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斑息肉综合征临床分类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戴益琛 宋于刚 +4 位作者 肖冰 张亚历 智发朝 姜泊 周殿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综合征(PJS)临床分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0-2003年间治疗的52例PJ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位患者有家族史,平均年龄19岁。胃息肉的发生率为64.4%,大肠息肉的发生率为76%,小肠息肉的发生率为95%。19/31位患者胃... 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综合征(PJS)临床分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0-2003年间治疗的52例PJ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位患者有家族史,平均年龄19岁。胃息肉的发生率为64.4%,大肠息肉的发生率为76%,小肠息肉的发生率为95%。19/31位患者胃息肉在50颗以上,18/38位患者大肠息肉在50颗以上,8/19位患者小肠息肉数量在50颗以上,病理以错构瘤性息肉(63/108)为主,恶性肿瘤发生率13.5%(7/52)。结论 PJS患者可以依患者息肉的部位、数量及病理情况进行分类。息肉数量50颗以上的PJS患者大部分需要手术配合治疗,建议以50颗息肉作为多息肉型和少息肉型PJS的界线。少息肉型患者以内镜下治疗为主,对多息肉型患者及小肠息肉型患者选择剖腹探查,配合手术中的内镜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息肉综合症/外科学 分类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