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异色瓢虫黑化突变体ml在两种不同食物条件下的抗紫外线能力测定
1
作者
李媛
秦亚龙
+1 位作者
孙元星
郝亚楠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紫外线辐射对昆虫具有重要影响,表皮黑化程度不同的个体对紫外线辐射的抵抗能力不同,而食物是影响昆虫表皮黑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以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与人工饲料为食料,通过测定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黑化突变体(...
紫外线辐射对昆虫具有重要影响,表皮黑化程度不同的个体对紫外线辐射的抵抗能力不同,而食物是影响昆虫表皮黑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以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与人工饲料为食料,通过测定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黑化突变体(ml)和野生型(wt)各龄幼虫(1~4龄)经紫外线辐照处理后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及发育至成虫的体重等,评价不同食物条件下两种表型的异色瓢虫抗紫外线能力的差异,以及不同发育阶段接受紫外线辐照对其抗紫外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两种食物饲喂的异色瓢虫1~4龄幼虫进行紫外线照射,ml在多个发育阶段较wt具有更高的存活率,且其总发育历期大多也明显缩短,且ml型1龄幼虫经紫外线照射后发育至成虫时体重更重。2)低龄幼虫(1龄和2龄)接受紫外线照射,其后续发育阶段的存活率较低,且在1龄幼虫紫外线处理中ml的适合度表现明显优于wt;4龄幼虫接受紫外线照射后后续阶段存活率最高,但2种表型间没有显著差异。3)2种表型的异色瓢虫均以取食豌豆蚜的个体抗紫外线能力整体优于取食人工饲料的个体,食物因素对两种表型存活率的影响存在差异。综上,异色瓢虫黑化突变体的抗紫外线能力强于野生型,且受处理幼虫阶段及食物类型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异色瓢虫的抗逆能力及筛选适应不同环境的生防资源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黑化突变
体
存活率
发育历期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蚕黑化突变体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彦
秦凤
+3 位作者
石凉
童晓琪
黄浩
黄德辉
《中国蚕业》
2017年第1期58-64,69,共8页
黑化现象在昆虫中时有发生,其分子机制和对昆虫生理特性的影响一直是昆虫学研究的热点。家蚕作为重要的经济昆虫和鳞翅目的模式生物,拥有的20余种黑化突变品种是研究昆虫黑化的重要实验材料。总结了家蚕黑色素合成代谢途径与相关功能基...
黑化现象在昆虫中时有发生,其分子机制和对昆虫生理特性的影响一直是昆虫学研究的热点。家蚕作为重要的经济昆虫和鳞翅目的模式生物,拥有的20余种黑化突变品种是研究昆虫黑化的重要实验材料。总结了家蚕黑色素合成代谢途径与相关功能基因,综述了家蚕褐头尾斑(bts)突变、第二褐头尾斑(bts2)突变、黑蛹(bp)突变、煤色(so)突变、暗化型(mln)突变、颊尾斑(cts)突变等几种主要家蚕黑化突变品种及产生机制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其他昆虫黑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对未来家蚕黑化突变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黑化突变
突变
机制
基因调控
黑
色素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蚕浅暗化型突变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彦
石凉
+3 位作者
秦凤
童晓琪
黄浩
黄德辉
《中国蚕业》
2018年第4期27-31,共5页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家蚕育种组在培育暗化型家蚕品系580的过程中,发现并分离出了在发育各阶段黑化程度均比正常暗化型家蚕黑化程度浅的品系——浅580。试验通过克隆比较家蚕品系580与浅580暗化相关基因BmiAANAT与BmiAANAT2的碱...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家蚕育种组在培育暗化型家蚕品系580的过程中,发现并分离出了在发育各阶段黑化程度均比正常暗化型家蚕黑化程度浅的品系——浅580。试验通过克隆比较家蚕品系580与浅580暗化相关基因BmiAANAT与BmiAANAT2的碱基序列和相对表达量对浅580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发现,家蚕品系580与浅580克隆的暗化突变基因Bmi AANAT均存在2种突变类型且碱基序列相同,它们的Bmi AANAT2的碱基序列也无差异;蛹期第7天时家蚕品系580暗化相关基因BmiAANAT与BmiAANAT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浅580的8. 3倍和3. 0倍。表明家蚕品系浅580的发生并不是暗化相关基因BmiAANAT与BmiAANAT2碱基序列突变造成的,而与2个基因的差异表达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系
暗
化
型
突变
黑化突变
BmiAANAT
BmiAANA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色瓢虫黑化突变体ml在两种不同食物条件下的抗紫外线能力测定
1
作者
李媛
秦亚龙
孙元星
郝亚楠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基金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21JR7RA848)
甘肃农业大学伏羲青年英才培养计划(Gaufx-03Y05)。
文摘
