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寓言的方式学习寓言——以黄厚江《黔之驴》教学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魏本亚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28,共4页
黄厚江执教《黔之驴》令人耳目一新。究其实质,广而言之就是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小而言之就是用寓言的方式教学生学习寓言。黄厚江在江苏靖江“苏派语文研讨会”上执教过这篇课文,在江苏师范大学“国培班”上也执教过这篇课文,两... 黄厚江执教《黔之驴》令人耳目一新。究其实质,广而言之就是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小而言之就是用寓言的方式教学生学习寓言。黄厚江在江苏靖江“苏派语文研讨会”上执教过这篇课文,在江苏师范大学“国培班”上也执教过这篇课文,两个课例虽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之驴 寓言 学习 教学 师范大学 执教 语文 课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分析性思维到创造性实用性思维——黄厚江老师《黔之驴》课例剖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尹逊才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4,共4页
一、语文学习与思维 学习和思维紧密相连。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学习,同时也学习思维本身,两个过程相辅相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思维可分为三个层面,即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分析性思维涉及分析、判... 一、语文学习与思维 学习和思维紧密相连。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学习,同时也学习思维本身,两个过程相辅相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思维可分为三个层面,即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分析性思维涉及分析、判断、评价、比较、对比和检验等能力,擅长这种思维的学生,“很擅长记忆和分析他人的理论”,但“对想出自己的理论却不那么在行”①:创造性思维包含创造、发现、生成、想象和假设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性思维 分析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黔之驴 语文学习 课例 老师 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民族形象的百年误读——从“黔之驴”文化现象的传播异化谈起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经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4年第3期124-128,共5页
自唐代柳宗元创作寓言《黔之驴》以来,"黔之驴"遂用来形容一切外强中干、大而无当的事物。近代以来,一些解释著作普遍将"黔之驴"翻译成"贵州的驴子",对贵州民族形象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其实黔之驴的故事... 自唐代柳宗元创作寓言《黔之驴》以来,"黔之驴"遂用来形容一切外强中干、大而无当的事物。近代以来,一些解释著作普遍将"黔之驴"翻译成"贵州的驴子",对贵州民族形象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其实黔之驴的故事完全与贵州风马牛不相及,然而经过现代文化层层传播的异化,加之各种民族中心主义对贵州民族的异域想像,造成了人们对贵州民族形象的历史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之驴 传播 异化 贵州 民族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文”与“言”有机融合——《黔之驴》三种不同模式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建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28,共3页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存在着唯“言”独尊和唯“文”独尊两个极端,即把文言课上成古代汉语课和古典文学课。后来,为了纠正这两个极端,教师们大多采用“文”与“言”并重的教法,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又无可避免地出现了第三种倾向,即把文言...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存在着唯“言”独尊和唯“文”独尊两个极端,即把文言课上成古代汉语课和古典文学课。后来,为了纠正这两个极端,教师们大多采用“文”与“言”并重的教法,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又无可避免地出现了第三种倾向,即把文言文教学简单地理解为“言教”加“文教”,凡是文言文教学,模式往往都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朗读课文-疏通字词-翻译课文-分析课文-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 “文” 黔之驴 有机融合 文言文教学 设计 朗读课文 古代汉语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初衔接的文言文教学目标定位——从黄厚江老师的《黔之驴》教学说起 被引量:4
5
作者 汤岚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8-80,共3页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加强了学段衔接”,这个变化,不仅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教材编写之中,还须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目前小学和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由黄厚江老师的《黔之驴》...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加强了学段衔接”,这个变化,不仅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教材编写之中,还须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目前小学和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由黄厚江老师的《黔之驴》这一经典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文言文教学小初衔接的目标定位应该为:淡化字词句的落实,以培养文言文学习兴趣为基本任务;淡化文言知识学习,以形成丰富的、综合性的积累为基本目的;淡化文本精准理解,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基本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初衔接 文言文教学 目标定位 黔之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黔之驴》中“好事者”看“好事”的释义
