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多样性及其变化
1
作者 郑霏 吕来新 +4 位作者 吕泓学 师杰 李瑞 杨世丽 刘丙万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289-5296,共8页
兽类作为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与评价的关键指示类群。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兽类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为掌握该地区兽类多样性现状及变化趋势,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在黑龙江凉... 兽类作为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与评价的关键指示类群。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兽类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为掌握该地区兽类多样性现状及变化趋势,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在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对兽类多样性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总计50405个相机有效工作日,5981张独立有效照片。研究发现:1)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共15个物种,隶属5目10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兽类1种,为紫貂(Martes zibellina),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兽类4种,为黄喉貂(M.flavigul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猞猁(Lynx lynx)和黑熊(Ursus thibetanus)。2)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对多度前五的兽类依次为狍(Capriolus pygargus)(7.694)、野猪(Sus scrofa)(1.458)、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0.809)、北松鼠(Sciurus vulgari)(0.650)、紫貂(0.564)。3)红背鼠平(Myodes rutilus)和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仅在2022年出现,猞猁则在2023年时隔多年被记录。4)通过EstimateS9.1估算,实际监测的兽类物种数在约为全部兽类物种的75%—83.33%。5)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数呈上升趋势,2022年监测到的物种数最高,为14种。年多样性指数起伏波动大(0.833—1.394),没有显著差异(χ^(2)=7.496,df=5,P>0.05)。均匀度指数年际间存在显著差异呈下降趋势(χ^(2)=11.525,df=5,P<0.05)。2021年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低值,分别为0.833和0.428。物种本底数据的调查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与评价工作的基础,研究通过了解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兽类多样性现状及其年际间变化,可以为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制定合理有效的兽类多样性保护管理对策提供参考,同时为保护珍稀兽类及其栖息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兽类多样性 红外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喜亭 张建宇 王文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44-50,共7页
探究森林个体、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有利于通过林分结构调整提高植物多样性。选择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该区域29块乔木样方、145块灌木、草本和更新层样方植物个体大小和乔、... 探究森林个体、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有利于通过林分结构调整提高植物多样性。选择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该区域29块乔木样方、145块灌木、草本和更新层样方植物个体大小和乔、灌、草本群落特征,记录植物科属种特征并计算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参数特征,揭示该区域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乔木层主要树种是落叶松(Larix gmelinii),相对多度为62.70%,其次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灌木则以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相对多度最高,达到79.26%;草本以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相对多度最大,达到17.02%;更新层主要树种是白桦,相对多度为81.75%。(2)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乔木层平均树高为14.55 m,平均胸径为15.22 cm,平均郁闭度为0.72,平均密度为0.13株·m-2。灌木层平均树高为0.71 m,地径为1.01 cm,盖度为23.92%,密度为15.22株·m-2。草本层高度为43.02 cm,盖度为60.59%。更新层平均高度为1.76 m,平均地径为1.16 cm,平均密度为0.08株·m-2。(3)冗余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密度与植物多样性变化关系最紧密。根据以上结果提出应该从个体特征和灌木保护指标着手,协同保护、提升生物多样性和维持良好林分结构等林分管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林分群落结构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 被引量:2
3
作者 于爽 刘祥君 +3 位作者 曲秀春 王立凤 石兰英 郝婧玮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6,19,共4页
为了解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特征,为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及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多年的野外调查和有关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 为了解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特征,为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及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多年的野外调查和有关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114科364属725种,根据性质和用途可将植物资源分为药用、观赏等13类;按中国植被生长型分类,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一年生草本次之;拥有各种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比例最大;植被类型丰富,垂直地带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维管植物 多样性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状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英杰 王迪 原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92,共4页
