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针刺治疗帕金森病黑质致密带改变的评价
被引量:
5
1
作者
魏易琼
赖丽莎
+1 位作者
薛丹
成秋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测量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质致密带(SNc)变化,无创性地评价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在我院行针刺治疗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其治疗效果不同分为治愈组、缓解组和...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测量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质致密带(SNc)变化,无创性地评价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在我院行针刺治疗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其治疗效果不同分为治愈组、缓解组和无效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均进行MRI检查,采用SWI序列扫描,测量其SNc宽度、中脑直径比值、SN面积,比较各组检查结果。结果三组针刺治疗前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组、缓解组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无效组治疗前后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愈组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明显低于缓解组和无效组(P<0.05)。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可清楚显示帕金森病患者黑质致密带大小变化,其应用于针刺治疗帕金森患者治疗效果判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黑质致密带
磁敏感加权成像
针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enistein对Parkinson病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黎星
徐丽
陈文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3-547,共5页
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活性成分genistein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的去卵巢(OVX)Parkinson病(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保护作用,我们将OVX PD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genistein预处理组和雌激素预处理组,采用...
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活性成分genistein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的去卵巢(OVX)Parkinson病(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保护作用,我们将OVX PD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genistein预处理组和雌激素预处理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黑质致密带(SNpc)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CD)检测小鼠纹状体(Str)多巴胺(DA)及其代谢物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显示:Genistein及雌激素用药组SN内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及THmRNA的表达水平较MPTP组显著升高(P<0.01)。MPTP组Str内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和HVA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genistein及雌激素用药组Str内DA、DOPAC及HVA含量较MPTP组显著升高(P<0.01)。上述结果提示genistein对MPTP制备的PD模型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INSON病
大豆异黄酮
多巴胺
黑质致密带
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3
作者
马欣昕
苏闻
陈海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2期3-7,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变性疾病,迄今为止,其诊断和药物疗效评价主要依赖于临床,缺少客观证据,虽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能提示PD...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变性疾病,迄今为止,其诊断和药物疗效评价主要依赖于临床,缺少客观证据,虽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能提示PD患者黑质及基底节神经核团功能的异常,但对于结构改变的显示及其对早期诊断的提示意义不尽如人意,且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危害,临床应用较为局限。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通过该手段,筛选适合P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及其相关检测方法,为P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质致密带
MRI
基底节
SWI
脑铁沉积
磁共振成像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针刺治疗帕金森病黑质致密带改变的评价
被引量:
5
1
作者
魏易琼
赖丽莎
薛丹
成秋生
机构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42-1345,共4页
基金
广州市卫生健康科技项目(编号:20202A011002)
广州市科技局项目(编号:201904010427)。
文摘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测量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质致密带(SNc)变化,无创性地评价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在我院行针刺治疗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其治疗效果不同分为治愈组、缓解组和无效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均进行MRI检查,采用SWI序列扫描,测量其SNc宽度、中脑直径比值、SN面积,比较各组检查结果。结果三组针刺治疗前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组、缓解组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无效组治疗前后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愈组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明显低于缓解组和无效组(P<0.05)。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可清楚显示帕金森病患者黑质致密带大小变化,其应用于针刺治疗帕金森患者治疗效果判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黑质致密带
磁敏感加权成像
针刺治疗
Keywords
Parkinson′s disease
dense zone of substantia nigra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分类号
R587.25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enistein对Parkinson病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黎星
徐丽
陈文芳
机构
青岛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3-54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570573)
山东省教育厅(J05L01)资助项目
文摘
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活性成分genistein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的去卵巢(OVX)Parkinson病(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保护作用,我们将OVX PD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genistein预处理组和雌激素预处理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黑质致密带(SNpc)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CD)检测小鼠纹状体(Str)多巴胺(DA)及其代谢物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显示:Genistein及雌激素用药组SN内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及THmRNA的表达水平较MPTP组显著升高(P<0.01)。MPTP组Str内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和HVA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genistein及雌激素用药组Str内DA、DOPAC及HVA含量较MPTP组显著升高(P<0.01)。上述结果提示genistein对MPTP制备的PD模型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PARKINSON病
大豆异黄酮
多巴胺
黑质致密带
纹状体
Keywords
Parkinson's disease, soy isoflavone, dopamine, substantia nigra pars eompaeta, striatum
分类号
R742.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3
作者
马欣昕
苏闻
陈海波
机构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2期3-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I10B03)
文摘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变性疾病,迄今为止,其诊断和药物疗效评价主要依赖于临床,缺少客观证据,虽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能提示PD患者黑质及基底节神经核团功能的异常,但对于结构改变的显示及其对早期诊断的提示意义不尽如人意,且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危害,临床应用较为局限。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通过该手段,筛选适合P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及其相关检测方法,为P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
黑质致密带
MRI
基底节
SWI
脑铁沉积
磁共振成像
帕金森病
分类号
R742.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针刺治疗帕金森病黑质致密带改变的评价
魏易琼
赖丽莎
薛丹
成秋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Genistein对Parkinson病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保护作用
刘黎星
徐丽
陈文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进展
马欣昕
苏闻
陈海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