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映样点微域空间变异的多穴位黑土层厚度快速勘察与预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高张 马利霞 +14 位作者 于东升 胡文友 李德成 高磊 刘峰 张久明 姜军 匡恩俊 王鑫 宋洁 王桐 丁琪洵 王昌昆 迟凤琴 赵玉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6-1523,共18页
黑土层厚度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土壤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功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然而,基于土壤剖面调查数据分析,往往样本数量少、代表区域范围小,多数仅依据点位数据统计,缺乏空间变异预测分析,迫切需要黑土层厚度快... 黑土层厚度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土壤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功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然而,基于土壤剖面调查数据分析,往往样本数量少、代表区域范围小,多数仅依据点位数据统计,缺乏空间变异预测分析,迫切需要黑土层厚度快速调查与高性能空间预测方法。通过新建调查样点黑土层厚度多穴位“浅层挖掘+深层土钻”快速获取方法,在黑龙江省获取357个样点的黑土层厚度系列样本数据;对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预测黑土层厚度空间变异及其不确定性;分析不同穴位观测值及其均值样本对优化模型预测精度及稳定性影响,评价模型空间预测潜能。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预测平均黑土层厚度为53.42 cm,新建黑土层厚度快速获取与预测方法行之有效,可替代剖面调查方法。优化随机森林模型预测黑土层厚度的空间变化解释力R2达到60%,可精细刻画黑土层厚度空间分异;样点单个观测穴位的随机性可改变模型预测协变量重要性数值,影响黑土层厚度空间预测分布;相较于样点多穴位观测均值的空间预测,单穴位观测值预测的空间分布不确定性评估的准确性较低,预测精度显著下降;交叉验证指标和散点图分析表明,优化随机森林模型对黑土层厚度具有稳定的空间预测潜能。本研究为黑土层厚度高精度快速调查与预测提供了新经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层厚度 多穴位勘察 随机森林模型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黑土层厚度的大豆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白杨 王存国 +1 位作者 魏永霞 柴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22,32,共4页
采用饱和D(311-A)最优试验设计方案,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黑土层厚度(H)条件下的水(W)氮(N)耦合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大豆产量均有影响,其中水分对产量的作用最大,氮肥作用次之,黑土层厚度作用最小,水是制约该地区... 采用饱和D(311-A)最优试验设计方案,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黑土层厚度(H)条件下的水(W)氮(N)耦合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大豆产量均有影响,其中水分对产量的作用最大,氮肥作用次之,黑土层厚度作用最小,水是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根据不同地区的黑土层厚度情况,确定了不同黑土层厚度下的水氮最佳投入量,从而为实现该地区大豆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黑土层厚度 水氮耦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开垦后黑土层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之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1-3,共3页
黑土开垦之前黑土层厚度一般为30~50cm,有的可达1m,开垦之后,黑土层厚度总的趋势是变薄,但仍以中等厚度(30~60cm)占多数。变薄的原因有土壤自然沉实和土壤侵蚀两个方面,前者是由生土变熟土的必然过程,后者可通过保护性耕作措施加以防治。
关键词 黑土 黑土层厚度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黑土层厚度的大豆水氮耦合模式
4
作者 魏永霞 白杨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黑土层厚度(H)、土壤水分(W)、氮(N)3种因素的饱和最优试验D(311-A)设计方案,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黑土层厚度(H)条件下,不同数量的水(W)氮(N)耦合对大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大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 采用黑土层厚度(H)、土壤水分(W)、氮(N)3种因素的饱和最优试验D(311-A)设计方案,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黑土层厚度(H)条件下,不同数量的水(W)氮(N)耦合对大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大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有影响,其中水氮耦合作用影响较大,黑土层厚度影响次之;分别提出了基于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水氮耦合的最佳模式,目的是为该地区不同土壤侵蚀程度条件下的大豆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黑土层厚度 水氮耦合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最优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耕作层土壤pH空间变异及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高凤杰 鞠铁男 +5 位作者 吴啸 王钰尭 李昕哲 樊平 栾天 周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6-573,共8页
