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FLL-TBM液态锂铅合金鼓泡器实验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波 李军格 +1 位作者 徐绍梅 翁葵平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288,共6页
液态锂铅合金鼓泡器是中国双功能液态锂铅测试包层氚处理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完成鼓泡器实验系统的建造与运行,在多年开展氢同位素与锂铅合金相互作用的理论计算和旋转喷嘴鼓泡法提取液态锂铅中微量氢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验系统... 液态锂铅合金鼓泡器是中国双功能液态锂铅测试包层氚处理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完成鼓泡器实验系统的建造与运行,在多年开展氢同位素与锂铅合金相互作用的理论计算和旋转喷嘴鼓泡法提取液态锂铅中微量氢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验系统的总体设计、主回路设计和辅助系统设计。这个设计以气液交换填料塔为核心,实现了液态锂铅中氢同位素的测量与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铅合金 鼓泡器 设计 氢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变堆液态包层提氚鼓泡器的概念设计
2
作者 谢波 翁葵平 +1 位作者 侯建平 古梅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4,共6页
在气-液接触法提取液态锂合金中的氢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以气-液交换柱为核心的提氚鼓泡器(LBTB)的概念设计。LBTB主要由气体进样纯化器、气-液交换柱系统、饱和器-解吸器和辅助系统构成。LBTB以氩氢混合气为吹洗气,其主要功能是在线监... 在气-液接触法提取液态锂合金中的氢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以气-液交换柱为核心的提氚鼓泡器(LBTB)的概念设计。LBTB主要由气体进样纯化器、气-液交换柱系统、饱和器-解吸器和辅助系统构成。LBTB以氩氢混合气为吹洗气,其主要功能是在线监测液态包层主回路中的氚行为,并检验多柱级联后的氚回收率是否可以达到90%的期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交换 鼓泡器 锂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法的鼓泡板式换热器内蒸发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阮应君 王乙为 +1 位作者 迟浩淼 栾辉宝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5,共6页
为掌握鼓泡板式换热器的蒸发规律,建立预测蒸发性能的神经网络,构建鼓泡板单通道仿真模型,模型尺寸为鼓泡直径6 mm,单元鼓泡横向间距42 mm,纵向间距64 mm。通过Fluent模拟R22在鼓泡板中的蒸发过程,探究蒸发温度、质量流量、进口干度、... 为掌握鼓泡板式换热器的蒸发规律,建立预测蒸发性能的神经网络,构建鼓泡板单通道仿真模型,模型尺寸为鼓泡直径6 mm,单元鼓泡横向间距42 mm,纵向间距64 mm。通过Fluent模拟R22在鼓泡板中的蒸发过程,探究蒸发温度、质量流量、进口干度、热流密度对蒸发的影响。最后将仿真数据作为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样本,讨论将BPNN应用到蒸发传热中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蒸发传热系数随着进口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蒸发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质量流量和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蒸发压降随着进口干度和蒸发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根据仿真数据训练的BPNN为鼓泡板式蒸发器的运行和蒸发性能的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换热 数值模拟 蒸发传热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氚气流发生器饱和系数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程瑛 李星垣 +2 位作者 洪永侠 刘献忠 漆明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简述了用称重法对氚气流发生器饱和系数的测定,给出了不同流速等条件下失水量的修正及饱和系数的测量结果,并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关键词 氚气流发生 鼓泡器 饱和系数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中国液态锂铅实验包层模块氚提取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5
作者 谢波 王和义 +1 位作者 刘云怒 官锐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1-275,288,共6页
ITER中国液态锂铅实验包层模块氚提取系统(TES)是通过含0.1%H2的低压氦吹洗气流,在鼓泡器中将液态锂铅内产生的氚交换和载带出来,进入同位素分离系统连续进行氚提取。给出了该系统总体参数、工艺流程、辅助设施等的设计。
关键词 氚提取 锂铅 实验包层模块 鼓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浸没射流压力振荡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珏 陈力生 +2 位作者 胡晨 刘建阁 肖瑶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7-634,共8页
为指导Ⅰ型鼓泡器排放管的结构设计,对常压工况下不同蒸汽质量流速(150~500 kg/(m^(2)·s))、池水过冷度(18~68℃)、开孔直径(10、16 mm)和孔数(单孔、双孔)蒸汽浸没射流的压力振荡特性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开孔结构下的振... 为指导Ⅰ型鼓泡器排放管的结构设计,对常压工况下不同蒸汽质量流速(150~500 kg/(m^(2)·s))、池水过冷度(18~68℃)、开孔直径(10、16 mm)和孔数(单孔、双孔)蒸汽浸没射流的压力振荡特性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开孔结构下的振荡强度均随蒸汽质量流速的升高或池水过冷度的降低而先增大后减小;当孔径增大或孔数增多时,达到稳定冷凝所需的最小蒸汽质量流速降低,流型转变导致振荡强度减小。不同开孔结构下的振荡主频均主要受池水过冷度和开孔直径的影响,且随过冷度的降低或孔径的增大而减小。孔数变化对主频的影响是多重的,但总体效果弱于孔径变化。通过对主频实验值进行拟合,获得了由池水过冷度和排放孔径表征的半经验关系式,相对误差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浸没射流 压力振荡强度 压力振荡主频 鼓泡器排放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干燥空气改善熔融KOH对单晶碳化硅的腐蚀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帅 宋华平 +3 位作者 杨军伟 王文军 屈红霞 简基康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3-758,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氢氧化钾(KOH)腐蚀方法,该方法利用鼓泡器将干燥空气直接通入熔融KOH中,以达到快速排出熔融KOH中水分和增强溶解氧的目的。本研究通过提升部分潮解的KOH对低掺杂n型外延片的腐蚀效果和纯KOH对高掺杂n型衬底的腐蚀效...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氢氧化钾(KOH)腐蚀方法,该方法利用鼓泡器将干燥空气直接通入熔融KOH中,以达到快速排出熔融KOH中水分和增强溶解氧的目的。本研究通过提升部分潮解的KOH对低掺杂n型外延片的腐蚀效果和纯KOH对高掺杂n型衬底的腐蚀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腐蚀前的恒温时间段内,向腐蚀剂通入干燥空气,可加快腐蚀剂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轻水分对腐蚀反应的抑制作用,使得部分潮解的KOH用于腐蚀外延片的效果优于未潮解的新鲜KOH;在腐蚀时向腐蚀剂通入干燥空气,可增加腐蚀剂中的溶解氧,促进腐蚀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得KOH腐蚀SiC衬底的效果近似于用KOH+Na_(2)O_(2)共熔体腐蚀得到的效果。本研究有效改良了传统KOH腐蚀方法,对于稳定KOH腐蚀条件,提高SiC位错腐蚀效果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腐蚀 位错 缺陷表征 鼓泡器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