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黑臭水体底泥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涛
龚逸
+3 位作者
蔡浩瀚
刘才生
王宗平
谢鹏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1,31,共5页
我国河湖黑臭水体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环境系统,并对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构成威胁。目前随着我国大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截污系统逐渐完善,底泥中污染物释放及在厌氧环境下发酵产生的嗅味物质引发的内源污染成为了河湖黑臭的重要原因。因...
我国河湖黑臭水体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环境系统,并对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构成威胁。目前随着我国大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截污系统逐渐完善,底泥中污染物释放及在厌氧环境下发酵产生的嗅味物质引发的内源污染成为了河湖黑臭的重要原因。因此,黑臭水体底泥治理成为了水环境治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目前针对黑臭水体底泥的主要处理方法有异位修复和原位修复两大类。本文针对黑臭水体底泥的成因、组成及危害做出分析,系统阐述了异位修复技术和原位修复技术的分类、原理及各处理技术的利弊,并对底泥修复技术的发展做出展望,明确了原位修复技术的巨大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底泥
异位处理技术
原位处理技术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臭水体底泥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与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范婷婷
杨敏
+5 位作者
李群
孔令雅
夏菲洋
彭立
邓绍坡
张胜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21-1628,共8页
我国黑臭水体数量较多,亟待治理,对黑臭水体底泥中重金属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和溯源分析是黑臭水体整治的重要保障。因此,以靖江某黑臭水体为例,对底泥重金属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并将多变量统计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联合应用于底泥...
我国黑臭水体数量较多,亟待治理,对黑臭水体底泥中重金属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和溯源分析是黑臭水体整治的重要保障。因此,以靖江某黑臭水体为例,对底泥重金属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并将多变量统计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联合应用于底泥重金属源解析。结果表明,该河道底泥中Pb、Zn、Cu、Hg和Cd累积程度较高,已呈现低度及以上污染水平,特别是Pb、Hg、Cd已存在生态风险,需要特别关注。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道底泥中的重金属累积同时受到以土壤母质和岩石风化为代表的自然源及以工业和交通为代表的人为源影响,其中人为源是底泥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PMF分析结果表明,铅盐企业排放和交通源对底泥中的Pb贡献率分别为44.65%和45.31%,大气沉降和生活污水对底泥中的Hg贡献率分别为35.92%和44.73%。对比2种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对于累积程度及生态风险较高的重金属(Pb、Hg、Cd)元素,多变量统计方法和PMF方法在来源解析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底泥
重金属
溯源
多变量统计分析
PMF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臭水体底泥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堆肥技术
被引量:
5
3
作者
杨星
张家兴
+3 位作者
霍兴阳
孙万林
宋绚臻
李九智
《农业工程》
2021年第4期68-71,共4页
研发了一套对河道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实用技术,通过将高含水率的污泥进行脱水后,与各种辅料及复合菌剂按比例加入混合均匀进行堆垛发酵,最终充分腐熟,可有效去除病原微生物、蛔虫卵等有害物,有机污染物被充分降解。经发...
研发了一套对河道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实用技术,通过将高含水率的污泥进行脱水后,与各种辅料及复合菌剂按比例加入混合均匀进行堆垛发酵,最终充分腐熟,可有效去除病原微生物、蛔虫卵等有害物,有机污染物被充分降解。经发酵后所得的发酵产物与当地禽畜粪便堆肥产物经合理配比及深加工后,可应用于园林绿化、花卉种植和矿山修复等领域,实现底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底泥
无害化
资源化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提升策略
4
作者
郭飞
史宗阳
罗惠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3-57,共5页
介绍了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sediment microbial fuel cells,SMFCs)的工作原理,分析、讨论了SMFCs性能提升的策略,具体包括电极材料比选、电极表面修饰、电极构型优化、电池构型优化、运行环境改善、SMFCs堆栈、功率管理系统等,为研究S...