以东北黑土耕作区土壤表层(0~20 cm)土壤pH为研究对象,以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为基础,结合"3S"技术及Moran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剖析黑土区土壤pH的空间自相关类型及其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小流域土壤pH均值为6.72,变... 以东北黑土耕作区土壤表层(0~20 cm)土壤pH为研究对象,以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为基础,结合"3S"技术及Moran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剖析黑土区土壤pH的空间自相关类型及其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小流域土壤pH均值为6.72,变异系数为9.91%,其变程为1 000 m,具有较强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受地形、成土等结构性要素影响较大,在东–西(E–W)方向的空间变异相对剧烈;土壤pH与高程等地形因子显著性相关,地理加权克里格插值显示土壤pH高值出现在研究区中部旱地,低值出现在东部与西部区域,呈现带状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的东西向交替相近。全局自相关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pH存在较强的正自相关特征,且不同方向存在差异;随着距离的增大,土壤pH呈现负自相关特征,分布存在空间孤立。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主要为H–H型(高–高关联)和L–L型(低–低关联),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其中H–H型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旱地区域,形成高pH且高度空间自相关的格局,L–L型分布于东部林地区域,形成低pH集聚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耕作 地统计 土壤PH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足迹与科技研发展望 被引量:67
6
作者 韩晓增 邹文秀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1-1358,共18页
中国东北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垦殖时间较短的土壤类型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总结东北黑土地概况(定义、分布、土壤类型和垦殖时间)的基础上,梳理了东北黑土地的研究足迹,并提出了未来东北黑土地科技研... 中国东北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垦殖时间较短的土壤类型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总结东北黑土地概况(定义、分布、土壤类型和垦殖时间)的基础上,梳理了东北黑土地的研究足迹,并提出了未来东北黑土地科技研发的方向。东北黑土地包括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白浆土、暗棕壤和棕壤6种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自然黑土肥力较高,但是开垦后受生态系统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土壤肥力发了巨大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垦殖初期(约30 a)迅速下降,开垦50 a后下降速度趋于稳定;侵蚀区黑土层受风蚀和水蚀等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流失。有机培肥、轮作、等高种植等技术措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黑土培肥与水土流失防治。黑土层是黑土地的标志性土层,是黑土地肥力的核心。基于黑土层保护的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建议从以下3方面开展科学研究:(1)解析人类活动下的黑土层厚度及颜色变化过程和驱动机制,探索现代农业管理方式下维持和增加黑土层厚度的技术途径;(2)针对东北黑土地6种土壤类型耕地限制粮食生产能力的主控因子,因地制宜建立以“肥沃耕层构建”、“障碍性土层消减”和“控蚀固土增肥”为核心的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研发相关配套技术,探索模式的适应性及应用效果和机理;(3)以长坡为研究对象建立水土流失观测场,集中研发坡耕地控制面蚀和沟蚀的新技术和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 研究足迹 黑土层 土壤有机质 肥沃耕 障碍消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色北大荒
7
作者 郭思宝 《中国农垦》 2025年第1期86-88,共3页
我在北大荒度过24个春秋,我看见那些倔强的生命在季节里的容颜,有五种颜色。北大荒之春--黑色翻阅、整理大量的史料,我得知,北大荒因荒得名--“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也因黑闻名,以神奇、美丽、富饶为人熟知。这源于其所处的... 我在北大荒度过24个春秋,我看见那些倔强的生命在季节里的容颜,有五种颜色。北大荒之春--黑色翻阅、整理大量的史料,我得知,北大荒因荒得名--“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也因黑闻名,以神奇、美丽、富饶为人熟知。这源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是世界闻名的黑土带,特殊的日照、气温以及亿万年的演变,使这里的黑土地土壤肥沃、黑土层厚,充沛着原始的生命力,可谓“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层 特殊地理位置 世界闻名 黑土 北大荒 生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重点专项 科技支撑黑土地保护——“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协同管理实施工作会召开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平(文/图)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第9期6-8,共3页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黑土层的发育经历了长达万年以上的漫长过程,是十分宝贵的资源。“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黑土层的发育经历了长达万年以上的漫长过程,是十分宝贵的资源。“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暗黑色 黑土层 土壤资源 协同管理 黑土 科技支撑 腐殖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支撑黑土地保护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阳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第1期2-7,共6页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黑土层的发育经历了第四纪全新世以来长达万年以上的漫长过程,是十分宝贵的资源。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黑土层的发育经历了第四纪全新世以来长达万年以上的漫长过程,是十分宝贵的资源。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基础。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4,商品量占全国的1/4,调出量占全国的1/3,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由于长期高强度利用和土壤侵蚀,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下降,土壤生物、理化性状和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保护黑土地,是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底线的重要保障,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加强生态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粮基地 粮食产量 调出量 粮食安全 暗黑色 黑土层 土壤资源 东北黑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力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梨树县推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纪实
