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jERF098鉴定及其提高冬枣黑斑病抗病性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张暄 陈鸥 +2 位作者 王文军 刘摇 曾凯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克隆并鉴定冬枣转录因子ZjERF098明确其分子特性,验证ZjERF098瞬时过表达对枣果实黑斑病的抑制效果,为枣果实抗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对ZjERF098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同源序列比对、结构域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克隆并鉴定冬枣转录因子ZjERF098明确其分子特性,验证ZjERF098瞬时过表达对枣果实黑斑病的抑制效果,为枣果实抗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对ZjERF098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同源序列比对、结构域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克隆并构建了pEAQ-ZjERF098等多个重组载体,在烟草上进行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激活活性分析,在冬枣果实上进行瞬时过表达。结果显示,ZjERF098的开放阅读框包含426个碱基对,编码141个氨基酸,与拟南芥中的AtERF098序列相似度最高,同属于ERF转录因子亚家族,只有1个AP2结构域,不含信号肽与跨膜结构域。启动子区域含有与植物防御反应相关的脱落酸响应元件、茉莉酸响应元件等响应元件。ZjERF098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上,同时在细胞质膜也有GFP荧光信号。同时,ZjERF098瞬时过表达能够增强枣果实对黑斑病的抗病性,显著降低枣果实的发病率与病斑直径,表明ZjERF098是在枣果实对黑斑病抗病性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ZjERF098 链格孢菌 黑斑病 基因克隆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甘蓝链格孢引起的十字花科黑斑病菌危害寄主及分布范围调查
2
作者 王玉玺 刘敏 +2 位作者 贾星语 张震 章金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十字花科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真菌病害,通过种子传带形成远距离扩散和蔓延,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叶、茎、果等部位,造成严重的品质和产量损失。十字花科黑斑病有3种专化型致病菌,分别是甘蓝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芸薹... 十字花科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真菌病害,通过种子传带形成远距离扩散和蔓延,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叶、茎、果等部位,造成严重的品质和产量损失。十字花科黑斑病有3种专化型致病菌,分别是甘蓝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和萝卜链格孢(Alternaria japonica)。中国南方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多由甘蓝链格孢菌引起,为明确该菌引起的十字花科黑斑病在浙江省的危害状况,该研究利用分子鉴定方法,在全省开展了甘蓝链格孢菌危害寄主及分布范围调查。结果显示,5大类十字花科寄主植物中甘蓝链格孢菌的检获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白菜类>油菜类>芥菜类>甘蓝类>萝卜类。在全省11个地级市89个区县市中,有甘蓝链格孢菌分布的地级市有9个,占比81.8%;有甘蓝链格孢菌分布的县区市有27个,占比30.3%。甘蓝链格孢菌在浙江全省分布广泛,对众多寄主植物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加强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黑斑病 甘蓝链格孢 寄主 分布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3
作者 张海婷 易军 +3 位作者 曾铄程 符慧娟 叶建蓉 李星月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2-85,共4页
十字花科蔬菜是重要的世界性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种植面积大。芸薹生链格孢属外来入侵病原真菌,其引起的黑斑病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均有发生,严重影响十字花科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是蔬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基于此,描述了由芸薹生... 十字花科蔬菜是重要的世界性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种植面积大。芸薹生链格孢属外来入侵病原真菌,其引起的黑斑病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均有发生,严重影响十字花科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是蔬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基于此,描述了由芸薹生链格孢真菌引起的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的病原特征、发生及流行规律、危害特征及致病机制,提出了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的防治措施,以期加强对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黑斑病 芸薹生链格孢 危害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药剂浸种对黑斑病的防治效果
4
作者 张德胜 田雨婷 +3 位作者 马占宽 赵付枚 王英志 张振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1-336,355,共7页
