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样品中碘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旭 卢兵 +4 位作者 赵文志 吕程 何添 张元 韩晨灏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0-985,共6页
碘是活跃元素,价态多,各价态间易相互转化,使其具有熔点低、易挥发,严重记忆效应的独特性质,其分析一直是个挑战。传统方法如半熔法、高压密闭法等存在操作难度大、消解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等问题。通过采用硝酸-氢氟酸微波消解处理样品... 碘是活跃元素,价态多,各价态间易相互转化,使其具有熔点低、易挥发,严重记忆效应的独特性质,其分析一直是个挑战。传统方法如半熔法、高压密闭法等存在操作难度大、消解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等问题。通过采用硝酸-氢氟酸微波消解处理样品,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碘含量,克服了传统碘分析方法的一系列问题。研究了不同酸体系和赶酸时间对样品分解效率和挥发损失的影响,同时验证了不同冲洗液对降低碘记忆效应的效果。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7 mL硝酸+1 mL氢氟酸混合酸比例,180℃赶酸控温程序,并采用2%NH_(3)·H_(2)O充当冲洗液,降低了ICP-MS测定过程中的记忆效应,提高测试的稳定性。为验证该使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对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方法的准确度(Δlgc)为0.001~0.0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3.4%,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0.17 mg/kg,定量限为0.54 mg/kg,表现出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规范要求。通过实际样品测试,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偏差在1.6%~4.1%。方法操作方便、试剂用量少、工作效率高,适用于测定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样品,同时也为碘的快速、准确分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谱法 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地地表基质层垂向结构特征调查研究--以梨树地区为例
2
作者 李京明 张凯 +3 位作者 孙胜超 雷明 沈威 冯学进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7期53-55,共3页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赋予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资源,地表基质层则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资源属性决定地表基质调查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地表基质层调查不仅要对地表自然资源展开调查,地下空间也...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赋予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资源,地表基质层则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资源属性决定地表基质调查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地表基质层调查不仅要对地表自然资源展开调查,地下空间也是其调查重点。本文以松嫩平原吉林省梨树地区黑土地地表基质层调查项目为例,通过对梨树地区黑土地地表基质层垂向结构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地表基质垂向结构调查方法手段,将地表基质层垂向结构调查划分为两项内容:0~10m浅层地表基质层垂向结构调查,10~50m深层地表基质层垂向结构调查,并分别对其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垂向结构特征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为未来开展地表基质层垂向结构调查提供参考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 黑土地 垂向结构 调查方法 梨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背包式土壤取样钻机在地表基质调查中的作用——以吉林省松原市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为例
3
作者 邱野 肖宇胜 +3 位作者 霍刚 任德北 霍红刚 左震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2期57-60,共4页
背包式土壤取样钻机作为一种小型、轻便的取样钻孔设备,主要用于采集地下土壤层样品。本文以美国犀牛S1浅层取土钻机为例,介绍其在吉林省松原市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探讨背包式取土钻机在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应用中存在... 背包式土壤取样钻机作为一种小型、轻便的取样钻孔设备,主要用于采集地下土壤层样品。本文以美国犀牛S1浅层取土钻机为例,介绍其在吉林省松原市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探讨背包式取土钻机在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查明地表基质层基质类型、分布、厚度、性状等特征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包式钻机 黑土地 地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东麓黑土地地表基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永 李瑞红 +3 位作者 赵凯明 刘航 李明军 王学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7-308,共2页
