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岭大东山岩体北部^(40)Ar-^(39)Ar定年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1
1
作者 马铁球 柏道远 +2 位作者 邝军 彭学军 王先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6-358,共13页
南岭中段大东山岩体为中侏罗世、多期次形成的花岗岩体,由四个岩石单元组成,较早次单元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较晚次单元为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40Ar/39Ar法坪年龄为(162.3±1.2)Ma。相对于同时代花岗岩,岩石更富K和Si,贫Ti、Mg... 南岭中段大东山岩体为中侏罗世、多期次形成的花岗岩体,由四个岩石单元组成,较早次单元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较晚次单元为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40Ar/39Ar法坪年龄为(162.3±1.2)Ma。相对于同时代花岗岩,岩石更富K和Si,贫Ti、Mg、Ca和P。其中SiO2为75.18%~76.49%;K2O为4.96%~6.13%。铝饱和指数(ASI)为0.92~1.26,平均1.03,属铁质、准铝质-微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具Ba、Sr、P、Ti等亏损和Th、La、Nd、Sm等相对富集的特点;富含稀土元素(∑REE平均355μg/g)。ISr值为0.7054~0.7330,εNd(t)值为-7.4~-10.9,t2DM为1.55~1.84Ga,表明成岩物质源自中元古代地壳,并有少量地幔物质的混染,多种相关图解判别均显示其为A型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区域构造背景研究等表明,岩石形成于挤压造山向非造山转换的后造山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黑云母^40ar/^39ar法定 地球化学特征 后造山环境 大东山岩体 南岭中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马寨镍矿区煌斑岩^(40)Ar-^(39)Ar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6
2
作者 管涛 黄智龙 +3 位作者 许成 张振亮 严再飞 陈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73-883,共11页
云南白马寨镍矿区煌斑岩全部为云煌岩。两个样品的^(40)Ar/^(39)Ar定年结果分别为32.46±0.62Ma和32.01±0.60Ma,表明矿区煌斑岩为哀牢山断裂带新生代早期高钾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化学组成上,矿区煌斑岩具有高M值[100×M... 云南白马寨镍矿区煌斑岩全部为云煌岩。两个样品的^(40)Ar/^(39)Ar定年结果分别为32.46±0.62Ma和32.01±0.60Ma,表明矿区煌斑岩为哀牢山断裂带新生代早期高钾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化学组成上,矿区煌斑岩具有高M值[100×Mg/ (Mg+Fe^(2+))](67.42~86.35)、高ALK(K_2O+Na_2O为7.01%~9.81%)、富钾(K_2O/Na_2O为1.66~2.64)、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Sr、Rb、Ba等)和LREE、明显的Ta、Nb、Ti负异常的特征。Sr-Nd同位素具有高(^(87)Sr/^(86)Sr)_0比值(0.70625~0.70912)和低ε_(Nd) (-5.22~-3.68)的特征,位于EM1和EM2地幔端元之间,有更靠近EM2的趋势。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区煌斑岩的源区为交代富集地幔,进一步判别表明源岩处于尖晶石相方辉橄榄岩和石榴石相二辉橄榄岩的混合线上,以尖晶石相方辉橄榄岩为主。源区交代富集的矿物既有金云母,也有角闪石。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斜长石±磷灰石±铁钛氧化物的结晶分异。岩浆形成于大陆弧的构造背景,俯冲的陆壳和古特提斯洋壳对富集的源区均有贡献。白马寨镍矿区煌斑岩和哀牢山断裂带新生代早期其它高钾岩浆岩具有相近的年代、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源区,受控于相同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煌斑岩 ^^^40ar/^39ar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 白马寨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茜坑锂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锂云母^(40)Ar/^(39)Ar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聂晓亮 王水龙 +1 位作者 刘爽 徐林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茜坑锂矿床是近年来新探明的大型锂矿床。锂矿主要产出于白(锂)云母花岗岩中,云母为锂矿最主要的赋存矿物。对茜坑花岗岩进行了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40)Ar/^(39)Ar年代学研究。研究表明,白(锂)云母花岗岩具有富硅、富碱、强过铝质、... 茜坑锂矿床是近年来新探明的大型锂矿床。锂矿主要产出于白(锂)云母花岗岩中,云母为锂矿最主要的赋存矿物。