为明确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的防治效果,通过人工接菌和药液浸种试验,对各处理的种薯发芽、生长、产苗量及薯苗带菌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种薯或基质带菌育苗,种薯发芽数与未接菌处理相比... 为明确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的防治效果,通过人工接菌和药液浸种试验,对各处理的种薯发芽、生长、产苗量及薯苗带菌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种薯或基质带菌育苗,种薯发芽数与未接菌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浓度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对种薯发芽数也未见显著影响。与未接菌处理相比,种薯带菌和育苗基质带菌处理未药剂浸种时产苗量分别减少43.97%和59.82%。使用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500 mg/L浸种时,种薯和基质带菌试验中千克种薯产苗分别为74.12株和69.56株,苗床接菌试验中产苗分别为126.92株和85.31株,均显著高于未药剂浸种的处理。调查发现,种薯或苗床带菌会使萌发的嫩芽受黑斑病菌感染,引起死苗、生长停滞和薯苗带菌,是产苗量减少的主要原因。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可减少薯苗发病,增加产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甘薯长喙壳 甘薯苗期黑斑病 浸种 产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及栽培措施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影响
5
作者 马俊青 袁国军 +1 位作者 龚东风 卢绍辉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53-59,共7页
为找出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与核桃品种、生长环境以及栽培措施之间的关系,调查了17个核桃品种的病情指数,生长地的海拔、地形坡度、降雨量、温度、郁闭度、地面覆盖率等环境因子,以及灌溉次数、防治次数、是否清园等栽培措施,采用主成分分... 为找出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与核桃品种、生长环境以及栽培措施之间的关系,调查了17个核桃品种的病情指数,生长地的海拔、地形坡度、降雨量、温度、郁闭度、地面覆盖率等环境因子,以及灌溉次数、防治次数、是否清园等栽培措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方法分析了环境因子、栽培措施与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根据17个核桃品种的病情指数得出中强特勒、辽核1号、西扶为抗病品种;(2)发现核桃黑斑病病情指数与郁闭度、防治次数和是否清园具有强相关性,郁闭度为正相关,防治次数和是否清园为负相关,平均温度、地面覆盖率与病情指数为负相关。(3)核桃黑斑病发病率与雨水为极显著正相关,与海拔高度为极显著负相关。建议在推广中应结合立地条件,合理布局,两树的间距需在6 m以上,郁闭度控制在0.6以下,并做好清园、灌溉和防治等树体管理工作,以减少核桃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 环境因子 栽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黑斑病人工接种鉴定体系建立及抗性种质资源筛选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东航 黄建新 +4 位作者 庄飞云 欧承刚 赵志伟 张一凡 刘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6,共8页
黑斑病是胡萝卜最常见和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通过对比不同菌液接种浓度、不同接种苗龄等条件对黑斑病病情指数的影响,筛选出胡萝卜黑斑病人工接种鉴定的最适宜条件,进而建立一套准确、稳定的人工接种鉴定体系。结果显示,菌液浓度为1&... 黑斑病是胡萝卜最常见和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通过对比不同菌液接种浓度、不同接种苗龄等条件对黑斑病病情指数的影响,筛选出胡萝卜黑斑病人工接种鉴定的最适宜条件,进而建立一套准确、稳定的人工接种鉴定体系。结果显示,菌液浓度为1×10^(4)个·ml^(-1),接种苗龄为8片真叶是最适宜的人工接种鉴定条件。利用此鉴定体系对94份胡萝卜材料进行黑斑病抗性鉴定,从中筛选出1份抗病材料(di=28.4),为胡萝卜抗黑斑病育种提供了重要抗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黑斑病 接种体系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联合水杨酸处理对冬枣采后黑斑病的防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宇逍 雷兴梦 +2 位作者 刘摇 邓丽莉 曾凯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6,共9页
为探究超声波(ultrasound,US)联合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对冬枣采后黑斑病的防控效果及其机理,该文使用US单独或联合SA处理冬枣果实,测定发病率、自然腐烂率,筛选出最佳的处理条件,并从其对病原菌的直接作用、诱导枣果实抗病性... 为探究超声波(ultrasound,US)联合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对冬枣采后黑斑病的防控效果及其机理,该文使用US单独或联合SA处理冬枣果实,测定发病率、自然腐烂率,筛选出最佳的处理条件,并从其对病原菌的直接作用、诱导枣果实抗病性等方面对其防治机制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US单独或联合SA处理均能有效控制冬枣采后黑斑病,并显著降低自然腐烂率,且联合处理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处理(P<0.05)。对其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究,US联合SA处理能显著抑制Alternaria alternata的菌丝生长(P<0.05)。US处理不仅能降低A.alternata在冬枣伤口处的附着量,还能使冬枣果皮表面形成微裂纹,从而利于SA与果实接触,促进SA向果实渗透。此外,US与SA联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果实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活性(P<0.05),促进冬枣中的总酚、黄酮、游离酚、结合酚的积累(P<0.05),诱导枣果实抗病性,提高枣果实对病害的防御能力,从而降低果实腐烂率。综上所述,US联合SA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处理方式对于控制冬枣采后黑斑病具有良好的研究潜力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水杨酸 冬枣 黑斑病 防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青皮提取物对梨黑斑病的防治研究
8