地表基质是指地球表层孕育和支撑森林、草原、水、湿地等各类自然资源的基础物质。不同的地表基质类型孕育和支撑不同的生态系统和植被类型,制约着生态要素的空间格局和演化趋势(葛良胜等,2020;侯红星等,2021)。本文以大兴安岭东麓阿荣... 地表基质是指地球表层孕育和支撑森林、草原、水、湿地等各类自然资源的基础物质。不同的地表基质类型孕育和支撑不同的生态系统和植被类型,制约着生态要素的空间格局和演化趋势(葛良胜等,2020;侯红星等,2021)。本文以大兴安岭东麓阿荣旗为研究区,在研究地表基质和地表覆盖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定量评估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分析不同地表基质类型的生态效应特征,进而为黑土地保护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地表 空间分布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基质调查分层及分层测试指标体系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玖芬 赵晓峰 +11 位作者 侯红星 秦天 陈占生 徐立明 杨柯 孔繁鹏 刘晓煌 卢兵 李子奇 刘佳 包茹意 郝爱兵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9,共14页
地表基质是地球表层物质与能量循环的主要载体,地表基质调查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明确地表基质调查分层及分层测试指标是开展地表基质调查的基础。本文基于地表基质调查的内涵和目标定位,深入分析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全国第三次土... 地表基质是地球表层物质与能量循环的主要载体,地表基质调查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明确地表基质调查分层及分层测试指标是开展地表基质调查的基础。本文基于地表基质调查的内涵和目标定位,深入分析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和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等调查深度和测试指标;利用近三年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在吉林省梨树县、辽宁省丹东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个地表基质调查试点项目实测数据,运用变动系数法分析了不同地区地表基质层的地球化学元素垂向变化特征,结合表生地质作用(风化为主)最大深度、地表植被根系最大深度、浅层地下水位波动下限、基岩顶面深度等因素,将地表基质在垂向上大致分为三层:表层(0~2m)、中层(2~10m)和深层(10~20m),基岩埋深浅于20m则以揭露到基岩为准;表层(0~2m),称为生产层,包括支撑农业生产的耕作层,主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以收集资料为主;中层(2~10m),称为生态层,主要支撑植被生长和群落演替,服务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格局优化,是地表基质调查的重点;深层(10~20m),称为沉积层,主要研究地表基质从基岩—深层—中层—表层演替规律和特征,以部署少量工程控制为宜。基于地表基质分层调查意义,结合元素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提出4+N型地表基质分层测试指标体系,即4类必测指标和针对特殊工作需要的N类选测指标,以期加快推进地表基质调查标准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 地表调查 地表调查分层 分层测试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地表基质模型、分类及调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裴小龙 祝晓松 +4 位作者 冯欣 刘航 俞伟渭 吴桐 倪舒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0-1543,共14页
基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需要,自然资源部提出了“地表基质”的概念,并组织开展典型地区地表基质试点调查工作。目前,地表基质三级分类体系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和标准,严重制约着地表基质数据调查、野外填图、成果应用等工作。鉴于此,通过... 基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需要,自然资源部提出了“地表基质”的概念,并组织开展典型地区地表基质试点调查工作。目前,地表基质三级分类体系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和标准,严重制约着地表基质数据调查、野外填图、成果应用等工作。鉴于此,通过辨析地表基质内涵,明确了地表基质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综合考虑国土城镇空间、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规划的数据利用需求,建立了基于调查-分类-应用的地表基质垂向空间层次模型,可实现与岩石、砾质、土质、泥质4类地表基质数据的有机结合,进而提出三级分类体系方案。该方案以《地表基质分类方案(试行)》二级类型为基础,与现有分类体系充分衔接,并以现有的研究基础和现行技术标准为依据,在命名上遵守自然科学术语从先的惯例,通过科学编号,形成具有科学性、统一性、操作性、应用性和规范性的三级体系,具有应用的可行性,可为开展地表基质理论研究和调查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统一管理 地表 三级分类 模型 国土空间规划 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地表基质分层分类调查监测研究
7