10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23期1-1,共1页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黑土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饭碗田”。怎样用可持续的观念来看待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调好“用地”与“养地”的辩证关系,“梨树模式”为我国黑土地保护贡献了“吉林方案”。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黑土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饭碗田”。怎样用可持续的观念来看待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调好“用地”与“养地”的辩证关系,“梨树模式”为我国黑土地保护贡献了“吉林方案”。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时,专程到梨树县察看黑土层土质培养和玉米长势。他语重心长地说:“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梨树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玉米带 土地肥力 黑土层 黑土 保护性耕作 黑土 大熊猫 透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高标准农田 夯实“大国粮仓”根基——黑龙江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
11
作者 本刊评论员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0年第8期1-1,共1页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7月22日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察看黑土层土质培养和玉米长势时说。黑土地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厚重的礼物,这种覆盖着一...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7月22日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察看黑土层土质培养和玉米长势时说。黑土地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厚重的礼物,这种覆盖着一层黑色腐殖质的土壤由于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理化性状好,且最适宜耕种,被公认为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黑土层 土壤理化性状 有机质含量 黑土 腐殖质 吉林省四平市 粮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江模式”与黑土地保护——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韩晓增
12
作者 杨阳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第1期12-15,共4页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1982年,从吉林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毕业来到黑龙江这片黑土地,韩晓增坚守40年,只...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1982年,从吉林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毕业来到黑龙江这片黑土地,韩晓增坚守40年,只干一件事,那就是黑土地保护利用。为黑土地保护利用,韩晓增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创建了黑土层保育和培育两种技术模式,又通过总结凝练提出了四免一松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坡耕地控蚀增肥技术模式,并将四个模式归纳总结,提出了黑土地保护的"龙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农业大学 黑土地保护 暗黑色 黑土层 保护性耕作技术 土壤资源 农业生态研究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地区赤松林及其应用价值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海龙 徐程扬 +3 位作者 刘继生 金永焕 李筱梅 聂艳增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7-29,26,共4页
通过对吉林省延边地区赤松林现状的调查分析,对其生长特点,天然更新特点及在延边地区特别是在延边盆地为中心的水土保持经济林区裸石荒山造林中应用价值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延边地区 水土保持经济林 天然更新 汪清县 安图县 材积生长量 生长特点 荒山造林 样地 黑土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覆盖还田量对白浆土微生物及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庆英 《现代化农业》 2020年第11期13-14,共2页
东北地区白浆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是主要的耕地土壤,白浆土具有特殊的白浆层导致其不抗旱不抗涝,黑土层薄,作物产量低。该研究在白浆土区进行秸秆覆盖还田试验,通过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养分含量测定分析,为秸秆... 东北地区白浆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是主要的耕地土壤,白浆土具有特殊的白浆层导致其不抗旱不抗涝,黑土层薄,作物产量低。该研究在白浆土区进行秸秆覆盖还田试验,通过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养分含量测定分析,为秸秆覆盖还田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位于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为2.4℃,≥10℃积温2442.8℃。供试土壤为白浆土,土壤基础肥力:有机质34.22g/kg、全氮1.84g/kg、pH值5.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性季风气候 白浆土 土壤基础肥力 年均温度 黑土层 耕地土壤 作物产量 白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土间隔混拌犁改良白浆土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宝国 《现代化农业》 2020年第10期16-17,共2页
