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Ⅲ、Ⅳ型鼓室硬化症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廖华 杨希林 +3 位作者 汪雷 王文静 任杰 张志坚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持续灌流耳内镜手术模式(CIM-EES)一期鼓室成形术治疗Ⅲ、Ⅳ型鼓室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3-2020.9对17例(21耳)Ⅲ、Ⅳ型鼓室硬化症患者,在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采用外嵌法,一期行Ⅱ型鼓室成形术,观察分析手术时间,鼓... 目的探讨采用持续灌流耳内镜手术模式(CIM-EES)一期鼓室成形术治疗Ⅲ、Ⅳ型鼓室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3-2020.9对17例(21耳)Ⅲ、Ⅳ型鼓室硬化症患者,在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采用外嵌法,一期行Ⅱ型鼓室成形术,观察分析手术时间,鼓膜愈合成功率,并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平均气、骨导听阈(PTA)及气骨导差(A-B gap)。结果17例患者(21耳)术后鼓膜均一期完全愈合。手术时间平均为60.6±7.0min,术前平均气导听阈54.70±10.38 dB HL,术后6个月平均气导听阈35.24±11.66 dB H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及术后6个月平均气骨导差分别为34.93±9.30 dBHL和15.65±7.07 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骨导平均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患者出现皮瓣缺血坏死及外耳道狭窄。未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面瘫及眩晕并发症。结论CIM-EES可以针对性解决传统耳内镜手术出血起雾污染镜头、热损伤等缺陷,提高手术流畅性及安全性。尤其对于Ⅲ、Ⅳ型鼓室硬化症手术,在持续灌流模式下可以抵近观察并精细清理镫骨周围硬化灶,有助于一期完成听骨链重建。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相对于内植法和外植法,外嵌法是一种新的技术改良,可以最大程度维持鼓室腔容积,减少粘连及听骨链移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硬化症 耳内镜外科 持续灌流模式 鼓室成形术 外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硬化症与中耳胆脂瘤术后听力中短期随访对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晓媛 高伟 +2 位作者 许敏 陈阳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2-684,68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鼓室硬化症与中耳胆脂瘤手术治疗前后听力变化情况。方法对3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31例鼓室硬化患者手术前后听力变化进行回顾性总结,听力情况以500,1000,2000,4000Hz的气骨导差值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鼓室硬化症与中耳胆脂瘤手术治疗前后听力变化情况。方法对3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31例鼓室硬化患者手术前后听力变化进行回顾性总结,听力情况以500,1000,2000,4000Hz的气骨导差值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钙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术前听力下降鼓室硬化症组比中耳胆脂瘤组严重;术后听力两组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且两组之间听力改善没有显著差别。中耳胆脂瘤组和鼓室硬化症组的术后气骨导差在500,1000Hz频率均明显低于术前。同时手术对于中耳胆脂瘤组听力改善在2000和4000Hz明显优于鼓室硬化症组。结论手术对于鼓室硬化症的听力改善效果与中耳胆脂瘤相似,尤其对于中低频听力的提高效果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硬化症 中耳胆脂瘤 手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硬化症的手术治疗(附136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郭梦和 陈浩 万良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介绍我们对鼓室硬化症的手术方法,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的关系。方法136例鼓室硬化症病人按Wielinga等的分类方法分成四型:Ⅰ型41例,Ⅱ型49例,Ⅲ型36例,Ⅳ型10例。鼓膜完整者56例,鼓膜干性穿孔者54例,鼓膜穿孔伴耳流脓者26例... 目的介绍我们对鼓室硬化症的手术方法,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的关系。方法136例鼓室硬化症病人按Wielinga等的分类方法分成四型:Ⅰ型41例,Ⅱ型49例,Ⅲ型36例,Ⅳ型10例。鼓膜完整者56例,鼓膜干性穿孔者54例,鼓膜穿孔伴耳流脓者26例。手术前常规进行纯音测听和中耳分析,得出各型不同情况下的气骨导差均值。