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潮近岸分支流在2017年9月与2019年9月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燕杰 侯一筠 刘泽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3-822,共10页
通过对比2017年9月和2019年9月的温盐大面观测数据,发现东海陆架上黑潮近岸分支流的路径在两次观测中存在显著差异。2019年9月黑潮近岸分支流中上游的路径相较2017年9月明显的东向偏移,造成黑潮次表层水入侵东海近岸海域的强度较弱。为... 通过对比2017年9月和2019年9月的温盐大面观测数据,发现东海陆架上黑潮近岸分支流的路径在两次观测中存在显著差异。2019年9月黑潮近岸分支流中上游的路径相较2017年9月明显的东向偏移,造成黑潮次表层水入侵东海近岸海域的强度较弱。为了探究黑潮近岸分支流的上述显著年际差异的原因,利用卫星高度计数据和再分析风场数据,通过分析大面观测同期的绝对海表动力高度、地转流场以及海表风场的差异,阐述了黑潮近岸分支流路径产生显著年际差异的动力机制。2019年8—9月东海海表较2017年8—9月盛行更强的西南向沿岸季风,强的西南向沿岸风通过埃克曼输运促使水体向岸堆积并在近岸区域沿岸西南向堆积。因此, 2019年8—9月东海近岸海域的跨岸方向压力梯度与2017年8—9月相比较小而沿岸压力梯度则较大。2019年8—9月,受压力梯度分布的影响,东海近岸海域产生西南向的沿岸地转流和离岸地转流。其中西南向的沿岸地转流会在底部生成离岸的底埃克曼流,离岸底埃克曼流和离岸地转流共同抑制了黑潮近岸分支流的向岸入侵。这导致2019年9月黑潮近岸分支流的路径向东偏移,黑潮次表层水入侵浙江近海及长江口区域的强度随之减弱。通过分析研究实际观测案例,阐述了风影响黑潮近岸分支流入侵东海近岸海域的动力机制,同时明确指出海表风场会从黑潮近岸分支流的中上游区域改变其路径,进而对黑潮入侵东海近岸海域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分支 底埃克曼流 地转流 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拉格朗日方法探究黑潮近岸分支流在2019年春季的起源深度
2
作者 燕杰 侯一筠 +2 位作者 刘泽 何源首 胡志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7-1144,共8页
基于ROMS(regional ocean modelling system)模式模拟出2019年春季东海以及临近海域的环流结构和温盐分布。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定量地研究了2019年春季黑潮近岸分支流在台湾以东起源的深度在100-450 m范围内,平均深度约260 m。通过针对台... 基于ROMS(regional ocean modelling system)模式模拟出2019年春季东海以及临近海域的环流结构和温盐分布。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定量地研究了2019年春季黑潮近岸分支流在台湾以东起源的深度在100-450 m范围内,平均深度约260 m。通过针对台湾海峡流和台湾以东黑潮强度的敏感性实验,进一步得出结论,增大(减小)的台湾以东黑潮流速会减小(增大)黑潮近岸分支流的强度。而增大(减小)的台湾海峡流流速会增大(减小)黑潮近岸分支流的强度。同时,增大(减小)的台湾以东黑潮流会减小(增大)黑潮近岸分支流起源的平均深度。增大(减小)的台湾海峡流流速也会减小(增大)黑潮近岸分支流起源的平均深度。相关结论可为台湾东北黑潮入侵东海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分支 拉格朗日方法 起源 台湾海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暖流起源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苏志清 钱清瑛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12-19,共8页
根据台湾东北海域的水文资料分析,作者对台湾暖流起源提出以下看法:台湾暖流起源于黑潮分支和台湾暖水,黑潮分支为主要源泉。台湾暖流的深层水完全来自黑潮分支的深层水,不具有暖流性质,而其上层水是由黑潮分支的上层水和台湾暖水组成... 根据台湾东北海域的水文资料分析,作者对台湾暖流起源提出以下看法:台湾暖流起源于黑潮分支和台湾暖水,黑潮分支为主要源泉。台湾暖流的深层水完全来自黑潮分支的深层水,不具有暖流性质,而其上层水是由黑潮分支的上层水和台湾暖水组成。由于台湾暖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与此相应,台湾暖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暖流 黑潮分支 海水涌升 海底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对应分析法划分夏季东海水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启龙 翁学传 《海洋科学》 CAS 1985年第2期14-18,共5页
本文所用资料主要是日本气象厅等单位于1966年7月10日一8月10日所收集的溫、盐度和溶解氧的观测資料,共75个测站。测站分布均匀且遍及24°—32°N的整个东海海域(图1c)。
关键词 台湾暖流 初步研究 配置 的闽浙分支 水团 测站点 表层水 领海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机制的初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浦泳修 《海洋学研究》 1983年第1期43-51,共9页
根据1975~1981年的温、盐度观测资料,初步判断了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受控因子。分析表明,长江冲淡水的分布状况主要决定于台湾暖流的北伸程度和东海北部冷涡的位置及强度。在此基础上,把长江冲淡水的扩展形态归结为三种流型图式,并与... 根据1975~1981年的温、盐度观测资料,初步判断了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受控因子。分析表明,长江冲淡水的分布状况主要决定于台湾暖流的北伸程度和东海北部冷涡的位置及强度。在此基础上,把长江冲淡水的扩展形态归结为三种流型图式,并与实际流态作了对照。图9,表2,参考文献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冲淡水 台湾暖流 济州岛 图式 流态 外海 的闽浙分支 冷涡 低涡 淡水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大陆架及其邻近海区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 被引量:9
6
作者 江锦祥 黄立强 +7 位作者 孟凡 吴启泉 刘泉顺 林双淡 尹向芙 徐惠州 王自盘 董永庭 《台湾海峡》 CAS 1985年第1期89-98,共10页
东海大陆架及其邻近海区的底栖生物种类多,数量大,其中有许多种类是鱼类的天然饵料,有些种类是重要的渔业捕捞对象。因此,开展其底栖生物调查研究,只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研究本区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
关键词 种类组成 底栖动物 底栖生物 水生生物 台湾暖流 的闽浙分支 沙蚕 细砂粉 黄海冷水团 粉砂 碎屑沉积物 东海大陆架 邻近海区 分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