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03年秋季西安大气中黑碳气溶胶的演化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
69
1
作者
李杨
曹军骥
+1 位作者
张小曳
车慧正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9-237,共9页
2003年9~11月在西安站点通过黑碳测量仪(Aethalometer)获得了大气细粒子中每5min的黑碳气溶胶(BC)浓度,这些实时的BC浓度经过元素碳校对后,日平均浓度为10.2±5.8μg·m-3,其变化范围为1.8~27.5μg·m-3。BC浓度与污染指...
2003年9~11月在西安站点通过黑碳测量仪(Aethalometer)获得了大气细粒子中每5min的黑碳气溶胶(BC)浓度,这些实时的BC浓度经过元素碳校对后,日平均浓度为10.2±5.8μg·m-3,其变化范围为1.8~27.5μg·m-3。BC浓度与污染指数(API)的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64),表明BC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一个重要贡献。正常天气下,BC小时平均浓度呈三峰分布,这与机动车污染、居民活动和农村秸秆燃烧等来源相关联。通过降水天气下BC的浓度分布和BC浓度频次分布法,获得了西安大气中BC的本底浓度为4.5μg·m-3,以此估算了西安大气BC中不同来源的相对贡献,其中周边源对BC的贡献超过了1/3。这表明了该季节内城市周边农村秸秆燃烧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显著贡献,需要进一步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测量仪
黑
碳
气溶胶
时间序列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津武清地区单颗粒黑碳气溶胶特征观测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安林昌
孙俊英
+4 位作者
张养梅
沈小静
王婷婷
梁文德
陈丽丽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7-583,共7页
该文介绍了单颗粒黑碳测量仪的观测原理,该仪器利用红外波段的连续激光束对黑碳粒子加热并使之燃烧,通过粒子发出的散射光信号和黑碳粒子燃烧时发出的光信号,来分析每一个黑碳粒子的特性,并通过两种信号的时间差判断黑碳粒子的混合状态...
该文介绍了单颗粒黑碳测量仪的观测原理,该仪器利用红外波段的连续激光束对黑碳粒子加热并使之燃烧,通过粒子发出的散射光信号和黑碳粒子燃烧时发出的光信号,来分析每一个黑碳粒子的特性,并通过两种信号的时间差判断黑碳粒子的混合状态。其原理有别于传统的黑碳气溶胶观测方法,可以提供单个黑碳气溶胶粒子特性信息。2009年12月使用单颗粒黑碳测量仪在天津市武清地区进行了为期近1个月的观测。结果表明:粒径为50~500nm的气溶胶粒子中,黑碳气溶胶粒子占57.2%,平均数浓度为1504 cm^(-3),黑碳气溶胶粒子的平均质量浓度为8.1 5μg/m^3,包衣较厚的混合型黑碳气溶胶粒子占黑碳气溶胶粒子的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
碳
气溶胶
单颗粒
黑碳测量仪
混合型气溶胶
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3年秋季西安大气中黑碳气溶胶的演化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
69
1
作者
李杨
曹军骥
张小曳
车慧正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9-23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05018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0520)
文摘
2003年9~11月在西安站点通过黑碳测量仪(Aethalometer)获得了大气细粒子中每5min的黑碳气溶胶(BC)浓度,这些实时的BC浓度经过元素碳校对后,日平均浓度为10.2±5.8μg·m-3,其变化范围为1.8~27.5μg·m-3。BC浓度与污染指数(API)的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64),表明BC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一个重要贡献。正常天气下,BC小时平均浓度呈三峰分布,这与机动车污染、居民活动和农村秸秆燃烧等来源相关联。通过降水天气下BC的浓度分布和BC浓度频次分布法,获得了西安大气中BC的本底浓度为4.5μg·m-3,以此估算了西安大气BC中不同来源的相对贡献,其中周边源对BC的贡献超过了1/3。这表明了该季节内城市周边农村秸秆燃烧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显著贡献,需要进一步严格控制。
关键词
黑碳测量仪
黑
碳
气溶胶
时间序列
来源解析
Keywords
aethalometer, black carbon, time series, source apportionment
分类号
P402 [天文地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津武清地区单颗粒黑碳气溶胶特征观测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安林昌
孙俊英
张养梅
沈小静
王婷婷
梁文德
陈丽丽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天津市武清区气象局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7-583,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955608
2011CB403401)
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009DFA22800)
文摘
该文介绍了单颗粒黑碳测量仪的观测原理,该仪器利用红外波段的连续激光束对黑碳粒子加热并使之燃烧,通过粒子发出的散射光信号和黑碳粒子燃烧时发出的光信号,来分析每一个黑碳粒子的特性,并通过两种信号的时间差判断黑碳粒子的混合状态。其原理有别于传统的黑碳气溶胶观测方法,可以提供单个黑碳气溶胶粒子特性信息。2009年12月使用单颗粒黑碳测量仪在天津市武清地区进行了为期近1个月的观测。结果表明:粒径为50~500nm的气溶胶粒子中,黑碳气溶胶粒子占57.2%,平均数浓度为1504 cm^(-3),黑碳气溶胶粒子的平均质量浓度为8.1 5μg/m^3,包衣较厚的混合型黑碳气溶胶粒子占黑碳气溶胶粒子的51.5%。
关键词
黑
碳
气溶胶
单颗粒
黑碳测量仪
混合型气溶胶
空气污染
Keywords
black carbon
single particle soot photometer
mixing aerosol
air pollution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03年秋季西安大气中黑碳气溶胶的演化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李杨
曹军骥
张小曳
车慧正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天津武清地区单颗粒黑碳气溶胶特征观测分析
安林昌
孙俊英
张养梅
沈小静
王婷婷
梁文德
陈丽丽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