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季黑潮暖流区加热异常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况雪源 张耀存 +1 位作者 刘健 郭兰丽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9,共9页
通过对大气环流格点模式GAMIL性能的检验表明,模式较好地再现了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型态、高空西风急流变化及表面加热场的季节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冬季西太平洋黑潮暖流关键区加热异常对高空西风急流影响,数值试验结果... 通过对大气环流格点模式GAMIL性能的检验表明,模式较好地再现了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型态、高空西风急流变化及表面加热场的季节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冬季西太平洋黑潮暖流关键区加热异常对高空西风急流影响,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冬季西太平洋黑潮暖流区加热正异常将引起东亚大槽偏东,大陆冷高压、阿留申低压及位于低纬太平洋上的西太平洋副高均有所增强,从而导致了冬季风环流加强。相应地,东北太平洋上出现了明显的气旋差值环流,而在中高纬大陆海洋交界地区出现反气旋式差值环流;同时,西风急流区南侧的低纬地区位势高度及温度场为正异常,而北侧的中高纬地区为负异常,这种分布将使得急流区经向气压梯度和南北温差加大,导致急流的增强。模式结果分别从热力适应理论及热成风的角度验证了黑潮暖流区表面加热异常对急流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暖流 表面加热异常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潮暖流与洞庭湖区汛期降水和洪涝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余曼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1-23,共3页
以西北太平洋海温和湖南洞庭湖区汛期降水为基本资料,分析前一年秋冬季黑潮暖流区海温与洞庭湖区汛期降水和洪涝的关系。结果表明,洞庭湖区汛期降水与前一年秋冬季黑潮暖流区海温之间存在着十分显著的遥相关关系,黑潮暖流区海温异常... 以西北太平洋海温和湖南洞庭湖区汛期降水为基本资料,分析前一年秋冬季黑潮暖流区海温与洞庭湖区汛期降水和洪涝的关系。结果表明,洞庭湖区汛期降水与前一年秋冬季黑潮暖流区海温之间存在着十分显著的遥相关关系,黑潮暖流区海温异常是导致大气环流异常,造成洞庭湖区汛期降水异常和洪涝发生的重要气候背景之一。利用该区域海温变异预测洞庭湖区汛期降水趋势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暖流 汛期降水 洪涝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部黑潮海域海表风速和海表温度变化特征
3
作者 高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216-218,共3页
通过AVHRR资料和Quick-SCAT资料分析了我国东部海域特殊的海气相互作用特点,并对我国东部黑潮海域的海表风速和海表温度时间分布特征和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海域黑潮海区海表温度与海表风速之间存在特殊的正相关关系,黑潮... 通过AVHRR资料和Quick-SCAT资料分析了我国东部海域特殊的海气相互作用特点,并对我国东部黑潮海域的海表风速和海表温度时间分布特征和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海域黑潮海区海表温度与海表风速之间存在特殊的正相关关系,黑潮海域海表温度与海表风速的冷暖分布均呈现一一对应关系,即大风速区位于暖脊上,而小风速区出现在冷槽上空。这种正相关关系是影响我国东部海域海气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且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季节和年份的不同有所变化,在冬、春季节表现最为明显,且春季强于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暖流 海表风速 海表温度 变化特征 海气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开凿胶莱海洋运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霍有光 《水利经济》 2007年第5期1-4,30,共5页
针对国内一些学者有关重新开凿胶莱海洋运河的舆论与提案,介绍了历史上胶莱运河的开凿以及废置不用的原因。认为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胶莱海峡",兴建胶莱海洋运河的理论不能成立,并从4个方面质疑了当代开凿胶莱海洋运河的... 针对国内一些学者有关重新开凿胶莱海洋运河的舆论与提案,介绍了历史上胶莱运河的开凿以及废置不用的原因。认为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胶莱海峡",兴建胶莱海洋运河的理论不能成立,并从4个方面质疑了当代开凿胶莱海洋运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海洋运河 胶莱海峡 黑潮暖流 工程利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体模型的东海鲐鱼渔场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曰嵩 潘灵芝 +1 位作者 严利平 陈新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74,共8页
鲐鱼Scomber japonicus资源丰富,在我国近海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渔场的形成受海洋环境的制约,本文确定鲐鱼运动和物理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建立起了基于个体的东海鲐鱼生长洄游模型。结果显示,鲐鱼集群分布与捕捞生产渔场基本吻合,鲐... 鲐鱼Scomber japonicus资源丰富,在我国近海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渔场的形成受海洋环境的制约,本文确定鲐鱼运动和物理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建立起了基于个体的东海鲐鱼生长洄游模型。结果显示,鲐鱼集群分布与捕捞生产渔场基本吻合,鲐鱼聚集主要受台湾暖流、大陆沿岸水、黑潮影响,往往集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并在冷暖交汇区温盐梯度大偏暖水一侧。在台湾暖流和沿岸水交汇的锋面附近、台湾暖流暖水舌前端、黑潮与中国大陆沿岸水形成的潮境区域均有大量的鲐鱼聚集,并形成渔场。产卵位置的变动使偏西产卵位置的鲐鱼由于受台湾暖流影响较大,鲐鱼会呈长带状大量聚集在台湾暖流和沿岸水的锋面附近,并使在台湾暖流暖水舌前端的聚集数量增多,而偏东的产卵的鲐鱼受黑潮影响较大,聚集分布范围较大,会使黑潮形成的锋面附近聚集数量增多,而使台湾暖水舌的前端的聚集量减少。正常产卵位置在生存率方面是最佳产卵位置。研究表明鲐鱼所处空间位置不同,会影响其集群的位置,用数值模型验证了物理环境会对鲐鱼的洄游和渔场的形成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个体模型 东海鲐鱼 渔场 台湾暖流 补充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回回乌马儿史事札记
6
作者 何兆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刘家港 江浙行省 《元史》 赛典赤·赡思丁 天妃 福建民间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 黑潮暖流 穆斯林 春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