以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部分工作人员(30人)为样本,以调查问卷和小型座谈会的方式,对保护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保护区的相关情况、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等进行调研。深入分析调研数据认为:黑龙江三江国家级... 以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部分工作人员(30人)为样本,以调查问卷和小型座谈会的方式,对保护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保护区的相关情况、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等进行调研。深入分析调研数据认为: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体管理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依据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并结合中国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政策有待日趋完善的现实,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改进策略,认为:保护区需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工作人员的培养,保护区需要发展多元化经济,国家急需出台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出台全国性湿地资源保护法、拓宽湿地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渠道、明确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清晰湿地资源权属等),相关部门需要增加湿地保护资金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管理 湿地保护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力河保护区退耕模式对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
作者 吴庆明 孙雪颖 +4 位作者 林晓刚 陈露 吕泓学 邹红菲 朱井丽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2-273,共12页
【目的】分析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挠力河保护区)退耕区域的鸟类群落结构,辨识不同退耕模式、湿地恢复时间和群落演替阶段对鸟类群落恢复的影响,为湿地恢复和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鸟类群落多样性的保护管理提供数据支... 【目的】分析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挠力河保护区)退耕区域的鸟类群落结构,辨识不同退耕模式、湿地恢复时间和群落演替阶段对鸟类群落恢复的影响,为湿地恢复和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鸟类群落多样性的保护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样线法与样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挠力河保护区退耕区域的鸟类群落多样性进行野外调查,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鸟类群落多样性差异,计算鸟类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结果】1)2019年4月—2020年11月,在研究区域共记录到16目36科84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共占比22.62%);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3.101,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265。2)在不同退耕模式驱动下,鸟类物种丰富度均呈上升趋势,群落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但自然退耕模式的鸟类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人工退耕模式;自然退耕模式的水鸟比例更高,人工退耕模式的陆地鸟类比例更高。3)随着退耕时间延长,物种丰富度升高;退耕时间越长,水鸟丰富度越高。4)不同演替阶段的鸟类群落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鸟类物种多样性随生境演替发展而增加。【结论】自然退耕模式和长期生态恢复对提升鸟类群落多样性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这种积极效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显现。未来应继续关注退耕模式选择和退耕时间的持续性,以确保鸟类群落多样性的长期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退耕 人工退耕 退耕时间 鸟类多样性 演替阶段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绰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管护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国旺 《南方农业》 2024年第4期207-209,共3页
黑龙江绰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向温带过渡的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保护当地的林业资源,提高其管护水平,对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给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提供参考,以更好... 黑龙江绰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向温带过渡的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保护当地的林业资源,提高其管护水平,对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给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提供参考,以更好地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黑龙江绰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当前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保护意识;增加经费投入,提高管护水平;改善管护设施,提高管护效率;加强管护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加大林业执法力度,惩戒违法行为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资源保护 生态公益林 管护策略 黑龙江绰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玲 张东来 +1 位作者 王承义 袁晓颖 《辽宁林业科技》 2010年第6期16-18,62,共4页
文章定量分析了黑龙江省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各环境因子主要受土壤含水率的影响,乔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 文章定量分析了黑龙江省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各环境因子主要受土壤含水率的影响,乔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主要受群落郁闭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胜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初步监测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国富 尹伟平 +4 位作者 邱国良 李天芳 李显达 陈福元 张俊利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9-565,共7页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境内,地处大、小兴安岭山脉结合部,保护区面积为46743 hm^2。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共布设8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保护区内兽类和鸟类资源进行初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境内,地处大、小兴安岭山脉结合部,保护区面积为46743 hm^2。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共布设8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保护区内兽类和鸟类资源进行初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可确定的兽类和鸟类共6目15科19种,其中兽类10种,隶属于3目7科,鸟类9种,隶属于3目8科。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分别为狼、猞猁、棕熊、雪兔和驼鹿。对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的3个物种的日活动节律进行分析发现:西伯利亚狍、野猪和赤狐的日活动频次峰值均出现在18:00~20:00时段。本研究初步提供了保护区内兽类的相对丰富度数据,有助于保护区以后科研和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技术 生物多样性 活动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雀形目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庆 李国富 +2 位作者 尹伟平 陈福元 邱国良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4-844,共11页
