膜蛋白相关基因缺失株的致病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世宇 杨阳 +2 位作者 令狐远凤 杨琦 周碧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4-229,共6页
为探究沙门菌外膜蛋白基因fadL、ompN、ybfM以及sRNA RybB和伴侣蛋白Hfq缺失对该菌致病性的影响,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基因缺失菌株,并测定了基因缺失菌株的生长曲线,同时通过小鼠腹腔注射测定了基因缺失菌株的毒力及其在小鼠脾脏和肝脏... 为探究沙门菌外膜蛋白基因fadL、ompN、ybfM以及sRNA RybB和伴侣蛋白Hfq缺失对该菌致病性的影响,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基因缺失菌株,并测定了基因缺失菌株的生长曲线,同时通过小鼠腹腔注射测定了基因缺失菌株的毒力及其在小鼠脾脏和肝脏上的定殖能力.结果显示,与鼠伤寒沙门菌亲本野生型菌株LT2相比,基因缺失菌株的生长能力变化不大.LT2对小鼠的LD_(50)为3.97×10^(7)CFU;外膜蛋白基因缺失菌株ΔompN、ΔfadL和ΔybfM的LD_(50)分别为1.58×10^(5)、6.29×10^(5)、9.97×10^(5)CFU,毒性明显增强;sRNA敲除菌株(ΔrybB)的LD_(50)为9.97×10^(7)CFU,毒性有所下降;伴侣蛋白Hfq敲除组(Δhfq)及rybB&hfq双敲除组的小鼠死亡数未超过50%,毒性明显下降.感染48 h后,与对照组(LT2)相比,所有基因缺失菌株处理组的脾脏指数均极显著性升高;ΔrybB&Δhfq、Δhfq处理组的脾脏载菌量显著降低,其余菌株处理组的载菌量与LT2差异不显著;ΔrybB、ΔrybB&Δhfq、ΔfadL、ΔybfM处理组的肝脏指数均显著下降,而Δhfq、ΔompN处理组的肝脏指数变化不显著;ΔrybB、ΔfadL处理组肝脏载菌量变化不显著,Δhfq、ΔrybB&Δhfq处理组的肝脏载菌量显著下降,而ΔompN、ΔybfM处理组的载菌量显著上升.总的来说,hfq、rybB缺失降低了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力,而fadL、ompN、ybfM的缺失提高了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 sRNA RybB HFQ 基因缺失 外膜蛋白 毒力 定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肉及禽蛋中沙门菌的控制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F.Van Immerseel I.Gantois +4 位作者 F.Pasmans F.Haesebrouck R.Ducatelle 陈述 刘国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1作为人类胃肠疾病病因的沙门菌 世界范围的蛋相关沙门菌传染病始于1970年代,至目前已逐渐消失,这归功于政策制定者和家禽业的巨大努力。这种传染病是由肠炎型沙门菌引起的。由于其与鸡蛋关系密切,加之人们常在室温下储存、加工及... 1作为人类胃肠疾病病因的沙门菌 世界范围的蛋相关沙门菌传染病始于1970年代,至目前已逐渐消失,这归功于政策制定者和家禽业的巨大努力。这种传染病是由肠炎型沙门菌引起的。由于其与鸡蛋关系密切,加之人们常在室温下储存、加工及食用生鸡蛋的习惯方式,肠炎型沙门菌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全欧盟的沙门菌污染水平不断下降,而沙门菌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的抗药性依然不断上升。尤其是鼠伤寒沙门菌格外引人关注,因为在2006年大约40%的鼠伤寒沙门菌分离菌株对4种以上的抗菌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 禽蛋 控制 禽肉 人类健康 分离 胃肠疾病 世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药敏试验及质粒的保有状况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三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6期7-7,共1页
日本学者用4年时间对4091个检体的沙门氏菌浸润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分离出7个血清型、26株。分离菌株中有17株(占65.4%)来源于环境,有2个血清型环境及鸡体内均存在。药敏试验,分离菌26株中有25株对一种以上的药物有抗药性,尤其是对链... 日本学者用4年时间对4091个检体的沙门氏菌浸润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分离出7个血清型、26株。分离菌株中有17株(占65.4%)来源于环境,有2个血清型环境及鸡体内均存在。药敏试验,分离菌26株中有25株对一种以上的药物有抗药性,尤其是对链霉素、土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敏试验 伤寒沙门 血清型 大型质粒 分离 肠炎沙门 氧氟沙星 土霉素 四环素 日本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苗
16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4-78,共5页
介绍了新分离的HIV-1病毒(D747)(ECACCV92082718)、(D757)(ECACCV92082719)和(D760)
关键词 伤寒沙门 HBSAG 乙肝病毒 疫苗 大肠杆中表达 表达系统 几丁质酶 博德特氏 质粒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