硬化灶的手术处理分为:(1)对Ⅰ型病例适度剔除鼓膜上的硬化灶;(2)对Ⅱ型病例多数采用单纯剔除硬化灶+撼动听骨链的方法,少数病人切除砧骨和锤骨头,用人工听骨重建听骨链;(3)Ⅲ型和Ⅳ型病例,一律将砧骨和锤骨头切除,清除上鼓室病灶,采用PORP或TORP重建听骨链。对镫骨底板不活动的病例,采用特氟隆活塞型人工镫骨重建听骨连接;对于镫骨底板不活动而炎症尚未控制者,行二期镫骨小窗手术。结果由于术后流脓以及听骨赝复物脱出等原因,总失败率为10.29%。剔除失败病例后,术后1年的纯音测听结果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I型病例气骨导差平均改善13.75dB,Ⅱ型平均改善22.93dB,Ⅲ型和Ⅳ型平均改善29.14dB,所有病例听力均恢复到实用水平。结论手术处理是治疗鼓室硬化症的主要手段,手术方式则根据病变累及的范围和程度决定。根据我们的资料,对Ⅱ型以上的鼓室硬化症均可采用听骨赝复物重建听骨链,且采用人工听骨赝复的远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硬化症 传导性聋 人工听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48耳鼓室硬化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文光 周玫 +2 位作者 程向荣 李泽卿 韩援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总结提高对手术治疗鼓室硬化症的认识。方法:对1980~1996年手术并随访的48耳鼓室硬化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鼓膜愈合良好者42耳(87.5%),听力提高10dB以上者38耳(79.2%)。结论:鼓室硬化症应... 目的:总结提高对手术治疗鼓室硬化症的认识。方法:对1980~1996年手术并随访的48耳鼓室硬化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鼓膜愈合良好者42耳(87.5%),听力提高10dB以上者38耳(79.2%)。结论:鼓室硬化症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原则:应根据病变的范围和固定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类型行鼓室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硬化症 听骨链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镫骨手术治疗鼓室硬化症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维安 许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5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镫骨手术治疗鼓室硬化症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月至2014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接受镫骨手术的鼓室硬化症患者415例(453耳)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且随访资料完... 目的探讨不同镫骨手术治疗鼓室硬化症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月至2014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接受镫骨手术的鼓室硬化症患者415例(453耳)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且随访资料完整,其中,镫骨钻孔活塞术134例(147耳),镫骨切除术142例(155耳),镫骨撼动术139例(151耳),采用Stata 7.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以气导听阈增加15 d B以上或达到应用听力水平为判定镫骨手术成功的标准。结果镫骨钻孔活塞术术后1、5年内气导平均听阈〈15 d B的患者分别占97.3%、95.1%;镫骨切除术术后1、5年内气导平均听阈〈15 d B的患者分别占96.8%、95.4%;镫骨撼动术术后1、5年内气导平均听阈〈15d B的患者分别占97.4%、95.3%。三种镫骨手术术后0.5、1、2、5、10年以上总成功率分别为51.0%(231/453)、45.6%(197/432)、41.3%(158/383)、35.5%(94/265)、25.5%(35/143)。镫骨钻孔活塞术、镫骨切除术、镫骨撼动术术后半年成功率分别为62.6%、46.5%、44.4%。术后随访0.5~19年,各阶段语言频率气导平均听阈(以阈值30 d B为标准)10年内无明显下降,而10年后下降较显著(P〈0.05);随访前10年各阶段气导听阈增进皆以镫骨钻孔活塞术最高,以镫骨撼动术最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10年以上各阶段气导听阈增进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镫骨手术治疗鼓室硬化症安全性高,对气导听阈的影响较小。由于三种镫骨手术术后10年的远期疗效皆有所下降,因此选择合适的镫骨手术方式对于维持患者术后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硬化症 镫骨手术 安全性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硬化症治疗沿革和中国之切入点 被引量:3
6
作者 戴朴 宋跃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0-302,共3页
耳硬化症由Valsava于1704年首次发现,而AntonvonTroltsch于1872年首次使用了耳硬化症(otosclerosis)一词,以区别于鼓室硬化症(tympano—sclerosis)。正常情况下,人类耳囊自发育完成后即不再改变,
关键词 硬化 中国 治疗 鼓室硬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