2016年6月~2017年5月,利用样点法、样线法、网捕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记录雀形目鸟类22科101种,共计9758只。其中,山雀科鸟类数量最多,共记录1865... 2016年6月~2017年5月,利用样点法、样线法、网捕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记录雀形目鸟类22科101种,共计9758只。其中,山雀科鸟类数量最多,共记录1865只,占记录鸟类数量的19. 11%;鸫科鸟类种类最多,共记录14种,占记录鸟类种类的13. 86%;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s)为极优势种,共记录1047只,占全部识别鸟类总数量的10. 73%,优势种共记录29种,为普通鳾(Sitta europaea)、银喉长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白鹡鸰(Motacilla alba)、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os)、田鹀(Emberiza rustica)等,占识别鸟类数量的72. 75%;雀形目鸟类科的多样性指数为2. 6643,均匀度指数为0. 5773,优势度指数为0. 0877,鸟类种的多样性指数为3. 7363,均匀度指数为0. 4067,优势度指数为0. 0361。本研究为保护区今后鸟类相关科学研究及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雀形目鸟类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君 陈金锋 +1 位作者 曹嘉铄 李伟蝶 《温带林业研究》 2023年第4期48-54,共7页
【目的】区域物种多样性监测与分析是指定保护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了解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兽物种多样性与种群空间分布情况,为大兴安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编目、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策略的有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区域物种多样性监测与分析是指定保护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了解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兽物种多样性与种群空间分布情况,为大兴安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编目、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策略的有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连续三年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采用相对多度指数进行鸟兽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共记录到兽类3目7科9种,鸟类3目3科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貂熊、紫貂、原麝、驼鹿和黑嘴松鸡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棕熊、猞猁和乌林鸮等3种。有效独立照片数、位点占有率和相对多度指数(RAI)排名前三位的野生动物为狍、驼鹿和猞猁。【结论】未来呼中自然保护区需科学规划野生动物监测布局,逐步完善野生动物监测网络和体系,搭建广泛的科研合作平台,以期获得更全面的生物多样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监测 红外相机 相对多度指数 物种保护 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多布库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栖息地恢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凤泉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第8期128-133,共6页
以黑龙江多布库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获得的一手和二手资料与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述了自然保护区概况,介绍了栖息地恢复方法,比较分析了三种不同方法的投入及产出。研究表明,针对不同类型、... 以黑龙江多布库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获得的一手和二手资料与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述了自然保护区概况,介绍了栖息地恢复方法,比较分析了三种不同方法的投入及产出。研究表明,针对不同类型、遭受不同程度及方式破坏的栖息地,应该采取不同的恢复方法。在三种方法中,草筏护坡复绿修复法的单位成本最高,生态景观复绿修复法其次,一般复绿修复最后,表明不同的栖息地恢复方法的投入存在差异,也表明不同类型的栖息地恢复的成本也不尽相同。本文建议在实践中既要注意到恢复工作的重要性,也要注意到恢复工作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栖息地 恢复方法 黑龙江多布库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现蜂农直补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树壮 陈丽 任珍珍 《中国蜂业》 2012年第11期11-11,共1页
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肩负着保护我国优良蜂种和蜜源植物的重任。现有东北黑蜂3.8万群,养蜂户600余户,年产蜂蜜3000余吨。保护区内有超千群的养蜂村屯三个,超百群的养蜂户200余户,最大规模的养殖场有蜂群500余群... 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肩负着保护我国优良蜂种和蜜源植物的重任。现有东北黑蜂3.8万群,养蜂户600余户,年产蜂蜜3000余吨。保护区内有超千群的养蜂村屯三个,超百群的养蜂户200余户,最大规模的养殖场有蜂群500余群。蜂产品加工企业9家。饶河东北黑蜂产业年产值上亿元,是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不可替代的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北黑蜂 黑龙江 饶河 蜂农 地方经济发展 蜜源植物 优良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粉昆虫多样性及其行为学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嘉欣 孙伊彤 +2 位作者 张一博 贺思雨 罗志文 《中国蜂业》 2023年第8期61-64,共4页