作者 裴小龙 田野 +3 位作者 袁士松 秦天 刘航 祝晓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0-2280,共11页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和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首次提出“地表基质”概念,并已组织开展典型地区地表基质试点调查工作。然而目前地表基质...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和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首次提出“地表基质”概念,并已组织开展典型地区地表基质试点调查工作。然而目前地表基质三级分类、调查对象、调查内容、技术体系等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和标准,严重制约着地表基质调查研究工作。笔者等通过深入辨析地表基质科学内涵,综合考虑国土农业空间、国土生态空间、国土城镇空间规划的数据支撑需求,依据地表基质空间属性特征,建立了地表基质分层分类模型。基于科学性、统一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的分类原则,提出了地表基质三级分类方案,进一步探讨明确了地表基质分层分类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建立了一套地表基质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地表基质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 国土空间规划 分层分类模型 三级分类 调查监测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基质分类及调查初步研究 被引量:61
8
作者 殷志强 秦小光 +4 位作者 张蜀冀 卫晓锋 侯红星 何泽新 鲁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4,共7页
地表基质分类研究是开展地表基质调查的基础,而厘清地表基质的科学内涵、时空展布特征、支撑服务目标及调查精度等是开展调查的前提条件。文章充分借鉴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等学科分类和图件表达方式,综... 地表基质分类研究是开展地表基质调查的基础,而厘清地表基质的科学内涵、时空展布特征、支撑服务目标及调查精度等是开展调查的前提条件。文章充分借鉴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等学科分类和图件表达方式,综合岩石、砾石、沙、土壤等的物质组成、成因类型、地貌形态和粒度质地等,初步将地表基质的类型划分为四个层级,并提出了地表基质层的物质组成、成因属性和研究深度范围,指出了未来开展地表基质调查和编图的主要方向,结果为地表基质统一分类体系构建和全国范围开展的地表基质调查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 地表覆盖层 风化壳 调查精度 分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基质的内涵辨析与调查思路 被引量:18
9
作者 姚晓峰 杨建锋 +3 位作者 左力艳 张婷婷 陈骥 张翠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97-2105,共9页
地表基质是近年来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新概念,当前关于地表基质概念的内涵、全国地表基质调查如何开展还存有一定争议。通过辨析概念原义认为,地表基质垂向下限应为潜水层底板,是地球关键带中地表以下物质和功能的载体。地表基质分类中... 地表基质是近年来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新概念,当前关于地表基质概念的内涵、全国地表基质调查如何开展还存有一定争议。通过辨析概念原义认为,地表基质垂向下限应为潜水层底板,是地球关键带中地表以下物质和功能的载体。地表基质分类中的岩石、砾质、土质、泥质与地质学中的岩石、第四纪沉积物存在“同物异名”情况,2套分类系统具备相互转化的条件。地表基质调查应采用“综合研究为主、补充调查为辅”的总路线,可充分利用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土壤普查等调查的成果获取物质属性数据,需针对潜水层以上的数据空白区和未测数据项补充数据采集工作,关键要加强地表基质对自然资源的孕育、支撑等功能属性的研究工作。全国地表基质调查应按自然资源综合区划体系部署,建议按3个层次展开,一是优先围绕生态功能区,聚焦草地退化、森林衰减、水土流失等突出问题开展中比例尺(125万)调查,为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和修复治理提供依据;二是稳步推进全国Ⅱ级综合自然区划单元代表性区域的中比例尺调查,支撑“以点带面”,编制所在Ⅱ级单元的小比例尺图件(150万—1100万);三是适时启动编制区域性、全国性地表基质小比例尺图件(1100万—1250万),服务于不同级别国土空间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 第四纪沉积物 土壤 调查思路 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基质调查的工作思路刍议:以海南岛为例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响 周效华 +4 位作者 相振群 蒋仁 涂兵 周岱 鲁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5,共8页
地表基质调查是当前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中的全新领域,如何开展还缺乏统一的行动指南。在初步总结地表基质调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全国、大区、关键地段3个层次、分阶段组织开展全国地表基质调查的总体思路。结合海南岛地表基质发育... 地表基质调查是当前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中的全新领域,如何开展还缺乏统一的行动指南。在初步总结地表基质调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全国、大区、关键地段3个层次、分阶段组织开展全国地表基质调查的总体思路。结合海南岛地表基质发育的地质背景和赋存条件,就南方强风化区地表基质调查工作进行了实例分析。建议按照分区逐级调查与分类补充调查相结合、调查与研究并重的原则,开展海南岛全域—流域—重点区段不同层级地表基质调查。针对地表基质分类补充调查提出基础调查指标、特征调查指标和评价指标,强调热带强风化条件下海陆交互作用、表生地质作用和多圈层相互作用对地表基质的控制与影响。在查清海南岛地表基质现状和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地表基质的综合评价和区划,探索形成热带强风化区地表基质调查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调查 热带强风化区 调查指标 技术方法 海南岛 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基质综合调查:内涵、分层、填图与支撑目标 被引量:29
11
作者 殷志强 陈自然 +2 位作者 李霞 卫晓锋 邵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4-151,共8页