作者 侯敬仪 赵丹 +1 位作者 马光 高小宽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采用不同提取剂提取成熟期的核桃果实青皮,研究核桃青皮提取物对梨黑斑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为废弃核桃青皮资源再利用的抑菌构建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梨黑斑病为试验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25%、50%、75%、100%)的石油醚、乙... 【目的】采用不同提取剂提取成熟期的核桃果实青皮,研究核桃青皮提取物对梨黑斑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为废弃核桃青皮资源再利用的抑菌构建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梨黑斑病为试验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25%、50%、75%、100%)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乙醇为提取液提取成熟期的核桃果实青皮,获得核桃青皮提取物,研究核桃青皮提取物对梨黑斑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甲醇对核桃青皮中对梨黑斑病的抑菌物质的萃取效果最好;核桃青皮中对梨黑斑病的抑菌物质既有水溶性的也有易于有机溶剂萃取的,且在水和有机溶剂量相等时萃取效果最好;1.0 mL的核桃青皮提取物比其他用量对梨黑斑病的抑菌效果更好;50%甲醇提取的成熟期核桃青皮提取物对梨黑斑病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好。【结论】50%的甲醇提取的成熟期核桃青皮提取物对梨黑斑病菌落生长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可达到38.73%,对病原菌的毒力最强,EC_(50)为4.624483442 mL/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病 核桃青皮提取物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化县紫色薯黑斑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9
作者 韦锦跟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紫色薯是大化县山区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之一,近年来已成为该县农牧增收的新亮点。由于长年的连作复种栽培,薯苗黑斑病的发生为害有逐年加重趋势,对红薯产业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笔者根据该病病原菌的特性、侵染途径、症状特点及发生条... 紫色薯是大化县山区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之一,近年来已成为该县农牧增收的新亮点。由于长年的连作复种栽培,薯苗黑斑病的发生为害有逐年加重趋势,对红薯产业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笔者根据该病病原菌的特性、侵染途径、症状特点及发生条件,提出选用抗病良种、做好种薯消毒、实行换茬轮作、强化水肥管理、适时施药防控、做好收获贮藏等防控措施,为指导大化县山区农民科学种薯致富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薯 黑斑病 症状 防控措施 大化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果假茎黑斑病菌小孢拟盘多毛孢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10
作者 杨春莲 杨丽芬 +5 位作者 郭建伟 施竹凤 余泽云 吴莲张 杨毅 元超 《植物医学》 2024年第5期40-47,共8页
为探明草果假茎黑斑病菌小孢拟盘多毛孢CGJ-3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和血球计数板法检测碳源、氮源、温度、光照及pH值对其菌丝生长与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孢拟盘多毛孢CGJ-3在以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果糖、蔗糖、麦芽糖、... 为探明草果假茎黑斑病菌小孢拟盘多毛孢CGJ-3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和血球计数板法检测碳源、氮源、温度、光照及pH值对其菌丝生长与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孢拟盘多毛孢CGJ-3在以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和木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产孢,葡萄糖为最适合菌丝生长的碳源,果糖为最佳产孢碳源.除尿素外,该菌在以牛肉膏、蛋白胨、甘氨酸、硝酸钾、硝酸钠、磷酸铵、硝酸铵、甲硫氨酸和硫酸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产孢,牛肉膏为最佳氮源.病原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3~29℃,最佳温度为27℃;产孢适宜温度为25~27℃,最佳温度同样为27℃.光照促进病原菌的生长与产孢,栽种常绿阔叶树可抑制其繁殖.该菌在pH值为4~12时均能生长,pH值为4~11时能产孢,最适生长的pH值为6,最适产孢的pH值为7.采用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曹氏甲托可以控制拟盘多毛孢属真菌引起的草果病害.研究结果为草果栽种常绿阔叶树和施用尿素可抑制病原菌生长与产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孢拟盘多毛孢 假茎黑斑病 草果 产孢 咪鲜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黑斑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11
作者 王晓红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2期141-143,共3页
月季作为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深受人们喜爱。然而,月季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其中黑斑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备受人们关注。月季黑斑病不仅会严重影响月季的叶片健康,降低观赏价值,还可能导致植株生长势弱,甚至死亡。基于此... 月季作为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深受人们喜爱。然而,月季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其中黑斑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备受人们关注。月季黑斑病不仅会严重影响月季的叶片健康,降低观赏价值,还可能导致植株生长势弱,甚至死亡。基于此,该文将从月季黑斑病的定义、危害、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黑斑病 发病规律 综合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枣果黑斑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31