白浆土是黑龙江省主要低产土壤之一,在黑龙江省总面积约为331.2万hm 2,三江平原地区是白浆土集中分布区,耕地面积达到88.4万hm 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5.4%[1]。白浆土的心土在作物生育期间经常呈现“硬、板、瘦”的理化特性[2-4],不但引... 白浆土是黑龙江省主要低产土壤之一,在黑龙江省总面积约为331.2万hm 2,三江平原地区是白浆土集中分布区,耕地面积达到88.4万hm 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5.4%[1]。白浆土的心土在作物生育期间经常呈现“硬、板、瘦”的理化特性[2-4],不但引发耕层严重的表旱表涝,而且致使作物根系有效土层浅至只有20cm左右,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白浆土低产原因主要是黑土层薄,总养分蓄量低,白浆层土质坚硬,作物根系难以下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耕地面积 作物生育期 作物根系 低产土壤 低产原因 黑土层 三江平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衣剂试验总结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宇鹏 钱永德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5年第8期13-14,共2页
1试验目的验证护苗种衣剂和禾健4号种衣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857农场科研站,为多年老稻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土质黏重,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灌溉方式为自流灌溉,黑土层18~20 cm,碱解氮204.5 mg/kg,... 1试验目的验证护苗种衣剂和禾健4号种衣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857农场科研站,为多年老稻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土质黏重,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灌溉方式为自流灌溉,黑土层18~20 cm,碱解氮204.5 mg/kg,有效磷30.0 mg/kg,速效钾162.2 mg/kg,p H值5.55,有机质含量40.45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衣剂 草甸白浆土 试验总结 黑土层 总体影响 护苗 水稻栽培 土质黏重 土壤类型 拌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广宏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4期12-13,共2页
水稻是绥化市的主栽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占农作物总面积18%以上。该生产区域常年有效积温2 300℃~2 750℃,降雨量400~550 mm,无霜期120~130 d,土壤黑土层深厚,土质肥沃,p H值6.5~7.5,水田生产区域水资源丰富。
关键词 黑土层 年有效积温 区域水资源 主栽作物 生产区域 栽培技术 种植面积 秧盘 灌溉管理 秧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参地重复种参研究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老参地重复种参研究课题组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0-54,共5页
通过试验,发现老参地经过掺入活黄土、施用熟石灰及生物复合肥、作业道挖蓄水池等改良后,重复载植人参是完全可行的,其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关键词 作业道 研究报告 生物复合肥 新林 潜育白浆土 生态效益 更新造林 黑土层 终霜期 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机深松整地技术 被引量:8
19
作者 陆正国 《农业装备技术》 2016年第3期19-20,共2页
1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含义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是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或带有深松部件的联合整地机等农用机具,进行行间或全方位深层土壤耕作的机械化整地技术。农机深松整地是为了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雨水渗入速度和数量,减少径流,减少... 1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含义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是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或带有深松部件的联合整地机等农用机具,进行行间或全方位深层土壤耕作的机械化整地技术。农机深松整地是为了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雨水渗入速度和数量,减少径流,减少水分蒸发损失。因为农机深松时松土但不翻土,作业后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所以特别适合黑土层浅、不宜耕翻作业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整地 深松技术 整地技术 疏松土壤 联合整地机 黑土层 传统耕作方式 犁底 拖拉机牵引 土壤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还田及保护性耕作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海锋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第6期53-54,共2页
作为世界三大玉米带之一的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地,是中国重要的玉米产地。然而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及多年的耕作不合理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营养逐年流失,土地肥力下降,黑土层逐渐变薄,给玉米种植带来隐患,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作为世界三大玉米带之一的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地,是中国重要的玉米产地。然而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及多年的耕作不合理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营养逐年流失,土地肥力下降,黑土层逐渐变薄,给玉米种植带来隐患,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及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和产量,提升粮食供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玉米秸秆还田 土壤营养 黑土层 玉米带 农业可持续发展 玉米种植 粮食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