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月份黑潮区域海温异常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忠贤 孙照渤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4-380,共7页
分析了1月份黑潮区域海表温度异常与我国夏季(6—8月平均)降水的相关关系及其与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1月份黑潮区域海温偏高(低)时,乌拉尔山附近和雅库茨克附近的阻高加强(减弱),在这两个阻高之间的低压槽加深(减弱),西北... 分析了1月份黑潮区域海表温度异常与我国夏季(6—8月平均)降水的相关关系及其与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1月份黑潮区域海温偏高(低)时,乌拉尔山附近和雅库茨克附近的阻高加强(减弱),在这两个阻高之间的低压槽加深(减弱),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减弱)、西伸(东撤),亚洲夏季风明显偏弱(强),导致副热带高压西侧的暖湿气流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北方地区),从而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降水增多(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海温异常 中国夏季降水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潮地区海温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黎娟 何金海 徐海明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11-217,共7页
采用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季节转换时期 ( 4~ 6月 )黑潮地区海温异常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和西太平洋副高位置与强度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 ,该地区海温正异常将导致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 ,强度偏强 ,南海夏季风建... 采用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季节转换时期 ( 4~ 6月 )黑潮地区海温异常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和西太平洋副高位置与强度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 ,该地区海温正异常将导致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 ,强度偏强 ,南海夏季风建立较晚 ,强度偏弱 ,江淮流域偏涝 ;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海温异常 南海夏季风爆发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黑潮海温与东亚冬季风的相关联系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忠贤 孙照渤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分析了秋季黑潮区域海表温度异常与东亚冬季风以及我国冬季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秋季黑潮区域海温与东亚冬季风指数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当秋季黑潮区域海温偏高时,当年的东亚冬季风指数也偏高,即东亚冬季风偏强;反之,则当秋季黑潮区... 分析了秋季黑潮区域海表温度异常与东亚冬季风以及我国冬季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秋季黑潮区域海温与东亚冬季风指数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当秋季黑潮区域海温偏高时,当年的东亚冬季风指数也偏高,即东亚冬季风偏强;反之,则当秋季黑潮区域海温偏低时,当年的东亚冬季风指数也偏低,即东亚冬季风偏弱;秋季黑潮海温升高,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气温上升,其他地区冬季气温降低,华南地区降温幅度最大。江淮流域及华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海温异常 冬季气温 冬季降水 东亚冬季风 太平洋 西边界暖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黑潮SSTA影响东亚夏季风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忠贤 孙照渤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7,共6页
利用NCAR CCM3模式研究了前期冬季黑潮区域海温异常(SSTA)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期冬季黑潮区域海温异常偏高时,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强度偏强,夏季风较弱,梅雨锋位置偏南,江淮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而华... 利用NCAR CCM3模式研究了前期冬季黑潮区域海温异常(SSTA)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期冬季黑潮区域海温异常偏高时,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强度偏强,夏季风较弱,梅雨锋位置偏南,江淮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而华北和东北地区降水偏少;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海温异常 东亚夏季风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