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设计优化黑褐苔草ISSR-PCR反应体系 被引量:6
1
作者 胡延萍 王莉 +3 位作者 包蕊 石琳 旭荣花 李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1-914,918,共5页
采用正交设计对黑褐苔草(Carex atro fusca)ISSR-PCR反应的Mg^(2+)、Taq DNA聚合酶、dNTP、引物和DNA模板进行优化,以期建立最佳反应条件并筛选退火温度。结果表明:黑褐苔草20μL 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为:1.80μmol·L^(-1)Mg^(2+)... 采用正交设计对黑褐苔草(Carex atro fusca)ISSR-PCR反应的Mg^(2+)、Taq DNA聚合酶、dNTP、引物和DNA模板进行优化,以期建立最佳反应条件并筛选退火温度。结果表明:黑褐苔草20μL 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为:1.80μmol·L^(-1)Mg^(2+)、0.60 U Taq DNA聚合酶、0.125μmol·L^(-1)dNTP、0.3μmol·L^(-1)Primer和50 ng DNA模板;引物UBC807适宜退火温度为55℃。该体系能在不同个体中扩增出清晰的、稳定性好的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褐苔草 ISSR-PCR 反应体系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增温效应对黑褐苔草(Carex alrofusca)生长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建中 刘伟 +2 位作者 周华坤 刘汉武 许庆民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84-90,共7页
在典型矮蒿草草甸上,按大小梯度设置温棚(由小到大依次为A、B、C、D、E)进行模拟增温效应对黑褐苔草(Carex alrofusca)的分蘖数、叶片数和高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地表温度和地温)随温室的减小而升高,其中,温室A内地表温度和地温... 在典型矮蒿草草甸上,按大小梯度设置温棚(由小到大依次为A、B、C、D、E)进行模拟增温效应对黑褐苔草(Carex alrofusca)的分蘖数、叶片数和高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地表温度和地温)随温室的减小而升高,其中,温室A内地表温度和地温最高,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35℃和2.13℃.温室D的分蘖数增幅最大,温室D与温室A间分蘖数变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温室A至D中黑褐苔草的分蘖数变异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并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P地表<0.05;P地温<0.01);叶片数的变化趋势与分蘖数基本一致;黑褐苔草平均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升高,温室A与对照间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各处理黑褐苔草高度与温度呈正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褐苔草 增温效应 生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黑褐苔草的抗寒性物质季节变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滕中华 韩发 +2 位作者 师生波 周党卫 智丽 《中国草地》 CSCD 2003年第4期36-40,共5页
测定了生长在青藏高原的黑褐苔草叶片中几种与抗逆性有关的生化物质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发现:可溶性糖含量随生长的季节进程升高;脯氨酸含量在返青期最高,草盛期保持稳定,枯黄期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草盛期最... 测定了生长在青藏高原的黑褐苔草叶片中几种与抗逆性有关的生化物质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发现:可溶性糖含量随生长的季节进程升高;脯氨酸含量在返青期最高,草盛期保持稳定,枯黄期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草盛期最高,枯黄期最低;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表明黑褐苔草的抗性差异与高寒地区的特殊气候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黑褐苔草 抗寒性物质 季节变化 可溶性糖 脯氨酸 过氧化物酶 超氧物歧化酶 丙二醛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5种牧草木质素含量及其体外消化率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徐世晓 赵新全 +2 位作者 孙平 赵同标 赵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605-1608,共4页
在海拔高度3200m的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选取羊茅 Festucaovina 、早熟禾 Poaannua 、艹洽草 Koeoeriacristata 以及莎草科的矮嵩草 Kobresiahumilis 、黑褐苔草 Carexalrofusca 5种青藏高原重要牧草品种,分别测定羊茅... 在海拔高度3200m的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选取羊茅 Festucaovina 、早熟禾 Poaannua 、艹洽草 Koeoeriacristata 以及莎草科的矮嵩草 Kobresiahumilis 、黑褐苔草 Carexalrofusca 5种青藏高原重要牧草品种,分别测定羊茅、早熟禾、艹洽草、矮嵩草茎、矮嵩草叶、黑褐苔草茎和黑褐苔草叶的木质素含量,并采用二级离体培养法测定其体外消化率,比较不同牧草间木质素含量及消化率差异.1999和2000年两年的实验结果表明,牧草木质素含量与其体外消化率之间为极显著负相关 P<0.01 ;就同种牧草不同器官而言,牧草茎的木质素含量明显高于叶,其降解率较低;3种禾本科牧草及2种莎草科牧草不同牧草品种间木质素含量和体外消化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羊茅 早熟禾 矮嵩 黑褐苔草 木质素 体外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不同海拔梯度2种莎草科牧草模拟体外消化率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徐世晓 赵新全 +2 位作者 孙平 赵伟 赵同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191-1196,共6页
利用大板山北坡 32 0 0 m~ 380 0 m的海拔梯度 ,分别在 32 0 0 m、340 0 m、360 0 m和380 0 m处选取矮嵩草 ( Kobresia humilis)、黑褐苔草 ( Carex alrofusca) 2种青藏高原重要莎草科牧草 ,并用二级离体培养法模拟测定其体外消化率 ,1... 利用大板山北坡 32 0 0 m~ 380 0 m的海拔梯度 ,分别在 32 0 0 m、340 0 m、360 0 m和380 0 m处选取矮嵩草 ( Kobresia humilis)、黑褐苔草 ( Carex alrofusca) 2种青藏高原重要莎草科牧草 ,并用二级离体培养法模拟测定其体外消化率 ,1 999和 2 0 0 0年的测定结果发现 ,随着海拔升高牧草体外消化率呈增加的趋势 ,海拔高度从 32 0 0 m升高到 380 0 m,矮嵩草叶、矮嵩草茎、黑褐苔草叶、黑褐苔草茎的体外消化率分别增加了 8.30和 4.48、8.45和 5 .0 3、1 0 .94和 9.5 8、7.85和 8.0 9个百分点。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嵩 黑褐苔草 青藏高原 海拔梯度 科牧 模拟体外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出现的植物和动物种名
6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8-88,92,97,111,131,共5页
关键词 植物 种名 动物 黑褐苔草 狗牙根 硅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