对茜坑花岗岩进行了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40)Ar/^(39)Ar年代学研究。研究表明,白(锂)云母花岗岩具有富硅、富碱、强过铝质、贫镁铁、富成矿元素、高挥发分、高分异的地球化学特征,稀土总量低(ΣREE平均值为3.41×10^(-6)),Eu具强烈负异常,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具有明显的M型四分组效应,属(高)分异S型花岗岩。锂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39.09±0.56) Ma,等时线年龄为(138.45±1.11) Ma,成岩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碰撞后陆内造山挤压至伸展过渡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 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40)ar/^(39)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厂坝—李家沟超大型铅锌矿床成因与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矿物元素地球化学和^(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4
4
作者 魏然 王义天 +4 位作者 梅燕雄 胡乔青 刘升有 袁群虎 窦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7-1126,共20页
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位于甘肃西成多金属矿集区北部、吴家山背斜北翼,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海相碳酸盐-碎屑岩建造体系中。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成矿可划分为沉积和接触交代热液两期,后者又分为干矽卡... 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位于甘肃西成多金属矿集区北部、吴家山背斜北翼,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海相碳酸盐-碎屑岩建造体系中。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成矿可划分为沉积和接触交代热液两期,后者又分为干矽卡岩、湿矽卡岩、石英-硫化物和碳酸盐岩4个阶段。矿石矿物元素分析和蚀变矿物绢云母的^(40)Ar-^(39)Ar测年实验结果表明:沉积期黄铁矿(Py_(1))As质量分数和S/Fe(原子比)值出现完全相反的分布趋势,说明As主要以类质同象取代S,富集在沉积的黄铁矿晶格内;根据黄铁矿(Py_(1))的S/Fe值(2.009~2.059,平均为2.037)、闪锌矿(Sp_(1))的S/Zn值(1.059~1.101,平均为1.079)与Fe的质量分数(1.56%~3.64%,平均为2.56%),说明沉积成矿过程富硫(S^(2-))、锌(Zn^(2+))而贫铁(Fe^(2+))。总体表明沉积成矿期成矿环境为低还原硫浓度,细菌通过还原硫酸盐而成矿。接触交代热液早期浸染状黄铁矿(Py_(2))的S/Fe值(1.982~1.997,平均为1.993)与脉状成矿阶段黄铁矿(Py_(3))的S/Fe值(1.951~2.012,平均为1.989)相比,以及脉状闪锌矿(Sp_(2))的S/Zn值(1.118~1.215,平均为1.160)、Fe的质量分数(4.28%~8.44%,平均为6.43%)与浸染状闪锌矿(Sp_(3))的S/Zn值(1.128~1.243,平均为1.179)、Fe的质量分数(5.39%~7.57%,平均为6.40%)对比相结合,推断接触交代热液期为高硫逸度的高温流体,伴生流体混合作用经过降温过程而成矿。结合沉积期赋矿地层时代和本次获得热液蚀变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190.5±2.2)Ma),进一步揭示晚古生代中泥盆统海相沉积周期性变化可能是导致该矿床韵律型层状矿体发育的主要因素,而中生代早侏罗世岩浆作用是导致块状、脉状矿体发育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 矿物学 地球化学 ^^云母^(40)ar-^(39)ar 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肥东段走滑运动的^(40)Ar/^(39)Ar法定年 被引量:77
5
作者 朱光 牛漫兰 +3 位作者 刘国生 王勇生 谢成龙 李长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316,共14页
郯庐断裂带在华北与华南板块碰撞之后是否发生过大规模左行平移及其准确的时间,仍然是存在着争议的重要问题。郯庐断裂肥东段地表出露了大规模的、北北东走向的韧性剪切带。野外构造、显微构造与石英C轴组构分析皆指示为左旋走滑韧性剪... 郯庐断裂带在华北与华南板块碰撞之后是否发生过大规模左行平移及其准确的时间,仍然是存在着争议的重要问题。郯庐断裂肥东段地表出露了大规模的、北北东走向的韧性剪切带。野外构造、显微构造与石英C轴组构分析皆指示为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变形矿物组合与矿物变形行为指示该韧性剪切带形成于中—高绿片岩相环境。通过对该段走滑糜棱岩中角闪石与黑云母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本次工作中获得了一个角闪石(N14)的40Ar/39Ar坪年龄为143.3±1.3Ma(早白垩世初),据变形温度判断其代表了该断裂带左行平移中的变形年龄。该糜棱岩(N14)中新生的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34.1±0.6Ma,而同一采场中另一糜棱岩(N13)中新生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30.3±0.6Ma,皆指示了左行平移活动的冷却年龄。