12
作者 向征 钟聪慧 +3 位作者 胡军 张燕玲 毛建才 高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5-850,共6页
【目的】红枣枣果黑斑病近几年已成为新疆南疆红枣产区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为有效防控该病害的扩展和蔓延,以及明确该病的主要病原。【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对病原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从病果上分离... 【目的】红枣枣果黑斑病近几年已成为新疆南疆红枣产区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为有效防控该病害的扩展和蔓延,以及明确该病的主要病原。【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对病原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从病果上分离纯化得到了24个真菌菌株,其中链格孢菌15株,所占比例为分离菌株总数的62.5%;其次是青霉3株,占12.5%;镰刀菌2株,占8.3%;根霉2株,占8.3%;其它2株,8.3%。经致病性测定,只有15株链格孢菌株接种后的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一致,并从接种的发病株上又分离到此菌。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培养性状、菌体形态的观察和测定,同时利用真菌rDNA-ITS通用引物(ITS1和ITS2)进行PCR扩增并克隆测序,获得序列登录GenBank进行比对分析。【结论】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将其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病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杀菌剂对储藏期甘薯黑斑病的防效及对薯块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德胜 乔奇 +4 位作者 田雨婷 王爽 秦艳红 王永江 张振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1-224,共4页
通过药液浸渍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杀菌剂对储藏期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调查了各处理甘薯的出苗情况和农药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储藏90d后,12.5%粉唑醇SC 80mg/kg、粉唑醇25mg/kg+甲基硫菌灵210mg/kg和粉唑醇25mg/kg+百菌清800mg/kg对黑斑... 通过药液浸渍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杀菌剂对储藏期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调查了各处理甘薯的出苗情况和农药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储藏90d后,12.5%粉唑醇SC 80mg/kg、粉唑醇25mg/kg+甲基硫菌灵210mg/kg和粉唑醇25mg/kg+百菌清800mg/kg对黑斑病的防效可达90%以上,各药剂处理对甘薯出苗没有不良影响。720g/L百菌清SC、70%噁霉灵WP、50%多菌灵WP和70%甲基硫菌灵WP在甘薯薯块中的残留量符合相关标准。而12.5%粉唑醇SC 20mg/kg和80mg/kg两处理在甘薯薯块中的残留量高于欧盟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黑斑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出苗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亚硒酸钠处理对杏果黑斑病的控制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高春丽 李永才 +5 位作者 毕阳 刘筱 杨兰 乔文景 王迪 唐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58-263,共6页
通过离体和体内实验研究亚硒酸钠对杏果黑斑病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作用及黑斑病的控制效果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处理能显著抑制A.alternata菌落的生长和孢子萌发,且存在质量浓度效应,40 mg/L的亚... 通过离体和体内实验研究亚硒酸钠对杏果黑斑病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作用及黑斑病的控制效果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处理能显著抑制A.alternata菌落的生长和孢子萌发,且存在质量浓度效应,40 mg/L的亚硒酸钠能显著抑制A.alternata菌落的生长,其菌落直径较对照降低了30.8%,同时亚硒酸钠还能使A.alternata菌丝发生凹陷、扭曲等形态结构的改变;体内实验表明,采后亚硒酸钠处理能有效抑制损伤接种A.alternata的杏果黑斑病的扩展,其中20 mg/L亚硒酸钠的控制效果最佳,其病斑直径较对照减小了11%;采后亚硒酸钠处理还能够明显减少杏果乙烯的释放和呼吸强度的升高,延缓质量损失率和硬度的降低。可见硒在果蔬采后防腐保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杏果 黑斑病 抑菌特性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33
15
作者 吴玉柱 季延平 +2 位作者 刘会香 刘殷心 曹鹏云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共3页
报道了山东境内近年来发生的1种新病害冬枣黑斑病。从16批次139个冬枣病果样品中分离获得321个分离物,经筛选、纯化、回接试验,依其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冬枣黑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细极链格孢 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ire 。
