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寒武系底部黑色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 被引量:64
1
作者 张位华 姜立君 +1 位作者 高慧 杨瑞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4-178,共5页
贵州寒武系底部形成的黑色层状硅质岩 ,岩石展布广 ,层位稳定 ,厚度较大。硅质岩的δ30 Si值为 - 0 .1‰~0 .9‰ ,平均 0 .314‰ ;δ1 8O值为 12 .8‰~ 2 1.2‰ ,通过δ1 8O值计算出该区硅质岩形成温度 82 .2~ 16 2 .5℃ ;硅质岩富... 贵州寒武系底部形成的黑色层状硅质岩 ,岩石展布广 ,层位稳定 ,厚度较大。硅质岩的δ30 Si值为 - 0 .1‰~0 .9‰ ,平均 0 .314‰ ;δ1 8O值为 12 .8‰~ 2 1.2‰ ,通过δ1 8O值计算出该区硅质岩形成温度 82 .2~ 16 2 .5℃ ;硅质岩富含Ba、As、Sb、Bi和U ,呈明显的Ce负异常。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主要成因是热水沉积作用。同时由于硅质岩主要是热水来源 ,所以在讨论其形成环境时还结合了岩相古地理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寒武系 黑色硅质岩 成因 热水沉积作用 相古地理 形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