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黏-弹-塑性模型对磁流变阻尼器动力学性能预测与分析
1
作者
罗肖培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804,共7页
为了建模合适的参数模型来描述阻尼器的动态输出特性,发挥磁流变阻尼器工程应用中的半主动控制优势。本文的研究在激励频率和振幅为5 Hz和10 mm条件下,利用振动系统测试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同激励电流下得到动态输出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黏-...
为了建模合适的参数模型来描述阻尼器的动态输出特性,发挥磁流变阻尼器工程应用中的半主动控制优势。本文的研究在激励频率和振幅为5 Hz和10 mm条件下,利用振动系统测试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同激励电流下得到动态输出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黏-弹-塑性参数模型,采用果蝇优化算法对所有电流下的实测结果进行预测并对其结果展开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该阻尼器的输出力能够跟随外部位移随时间变化情况;阻尼力随激励电流增大表现出先缓慢增大后显著增大的特性,这表明该阻尼器具有依赖输入电流的可控性,为实现工程应用中的半主动控制提供条件。并讨论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不同电流下颗粒于基体间的相互作用。预测结果表明利用果蝇优化算法,黏-弹-塑性参数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实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
果蝇优化算法
黏-弹-塑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双重孔隙-裂隙岩体流变模型及其在地下洞室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符贵军
张思渊
张玉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1-609,共9页
用西原模型描述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的流变特性,在理论上给出了其流变参数及强度指标的确定方法,建立了瞬弹-黏弹-黏塑性平面有限元求解格式和研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针对一个矩形地下洞室围岩为裂隙岩体和完整岩体的两种工况进行数值分析...
用西原模型描述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的流变特性,在理论上给出了其流变参数及强度指标的确定方法,建立了瞬弹-黏弹-黏塑性平面有限元求解格式和研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针对一个矩形地下洞室围岩为裂隙岩体和完整岩体的两种工况进行数值分析,对比了围岩中的位移、应力及塑性区。其结果显示:相比于单一介质的情况,双重介质因其变形模量、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减小,故洞室围岩中随时发展的位移和塑性区有明显的增长,两种工况的围岩应力分布亦存在较大的不同,特别是双重介质围岩中最大主应力σ_1和最小主应力σ_3的差值较大,因此,提高了围岩破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孔隙
-
裂隙岩体
地下洞室
瞬
弹
-
黏
弹
-
黏
塑性
模型
稳定性分析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黏-弹-塑性模型对磁流变阻尼器动力学性能预测与分析
1
作者
罗肖培
机构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80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050237)。
文摘
为了建模合适的参数模型来描述阻尼器的动态输出特性,发挥磁流变阻尼器工程应用中的半主动控制优势。本文的研究在激励频率和振幅为5 Hz和10 mm条件下,利用振动系统测试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同激励电流下得到动态输出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黏-弹-塑性参数模型,采用果蝇优化算法对所有电流下的实测结果进行预测并对其结果展开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该阻尼器的输出力能够跟随外部位移随时间变化情况;阻尼力随激励电流增大表现出先缓慢增大后显著增大的特性,这表明该阻尼器具有依赖输入电流的可控性,为实现工程应用中的半主动控制提供条件。并讨论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不同电流下颗粒于基体间的相互作用。预测结果表明利用果蝇优化算法,黏-弹-塑性参数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实测结果。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
果蝇优化算法
黏-弹-塑性模型
Keywords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semi
-
active control
drosophila optimization algorithm
visco
-
elastic
-
plastic model
分类号
TB38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双重孔隙-裂隙岩体流变模型及其在地下洞室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符贵军
张思渊
张玉军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1-60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No.2010CB732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379201)~~
文摘
用西原模型描述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的流变特性,在理论上给出了其流变参数及强度指标的确定方法,建立了瞬弹-黏弹-黏塑性平面有限元求解格式和研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针对一个矩形地下洞室围岩为裂隙岩体和完整岩体的两种工况进行数值分析,对比了围岩中的位移、应力及塑性区。其结果显示:相比于单一介质的情况,双重介质因其变形模量、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减小,故洞室围岩中随时发展的位移和塑性区有明显的增长,两种工况的围岩应力分布亦存在较大的不同,特别是双重介质围岩中最大主应力σ_1和最小主应力σ_3的差值较大,因此,提高了围岩破坏的可能性。
关键词
双重孔隙
-
裂隙岩体
地下洞室
瞬
弹
-
黏
弹
-
黏
塑性
模型
稳定性分析
有限元方法
Keywords
dual
-
pore
-
fracture medium
underground cavern
transient elastic
-
viscoelastic
-
viscoplastic model
stability analysis
finite element method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黏-弹-塑性模型对磁流变阻尼器动力学性能预测与分析
罗肖培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双重孔隙-裂隙岩体流变模型及其在地下洞室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符贵军
张思渊
张玉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