紫外线辐射对昆虫具有重要影响,表皮黑化程度不同的个体对紫外线辐射的抵抗能力不同,而食物是影响昆虫表皮黑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以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与人工饲料为食料,通过测定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黑化突变体(ml)和野生型(wt)各龄幼虫(1~4龄)经紫外线辐照处理后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及发育至成虫的体重等,评价不同食物条件下两种表型的异色瓢虫抗紫外线能力的差异,以及不同发育阶段接受紫外线辐照对其抗紫外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两种食物饲喂的异色瓢虫1~4龄幼虫进行紫外线照射,ml在多个发育阶段较wt具有更高的存活率,且其总发育历期大多也明显缩短,且ml型1龄幼虫经紫外线照射后发育至成虫时体重更重。2)低龄幼虫(1龄和2龄)接受紫外线照射,其后续发育阶段的存活率较低,且在1龄幼虫紫外线处理中ml的适合度表现明显优于wt;4龄幼虫接受紫外线照射后后续阶段存活率最高,但2种表型间没有显著差异。3)2种表型的异色瓢虫均以取食豌豆蚜的个体抗紫外线能力整体优于取食人工饲料的个体,食物因素对两种表型存活率的影响存在差异。综上,异色瓢虫黑化突变体的抗紫外线能力强于野生型,且受处理幼虫阶段及食物类型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异色瓢虫的抗逆能力及筛选适应不同环境的生防资源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异色瓢虫
黑化突变
体
存活率
发育历期
体重
Keywords
Harmonia axyridis
melanism mutant
survival rate
developmental duration
body weight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蚕黑化突变体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彦
秦凤
石凉
童晓琪
黄浩
黄德辉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出处
《中国蚕业》
2017年第1期58-64,69,共8页
基金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项目(编号15B0629)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编号12C0602)
+2 种基金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项目(编号16B061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22)
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编号皖农科(2016)84号]
文摘
黑化现象在昆虫中时有发生,其分子机制和对昆虫生理特性的影响一直是昆虫学研究的热点。家蚕作为重要的经济昆虫和鳞翅目的模式生物,拥有的20余种黑化突变品种是研究昆虫黑化的重要实验材料。总结了家蚕黑色素合成代谢途径与相关功能基因,综述了家蚕褐头尾斑(bts)突变、第二褐头尾斑(bts2)突变、黑蛹(bp)突变、煤色(so)突变、暗化型(mln)突变、颊尾斑(cts)突变等几种主要家蚕黑化突变品种及产生机制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其他昆虫黑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对未来家蚕黑化突变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家蚕
黑化突变
突变
机制
基因调控
黑
色素代谢
分类号
S881.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蚕浅暗化型突变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彦
石凉
秦凤
童晓琪
黄浩
黄德辉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出处
《中国蚕业》
2018年第4期27-31,共5页
基金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项目(编号17B061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种子工程项目(编号17D0607)
+3 种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18)
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项目(编号1701J07010004)
2018年度安徽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编号YDZX20183400004891
2018080702D0094)
文摘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家蚕育种组在培育暗化型家蚕品系580的过程中,发现并分离出了在发育各阶段黑化程度均比正常暗化型家蚕黑化程度浅的品系——浅580。试验通过克隆比较家蚕品系580与浅580暗化相关基因BmiAANAT与BmiAANAT2的碱基序列和相对表达量对浅580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发现,家蚕品系580与浅580克隆的暗化突变基因Bmi AANAT均存在2种突变类型且碱基序列相同,它们的Bmi AANAT2的碱基序列也无差异;蛹期第7天时家蚕品系580暗化相关基因BmiAANAT与BmiAANAT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浅580的8. 3倍和3. 0倍。表明家蚕品系浅580的发生并不是暗化相关基因BmiAANAT与BmiAANAT2碱基序列突变造成的,而与2个基因的差异表达有关联。
关键词
家蚕
品系
暗
化
型
突变
黑化突变
BmiAANAT
BmiAANAT2
分类号
S881.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异色瓢虫黑化突变体ml在两种不同食物条件下的抗紫外线能力测定
李媛
秦亚龙
孙元星
郝亚楠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家蚕黑化突变体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张彦
秦凤
石凉
童晓琪
黄浩
黄德辉
《中国蚕业》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家蚕浅暗化型突变的初步探究
张彦
石凉
秦凤
童晓琪
黄浩
黄德辉
《中国蚕业》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