6
作者 李瑾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6-137,共2页
按目前通行的理解,《黔之驴》中的“好事者”是个贬义词,指“喜欢多事的人”,可这样理解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不符。考察“好事者”中的关键语素“事”的意义演变过程,会发现“事”的意义受“物”一词的同化,渐具“物”义,随着词义范围的扩... 按目前通行的理解,《黔之驴》中的“好事者”是个贬义词,指“喜欢多事的人”,可这样理解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不符。考察“好事者”中的关键语素“事”的意义演变过程,会发现“事”的意义受“物”一词的同化,渐具“物”义,随着词义范围的扩大,既可指物又可指事的“事”渐有指代性,相当于指示代词“是”,此“好事”即“好是”,指喜欢某种特定对象,《辞源》、《汉语大词典》对“好事”一词的解释都有失偏颇,引证有误。据此,《黔之驴》中“好事者”即“好是者”,意思是“喜欢驴这种动物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之驴 好事 聚合同化 指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之驴”何罪之有?——《黔之驴》本意蠡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同友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2-53,共2页
柳宗元《三戒》中的“黔之驴”,最终被老虎吃掉。作者在《三戒》的前言中说:“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已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从前言... 柳宗元《三戒》中的“黔之驴”,最终被老虎吃掉。作者在《三戒》的前言中说:“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已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从前言中可以看出,作者要人们引以为戒的是,不能像驴子那样,明明自己是弱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之驴 蠡测 本意 《三戒》 柳宗元 前言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写促读:文言文寓言教学的新尝试——《黔之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彤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67,共5页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黔之驴》的寓意,掌握通过议论明确中心分析寓意的方法。2.引导学生掌握表达寓意的方法:(1)通过有效议论,点明中心;(2)通过有效记叙(描写),为议论打基础。
关键词 黔之驴 课时教学设计 寓言教学 以写促读 文言文 引导学生 教学目标 寓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之驴》寓意新探
9
作者 周永中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0年第S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黔之驴 优化选择 创造性思维 寓言 语文教学 接受美学 生态系统 思想交融 自我保护意识 创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黔之驴》的寓意发展
10
作者 赵月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3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黔之驴 柳宗元 王叔文 永贞革新 《中国文学史》 《三戒》 《柳子厚墓志铭》 刘禹锡 翰林待诏 宦官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细微处见精神——听黄厚江老师《黔之驴》一课有感
11
作者 赵元香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2-73,共2页
10月17日,我颠簸了四个小时,跨越了三百多公里,前往有着近千年校史的苏州中学.聆听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 黔之驴 老师 语文特级教师 精神 课堂教学 苏州中学 江苏省 校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科技,突破“黔无驴”的探索之路
12
作者 陈秀梅 《中国畜牧业》 2022年第12期53-53,共1页
柳宗元的“黔之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柳宗元的“黔之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好事者将驴引入黔地,被老虎吃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寓言故事 黔之驴 探索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何不叫“黔之虎”
13
作者 贾春环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黔之驴 唐代 柳宗元 寓言 课文题目 写作意图 初中 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点:课堂教学的基础 被引量:6
14
作者 魏本亚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24,共3页
语文课程改革进行了十多年,语文课堂教学“学什么”的难点依然没有破解。一篇课文,一堂作文课,教师想让学生学什么就学什么,没有定规。于是,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呼吁:“一篇课文,一个课题,我们去具体地研讨,合宜的教学内容是... 语文课程改革进行了十多年,语文课堂教学“学什么”的难点依然没有破解。一篇课文,一堂作文课,教师想让学生学什么就学什么,没有定规。于是,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呼吁:“一篇课文,一个课题,我们去具体地研讨,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什么,从中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能确定的教学内容,逐渐取得共识,逐渐地获得语文教学‘教什么’‘学什么’的可靠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知识 作文课 课程论专家 黔之驴 钱梦龙 化腐朽为神奇 写作方法 文体特点 堂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字小议
15
作者 曾庆明 《汉语学习》 1985年第1期26-26,共1页