另外4处走滑糜棱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37.2±0.8Ma(N47)、135.6±0.6Ma(N17)、124.8±0.7Ma(N21)和125.9±0.4Ma(N22),也都属于冷却年龄,反映了该走滑韧性剪带内的不均匀冷却现象。由此变形年龄与冷却年龄可以判断该断裂带的左行平移持续时间不超过6Ma左右。由N14糜棱岩中的角闪石与黑云母坪年龄得到该处的平均冷却速率为21.7℃/Ma,属于较快速的冷却。本次40Ar/39Ar测年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40ar/^39ar代学 ^^^40ar/^39ar 走滑运动 东段 韧性剪切带 左行平移 r法 冷却 早白垩世 糜棱岩 黑云母 不均匀冷却 角闪石 板块碰撞 左旋走滑 组构分析 显微构造 绿片岩相 变形行为 矿物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熊耳山地区沙沟银铅锌矿床成矿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5
6
作者 毛景文 郑榕芬 +2 位作者 叶会寿 高建京 陈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9-368,共10页
豫西沙沟、铁炉坪和蒿坪沟银铅锌矿构成秦岭地区最大的银矿集区,初步探明银金属储量约4000t。在这3个矿区中矿脉群受NE向断裂的控制,单个矿脉仅数厘米到数十厘米厚,但延长达数千米和延深数百米,矿石银品位极高,是一种罕见的工业性矿床... 豫西沙沟、铁炉坪和蒿坪沟银铅锌矿构成秦岭地区最大的银矿集区,初步探明银金属储量约4000t。在这3个矿区中矿脉群受NE向断裂的控制,单个矿脉仅数厘米到数十厘米厚,但延长达数千米和延深数百米,矿石银品位极高,是一种罕见的工业性矿床。本次研究在沙沟矿区的近矿蚀变岩中选取绢云母和铬云母进行40Ar/39Ar年龄测定,获得坪年龄为(145.0±1.1)Ma和(147.0±1.5)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45.2±2.5)Ma和(147.6±2.3)Ma。这些年龄数据与熊耳山地区的三道庄—南泥湖钼钨矿成矿年龄基本相同,鉴于在沙沟矿区银铅锌矿脉于深部钼矿化越来越强以及在邻区可见到围绕中生代花岗岩体发育的斑岩型_矽卡岩型钼钨矿及外围的脉状和破碎带型铅锌银矿的矿化分带之现象,可以认为银铅锌与钼钨矿化属于同一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银铅锌矿 ^^^40ar-^39ar 熊耳山 豫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锡田垄上锡多金属矿床^(40)Ar/^(39)Ar同位素定年研究 被引量:52
7
作者 马丽艳 付建明 +2 位作者 伍式崇 徐德明 杨晓君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06-713,共8页
垄上锡多金属矿床是湘东锡田锡矿田中的一个大型矿床,矿体赋存在锡田复式花岗岩体与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的接触带中。笔者以白云母为测试对象,利用40Ar/39Ar同位素定年方法,精确厘定了该矿床的形成时间。结果表明:垄上矿床2个白云母样品... 垄上锡多金属矿床是湘东锡田锡矿田中的一个大型矿床,矿体赋存在锡田复式花岗岩体与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的接触带中。笔者以白云母为测试对象,利用40Ar/39Ar同位素定年方法,精确厘定了该矿床的形成时间。结果表明:垄上矿床2个白云母样品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55.6±1.3)Ma、(157.2±1.4)Ma,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55.4±1.7)Ma(MSWD=0.74)、(156.5±1.7)Ma(MSWD=1.4),与该矿田中的荷树下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150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也与锡田复式岩体早期花岗岩侵入时间(151~165Ma)吻合。因此得出以下认识:湘东锡田地区主要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50~160Ma;成矿作用与区内的锡田复式花岗岩体关系密切,它们都是华南燕山早期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高峰期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40ar/^39ar同位素定 锡多金属矿床 垄上 湘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镜儿泉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7
8
作者 陈郑辉 王登红 +2 位作者 龚羽飞 陈毓川 陈世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0-476,共7页