介绍了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sediment microbial fuel cells,SMFCs)的工作原理,分析、讨论了SMFCs性能提升的策略,具体包括电极材料比选、电极表面修饰、电极构型优化、电池构型优化、运行环境改善、SMFCs堆栈、功率管理系统等,为研究SMFCs性能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
性能提升策略
黑
臭
水体
及
底泥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臭水体底泥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涛
龚逸
蔡浩瀚
刘才生
王宗平
谢鹏超
机构
武汉新区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1,31,共5页
文摘
我国河湖黑臭水体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环境系统,并对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构成威胁。目前随着我国大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截污系统逐渐完善,底泥中污染物释放及在厌氧环境下发酵产生的嗅味物质引发的内源污染成为了河湖黑臭的重要原因。因此,黑臭水体底泥治理成为了水环境治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目前针对黑臭水体底泥的主要处理方法有异位修复和原位修复两大类。本文针对黑臭水体底泥的成因、组成及危害做出分析,系统阐述了异位修复技术和原位修复技术的分类、原理及各处理技术的利弊,并对底泥修复技术的发展做出展望,明确了原位修复技术的巨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
黑臭水体底泥
异位处理技术
原位处理技术
环境风险
Keywords
black and odorous sediments
ex-situ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in-situ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environmental risk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臭水体底泥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与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范婷婷
杨敏
李群
孔令雅
夏菲洋
彭立
邓绍坡
张胜田
机构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21-1628,共8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8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7473)。
文摘
我国黑臭水体数量较多,亟待治理,对黑臭水体底泥中重金属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和溯源分析是黑臭水体整治的重要保障。因此,以靖江某黑臭水体为例,对底泥重金属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并将多变量统计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联合应用于底泥重金属源解析。结果表明,该河道底泥中Pb、Zn、Cu、Hg和Cd累积程度较高,已呈现低度及以上污染水平,特别是Pb、Hg、Cd已存在生态风险,需要特别关注。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道底泥中的重金属累积同时受到以土壤母质和岩石风化为代表的自然源及以工业和交通为代表的人为源影响,其中人为源是底泥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PMF分析结果表明,铅盐企业排放和交通源对底泥中的Pb贡献率分别为44.65%和45.31%,大气沉降和生活污水对底泥中的Hg贡献率分别为35.92%和44.73%。对比2种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对于累积程度及生态风险较高的重金属(Pb、Hg、Cd)元素,多变量统计方法和PMF方法在来源解析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关键词
黑臭水体底泥
重金属
溯源
多变量统计分析
PMF模型
Keywords
sediments of black-odorous river
heavy metal
source apportionment
PCA
PMF model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臭水体底泥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堆肥技术
被引量:
5
3
作者
杨星
张家兴
霍兴阳
孙万林
宋绚臻
李九智
机构
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九大队
出处
《农业工程》
2021年第4期68-71,共4页
文摘
研发了一套对河道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实用技术,通过将高含水率的污泥进行脱水后,与各种辅料及复合菌剂按比例加入混合均匀进行堆垛发酵,最终充分腐熟,可有效去除病原微生物、蛔虫卵等有害物,有机污染物被充分降解。经发酵后所得的发酵产物与当地禽畜粪便堆肥产物经合理配比及深加工后,可应用于园林绿化、花卉种植和矿山修复等领域,实现底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
黑臭水体底泥
无害化
资源化
堆肥
Keywords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sediment
harmless
resource
composting
分类号
X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提升策略
4
作者
郭飞
史宗阳
罗惠芹
机构
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出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3-57,共5页
基金
西华大学人才项目(DC1900007183)
西华大学2020年研究生创新基金(ycjj20201199)。
文摘
介绍了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sediment microbial fuel cells,SMFCs)的工作原理,分析、讨论了SMFCs性能提升的策略,具体包括电极材料比选、电极表面修饰、电极构型优化、电池构型优化、运行环境改善、SMFCs堆栈、功率管理系统等,为研究SMFCs性能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
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
性能提升策略
黑
臭
水体
及
底泥
修复
Keywords
sediment microbial fuel cel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strategy
bioremediation of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and sediment
分类号
TM911.45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黑臭水体底泥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李涛
龚逸
蔡浩瀚
刘才生
王宗平
谢鹏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黑臭水体底泥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与污染源解析
范婷婷
杨敏
李群
孔令雅
夏菲洋
彭立
邓绍坡
张胜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黑臭水体底泥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堆肥技术
杨星
张家兴
霍兴阳
孙万林
宋绚臻
李九智
《农业工程》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提升策略
郭飞
史宗阳
罗惠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