通过研究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传粉昆虫的群落组成,明确传粉昆虫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以促进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监测。通过样地调查法、定点植株观察法、样线法等对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传粉昆虫多... 通过研究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传粉昆虫的群落组成,明确传粉昆虫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以促进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监测。通过样地调查法、定点植株观察法、样线法等对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传粉昆虫多样性进行采样调查,明确了传粉昆虫种类与分布特点,对4种不同生境生态学指标进行分析,对部分优势传粉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传粉行为进行观察。此次研究共采集观察到传粉昆虫1511只,隶属于6目22科44属51种,其中鳞翅目最多,占总数的31%,其次是双翅目29%,膜翅目19%,鞘翅目15%,半翅目4%,而蜻蜓目最少,为2%。据调查结果确定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优势传粉昆虫7种。对比灌木区、乔木区、路边和草甸区内传粉昆虫生态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指数(D)最高的是灌木区,均匀度指数(J)最高的是路边。本研究可为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粉昆虫多样性保护、昆虫资源利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粉昆虫 物种多样性 优势种 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预测研究
14
作者 周丹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261-262,共2页
以1961—2003年的气候资料为基础,采用CGCM2、Had CM3、OSU、GISS、GFDL和UKMO等6种气候模式,对丰林自然保护区的温度与降水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未来100年,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温度将持续上升,降水无明显变化,气候条件将朝着... 以1961—2003年的气候资料为基础,采用CGCM2、Had CM3、OSU、GISS、GFDL和UKMO等6种气候模式,对丰林自然保护区的温度与降水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未来100年,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温度将持续上升,降水无明显变化,气候条件将朝着暖干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气候变化 预测 黑龙江伊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枯损分析
15
作者 张克 张晓巍 +1 位作者 王子奕 侯振伟 《林业勘查设计》 1999年第1期32-33,共2页
丰林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年平均毛生长率为1.8%,年平均枯损率为1.42%,呈负生长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成熟林蓄积比重过大,枯损率过高。
关键词 黑龙江 树种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枯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凌元 王维峰 陈文刚 《现代化农业》 2008年第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工程 洪河自然保护区 湿地 三江平原 黑龙江 行政区域 地理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喜祥 冯文义 李传宝 《野生动物》 1999年第5期12-13,共2页
三江自然保护区(133°40′~135°5′e,47°26′~48°28′n)位于我国三江平原的东北角,抚远县境内,总面积19.81万hm^2,其中核心区56034hm^2,缓冲区2056hm^2,实验区121494hm^2,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三江自然保护区(133°40′~135°5′e,47°26′~48°28′n)位于我国三江平原的东北角,抚远县境内,总面积19.81万hm^2,其中核心区56034hm^2,缓冲区2056hm^2,实验区121494hm^2,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典型的低地高寒湿地,海拔低(平均海拔高度为50m,最低为34m),气温低(年平均气温为2.2℃),三江平原原始沼泽湿地景观的缩影,也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栖息地和停歇地。保护区北隔黑龙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江保护区 水域生态系统 高寒湿地 沼泽湿地 物种多样性 社区经济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蜜源植物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珍珍 王树壮 陈丽 《中国蜂业》 2014年第3期35-36,共2页
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苏里江流域西侧,保护区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1%,绿色覆被率达到80%以上,蜜源植物极为丰富。本文通过对东北黑蜂保护区的蜜源植物进行调查研究,探索东北黑蜂蜜源植物状况、... 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苏里江流域西侧,保护区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1%,绿色覆被率达到80%以上,蜜源植物极为丰富。本文通过对东北黑蜂保护区的蜜源植物进行调查研究,探索东北黑蜂蜜源植物状况、分布特征及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蜜源植物 东北黑蜂 乌苏里江流域 森林覆盖率 黑龙江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鸨的故乡——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桂莙 《野生动物》 2009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的最南端,东与黑龙江省泰来县为界,西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毗连,南与吉林省镇赉县接壤,北与扎赉特旗小城子乡为邻。
关键词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自治区 故乡 大鸨 扎赉特旗 黑龙江 兴安盟 泰来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建1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
作者 赵(摘)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9-99,共1页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1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北京市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省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省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1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北京市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省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省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省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省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省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省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省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省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省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省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省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省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国 国务院办公厅 内蒙古自治区 黑龙江 黑颈长尾雉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