文章通过对哈密镜儿泉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中白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研究,测得该矿床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其坪年龄为(243±2)Ma。这一结果显示,镜儿泉的含稀有金属伟晶岩脉是在印支期形成的,并且在形成之后没有再受到后期地质... 文章通过对哈密镜儿泉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中白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研究,测得该矿床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其坪年龄为(243±2)Ma。这一结果显示,镜儿泉的含稀有金属伟晶岩脉是在印支期形成的,并且在形成之后没有再受到后期地质事件的影响。与阿尔泰成矿省相似,东天山在印支期也发生了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的成矿作用。这表明,东天山地区的成矿演化与阿尔泰地区具有可比性,从而为2个地区的地质找矿指出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印支期 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 ^^云母^40ar-^39ar法测 镜儿泉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普兰县马攸木金矿床石英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温春齐 多吉 +5 位作者 孙燕 范小平 徐凌 霍艳 格桑多庆 罗小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86-688,共3页
对西藏阿里地区马攸木金矿床含金石英脉样品进行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测年,其坪年龄为44.08Ma±0.39Ma,等时年龄为44.10Ma±0.20Ma,坪年龄代表石英的形成年龄。测试结果表明,西藏阿里地区可能存在喜马拉雅期金的成矿作用,且喜... 对西藏阿里地区马攸木金矿床含金石英脉样品进行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测年,其坪年龄为44.08Ma±0.39Ma,等时年龄为44.10Ma±0.20Ma,坪年龄代表石英的形成年龄。测试结果表明,西藏阿里地区可能存在喜马拉雅期金的成矿作用,且喜马拉雅期可能是西藏冈底斯-雅鲁藏布江成矿带形成金矿的主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法定 石英 金矿床 马攸木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马攸木金矿床含金脉石英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范小平 多吉 +4 位作者 温春齐 郭建慈 胡先才 陈惠强 李小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3-36,共4页
西藏马攸木金矿床金矿化晚阶段含金硫锑铅矿脉石英样品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坪年龄为22.46±1.20Ma,坪年龄代表石英的结晶年龄。测试结果表明,马攸木金矿床金的成矿作用可能延续到喜马拉雅中晚期。
关键词 ^^^40ar/^39ar法定 石英 金矿床 马攸木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造山带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过程——来自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征和年代学证据
11
作者 张圣超 朱政坤 +6 位作者 江小均 黄应才 刘小青 刘凤泽 李雨健 韩嶂 严清高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0-776,共17页
金沙江造山带俯冲消减-碰撞造山时限研究有助于了解古特提斯东段造山演化过程,更能为金沙江造山带印支期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诸如羊拉铜矿)提供准确的大地构造背景。本文选取金沙江缝合带中段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开展野外和显微构造几... 金沙江造山带俯冲消减-碰撞造山时限研究有助于了解古特提斯东段造山演化过程,更能为金沙江造山带印支期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诸如羊拉铜矿)提供准确的大地构造背景。本文选取金沙江缝合带中段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开展野外和显微构造几何学-运动学解析,并利用变形花岗质片麻岩和未变形花岗闪长岩锆石LA-ICP MS U-Pb、黑云母^(40)Ar/^(39)Ar同位素构造-热年代学定年手段,厘定该韧性剪切带岩浆侵位-变质变形时限。研究认为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走向NEE-SWW向,产状平缓,近S-N向剪切,野外和显微组构指示该韧性剪切带具右行伸展性质。剪切带内变形花岗质片麻岩、茂顶弱变形花岗闪长岩和加仁未变形花岗闪长岩分别获得锆石^(206)Pb/^(238)U结晶年龄为285 Ma、259.5 Ma和226.4 Ma,另外花岗质片麻岩中黑云母获得^(40)Ar/^(39)Ar同位素变质-变形坪年龄为(223.75±2.18)Ma,指示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变形时代为晚三叠世。综合前人研究,认为金沙江造山带中段经历了裂谷盆地(D)、洋盆扩张(C_(1)-P_(1))、洋壳扩张-俯冲消减(285~279 Ma)、碰撞造山(269~259 Ma)、晚碰撞伸展造山(233~223 Ma)和碰撞后(215~200 Ma)演化过程。其中旭龙韧性剪切带活动为金沙江陆-陆碰撞造山带晚碰撞挤压-伸展构造转换阶段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缝合带中段 旭龙韧性剪切带 印支期 ^^黑云母^(40)ar/^(39)ar同位素测 锆石U-Pb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南宝峰仙地区燕山早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34
12
作者 江西根 柏道远 +3 位作者 陈建超 熊延望 马铁球 王先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6-219,共14页
