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曲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夏斌 赵忠新 +1 位作者 张玲珍 邵福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99-901,共3页
目的 :观察巴曲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黏附分子和血清中可溶性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治疗组 18例 ,予巴曲酶 3d(2 0 BU )并予其他常规治疗 ;对照组 18例 ,除未予巴曲酶外 ,余用药同巴曲酶治疗组。采用流式细... 目的 :观察巴曲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黏附分子和血清中可溶性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治疗组 18例 ,予巴曲酶 3d(2 0 BU )并予其他常规治疗 ;对照组 18例 ,除未予巴曲酶外 ,余用药同巴曲酶治疗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卒中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CD11b、CD18、CD6 2 L、CD5 4的表达以及血清中可溶性 ICAM- 1、VCAM- 1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 ,巴曲酶治疗组卒中患者在发病 2 4 h后中性粒细胞 CD11b的表达下降 (P<0 .0 5 ) ,单核细胞 CD11b、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CD18、CD6 2 L、CD5 4的表达及血清中可溶性 ICAM- 1、VCAM- 1的水平均无显著性变化。 结论 :巴曲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黏附分子的表达的影响有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外周血 黏附分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葡萄糖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穆王君 史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于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的活力和白细胞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为阐明高血糖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发病中作用与机制提供依据。方...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于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的活力和白细胞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为阐明高血糖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发病中作用与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胎盘蓝染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力和黏附分子表达。结果高浓度葡萄糖可使内皮细胞的死亡率增加,ICAM-1表达显著上调,但VCAM-1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减少高糖诱导的ICAM-1、VCAM-1表达增加,对减少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是一条有益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葡萄糖 黏附分子表达 细胞活力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ICAM-1表达 VCAM-1 脐静脉内皮细胞 白细胞黏附分子 血管内皮细胞系 细胞间黏附分子 糖尿病血管病变 流式细胞仪检测 培养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 早期发病 高糖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
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3期I0003-I0005,共3页
与微循环障碍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和多脏器损伤是威胁民众健康和影响医疗财政的主要病种,改善人们微循环障碍的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鉴于微循环障碍涉及到过氧化物产生、选择素和黏附分子表达、血小板或白细胞与血管壁黏... 与微循环障碍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和多脏器损伤是威胁民众健康和影响医疗财政的主要病种,改善人们微循环障碍的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鉴于微循环障碍涉及到过氧化物产生、选择素和黏附分子表达、血小板或白细胞与血管壁黏附、肥大细胞脱颗粒、炎性因子的释放等多个环节。因此,微循环障碍的改善就需要多环节、多靶点的干预。尽管含有多种成分的中药有可能多环节地改善微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障碍 北京大学医学部 黏附分子表达 肥大细胞脱颗粒 心脑血管疾病 多脏器损伤 社会意义 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