地表基质综合调查评价是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和服务宜林宜草、宜耕宜荒的基础性工作。关于地表基质综合调查的理论基础、目标定位、科学内涵、填图方法及分类分层等是目前探索的焦点与热点。文章在近年来承德生态文明示范区地表基质综合调... 地表基质综合调查评价是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和服务宜林宜草、宜耕宜荒的基础性工作。关于地表基质综合调查的理论基础、目标定位、科学内涵、填图方法及分类分层等是目前探索的焦点与热点。文章在近年来承德生态文明示范区地表基质综合调查与多尺度填图的基础上,结合全国不同典型地区地表基质调查研究试点工作,进一步厘清了地表基质的科学内涵与支撑服务目标,建立了地表基质第三级分类方案和填图单元及命名方式,提出了地表基质调查中生产层、生态层和生活层的深度范围,最后从支撑塞罕坝地区植树造林和坝上地区狼毒草生态防治两个案例揭示了地表基质对植被群落的约束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深入理解地表基质的科学意义和开展全国范围的地表基质调查、监测、评价、区划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 理论内涵 综合调查 编图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生态文明的生态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浅析——以地表基质调查为例 被引量:21
12
作者 袁国礼 侯红星 +3 位作者 刘建宇 王泉 郭晓宇 贾颜卉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8,共9页
服务生态文明是新时期赋予地质调查工作的新使命,广义上相关调查工作都可称之为生态地质调查。由于处于初期摸索阶段,缺少成熟的技术规范支撑,生态地质相关调查工作内容不是十分清晰。因此,梳理相关概念的内涵、厘清工作思路、明确调查... 服务生态文明是新时期赋予地质调查工作的新使命,广义上相关调查工作都可称之为生态地质调查。由于处于初期摸索阶段,缺少成熟的技术规范支撑,生态地质相关调查工作内容不是十分清晰。因此,梳理相关概念的内涵、厘清工作思路、明确调查内容对于实现任务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表生地质过程对地表生态发育的制约作用为线索,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探讨生态地质调查的任务与目标,并提出生态地质学属于“地质+”范畴。基于陆地生态系统不同地质−地貌单元的表生地质过程,以地表基质调查为例,从剥蚀区到沉积区将陆地生态系统划分为浅山−丘陵区、河流−湖泊−湿地区、平原−盆地区。根据不同调查单元的表生地质特征,分别阐述相关调查内容、调查手段及布署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地表基质调查的成果表达方式与应用,以期为其他相关生态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 表生地过程 地表 生态文明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分类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杨娜娜 张新长 +2 位作者 朱紫阳 淳锦 金诗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5-150,共6页
自然资源分类是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是开展调查监测工作的前提,应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本文首先综合分析了现有自然资源分类标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然后结合广东省特色,对其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分类标... 自然资源分类是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是开展调查监测工作的前提,应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本文首先综合分析了现有自然资源分类标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然后结合广东省特色,对其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分类标准的总体思路、分类原则、体制机制及具体分类建议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着力解决现有自然资源分类中存在的概念不一、内容有交叉、指标相矛盾等问题,以期为正在开展的广东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试点工作提供思路,同时为国家自然资源分类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调查监测 分类标准 地表 湿地 林业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理与法理和管理相结合的自然资源分类刍议 被引量:31
14
作者 郝爱兵 殷志强 +3 位作者 彭令 杨贵才 李展辉 赵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共7页
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分类是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基础,是自然资源部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迫切要求。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自然资源分类体系基础上,以地球系... 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分类是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基础,是自然资源部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迫切要求。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自然资源分类体系基础上,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基于自然资源的科学内涵,充分考虑我国有关自然资源的法律规定和政府管理职责,提出了地球圈层与自然资源分层分类关系基本框架方案,初步划分了10个自然资源一级类和相应的34个自然资源二级类,并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内涵和服务目标、地表基质分类及调查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综合调查 地表 学理法理 分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