湘东南宝峰仙地区发育有3个小规模花岗岩体,均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40Ar/39Ar法坪年龄为(156.8±1.8)Ma。ISr值为0.71296~0.71347,εNd(t)值为-7.3^-7.2,t2DM为1.54Ga,成岩物质源自中元古代地壳,并有地幔物质的混染。岩石为... 湘东南宝峰仙地区发育有3个小规模花岗岩体,均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40Ar/39Ar法坪年龄为(156.8±1.8)Ma。ISr值为0.71296~0.71347,εNd(t)值为-7.3^-7.2,t2DM为1.54Ga,成岩物质源自中元古代地壳,并有地幔物质的混染。岩石为准铝质,A/CNK=0.98~1.08,平均1.02;富钾和硅,其氧化物平均值分别为5.34%和74.51%;贫Ti、Mg和Ca,其氧化物平均含量分别为0.18%、0.18%和0.98%,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明显的Ba、Sr、P、Ti负异常和U、Ta、La、Ce、Nd、Sm、Y正异常;富含稀土元素(平均339.14μg/g)。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背景等表明岩石形成于挤压造山向非造山转换的后造山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峰仙 花岗岩 ^^黑云母^40ar/^39ar法定:地球化学特征 后造山环境 湘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墨江金厂镍-金矿床镍矿化地质特征及形成时间 被引量:35
13
作者 应汉龙 王登红 刘和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51,共8页
云南墨江金厂镍_金矿床位于北西走向的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镍矿体分布于金厂超基性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北西走向构造破碎带中,含矿围岩主要为上泥盆统金厂组烂山段变余粉砂岩、石英岩和板岩,少数为硅质菱镁岩和蛇纹岩。镍矿体与围岩为过渡... 云南墨江金厂镍_金矿床位于北西走向的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镍矿体分布于金厂超基性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北西走向构造破碎带中,含矿围岩主要为上泥盆统金厂组烂山段变余粉砂岩、石英岩和板岩,少数为硅质菱镁岩和蛇纹岩。镍矿体与围岩为过渡关系,多数与金矿体在空间上分离,少数重叠、穿插,镍矿化时间晚于金矿化。镍矿体以强烈铬绢云母化、硅化和黄铁矿化为特征,矿石类型有绿色泥岩稠密浸染状黄铁矿型和石英岩浸染状黄铁矿型两种,含镍0.5%至1.2%。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为黄铁矿_方硫镍矿_辉砷镍矿_辉锑矿_闪锌矿,镍矿化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化。为了了解金厂镍矿化与超基性岩成岩的时间和成因联系,在了解区域超基性岩体形成时代的基础上,测定了两类镍矿体中3个蚀变铬绢云母的40Ar/39Ar年龄。铬绢云母的40Ar/39Ar似坪年龄分别为(63.09±0.16)Ma、(62.05±0.14)Ma和(61.55±0.23)Ma,代表镍矿化时间。镍矿化发生于新生代初,比金厂超基性岩侵入晚240Ma以上,金厂镍_金矿床镍矿体是海西期形成的金厂超基性岩在新生代初受热液淋滤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镍矿化 成矿时代 ^^^40ar/^39ar 铬绢云母 金厂镍-金矿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二郎坪岩群两侧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变形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加好 任升莲 +3 位作者 张妍 王薇 涂文传 张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3-528,共16页
北秦岭二郎坪岩群南、北两侧分别被朱夏韧性剪切带和瓦乔韧性剪切带与秦岭岩群和宽坪岩群分开,这两条韧性剪切带对二郎坪弧后盆地的演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这两条剪切带进行了详细的几何学、运动学和^(40)Ar-^(39)Ar年代学研究... 北秦岭二郎坪岩群南、北两侧分别被朱夏韧性剪切带和瓦乔韧性剪切带与秦岭岩群和宽坪岩群分开,这两条韧性剪切带对二郎坪弧后盆地的演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这两条剪切带进行了详细的几何学、运动学和^(40)Ar-^(39)Ar年代学研究。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结果指示瓦乔剪切带具有由北向南逆冲剪切的运动学特征,而朱夏剪切带早期具有由南向北逆冲的运动学特征,而后期又发生右行走滑活动。对瓦乔剪切带和朱夏剪切带内的糜棱岩中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法定年,结果指示瓦乔剪切带逆冲活动发生在387±1.7Ma,朱夏韧性剪切早期逆冲发生在晚古生代,后期右行走滑的年龄为146±2.8Ma。综合两条剪切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年代学数据,结合前人的地质资料,本文认为二郎坪弧后盆地曾沿着瓦乔剪切带和朱夏剪切带发生双向式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法定 北秦岭 二郎坪弧后盆地 瓦乔韧性剪切带 朱夏韧性剪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