“间”,本义是门缝。本写作“閒”,是会意字,表示由门隙可以望月,或月光泻入门隙,用以表示门未紧闭,其中有空隙之意。 “间”由“门隙”引申为“泛指其它东西的空隙”。如《指南录后序》中“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庖丁解牛》中“彼节... “间”,本义是门缝。本写作“閒”,是会意字,表示由门隙可以望月,或月光泻入门隙,用以表示门未紧闭,其中有空隙之意。 “间”由“门隙”引申为“泛指其它东西的空隙”。如《指南录后序》中“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庖丁解牛》中“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的“间”字,都是“空隙”的意思。 由“空隙”又引申出“一定的空间”,即“距离”。如《黔之驴》中“蔽林间窥之”,《三峡》中“其间千二百里”的“间”就是。又引申出“一定的时间”,即“一会儿”。如《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的“间”,表示“一会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 小议 立有间 小道 《三峡》 黔之驴 得间 《扁鹊见蔡桓公》 指南录 至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学习动机的方法小议
16
作者 赵振远 黄浩 《当代教育科学》 1991年第3期45-45,共1页
教学是一种有目标导向的活动。要达成教学的目标,首先应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什么是动机?简言之,它是一种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学生在上课之前,在教室外,或玩或跳,或说或笑,一听到上课铃响,虽纷纷进入教室,而心仍... 教学是一种有目标导向的活动。要达成教学的目标,首先应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什么是动机?简言之,它是一种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学生在上课之前,在教室外,或玩或跳,或说或笑,一听到上课铃响,虽纷纷进入教室,而心仍在教室之外,系念着其他事物。有时教师已在讲台上说了几分钟的话,而有的学生可能一句都没听进去。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一到教室,并不忙着讲课,而是先设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活动就叫“引起动机”。引起动机的方法很多,不胜枚举,一般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复习旧课在前一课已经教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机 上课铃 行为动力 初中语文课 黔之驴 课文内容 社会新闻 内容关系 偶发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赤壁之战》一条注释的商榷
17
作者 江复兴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25-25,共1页
对《赤壁之战》一条注释的商榷江复兴高中语文第一册《赤壁之战》有“悉浮以沿江”句,课本注为:“把(战船)全部沿江摆开。浮,泛,开动船只的意思。”这里,将“沿江”当作现代汉语的“沿江”解,把“沿”当作介词看待,是值得商榷... 对《赤壁之战》一条注释的商榷江复兴高中语文第一册《赤壁之战》有“悉浮以沿江”句,课本注为:“把(战船)全部沿江摆开。浮,泛,开动船只的意思。”这里,将“沿江”当作现代汉语的“沿江”解,把“沿”当作介词看待,是值得商榷的。《说文解字》曰:“沿,缘水而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现代汉语 黔之驴 王沿 江海 水陆并进 昭公 杜预注 南至 禹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今证古 温故知新─—文言文类比法教学刍议
18
作者 成炳顺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22,共2页
以今证古温故知新─—文言文类比法教学刍议南通农场成人教育中心成炳顺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欲达此目的,就每一篇课文而言,应当力求透彻理解。但是,由于文言文词性的变化,语义的分歧,语法的特殊,透彻理解并... 以今证古温故知新─—文言文类比法教学刍议南通农场成人教育中心成炳顺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欲达此目的,就每一篇课文而言,应当力求透彻理解。但是,由于文言文词性的变化,语义的分歧,语法的特殊,透彻理解并非易事。而且,从各篇获取的知识是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成人教育中心 南通农场 高中语文 初中语文 名词作状语 以今 中学语文课本 石钟山记 黔之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教师该做怎样的读者
19
作者 金晓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31,36,共2页
新课标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很多一线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点,给了学生很大的理解空间。有的学生的理解好像很有个性,但又总让人觉得不到位,如学习《背影》,有学生认为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学习《... 新课标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很多一线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点,给了学生很大的理解空间。有的学生的理解好像很有个性,但又总让人觉得不到位,如学习《背影》,有学生认为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学习《黔之驴》,有学生认为驴不够谨慎……老师们该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呢?希望本期我们刊发的三篇文章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启发。今后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基础教育阶段该以哪种学习方式为主?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很多老师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还缺乏一定的学习积累,难以开展探究性学习,认为它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呢?欢迎来稿参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线教师 基础教育阶段 个性化行为 学习方式 读者 课堂教学效率 黔之驴 探究性学习 《背影》 交通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教学 提升自我
20
作者 刘晓婷 《河南农业》 2010年第7X期48-48,共1页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改进教学实践、提高自身业务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对自己教育实践的深入反思。
关键词 反思教学 教育实践 认识对象 课堂教学 于漪老师 黔之驴 学习方式 设疑 内容结构 经验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