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及其后现代主义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红 王亚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72,共13页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受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影响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致力于将女性主义理论与电影理论、文化研究相结合,解构电影中的女性与性别关系。90年代初期女性主义电影研究迎来了从理论向历史的转变,女性主义电影史的大部分开创性工...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受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影响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致力于将女性主义理论与电影理论、文化研究相结合,解构电影中的女性与性别关系。90年代初期女性主义电影研究迎来了从理论向历史的转变,女性主义电影史的大部分开创性工作集中在电影制作的早期,即电影的默片时代,女性作为导演、编剧和制片人占据了掌控创意的重要位置。然而,有学者发现70年代的女性主义电影学者并没有在默片行业中发现这些杰出的女性,而是将她们的缺席视为性别歧视的产物。于是,“女性缺席”的理论立场与“女性在场”的经验证据形成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冲突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女性电影史研究者建议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积极探索历史过去的生产潜力与可能性,以此来构建女性电影人的历史文本的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片时代女性电影人 历史转向 女性主义电影 后现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