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精制方法对鱿鱼(Ommastrephes bartrami)墨黑色素的微观形态、光谱特征及金属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宋茹 李仁伟 +1 位作者 俞群娣 邓尚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9-839,共1页
采用扫描电镜、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法,进行了胃蛋白酶水解法、高速离心法和酸水解法精制的鱿鱼墨黑色素颗粒形态、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及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酸水解法破坏了鱿鱼墨黑色素的颗粒结构;三种不同精制方法所得... 采用扫描电镜、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法,进行了胃蛋白酶水解法、高速离心法和酸水解法精制的鱿鱼墨黑色素颗粒形态、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及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酸水解法破坏了鱿鱼墨黑色素的颗粒结构;三种不同精制方法所得的鱿鱼墨黑色素在220nm附近均有强吸收。胃蛋白酶水解和酸水解法有效切除黑色素的氨基基团,但酸水解法下鱿鱼墨黑色素吲哚类化合物的特征峰由1399.64cm-1移至1307.88cm-1;高速离心法精制的黑色素则在2925.02cm-1和2854.09cm-1有新吸收峰。不同精制方法对鱿鱼墨黑色素自身的不同金属元素含量具有降低和富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墨 黑色素精制 颗粒形态 光谱特征 金属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