关键词 冬枣 黑斑病 病原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黑斑病发生和危害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杰辉 张宏志 +3 位作者 陈己任 熊兴耀 钟晓红 李炎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1,共5页
月季黑斑病是由蔷薇双壳菌及细极链格孢侵染引发的一类严重影响月季观赏价值和生物产量的病害。综述了月季黑斑病的发生与危害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月季 黑斑病 蔷薇双壳菌 细极链格孢 危害 抗性育种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处理对苹果梨采后黑斑病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曹建康 毕阳 +1 位作者 李永才 赵劼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38-442,共5页
苹果梨采后经水杨酸(SA)处理后24 h,损伤接种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在常温(17±2 ℃)贮藏10 d,或经低温(2±1 ℃)贮藏27 d后再在常温(17±2 ℃)贮藏10 d,测定病斑面积。结果表明,0.5 g/L和1.0 g/LSA处理抑制了病斑... 苹果梨采后经水杨酸(SA)处理后24 h,损伤接种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在常温(17±2 ℃)贮藏10 d,或经低温(2±1 ℃)贮藏27 d后再在常温(17±2 ℃)贮藏10 d,测定病斑面积。结果表明,0.5 g/L和1.0 g/LSA处理抑制了病斑扩展。低温贮藏能显著提高SA的抑制效果。此外,SA能保持常温贮藏苹果梨的果实硬度,但降低了TSS含量,对总酸含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苹果梨 链格孢 品质 贮藏 黑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种杀菌剂组合对核桃炭疽病和黑斑病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雄 罗永飞 +5 位作者 肖千文 朱鹏 蒲光兰 王琳莹 李元会 史丽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1-634,共4页
2013年,调查了四川省石棉县核桃炭疽病和黑斑病发病情况,并选用4种杀菌剂(25%咪酰胺乳油、20%噻唑锌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链霉素可湿性粉剂)配成16种组合对核桃炭疽病与黑斑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7月中旬核桃... 2013年,调查了四川省石棉县核桃炭疽病和黑斑病发病情况,并选用4种杀菌剂(25%咪酰胺乳油、20%噻唑锌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链霉素可湿性粉剂)配成16种组合对核桃炭疽病与黑斑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7月中旬核桃炭疽病和黑斑病大面积暴发,果实发病较叶片快,至8月26日,核桃果实炭疽病和黑斑病病情指数分别为54.22和41.15,叶片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5.08和32.54;25%咪酰胺乳油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叶片黑斑病防效最佳;25%咪酰胺乳油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果实炭疽病和黑斑病的防效最佳;20%噻唑锌悬浮剂4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叶片炭疽病的防效最佳;100%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咪酰胺乳油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和20%噻唑锌悬浮剂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都能较好地提高保果率和增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炭疽病 黑斑病 杀真菌剂 杀细菌剂 杀菌剂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硅酸钠处理对苹果梨黑斑病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郭玉蓉 葛永红 +1 位作者 毕阳 赵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0-142,共3页
以苹果梨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硅酸钠处理对苹果梨采后黑斑病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体外试验硅酸钠对黑斑病具有抑制作用,其中100mmol/L的硅酸钠抑制率达94.5%。
关键词 苹果梨 硅酸钠处理 采后黑斑病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霉胺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毒力及其药效评价 被引量:15
20
作者 蔺经 杨青松 +1 位作者 李晓刚 盛宝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2-163,167,共3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嘧霉胺对梨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毒力,并进行其对梨黑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嘧霉胺对梨黑斑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为0.1268μg/mL;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250-500mg/L...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嘧霉胺对梨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毒力,并进行其对梨黑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嘧霉胺对梨黑斑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为0.1268μg/mL;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250-500mg/L对梨黑斑病的防效为66%~82%,且该药剂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梨树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霉胺 黑斑病 毒力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